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美好生活视域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2022-04-08李磊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劳动大学生教育

李磊

(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广大青少年通过劳动教育“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1]自此劳动教育被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是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学生是创建美好生活与劳动教育的共同主体,作为学生连接社会的驿站——高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使命。劳动教育具有突出的时代性、实践性,与其他学科教育也存在共生性,因此在美好生活的目标导向下劳动教育被赋予了新的使命。

一、大学生劳动教育与美好生活的关系

1.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内涵及其价值

劳动教育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辞海》对劳动教育的定义是:“劳动教育是德育的内容之一,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通过日常生活培养劳动习惯和技能的教育活动。”[2]《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劳动教育解释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德育的内容之一。”[3]《教师百科辞典》这样解读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就是向受教育者传播现代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劳动成果的感情。劳动教育十分重视劳动过程中的智力因素,把平凡的劳动同创造性劳动结合起来,把简单的劳动与富有知识的劳动结合起来。”[4]这些显然都是从狭义上理解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作为德育、智育的附属来解释,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劳动教育从德育、智育的附属地位逐渐走向独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不仅是贯彻党和国家对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要求,还是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一方面要承认劳动教育无时无刻不在浸润着“德、智、体、美”四育,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培养责任感以“树德”,在解决劳动问题中以“增智”,在劳作流汗中以“强体”,在劳动创作中以“育美”;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之一在学生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培养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内涵指向。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通过劳动实践,能使学生体会到自己享有的一切来之不易,领悟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的道理,从而能够珍惜劳动成果,做到主动劳动,为创建美好生活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2.美好生活与劳动教育的关系

美好生活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反映出人类在生活质量上的新变革,表现为主体在社会环境中对自身需要满足情况的高度评价。美好生活与劳动教育具有内在的契合性。

大学生崇高价值理念的培养离不开劳动教育。美好生活的实现离不开劳动,劳动者的素质关系到美好生活创建的成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简单的体力劳动逐渐被机器取代,加上人工智能的普及,学生中出现不愿、不能从事体力劳动,甚至看不起体力劳动者的现象,滋生了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的不良心态。劳动教育在其教育过程强调以“劳”为主,实现“劳、教结合”,使学生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形成端正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价值观,自觉抵制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培养正确的价值理念。

大学生对实现美好生活的热情需要劳动教育。由于受到功利主义、“一夜暴富”等不良思潮的冲击,再加上物质财富的富足,不少学生从小就过着比较优越的生活,认为美好生活是从来就有的。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明白美好生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劳动创造的,物质的富足也不是评价美好生活的唯一标准,只有劳动的人生才是美好的人生,劳动本身也是一种幸福,由此不断强化学生对劳动价值观的认同,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生活。

在美好生活目标的指引下,劳动教育也被赋予了新的价值。在党和人民的不懈努力下,国家经济腾飞的同时人民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当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还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因此在美好生活的目标导向下,劳动教育不仅要关注到受教育者劳动素养和劳动价值观的养成,还被赋予了关注人民满足感和获得感等重要任务,将实现社会和谐、提高社会文明水平以及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作为其重要目标指向。

3.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特征

伴随着国家在不同时期对教育方针的变化,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顶层架构和理论逻辑也在不断完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且逐渐与其他学科教学呈现出相融合的趋势。历经多年发展,已形成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

大学生劳动教育具有突出的时代性。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大学生劳动教育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我国产业结构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以人工智能和物联网为代表的新的劳动方式正在兴起,另一方面“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体力劳动方式仍然存在,传统的体力、脑力劳动也逐渐被复合型劳动所取代。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从以往“学工”“学农”似的简单体力劳动教育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时代气息、适应信息社会的“手脑并用”的实践教育。

大学生劳动教育具有共生性。“劳动教育具有融通性,是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基础,对其他四育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概括起来就是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5]大学生劳动教育渗透着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四个部分,对人的全面发展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所以教育者要在教育过程中以劳动教育为总抓手,在发挥好劳动教育本身育人性的同时,协调推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频共振,塑造出具有良好德行、高超智慧、强健体魄的综合型人才。

大学生劳动教育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劳动是劳动教育的价值体现,学生通过劳动实践才能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不只是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消灭“异化劳动”,实现对人本质的复归。在劳动过程中实现“以劳育人”,培养学生端正的劳动价值观和态度,推动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使学生在“劳”的过程中寻找到自我解放的途径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总之,劳动教育作为人和社会关联的重要手段,通过劳动实践将劳动从单一的工具价值变为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一体化,这应是劳动教育价值的真正彰显。

二、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

劳动教育历经多年发展在各方面相比于之前已经大有进步,但是劳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只有“软要求”而无“硬标准”,劳动教育的相关文件也多为建议式的,导致人们对劳动教育的价值理解模糊,实施劳动教育的措施也各种各样,因此劳动教育的开展面临诸多现实的困境。

