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评价体系 提升安全管理效能
2022-11-03蔡猛
文/蔡猛
安全生产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前提,企业安全管理与经济效益必须同向发力、互促并进。近些年,安全生产领域持续加压,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断压实,特别是一些规模以上企业,安全管理逐步趋于规范化、标准化,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有了质的提升。但随着企业安全管理上层次,接踵而来的就是安全隐患的“动态清零”,生产安全事故的减少,导致企业安全管理机构职权的削弱和安全管理人员“边缘化”。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跃升是一个可喜的变化,但安全管理人员的“人微言轻”又让人堪忧。
企业无论处于任何阶段,都应统筹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始终摆正安全生产工作的位置,强化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科学评价安全生产工作绩效,实现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共赢”。
一是要正确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意义。就企业而言,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是一体之两面,相辅相成。安全生产是经济效益的前提和保证,经济效益是安全生产的终极目标。只有搞好安全工作,才能营造稳定的生产条件,保证正常的生产秩序,才能提升经济效益;有了经济效益,安全设施设备才有条件得以保障和改进,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甚至是“智能化无人”,二者同行不悖,不能因较长时期的安全或经济效益的快速提升,放松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更不能将生产与安全对峙起来。
二是要注重挖掘安全生产的潜在效益。安全管理的显性效益主要体现在,发现和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缺陷,是能够被量化的,如开展几次培训、组织几次检查、发现解决多少问题隐患等。同时安全管理还会带来看不见、摸不着的潜在效益,如在管理规范的企业中,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充分的保障,能够稳定职工队伍激发工作热情,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此类因劳动者积极性提高而带来的“额外”的经济效益,实际上就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种间接效益,理应作为衡量企业安全绩效的重要指标。
三是要科学实施安全绩效管理。安全工作不产生效益,但安全生产直接服务于或作用于企业发展,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支撑和重要保障。安全管理的意义,短期在于防范和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避免和减少企业的损失;长期在于营造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推动企业长远发展。当前,不少企业的安全管理正处于“长、短”交替时期,加之安全管理效益的间接性、滞后性和长效性,安全绩效缺乏一个科学有效的衡量标准,安全管理工作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安全管理人员的价值难体现,难免产生一些负面情绪。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尽快建立完善安全绩效考评体系,科学评价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实绩,提升岗位认同感、提高工作积极性,推动企业持续安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