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匠精神研究述评
2022-11-02罗诗雨郭云贵
罗诗雨,郭云贵
(湖南科技大学 商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会议上发表了关于“工匠精神”的重要论述,这为我国深入探讨研究工匠精神提供了有效遵循。2016年,“工匠精神”一词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并入选《咬文嚼字》公布的2016年十大流行语。此后,“工匠精神”的使用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展,各行各业都开始倡导“工匠精神”,每个人都应追求“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在此背景下,为全面了解国内工匠精神的研究现状,本文特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按照时间线进行梳理和总结,在现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展望,以期推动工匠精神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一、我国工匠精神的研究历程
为了能够准确把握研究主题,本文以“工匠精神”为主题,将时间限定在2000~2021间,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进行高级检索,文献类型限定为研究论文,排除与主题相关性不高的文献,最后共检索到有效文献9 059篇,其中包括学术期刊8 876篇、硕博学位论文183篇。笔者发现与“工匠精神”一词关联度很高的词组包括“产教融合、鲁班文化、分流教育、现代学徒制”等。学术领域文献的发表时间线和数量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工匠精神”培育的研究阶段,基于此,笔者把它归纳为初探期、发展期、繁荣期三个时期,如表1所示。
表1 工匠精神研究阶段的划分表
1.初探期(2000~2010年)
此阶段针对工匠精神的研究正处于萌芽状态,在文献数量方面主要有期刊论文5篇、硕博论文暂无。对此阶段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其中不难发现学界对工匠精神的理论化研究并没系统展开,一般将工匠精神视为创新精神、奉献精神等的分支,笼统地进行概述。此外,该时期研究工匠精神的文献数量有限,绝大多数文章是将视角投入于典型人物塑造背景之下,以代表性人物为载体来宣传工匠精神,缺乏系统化、主题化的论述,研究重点集中于制造业,强调工匠精神的引领功能。
2.发展期(2011~2015年)
此阶段以“工匠精神”为主题,关联度较高的学术文章正在呈现缓慢增长趋势,文献数量上较上个阶段增速快,其中主要有期刊论文206篇,但仍缺少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硕博论文。此阶段学者们也逐渐扩大视域,不单单仅局限于工匠精神内涵、特质等方面的研究,而且延伸到工匠精神的核心价值、培育路径、影响因素等方面。该阶段伴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将视角回归到“人”本身,学界重视工匠精神的实操价值,因此注重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探究。通过文献类比思考,可以深入了解到在工匠精神研究的发展期,不论是学者还是研究机构都扩展了思维视域,更多聚焦于工匠精神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影响,涉及到制造、教育、文化等多领域。
3.繁荣期(2016~2021年)
此阶段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学术期刊、硕博论文在数量上呈现井喷式增长的趋势,研究所涉及的领域、视角和学科都更加多样化,其中有期刊论文8 667篇,相较前两个时期还增加了183篇的硕博论文。工匠精神成为此时期的研究热点,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政策导向,国家政策文件、会议报告等反复提及“工匠精神”,同时大量文献将工匠精神引入教育领域。在此期间,学者们也开始重视工匠精神的实证研究,通过分析工匠精神的构成要素、影响因子等,主动扩展工匠精神内涵的外延。此外,部分学者还提出要构建工匠精神视域下职业院校技术性人才的培养体系,以期工匠精神能够为我国职业院校的发展提供实质性帮助。
二、工匠精神的概念与结构
工匠精神在中华大地上由来已久,从时间轴上进行系统化梳理,可以发现工匠精神从古代到近现代在概念、特征、演化、传承以及价值定位等方面都在不断丰富,尤其在众多学者审慎讨论探究后,不断进行横向领域和纵向领域的深究,使工匠精神能够以较为清晰的理论成果展示出来,并且能够结合社会大发展背景不断深化和改进,尤其突出对当代社会的实践价值。
1.工匠精神的概念界定
