“社区营造”视角下陕西关中传统村落旅游文化景观保护与活化利用路径
2022-11-03陈沙沙
陈沙沙
宝鸡文理学院美术学院,陕西宝鸡 721013
引言
社区营造(community revitalization)是一个外来词汇,指由居民参与的,通过对社区空间和生活共同体的再造与重塑,实现社区复兴的社会治理实践。它始于英国,兴于日本,光大于我国台湾地区,2010年后被引入中国大陆。其主要目的是从“人、文、地、景、产”五大社区发展方向出发寻求发展:“人”指的是人员组成及人际关系、居民需求等;“文”指的是社区历史文化、文艺活动的延续等;“地”指的地域自然环境的特色发扬及延续;“产”指的是当地产业与经济的集体经营;“景”指的是独特景观的创造、公共空间环境的永续经营等。与社区营造理念较为相似的国外乡村景观营建模式有韩国的“新乡村运动”和瑞士拉沃乡村的整体建设。社区营造的特点在于有效推进了多元主体以共建共享的治理方式来共同创造美好社区生活,居民参与的社区自治是社区营造的核心。这恰好与党的十九大强调的社会建设新目标不谋而合。社区建设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因而,社区营造成为新时期社区建设的热点。
一 社区营造的概念及现状
(一)社区营造概念
近年来,涉足社区营造的学科从生态学、城市规划、建筑学等扩展到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艺术学等诸多领域。长安大学建筑学教授刘勇的文章中从社区营造视角对村庄的保护和发展进行研究,最后得出社区营造理论下的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发展策略起到了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作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张洪昌在论文中提到社区能力的强弱和正式制度嵌入的程度都在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构建中起到决定作用;吉首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罗康隆的文章《社区营造视野下的乡村文化自觉—以一个苗族社区为例》认为注重本土化,本地性的社区营造模式对社区历史文化保育、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开发以及形成社区文化认同上具有重要意义。
(二)社区营造现状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速发展,国内乡村地区撤村改制、撤村建居、撤村并镇现象已成为常态,若干村落组成的乡村社区已逐渐取代村居委会,成为一种新型建制模式。以陕西省为例,陕西地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社区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开展中。以“社区营造”为主导的成功案例代表如礼泉县袁家村,由社区引导、村民自治的方式实现了村庄社会秩序及市场秩序的转变,结合旅游开发,已成陕西关中民俗风情展示的代表;部分传统村落是在政府和企业主导下进行开发,如永寿县等驾坡村的黄土地风情园。但是关中地区大部分传统村落仍处于发展停滞阶段,不仅没有政府和企业主导,乡村社区作用更是没有激发出来,面临荒废与衰落。
二 关中传统村落存续发展模式现状及建议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是人的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下所产生的历史性产物,包括村落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其中物质文化景观分为传统聚落景观、农业生产景观和土地利用景观;非物质文化景观分为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精神信仰、文化娱乐和历史记录等。我们将文化景观保护与活化利用路径大致概括为政府引导(Government guidance)+社区主导(Community oriented)+居民自治(Resident autonomy) +旅游( Tourism) +创客中心(Maker)+博物馆(Eco—Museum) +学习基地(Learning base),统称GCRTMEL模式。通过对陕西关中部分典型村落“人、文、地、产、景”的综合分析,寻求适合村落个体发展的倾向式模式。
(一)西安蓝田县石船沟村