1.对劳动教育价值的认识不统一

当谈及教育对人的影响时,评价标准总是围绕受教育者个体身、心两方面展开,传统四育中体育对应人身体的发展,德、智、美三育偏向于对人精神境界的提高,而“劳”在我国教育发展历史中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是因为人们对劳动教育价值的认识存在着分歧,大体可分为三类。

一是认为劳动是劳动教育的价值所在,在进入信息化社会后脑力劳动更是劳动教育的价值彰显。新时代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技术、资本要素在总体投资要素比重中占有率逐渐升高,简单体力劳动极易被机器取代,进而导致体力劳动被淡化。高校劳动教育中轻视体力劳动,将劳动教育等同于智育正是对这种淡化的反应。

二是有学者认为劳动教育的价值应该体现在教育上。在西方消费主义的冲击下炫耀性消费、提前消费等非理性消费观潜移默化地消解着中华民族克勤克俭的传统美德,在非理性消费观的裹挟下人们的劳动更多地成为了一种受消费支配的被迫劳动,劳动中所蕴含的工匠精神、人文精神,对自我价值的塑造反而被忽视了。因此,部分学者认为通过劳动教育可以重拾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才是其关键所在。

三是有观点认为劳动教育是实现“体面劳动”的捷径。我国传统儒家劳动观一方面重视劳动,另一方面也存在对劳动进行分层的现象。在樊迟问稼故事中,孔子认为如果做好仁义礼智信,自然会吸引普通劳动者来投奔从而无需自耕。受到传统儒家分层劳动观的影响,再加上我国曾存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城乡户籍二分制度,城市中可以享受更好的教育、医疗等资源导致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这类人口实现从农村向城市的转变之后,更加追求“体面劳动”,劳动教育在他们看来是为了摆脱体力劳动获取更高的物质回报和更好的工作环境的工具。

总之,劳动教育的价值在我国并没有达成广泛明确的共识,劳动教育的价值支柱不树立,很容易导致劳动教育陷入价值危机。

2.实施劳动教育的方式千差万别

由于对劳动教育价值的理解不统一,实施劳动教育的方式也是千差万别。劳动教育主要聚焦于劳动实践,但是关于劳动实践不管是在国家还是在高校层面始终没有统一的执行标准,成效也是参差不齐。目前主流的劳动教育方式有三种:

一是“重劳轻教”。这种教育形式突出表现为教育内容简单化和教育缺乏针对性。将劳动教育简单地归类于劳动,劳动的形式单一,劳动任务平均化,以迅速完成学校任务为目标,忽视学生身心发展要求,违背了劳动教育的初衷。

二是“重教轻劳”。在以分数为导向进行教学质量评价的模式下,劳动教育变成了纯粹的理论灌输,学生在课堂上“学劳动”,在网上“云劳动”,在考试中“考劳动”,剥离了亲身参与劳动的方式,向学生单纯灌输理论上的劳动知识,使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出现偏差,忽视了在教育中起主体作用的学生的感受,消弱了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

三是封闭、静态的劳动教育。相较于“有劳无教”“有教无劳”的劳动教育,这种教育方式虽实现了劳教结合,但是存在与社会脱节的问题。封闭式劳动教育在场域上局限于学校,参与人员仅限于老师、学生,为学生营造出脱离社会的“象牙塔”,用学校环境替代生活环境,割裂劳动者与社会的联系,使学校成为远离社会的“世外桃源”。劳动教育培养出的劳动者最终需要回到社会环境中,离开社会环境开展劳动教育既不科学也不现实。

3.劳动教育社会支持系统不健全

劳动教育的价值目前没有被社会广泛认可和接受,在开展劳动教育时会面临许多现实的困难,缺乏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是其中之一。

首先,劳动教育缺乏物质条件支持。劳动教育和一般文化课教育不同,学生文化课的教育只要学校在物质上提供保障,教师提高上课质量,学生文化课成绩往往会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相比于文化课教育,劳动教育在短期内难以取得“高回报”,因此学校在教育经费的投入上更偏向于文化课教育,劳动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造成设施的缺位。

其次,劳动教育缺乏文化条件支持。“只有当社会文化,尤其是社会的劳动文化与学校所要培养的劳动观在价值取向上一致的时候,二者才能形成有效的育人合力,共同促进学生正确劳动观的形成。”[6]当前劳动教育仍然被知识本位思想所挤压,唯分数论使得只有“软要求”无“硬标准”的劳动教育难以立足。在“劳力者治于人,劳心者治人”的传统文化熏陶中,爱好劳动、尊重劳动的价值取向在学生心中难以生根发芽。

最后,劳动教育缺乏制度条件支持。其一是社会分配制度。劳动者创造的财富与所获得的回报之比显示出社会对劳动者的态度,也即学生所接触到的劳动者并没有占有多少社会财富,反而处在相对恶劣的环境之中,就很难使学生相信劳动最伟大,劳动教育也就无从谈起。其二是社会保障制度。劳动教育实践中存在组织管理欠缺、环境条件陌生等多重困难,劳动教育制度保障欠缺导致其在短期内呈现“低收益”“高风险”的情况,更是降低了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意愿。总之,目前劳动教育缺少物质、文化、制度方面的支持,劳动教育的开展显得举步维艰。

