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域旅游视角下山地旅游发展研究
——以陇南市为例

2022-11-02王海龙庞卫花

商业经济 2022年10期
关键词:陇南山地全域

王海龙,庞卫花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甘肃 成县 742500)

一、新时期山地旅游的新诉求

(一)新冠疫情与旅游消费者观念行为的转变

新冠肺炎爆发对我国旅游行业带来广泛影响,疫情危机后旅游者的观念与消费行为也发生了很大转变,深刻感受到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生活自由、自然生态的价值意义,游客更加期待身体与心灵放飞、能够充分融入大自然获得一种旅游新体验和运动品质。因此,为了摆脱长时间宅家的困扰与枯燥,更多旅游者将期待走出户外,走进大自然。在众多旅游消费者心中,户外山地首当其冲成为清幽静谧、远离尘嚣、天然纯净的旅行地,既可以观赏风景、融入自然、探寻动植物景观,又可以活动筋骨进行多种户外休闲运动,从而享受自然的开阔性与健康安全。而山区山地具有旅游活动空间的拓展性,是大自然的集中体现,也是一种天然屏障,旅游消费者可以放心放手,全身心的开展各项户外活动,从城市喧嚣嘈杂环境中彻底解放出来,在新鲜空气中,身心体魄得到放松和锻炼,顺应了后疫情时代旅游发展趋势和消费潮流,也满足了游客亲近自然,追求绿色、健康、生态的愿望与诉求。

(二)后疫情时代山地旅游市场增速明显,产值巨大

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与携程集团于2020 年5 月29 日共同主办了“国际山地旅游日”线上论坛,其《世界山地旅游发展趋势报告(2019)》报告数据显示,在新冠疫情背景下,我国约有36%的游客对山地旅游表示出强烈意愿。2021 年《中国山地旅游发展趋势报告(2021)》表明,新冠疫情以来,国内旅游出行在下降五成的比例下,户外山地旅游数据上涨高达163%。同时,携程网调查表明,近年我国山地观光游人次连年增涨,与2018 年相比,2019 年同比增幅度为34.93%,增速明显较快。如图1 所示,国内山地旅游者每年出游1-2 次居多,对山地旅游存在较为稳定的需求。在对游客满意度的调查中发现,游客更看重的是山地旅游带给游客的快乐感,身心得到愉悦放松。

图1 中国国内山地旅游者年出游频次

由此看出,新一代游客对山地旅游诉求集中体现在旅游体验的品质化、户外空间开阔性、自然生态性。而山地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户外健康旅游,创造了一种新的旅游生活方式。后疫情时代,人类对于自然和健康及生态文明的渴望,促使山地旅游被现阶段的旅游市场需求推向旅游复苏的行列。高品质的山地旅游必将是后疫情时代山地旅游发展的一项重点内容。

二、常态疫情下游客刚需与陇南山地旅游勃兴

平原、山地、草原和水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四大场景,因历史过程和人类繁衍的自然选择,人类多趋近于平原和水滨,山地常处于边缘化地区。进入现代社会山地越来越受到人们注意,也对其它地区人类产生吸引。《中国山地旅游发展趋势报告(2021)》也指出,虽然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国内游客出行率跌幅五成之多,但是户外山地旅游数据却增长163%,国内居民旅行方式已从观光旅游转向体验旅游,其中山地旅游也从以往的小众精英市场向普通大众市场普及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民众对经济社会快节奏、高压力生活方式的反思觉醒和体验型经济时代的到来,加之疫情爆发更加引发人们对生活质量、生命质量的关注和重视。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渴望变得尤其强烈。与新冠疫情影响下人们生活质量和生活空间受到严重影响和限制相比,山地旅游的开阔性、生态性、康养性可以使旅游者回归自然缓解紧张和焦虑,实现身心愉悦与放松。而以山地观光度假、山地康养休闲、山地冰雪旅游、山地户外探险等多种业态满足不同人群需求,通过提供适当的运动量进而提升人们的参与感、调动人们的主观情感与直觉顿悟等方面,山地旅游在迎合旅游市场需求上极具竞争潜力。因此,在常态疫情形势下,生活质量和生命的健康安全已然成为游客的刚需。同时伴随文化、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山地旅游更成为其最佳承载体。