在建筑特色及装饰艺术方面与其他古村落相比稍显逊色,但是拥有良好山、石、水、林等生态自然景观与农业景观,民风淳朴,非遗有唱孝歌、六月六晒家谱等,人员组成以当地村民为主,不足500人。产业结构单一。目前以政府引导+居民自治+旅游模式为主,即GRT模式,但力度不够,应加强对周围山林等自然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并合理保护开发个体建筑,配套民宿、公共建筑、餐饮空间等,并适当开发山野旅游项目,丰富旅游内容。
(二)咸阳三原县柏社村
因其“天下地窑第一村”而闻名,其独特的下沉式地坑窑生土建筑成为其区别于其他村落的特色。且柏社村的社火、手工刺绣、面花、剪纸、唢呐、木雕等传统工艺具有一定历史和影响力。村内人员组成3700多人,部分为传统手工艺人,目前以农耕和农家乐产业为主,建议村落采用GCRTEL模式,即政府引导+社区主导+居民自治+古村落观光度假旅游+生土建筑博物馆+科普类学习基地模式,充分发挥村落文化景观优势,调动村民积极性,重点保护生土建筑和非遗文化,优化生土建筑食、宿、住条件以吸引更多游客,实现村落可持续发展。
(三)咸阳礼泉县袁家村
传统民居建筑集中分布在正街农家乐、康庄老街和正在建设的四合院内。基本采用异地重建的方式(即收购关中地区自明清以后保留下来的传统建筑,将其建筑材料和建筑构件异地复原)。现有村民280多人,其他多为商户。近年来,袁家村以关中风情观光旅游、地域特色小吃、绿色果园采摘、会议餐饮接待、非遗文化传播等为依托,大力开展乡村旅游,已成“关中印象体验地——袁家村”,成为陕西地区其他村落学习的典范。其村落文化景观保护发展模式可概括为政府引导+社区主导+居民自治+旅游+创客中心+博物馆+学习中心,即GCRTMEL模式,建议控制商业类建筑和广告的过多参与,尽量营造和谐统一景观。
(四)宝鸡太白县二郎坝村
位于深山峡谷之中,生态环境优美,有较为完整的古村落布局,建筑营造精细,临近黄柏塬风景区。非遗文化特色一般,文化景观特色不够突出。有村民400多人,产业以农业为主,结构单一。村落目前有南华山庄(旅游接待)和野生动物保护站等公共建筑。村落充分发挥生态优势,与黄柏塬风景区结合规划,目前采用GRT模式。村落应在政府引导、居民自治基础上充分发挥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旅游配套设施应逐渐配套完善,野生动物保护站亦可作为参观学习的场所。
(五)宝鸡市麟游县万家城村
位于县城以西60公里处渭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中。村落形成于唐代,是由军事寨堡发展而成。村落现分为古村和新村。古村内民居建筑大多建于20世纪20年代左右,多为土坯墙体、木梁结构,小青瓦,缺少历史价值的建筑构件,但村落整体风貌和谐统一,村落黄色调让人感到温暖平和。村内成立有自乐班。虽由省部门完成整体旅游规划,但近几年一直没有投入管理与保护利用,村民大多居住在新村,古村面临破败,急需资金投入保护与发展。建议村落采用GCRTL模式,即政府引导+社区主导+村民自治+旅游模式+学习中心。因古村落远离喧嚣,又紧挨新村,整体环境生态安静,古村落每户院落布局基本完整,其中在旅游方面可考虑建设养老旅游基地,以院落为单位,修缮房屋,设置养老基础设施,周边树林田野可修建养老健身设施及垂钓区域等。而学习基地可考虑建设美术写生基地和中小学传统文化学习中心等。
(六)铜川市耀州区申河村
村落西邻西铜新高速出入口,交通便利,原村落位于前申河村,传统街区布局完整,有明清建筑院落30多户。申河村以原始农业生产为主,兼有畜牧、渔猎,是铜川有名的莲藕种植专业村。近年来,申河村在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下,实现了政府引导+村民自治+旅游(GCT)的发展模式,具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和景观,申河村遗址、中药材基地、鱼塘、莲藕池、薰衣草、白天鹅等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已形成一定旅游规模,效果良好。2017年,申河村招商铜川新区申河T8艺术园公司,准备打造铜川“798”园区,培育出花旅结合、主客共享的新模式。
(七)铜川市耀州区孙塬村
村落空间布局为一纵三横的古堡形式,拥有传统院落48座,其他院落24座,新老建筑混建,周围自然景观与农业景观较好。居住人口272人,产业结构单一,村落受快速城镇化影响较深,建材产业加剧了古村生态环境的恶化。虽孙塬镇编制了保护规划,但是其村落保护仍处于严俊势态。村民自治为主,近几年没有任何进展。建议村落采用GCRTMEL,即政府引导+社区主导+村民自治+旅游+博物馆+学习基地。村内有价值古院落有明清时期关中民居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的窑洞,其中李红日家的整体院落呈现三进门特点,体现关中聚气的风水观念和尊卑有序的特点,具有很高研究价值。传统院落急需引入资金进行修缮与保护,村落古堡与周围环境应统一规划,再现防御城堡格局特点与民俗氛围,将耕读文化与孙思邈用医术扶贫助困,救人危难的动人传说以叙事性题材在景观或室内展示中体现出来,作为学习素材。