工匠精神就是要回答“何为工匠精神”这一问题,明晰工匠精神的概念是进行现状探讨的首要步骤,详实的概念界定能够为后续“工匠精神”的自身价值定位提供依据,也能为工匠精神走进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路径提供卓有成效的指导。目前,学界针对工匠精神的概念界定尚未达成一致,不同学者从自身研究领域或者视角的出发对其做出了差异化的解读。
赵会淑从精神理念、思维状态、人文素养三个方面对工匠精神的内涵进行解读,注重突出工匠精神的隐性思维价值,指出工匠精神是劳动者在具体工作岗位中表现出来的担当精神和大无畏精神,是具有时代烙印的精神追求[1]。肖群忠和刘永春从中国文化视域下解读工匠精神,结合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背景,认为工匠精神是在实践中的创造意识、工作中的严谨态度和生活中的理想状态三者统一,以此来助力劳动者自身价值的实现[2]。张培培认为不能仅限于单纯地分析工匠精神的内涵,还要站在生产方式变革和社会时代要求的角度去刨析工匠精神的内在逻辑,提出具有时代内涵的“新工匠精神”主要包括创新和个体自主性,这是人内在需求和未来发展需要的双向结合[3]。有学者则结合中国手工业的发展史,将工匠精神界定为一种职业精神,认为它不仅表现为精益求精,还体现为敬业乐业、全情投入和追求卓越。另外,从“工匠”本身视角对工匠精神进行释义,可知它是工匠在生产过程中呈现的精神特征和外在技术的统合,体现为精益求精、敬业乐业、严谨专注、追求至善,且其具体内涵随时代发展而变化。
综上,相关学者对工匠精神进行概念界定多注重“人”本身,强调横向解读,反复提及将工匠精神视为内化的精神追求,也不难发现众多释义中存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敬业乐业”等共同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大多强调“人”个体的自我约束意识。但在践行过程中,这些概念中缺乏行为表现性动词,容易忽视对“人”的外在强制约束力,这一点也是需要学者们在后续能继续丰富。以上解读从侧面反映出学界对工匠精神本质挖掘的不足之处,因此要继续纵向探究工匠精神的实践性价值,避免释义上的空洞,寻找工匠精神的落脚点。与此同时,也要注意区别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奉献精神的异同,避免定义上的同质化。
2.工匠精神的维度划分
工匠精神的内在结构是其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主要有二维、三维、四维、五维,乃至六维等几种不同的维度划分观点,如表2所示。
表2 工匠精神的构成维度表
相关学者从不同的专业视域进行解读,通过挖掘工匠精神的表征形式,进一步推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工匠精神的当代应用提供更为坚实的理论支撑。其中,薛栋基于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发展史,将工匠精神提炼为“尚技、崇德”两大维度[4];栗洪武和赵艳聚焦于中国制造业,认为工匠精神可划分为爱岗敬业的职业理念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两个维度[5]。肖群忠和刘永春从中国传统文化视域出发,凝练出工匠精神所包含的尚巧、求精、道技合一三种不同的精神特质[2];朱永坤强调运用技术哲学视角,指出工匠精神应包括创造精神、创新精神、精益求精这三个层面[6]。李进在研究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过程中提出,工匠精神作为精神层面的释义,反映了劳动者的价值取向与行为追求,包含了尊师重道、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求实创新这四个具有连贯性的维度[7];徐耀强主张将工匠精神与新时代背景相联系,认为工匠精神需具有时代特色,涵盖了敬业、精益、专注、创新四个维度[8];钱闻明指出工匠精神并非单一性的孤立概念,而是包含了创新性、职业性等多种特性,其内核为高尚、精湛、专业、敬业四个维度[9]。李宏伟和应别龙落脚点在传统手艺工作者的工作活动上,强调传统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以此将工匠精神概括为以下五种精神特质:尊师重教、一丝不苟、求富立德、精益求精、知行合一[10];陶文辉和马桂香立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需求,认为工匠精神包括精益求精、崇尚极致、严谨细致、耐心专注、敬业负责这五个维度[11]。李朋波对工匠精神进行了框架性整合,提出品质追求、履职信念、职业承诺、能力素养、持续创新、传承关怀这六个逻辑关系紧密的维度,并期待基于此框架结构,在未来开发相应的测量工具,完成实证研究[12]。可见,关于工匠精神的维度划分目前并未形成权威性的定论,不同学者持不同观点,但总体表征主要停留在人本身的精神层面。
三、工匠精神的现实价值
目前,我国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正在稳步推进供给侧改革,社会生产也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故大量文献探究了工匠精神在社会发展中的现实价值,具体包括经济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三方面。