从世界范围看,众多著名山区山地除了形成了山地聚居生活,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山地文明。我国作为全世界与山地关系最密切的国家,包括高原和丘陵在内,约有666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69.4%,并由此形成了全世界最丰富的山地景观,奠定了民族文化的成长环境。而陇南地区具有独特而显明的旅游地理学意义下的空间范畴和边界特性,在甘肃省旅游区划方案中,即被划分为陇南高山峡谷旅游区,在全国旅游资源区划方案中,又属于黄河中下游名胜古迹旅游资源区中的具有显明地域特色的二级独立旅游区,其山川景观与河西走廊和青藏高原东部有明显的差别,动植物景观特色带有一定的过渡色彩。且此地为丝绸之路东段,境内多石窟寺、石刻、壁画等古艺术。因此,陇南特殊的山川地形地貌和深厚的山区文化积淀,塑造了“陇上小江南”的地区形象,陇南山水是其最根本的一张优势“名片”,是一块开发潜力巨大的热土。

陇南市山地资源特征分析表

新时期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幸福美好新甘肃建设进程中,地处甘陕川三省毗领区域的陇南山地在西北甘肃、青海、宁夏三省中具有“山地风景独好”的显明优势,自然生态、水文气候与山地康养资源绝佳,是山地旅游经济发展勃兴的优良基础,也在外来游客市场中获得较高声誉和评价。

通过陇南山地资源特征分析评判(如上表),全力发挥陇南山地资源特色和远离大城市人流密集区的地域优势引流旅游者并给予其全新认知与体验,陇南山地旅游也将在疫后陇东南旅游业复苏和重塑引领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陇南区域旅游业实现振兴,在“大九寨”旅游圈建设和秦巴山区西端腹地乡村振兴等新机遇、新挑战形势下逆势而上,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一条现实路径和新动量,对实现陇南山地旅游经济后发崛起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和价值。

三、陇南山地旅游开发价值与导向探索

山地地区一般作为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景观层次分明且自然与人文资源相互结合、丰富多彩等特点集中区域,多受到旅游者追捧和青睐。但陇南山地旅游开发的标准化、同质化以及山地生态恶化治理等问题也需从全新视角提出有效措施,以强化塑造游客“慢游细品”的出游目标和品质需求。综合评判陇南山地资源优势与特色,陇南山地旅游未来以山区观光、山地康养、休闲度假、户外运动为开发导向,提升山地旅游资源转化、强化彰显山地空间层次感和禀赋特征,将大尺度山地景区规划建设和“慢游”设施配套建设二者结合,将是陇南山地旅游今后较长时期发展的有效性突破,从而迎合疫后市场新需求,形成陇南全域旅游发展的推动力和优势产品供给的新发展。

(一)“兜售”陇南山水,打造甘肃山地旅游新典范

重点面向甘肃、青海、宁夏三省区游客市场,随着国内疫情形势渐趋稳定明朗,陇南地区是西北干旱少水、荒漠戈壁的大环境中,唯数不多的河流密布、绿水青山之地,全境植被覆盖率高、降水充沛,是甘肃唯一的长江流域地区,更是甘肃自然山水的另类。作为我国典型的南北过渡地带区域,与河西走廊、陇中陇东黄土高原、甘南高原不同,陇南山区地形地貌具有从青藏高原向中东部平原地区过渡性色彩,较高的景观资源禀赋和原生的山区地形地貌被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称为“复杂的宝贝地带”。“早知有陇南,何必下江南”,陇南山地自然景观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游客对甘肃旅游苍凉辽旷、粗犷雄浑的固有印象。在新时期,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深入推进和“美丽乡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旅游扶贫开发工程进一步实施,陇南山区旅游经济大步向前,原有的自然山地风貌也随着特色旅游村镇、风景公路、城镇化建设,越来越呈现出绿水青山、诗画田园、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景观画面,形成了全新的山区山地旅游新景观,对甘青宁三省游客形成强力吸引,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有效实践样本。因此,大力“兜售”陇南自然山水优势明显,擦亮陇南山水风光明片,将能够打造形成甘肃山地旅游发展的新高地、新典范。