三、美好生活视域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理路

1.发挥家庭基础作用,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第一场所,也是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最好阵地,劳动教育的开展要充分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首先,家长要转变“唯分数论”的传统观念。在中考、高考各种升学指标的压力下,分数成为很多家庭对孩子评价的重要标准,“朝为田舍郎,暮至天子堂”依然是很多家长对孩子读书的期待。在分数至上的价值观念引导下,家长乐于包办家庭所有劳动,甚至反对开展劳动教育,虚假配合高校分配给学生的劳动实践作业,给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造成一定的阻力。其次,家庭需要营造热爱劳动的良好家风。“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要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在言传身教中树立孩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劳动价值观。在家庭中父母应该扮演指导者的角色,而不是承担所有劳动的包办者,为大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创造机会。父母可以用制定劳动清单、积累劳动积分等方式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激发孩子的劳动热情,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最后,家长要注重家庭劳动资源的开发。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物质条件的富足,扫地机器人、洗碗机等自动化设备逐渐走进普通家庭,以往繁杂的家务劳动大部分被机器所取代,家长在引入智能化劳动工具的同时,从孩子劳动教育方面出发,应当对传统劳动工具有一定的保留。此外,家长还需要有意地开发和整合劳动资源。例如家长在购买盆栽植物时,可以添置一些修剪工具,发挥盆栽植物美观性的同时也赋予了其劳动教育的功能,尽可能地为孩子提供劳动机会。

2.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巩固积极劳动意识

学校是继家庭之后学生生活的第二场所,也是劳动教育的主要阵地,学生在家庭中培养的劳动习惯需要在学校中得到巩固,学校应承担起其在劳动教育中的主体责任。首先,高校应充分贯彻和落实相关文件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要求,高校本科阶段开展劳动教育不得低于32学时。学校可以在课堂上传授劳动教育理论知识,成立劳动兴趣小组,利用劳动节、植树节等节日开展主题活动,设置劳动周或者劳动月安排学生进行劳动实践,紧跟劳动教育顶层谋划,切忌出现“阴阳课表”,务必将劳动教育落实到实处。其次,学校应建立有效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劳动教育因为长期以来只存在“软要求”,所以实施中容易出现弹性大、水分多、成效低的被动局面,“学校要尽快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可将其命名为‘劳动教育’课,要将‘劳动教育’课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并修订完善教学计划,明确其学分和学时。”[7]把劳动教育的“软要求”转换为“硬标准”,不仅要注重结果性评价,还需要关注学生劳动过程中的工匠精神、家国情怀的养成,将过程性评价也作为总体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学校应构建行之有效的联动机制。大学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座“桥梁”,从一定程度上说学校向社会输送什么样的劳动者、管理者,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劳动关系,所以在充分发挥高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要扮演好在家庭和社会之间“中介人”的角色。在劳动教育中学校应该做到让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环境,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密切联系群众,实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切身体会劳动者的处境。因此在选择劳动教育场地时,可以把目光放在校外环境上,摆脱“象牙塔”式的劳动教育,增进学生对普通劳动者的情感,从而树立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意识。

3.发挥社会支持作用,提供劳动教育条件

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家庭、高校、社会共同参与,需要社会物质、制度、文化的支持。首先,劳动实践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劳动实践作为对象化的活动需要依托高校周边的工厂、企业单位等实践场所才能够开展。但是,高校多年来并没有将劳动教育成果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所以基本没有预留进行劳动教育实践的场地,也没有专业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重新进行场地的规划、教师队伍的建设都需要经费投入,依靠学校只能是杯水车薪,需要社会资源的支撑。其次,是社会制度的支持。一要完善社会分配制度,在社会分配制度中要体现公平正义,实现劳动者对自身劳动成果的充分占有,与此同时对部分损害劳动者利益的不当劳资关系进行调整,只有在一个充分尊重劳动者权益的社会里才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劳动光荣的价值观。二是完善安全保障制度。劳动教育场地很多设在校外,因此要加强对参与劳动教育人员的监督,建立法制化、规范化的安全保障机制。社会方面要加强与保险公司等机构的合作,避免在遇到突发情况时无章可循,降低外部因素对学生造成伤害的可能性。最后,是社会文化的支持。学校是整个社会运行机构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不良社会文化观念如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当学校教育与社会传导的价值观发生冲突,就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效果,还会引起学生思想上的混乱。这就要求对不良社会文化进行修正,媒体应当承担起在社会劳动文化氛围养成方面的引领责任,推动建设社会各部门通力合作的“大劳动教育”综合育人体系,使高校劳动教育传导的观念与社会主流文化保持一致。

猜你喜欢

劳动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