1.工匠精神具有外在的经济价值
综合来看,相关学者认为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整个社会和劳动者个人两个方面。比如,陈诗慧指出中国经济发展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核心在于培育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现代技术技能人才,推动我国整体人力资本的全面提升,为创新型人才提供制度保障[13]。张文和谭璐立足于新的时代背景,认为创新能力薄弱和精细化生产能力不足是我国目前生产领域的两大难点,只有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的产业劳动者,才能进一步助推我国产业链由中低端向高端迈进[14]。李进则认为工匠精神将有效提高劳动者个人的人力资本附加值,有效拓展其职业生涯空间,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和物质财富创造能力[7]。
2.工匠精神具有内在的文化价值
查国硕认为,工匠精神在现代表征为不以世俗为累,享受自得其乐的愉悦与满足[15],这是一种文化领域的价值追求。孟庆元指出,弘扬工匠精神有利于引导各行各业调正心态、端正态度,实现对事业热爱、对工作尽心、对社会负责[16],这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张文和谭璐认为,在职业教育中加强工匠精神得培育,可以影响一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并通过他们的践行与传播对整个社会的文化和氛围产生积极影响[14]。此外,工匠精神蕴含了厚重的伦理价值,也是核心价值观、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结合,有学者认为工匠精神能够起到锻造国人职业素质,重塑良好做事文化的积极作用。
3.工匠精神还具有重要教育价值
众多学者将工匠精神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育相联系,凸显了工匠精神的教育价值。比如,王丽媛指出高职教育旨在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技术性人才,而职业素养包括技能和精神两大层次,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符合社会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17]。黄君录认为,职业院校作为技术人才培养的主要战略高地,需要通过采用具体的实践活动,将工匠精神内化到学生个体的行为举止中[18]。具体来说,可以借助专业课程、思政课程、创业指导课程等实现工匠精神的育人作用,将工匠精神视为实现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目标的切入点,更好地满足社会、高职院校和学生个体的需要。
四、工匠精神的培育策略
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长期性过程,不论将其划分为哪几个维度,都需要采用恰当的培育方式,制定合理的培养路径,提出具有创新性的培育策略。工匠精神培育的落脚点在“人”,影响人发展的内外部因素也是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主体。相较于企业家精神、匠人精神、劳模精神等的培育,工匠精神培育所涉及的主体范围更为广泛。概括而言,学者们所提出的培育策略主要涉及政府机关、社会、大中小型企业,以及教育体系这几个主体。
1.政府部门的培育策略
首先,政府部门作为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者和决策者,在工匠精神的培育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杨红荃和苏维提出政府应在以下两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是引导社会大众转变现有的就业观念,给予技术从业者职业尊重;二是针对在生产第一线有贡献的高级技术工,政府应制定出具体优待政策,包括提高个人收入、发放福利、给予表彰奖励等[19]。有学者补充认为,政府应将工匠精神的培育提高到战略层面,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并针对顶尖型人才设立特殊津贴。肖薇薇和陈文海提出,硬性机制的提升是推动职业岗位纵向发展的焦点,因此国家需构建一套涵盖考核、晋升、激励、保障等内容的全方位机制,以提高技术岗位的现有人才保有量,同时吸引更多新技术人员进入岗位[20]。从市场管理机制着手,通过建立可操作性的制度体系去完善市场管理,提升产品自身质量和利润空间,助力劳动者获得更大利润,也能有效培育工匠精神。此外,还有一些学者提出从法律、行政管理等方面去强化顶层设计,以确保政府的一系列举措发挥实效。
2.社会层面的培育策略