(二)疫后旅游消费悄然转型,激活陇南山地旅游新风尚

我国改革开放40 多年,老百姓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山地旅游符合民众亲近自然、追求健康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当前我国城市化率不断提升,特别是中产阶层规模迅速增长,城镇居民对户外山地旅游表现出更多期待和向往。同时山地旅游产品更能满足现代旅游产业关于休闲度假的刚性需求,从而催生了山地旅游成为城市中产阶层休闲娱乐最热门的消费领域并保持持续增长,受疫情影响刺激,西北地区乃至整个西部对于培育发展山地旅游和相关新兴业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供给来看,陇南山地旅游资源在甘肃省具有一定的唯一性、特殊性,拥有营造具有震撼力的山地自然景观的环境基础,有形成生态、绿色、美丽的山地游线路的优势条件,目前各县区旅游发展的火热氛围已经形成。同时宕昌、武都、文县、康县的中医药资源丰富,徽成盆地气候与水文条件优良,是中医药养生保健与康养旅游发展绝佳之地,“南北过渡带、康养陇之南”成为陇南地区文旅发展的新风口扑面而来,山地旅游市场规模也进一步扩大。

从需求来看,陇南地处兰州、西安、成都三大都市消费圈外围交汇腹地,是城市人群远离城市,怡情山水的最佳地区。陇南山地旅游“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局面正在打破,虽然旅游消费受疫情影响有所萎缩,但对城市中产阶层影响较小。山地旅游消费市场仍然呈现较高增长态势。可以明确判断,新冠疫情后山地旅游需求将得到进一步释放,有较大的发挥空间,这将为陇南市山地旅游带来新的空间与机遇。山地康养、度假休闲、户外运动、途步穿越、自驾骑行等多元化需求将激活陇南山地旅游,成为疫后陇南全域旅游发展的先行示范和风向标。

四、全域旅游视角下陇南山地旅游发展模式探索

山地旅游开发应以一个区域的山地资源保护、山地文明传承为基础,以开发挖掘山水生态旅游资源为重点,在传统观光产品之外,提升山地度假、骑行穿越、生态康养、低碳旅游、水体与休闲渔猎等户外新型旅游业态,使山地旅游产品多元化。陇南山地旅游也应在山地资源的空间集聚分布与交通区位状况等旅游生产力条件基础上综合分析,探索构建陇南地域特征的山地旅游发展路径与模式。

(一)陇南山地旅游资源空间分布

陇南山区经济是甘肃向南发展战略提升突破的一个重点方向。境内武都与文县多分布中高海拔山体,山岳连绵,且多深山峡谷;西北方向宕昌县与甘南高原相连,垂直地带性景观层次分明;东南方向武都区南部与康县全境,集南方灵秀景观和北方雄奇山地景观为一体;东北方向徽成盆地多集中分布低缓山岳和丘陵宽谷景观,地势开阔平坦,植被覆盖高;北部礼县与西和县多低山宽谷的黄土地貌景观(如图2)。陇南山地资源存量大,空间集聚分布特征明显,从全域空间看,集聚形成4 条重要的山地旅游资源带,构成陇南山地旅游开发建设的重点和空间格局。

图2 陇南山地旅游资源格局

1.徽成盆地资源带——青泥古道、田园生态资源富集区:以较低海拔、低山宽谷的盆地地形区大地景观为主要场景依托,以优良的气候、水文、生态等条件沿国道316线为大体空间走向,打造徽成盆地田园生态、康养休闲度假旅游经济片区。