(八)渭南市合阳县南长益村
村落位于黄土台塬上,保存较好四合院只有四五处,三面环山环深沟,风景别致,村庄分为新村和古村两部分,因作为电影《白鹿原》的外景拍摄地而出名,村子南面有一独特景观“药王庙”。目前村落人口1400多人,产业结构单一,保护修缮工作不够到位,非遗文化欠缺,发展堪忧。建议采用GCRTL模式,即由政府引导+社区引导+村民自治+旅游+学习基地等,通过引入文化旅游、民俗旅游,以影视作品为契机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等来实现南长益村的可持续发展。
(九)韩城市党家村
古建筑群保存完整,现存四合院多达125院,321座,建筑装饰石雕、砖雕、木雕一应俱全,是以传统建筑类为主的传统村落,被称为“民居魁宝”。全村现有1400多人,产业结构除农业外,已在政府扶持下办成“党家村景区”,开办旅游观光和民俗文化游等。非遗文化有“韩城行鼓”“韩城秧歌”等。目前村落文化景观发展主要采用政府引导+村民自治+旅游+博物馆的形式,建议今后丰富民俗文化形式,增加旅游食宿等配套设施,将学习教育与创客引入,形成GCRTMEL模式,更有利于村落持久发展。
通过对当前的陕西部分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模式的探究发现,除了礼泉县袁家村,其他村庄“社区营造”理念基本没有体现出来,政府引导+村民自治形式较多,但是力度都不够。村民缺乏指导,保护发展意识薄弱,缺少有组织的社区集体活动,资金引入难度较大,因此村落各方面保护发展较为滞后。不管是哪一种保护发展模式,我们发现“旅游”是出现最多的词汇之一。社区营造活动可以先围绕旅游项目的开发与管理,如确定旅游主题、规划旅游路线、增加旅游配套设施、加强旅游管理等方面开展,先将大框架架构,一点点完善其他方面,逐步实现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三 关中传统村落“社区营造”的意义
传统村落个体的差异导致保护模式的多样性,而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再利用是基于村落整体保护发展基础上进行,只有立足实际,才能寻求发展。 “社区营造”的目标和前提就是社区共同体的存在意识,是一种自动自发的,鼓励民众共同参与、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营造关爱、温馨、生态、特色、理想的人性化的社区环境。“社区营造”是助力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礼泉县袁家村以集体经济的模式打造出了关中特色品牌文化,通过集体参与、社区发展协会成员管理的方式,实现了袁家村食、宿、游、赏等的统一规划领导。通过日常的生态环境保护课程、历史文化教育、人文等课程的培训学习,提高社区成员整体素质,实现村落永续经营。
关中地区大部分传统村落之所以停滞不前甚至面临破败消失,根本原因在于人,以及缺少袁家村社区营造的理念。村落全部依靠政府和企业入驻管理是不现实的,如三原县等驾坡村的黄土地风情园,人员萧条,游客稀少,缺少了村落原始的生活生产方式和场景,甚至复制袁家村的发展模式,缺少旅游特色。传统村落应强调以人的主导为核心,突出人文文化特点,形成“一村一品”的乡村模式。在村落建设中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发展拥有健康产业、休闲农业景观、 文创艺术、 生活美学等为主题的乡村建设,通过优化乡村生活、生态空间,打造宜居宜游的传统村落新景观空间。
四 结语
现今很多村庄村民自治多是以个别村干部为带领的小组成员管理村落,缺少企业经营管理经验,文化与艺术修养欠缺,急需教育培训和引入先进管理理念。社区范围的界定主要以当地认同为主,以居民参与和营造为主。可以以一个村为单位,辐射其他村落。采用“社区营造”理念管理传统村落,将民生问题与传统村落保护开发相结合,借助社区力量,更能激发当地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通过民众的共同参与、社区教育学习、社区意识的共建,可以提高村落居民的凝聚力、加强村落的集体管理、实现利益的合理分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