社会大环境是人本身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大众对工匠精神的认可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培育成果。张丽云和王刚指出,要通过各类主流媒体平台,宣传职业平等观,形成职业平等的社会意识,从精神领域为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支持[21]。李宏昌提出要积极引领各领域的劳动者将推崇工匠精神变为“新常态”,对工匠精神独特的社会价值进行解读,使尊敬、重视、争当应用型人才成为当前社会所认可的主流价值观,这样才能从源头上为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培育助力[22]。有部分学者则更为强调社会要培育市场竞争的大环境,打破垄断,从末端倒推技术创新,为工匠精神的培养提供较好的社会环境和正向引导。
3.企业层面的培育策略
在现代社会中,企业是工匠的主要用人机构或场所,也是发扬工匠精神的重要平台,工匠精神需要在实际操作中潜移默化地培育。王瑞荣在分析技能型人才培养所面临的现实囧境后提出,要有企业能够参与培养技术性人员的法规支撑,企业需获得对培养技能人才的话语权,以及给予培养者相应的劳动薪酬补偿[23]。方阳春和陈超颖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企业在人才开发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强调人才的多元化和特殊性,强调公平对待员工,以此激发企业员工的工匠精神[24]。另外,部分研究者提出,企业应改革现有管理模式,打破现有模式存在的局限性,将工匠精神融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之中,促进两者双向影响。
4.教育层面的培育策略
在工匠精神培育方面,教育发挥着独特的优势与作用,而职业院校则是培育工匠精神的主要场所。何伟在新常态的背景下提出职业教育应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基础,以专业实训为手段,以“双师型”教师为支持,来促进工匠精神在中高职学校的培育[25]。孔宝根以高职院校为落脚点,认为要聘请专业性强的老师,来教授学生产业链知识和技能,以达到培育其工匠精神的目的[26]。部分学者专注教育体系本身,提出将工匠精神培养深入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中,提倡建立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保持工匠精神培育的系统性。此外,还有学者提出在思政课堂中培育工匠精神,通过实施翻转课堂、工学一体化、现代学徒制等培育工匠精神。
四、研究反思与展望
整体而言,我国关于工匠精神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这为我国工匠精神的培育实践提供有效遵循。但是,不论从现有的研究历程、成果,还是研究范式、思维视域等方面来看,针对工匠精神的研究仍有亟待改进的方面。
1.从“理”到“疑”:工匠精神研究的反思
首先,当前我国大多数针对工匠精神的研究都是围绕其内涵、特征和培育策略等展开,重在理论探讨而忽视实证调研,类似于“纸上谈兵”。同时,缺乏深层次的系统研究,同质化问题突出,存在“量多、质低”的困局。其次,现有研究侧重于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工匠精神,或者中外工匠精神的比较,少有研究结合我国目前供给侧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提出切实可行的操作建议。同时,很多数研究都是从主观视角出发,缺乏对工匠精神的深入探讨,不利于工匠精神与经济、政治、教育等领域的多维度连接。再次,工匠精神从本质上归属于精神层面,但目前的研究偏向于“喊口号”,难以落实到实践。例如,职业院校在师资、教材、教学等方面缺乏工匠精神元素的实际渗入,从而导致工匠精神的培育缺少载体。
2.从“疑”到“易”:工匠精神研究的展望
未来的工匠精神研究要实现“落地”,将理论研究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首先,要在明晰工匠精神内在结构的基础上开发科学的测量量表,从而为实证研究提供有效的测量工具。在实证研究过程中,还要做好研究设计,运用有效的测量方法,尽量减小各种误差,这才能为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有力支撑。其次,对工匠精神的研究要结合时代背景,系统考量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例如,在制造业、服务业、教育行业等领域,要具体深入到某一岗位中培育工匠精神。同时,要重视基础性研究,要继续深挖工匠精神的本质特征,尤其要意识到工匠精神的内涵尚需采用动态方式解读。再次,要找准着力点,将对工匠精神的研究落实到“人”的发展过程中;要避免拘泥于现有研究视角或领域,勇于扩展工匠精神外延;要找到合适载体,实现工匠精神从意识层面到实践层面的转化;要借助可操作机制,以达到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