2.阳坝——裕河资源带——乡村资源、亚热带森林景观资源富集区:以各类特色乡村旅游村镇、阳坝至裕河亚热带森林生态资源为重点,全域开发山地乡村游和亚热带森林生态游。

3.天池——高楼山资源带——高山湖泊、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区:主要以陇南文县境内高山深谷的垂直地带性地貌景观,结合独特的湖泊河流等水域风光。包括白龙江至碧口古镇一带河谷景观,可打造陇南南部山地科考、民族风情体验、野生动植物旅游、古镇水韵茶乡等旅游产品。

4.官鹅沟——哈达铺资源带——高山生态、中药材、红色资源富集区:包括官鹅沟大景区官珠沟、鹅熳沟和雷古雪山三大游览片区、八力草原、哈达铺红色旅游小镇为开为重点,以及鹿仁古寨、阴平寨、新坪寨及大河坝等民族村寨。开发山地生态游、藏羌民族文化体验、中医药康养、红色研学旅游等产品。

(二)陇南山地旅游城镇节点与交通格局

山地旅游发展要以多级旅游城市(镇)节点与交通网络为支撑形成集散和引流作用。目前武都区是陇南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中心向西北、东南、东北方向辐射,兰渝铁路、兰海高速、平绵高速(陇南段)、武九高速等经武都而过,大部分游客都经武都区而进入陇南市域各县区。宕昌县以官鹅沟大景区为重点的山地与民族旅游发展势头明显,进入创建国家5A 景区序列。康县以全域乡村旅游发展增速迅猛。此三县区是陇南旅游优势发展的一级市场并形成了较强极化作用、发散作用和联动作用,其它县域旅游发展相对缓慢,呈现出中间热四周冷的现象。

究其原因,一方面陇南市大交通建设呈现斜“H”字型空间格局,旅游效益和效率低下;另一方面是陇南山地资源的转化和景区产品供给力度有限也对山地旅游承接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山地旅游讲求柳暗花明、曲径通幽,但山地自然生态系统的天然屏障,也对旅游活动开展造成了制约,高品质山地景区引领后劲乏力。同时,由于我国当前自驾游的出行特征,导致山地旅游交通呈现明显的波动性,尤其黄金周期间景区内生态环境容量、旅游交通组织等面临极大的考验。所以,山地旅游交通出行效率、顺畅与否也决定了山地旅游产业经济与生态保护能否和谐发展。因此,陇南山地旅游发展要进一步优化内部交通路网格局,突破制约影响,强化城市(镇)、乡村与山地景区之间的交通联系,构建“城市+乡村+山地景区+交通”的综合发展单元对陇南极具现实意义。

(三)CTS 模式构建

基于陇南市山地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旅游城市(镇)节点、交通网络格局以及产业发展现状,以武都区为城市驱动中心,宕昌、康县为副中心辐射带动其它县域旅游发展,优化布局陇南市山地旅游产品,可构建适合陇南地域的山地旅游发展模式(如图3),即CTS 模式:城市旅游辐射驱动全域山地旅游的发展模式。

图3CTS 模式:城市旅游驱动(City)+全域交通廊道(Traffic)+山地景区引领(Scenic)

五、全域旅游视角下陇南市山地旅游发展举措

在国家全面建成小康,实现脱贫摘帽之后,如何使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拓展发展成就,持续深入推进陇南市全域旅游战略,使山地旅游成为陇南旅游的亮点产品,故此需要进一步努力做好四大发展举措:

(一) 进一步推进旅游支线公路为重点的旅游路网体系建设,串连贯通山地景区

“十三五”时期,陇南市大交通建设成效显著,制约陇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瓶劲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内部旅游交通路网建设仍需扩容优化。“十四五”时期,应以构建“外通内畅、快旅漫游”的现代化旅游交通运输体系为目标,着力提升主要旅游景区之间的道路连通性和道路技术等级标准,增开旅游客运班线,完善自驾车、自行车、自助游服务交通体系,全面提升旅游公路网络服务水平,努力实现交通体系的无缝对接。各县区山地景区通过建立立体的、高效通达的旅游交通体系,打破山地景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天然壁垒,加强山地与游客之间的联系,游客通过区域的旅游交通到达旅游目的地,进出方便、来去自由,从而促进陇南全域旅游发展。

