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委奋力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黄河答卷
2022-11-02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十年来,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全面改善,黄土高原生态面貌显著改善,流域河湖面貌焕然一新,青山、碧水、蓝天、净土的美好图景正在黄河流域徐徐铺展。
黄河流域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等四大地貌单元和我国地势三大阶梯,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亲自擘画、亲自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提出“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等一系列要求,为黄河大保护大治理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十年来,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统筹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
流域水生态环境全面改善
这十年,黄委深入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统筹上中下游、干流支流、左右两岸,通过打好环境问题整治、深度节水控水、生态保护修复攻坚战,促进流域水生态环境持续好转。
河流生态廊道功能日益增强。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建立健全区域用水量控制指标体系,逐步实现“还水于河”。完善水资源统一调度机制,统一调度范围由干流向支流延伸,黄河实现连续23年不断流。生态调度由干流向支流、由下游向全河、由河道内向河道外不断扩展,建立健全生态流量监测预警机制,实现黄河干流和9条重要跨省区支流20个控制断面生态流量全部达标。自2012—2013调度年以来,黄河利津断面年均入海水量达242.8亿m3,比上一个十年(2002—2012年)年均入海水量179.5亿m3增加63.3亿m3。
生态脆弱和敏感区生态系统得到修复。加强黄河河口生态保护和入海流路治理管理,十年来,累计向河口三角洲湿地生态补水9.1亿m3,植物种类明显增加至目前基本稳定,河口三角洲自然保护区鸟类增加到368种,20世纪90年代末曾经绝迹的黄河鱽鱼再次出现,草丰水美、鸟鸣鱼跃的动人景象渐成常态,河口近海生态系统已从之前“不健康”状态中摆脱出来。2018年以来,连续5年实施向乌梁素海应急生态补水,累计补水28.81亿m3,乌梁素海水质由劣Ⅴ类提升为整体Ⅴ类、局部Ⅳ类,生物多样性持续恢复。
保护优先的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开展黄河龙羊峡至刘家峡、黑山峡及其上下游等河段河湖健康评估,动态跟踪流域水环境质量,定期通报流域地表水、地下水质量评价结果。重新确定黄河流域(片)国家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实现流域内重要饮用水水源地评估全覆盖。统筹抓好地下水超采治理,推进新一轮地下水超采区划定。会同相关部门加强水资源保护,截至2021年,黄河干流全线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流域I~Ⅲ类水质河段长度占比由2012年的55.5%上升至90.4%。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家解读与研讨会
>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
绿色成为黄土高原的厚重底色
这十年,黄委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突出抓好中游水土保持,黄土高原生态面貌显著改善。
水土流失治理呈现“双降双增”。抓好“梁、峁、塬、坡、沟、川”系统共治,黄土高原蓄水保土能力显著增强。十年来,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2.5万km2,完成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3200多座。截至2020年年底,黄土高原累计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万km2,水土流失面积较1990年减少48.45%,强烈及以上侵蚀强度等级面积下降82.63%,实现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双下降”。在黄土高原累计营造水土保持林18859万亩(1亩=1/15hm2,下同),林草植被覆盖率达到67%以上。水土保持率从1990年的29.08%提高到63.44%,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少入黄泥沙量由20世纪90年代的3亿t增加到4.35亿t,实现水土保持率、拦减入黄泥沙量“双增加”。
水土保持监管持续发力。在全国率先应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新技术,推进生产建设项目“天地一体化”动态监管,连续11年实现在建部批项目水保监督检查全覆盖,全河累计开展监督检查8.72万项次,督促完成水土保持设施验收9872项。开展黄河流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专项整治,发布生产建设单位水土保持“重点关注名单”,通过约谈、信用惩戒等措施推动整治违法违规项目8286个,解决了一批未查处未整改的历史遗留问题和“陈年积案”。持续开展190万km2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动态监测,连续4年实现流域监测全覆盖。通过强有力的监测监管,推动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全面落实,有效遏制了人为水土流失。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再掀高潮。十年来,先后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固沟保塬、坡耕地综合治理、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等一批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实现投资200多亿元,2021年国家预算内水土保持投资全部用于黄河流域,有力带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提档升级。《黄河流域淤地坝建设和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十四五”实施方案》获批实施,计划投资174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流域水土保持项目投资规模之最。
> 宁夏彭阳梯田建设工程
流域河湖面貌焕然一新
这十年,黄委依托河湖长制,以河湖“清四乱”为抓手,着力加强河湖岸线管控,切实维护河道采砂秩序,全力推进流域河湖管理保护工作,全力纠正侵占河湖行为。
联动管理保护迈出新步伐。在全国率先建立流域省级河湖长联席会议机制,黄委与流域9省(自治区)签订黄河流域河湖管理流域统筹与区域协调合作备忘录。推动流域省(自治区)全面建立五级河湖长组织体系,共设立河湖长25.17万名,巡(护)河员27.87万名,河湖长制落地生根,“有名有实”“有能有效”。积极构建跨区域跨部门联合执法协作机制,累计与地方联合设立黄河环境资源巡回法庭、司法修复基地等67处,全面完成56个基层河务局水利综合执法改革,水行政执法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生态空间管控取得新成效。全面完成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名录内河湖划界任务,划界河流长度50万km、湖泊669个,督促流域省(自治区)完成106个重要河湖岸线规划。开展河湖执法三年攻坚战等专项行动,累计巡查河道700万余km,及时发现制止查处各类水事违法行为。清理整治黄河流域各类河湖“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6.8万个,突出抓好陈年积案“清零”行动,啃下山东济南盖家沟母亲河公园违法建设案等一批“硬骨头”,“与河争地”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黄河保护治理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黄委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切实扛起筑牢国家生态安全重要屏障的重大责任,不断满足流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而不懈奋斗。
>清理整治河湖“四乱”问题
> 河南省“河小青”助力河长制志愿服务项目启动仪式
> 济南巡回法庭审理破坏水文设施案
> 黄河口湿地 摄/孙志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