(二)建设“陇蜀之城”为特色的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其它县域旅游发展

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往往需要有一个或多个大城市的极化作用辐射带动发展。多年来陇南市经济社会发展落后,除山区交通因素制约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缺乏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陇南市没有发展形成区域中心城市,八县一区长期均处于分散且独立的发展状态。因此,在新的发展时期除对接市场需求外,以“陇蜀之城”建设为契机引领,发展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即以陇南市武都区为重点,发挥游客集散中心的城市功能,以武都区米仓山、五凤山山地旅游产品+周边8 个区县的特色山地旅游产品,推动实现城市旅游辐射带动陇南市全域山地旅游具有重要作用和价值。从目前发展实践来看,也基本符合陇南旅游活动发展的实际。

(三)借助新科技、新技术拓展陇南山地旅游内容与样式,满足山地旅游消费品质需求

陇南山地资源存量大,空间集聚分布特征明显,但山地旅游资源整合转化成效不足,山地文化挖掘整理欠缺,具有卖相的山地景观资源以及众多景点,因旅游开发滞后导致景区品质不好、知名度不高、竞争力不强。新科技、新技术的运用比如地理信息系统 (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全球气候建模系统(GCS)等除了帮助进行山地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还可提升山地旅游产品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而把旅游者引向深入、生动且丰富的山地场景,从而激发游客的体验探索兴趣。因此,“山”固然塑造了华夏民族独有的审美情趣与思维方式,造就了人类独特的山居文化与山地情感。但与“山”密切相关的山地旅游也应顺应消费趋势。借助新科技、新技术深挖山地旅游新内容,升级山地旅游的玩法,是陇南目前山地旅游活动开发应重视的问题。

(四)做好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培育山地旅游知名品牌

进入“十四五”时期,伴随武(都)-九(寨沟)高速,康(县)略(阳)高速,天水-武都铁路的开工建设,陇南市将形成更加便捷高效的立体交通网络,陇南市应全边打造官鹅沟、云屏三峡、万象洞、文县天池、康县阳坝、鸡峰山等十大旅游景区,建设以地形地貌类高山、峡谷景观为主的山地旅游景区或山地公园,并对标国家公园建设要求,做好全景式的打造和全区域的规划管理,强化顶层设计,从根本上实现“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的战略举措,优化旅游线路组织与编排,推进山地旅游供给,做好山地旅游观光、度假、体验、配套的全面升级,助力乡村振兴,实现从“传统观光型山地旅游”到“康养休闲度假型山地旅游”的提档升级,进而培育陇南山地旅游知名品牌,是壮大陇南旅游市场的重要手段。

六、结语

随着全域旅游发展战略进入新发展阶段,结合陇南市山区地形特点、交通区位和山地旅游资源优势,充分把握山地旅游市场行业状态和新需求,重点以陇南市域内次级山地旅游路网贯通串连为突破,以“陇蜀之城”建设为引领,将山地旅游产品内容与品质强化提升,在做好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的情况下,以高品质山地旅游产品来满足旅游者新需求,培育陇南山地旅游知名品牌,也必将推进陇南市旅游产业走向持续繁荣。

猜你喜欢

陇南山地全域
“一碗面经济”是怎么“擀”成的?——县域经济应当精于全域“链条”
联合全域作战:美军军力新引擎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high school
关于山地建筑设计要点的分析
A Study on Improv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Oral Ability
《2017全域旅游发展报告》发布
甘肃陇南市青联推动青年创业活动
浅析山地别墅的景观设计及施工特点
全域旅游嘉年华我在黔南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