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沿海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国际比较研究

2022-11-02潘贤俊吴明发冯静诗郭蔼灵

商业经济 2022年10期
关键词:建设发展

潘贤俊 ,吴明发,2 ,冯静诗 ,郭蔼灵

(1.广东海洋大学 管理学院; 2.广东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院 海陆统筹空间规划研究所, 广东 湛江 524088)

一、引言

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快,自贸区的范围及内涵也在不断地拓展深化。国家建立自贸区,是顺应时代潮流,激活社会命脉的体现。首先,自贸区是国家适应全球化的重要对策;其次,自贸区是更新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发展动力的一大举措;同时,自贸区也是优化政府体制的推手,提升企业服务的利器,激活市场活力的引擎。

几百年来,全球累计建立了3000 余个类型不同、规模不等的自贸区,中国“1+3+7+1+6+3”自贸区格局也受到世界的瞩目。自贸区逐渐成为了世界贸易的集聚地,货物的集散地,交通的枢纽点,不仅推动了相关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的持久稳定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沿海地区,自贸区对内改革体制机制,对外创新开放模式,形成全方位多格局的国际贸易模式。

本研究将选取国际上发展比较成熟的新加坡自由港,美国纽约港自贸区,迪拜杰贝阿里自贸区,巴拿马科隆自贸区等海外自贸区及国内发展较好的自贸区,从战略定位、区位条件、营商环境等等方面进行比较,总结自贸区的成功经验和各自特色。

二、数据与方法

(一)世界自贸区概况

基于《京都公约》概念界定,自由贸易园区(Free Trade Zone)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境内关外”所设立的,不受海关监督政策约束,享受一定税收优惠的特定区域。作为双方合作开放的新型国际贸易关系,自贸区的模式遍及世界各地,已经成为各国发展的重要政策参考。本文所提及的“自贸区”“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试验区”都是表示狭义的自由贸易园区的概念。

从二战后美国推进自贸区的初步发展再到20 世纪后期,世界上的自由贸易区发展迅速,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加入了自贸区建设队伍当中;2013 年,国务院批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标志着我国第一个自贸区的成立,目前共有21 个自贸区,从沿海到内陆,基本实现了在全部沿海省份建设自由贸易区的目标。如今,全球范围内的自贸区蓬勃发展。

(二)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比较法以及规范分析法,将中国知名自贸区与国外特色自贸区进行对比,分析不同自贸区在战略定位、功能类型、区位条件以及营商环境等的区别,为优化我国自贸区建设格局、提升自贸区建设层次提供合理化建议。

1.文献研究法

通过检索关键词,查找与沿海自贸区建设相关的文献资料并进行梳理,分析和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了解目前沿海自贸区建设的研究进展,该研究方法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

2.案例比较法

根据自贸区官方网站和相关发文进行资料汇总,运用辩证方法从多个角度比较,重点比较沿海自贸区建设在战略定位、功能定位和营商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在共性中寻找差异点,为我国今后的沿海自贸区建设提供可借鉴经验。

3.规范分析法

在结合所有资料进行合理分析的前提,加以充分预估各自贸区未来可发展的广度与深度的基础上,提取世界顶尖自贸区的共性以及知名自贸区的各个优势,对中国乃至世界自贸区未来提出政策建议。

(三)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1.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官网的数据;2.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上海、广东、天津、浙江、辽宁、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3.2019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年鉴;4.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利坚合众国、新加坡、巴拿马、阿拉伯联和酋长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5.世界银行:2019 年世界营商环境报告;6.国外自贸区有关的法规、政策;7.根据中国知网文献和互联网整理的资料。

三、沿海自贸区建设研究进展

(一)国外沿海自贸区建设研究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全球化的发展,沿海自贸区的数量和规模扩大,发展为功能多元化自贸区;通常按功能划分为自由港型、转口集散型、贸工综合型、出口加工型、商业零售型、保税仓库型和自由边境型。目前已经有一大批学者展开对自贸区建设的研究,其研究侧重点各有不同。JacobA.Jordaan·Eduardo和 TrumelRedmond 等的研究表明,聚集、外国直接投资以及国际贸易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大;JohnS.Wilson 等提出改善港口、海关、法规和基础服务设施有利于贸易便利化;还有一部分学者分析自贸区的具体发展情况,陈浪南等对美国对外贸易区、巴拿马科隆自贸区、智利伊基克自贸区进行横向对比,比较其功能设定、海关监管、税收制度方面的不同;Ali Pak 和Farhad Majd因地制宜,根据吉什岛自贸区的环境、社会和文化等问题实施四项战略计划;樊一帆总结新加坡自由港成功发展的因素,进而探讨新加坡自由港自贸区的成功经验对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启示;李敏对美国纽约港自贸区的成立背景、服务功能、体制机制、政策法规以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孟广文着重分析巴拿马科隆自贸区的发展历程、特征以及影响因素;李莉娜总结国外自贸区发展经验,为中国自贸区提供参考。

(二)国内沿海自贸区建设研究

自贸区战略是中国开放经济进入“第二季度”的标志,是中国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的必然选择。随着国内沿海自贸区的发展,研究成果日益丰富。中国自由贸易港区是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必不可少的平台,其发展模式与发达国家的沿海自贸区相似。中国自贸区建设在对外贸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进出口的重要节点,有利于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以及完善监督管理制度。目前国内沿海自贸区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将我国自贸区的发展与国外典型自贸区建设案例作比较,提供借鉴经验;2.上海自贸区主要集中在法律制度、管理制度、金融创新等方面的研究;对负面清单、市场准入、功能定位的研究;3.对广东自贸区的研究多与对接粤港澳合作发展,发展海上丝绸之路有关;4.天津自贸区与京津冀协作发展的研究,对人才培养问题的探索;5.探索在海南自贸区建设自贸港的优势和可借鉴的经验。

综上所述,虽然已有很多学者对自贸区开展研究,但还能从其他方面进行补充拓展。现有文献多是国内某一自贸区与国外自贸区进行研究和分析,较少将国内发展情形不同的自贸区看作独立的个体与国外自贸区建设情况进行比较。

四、中国沿海自贸区建设的国际比较

从战略定位、区位条件、营商环境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国际沿海自贸区建设简况表

(一)战略定位

自贸区的战略定位能够明确地反映其建设的出发点和驱动因素,并更好地应对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一带一路”的倡议与自由贸易区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上海自贸区的战略定位是加强与长江经济带的联系、引领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为其他自贸区建设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广东自贸区靠近港澳地区,战略定位是打造粤港澳合作示范区,进而深度合作;辽宁省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辽宁自贸区战略定位是提升老工业基地的竞争力和对人才的吸引力,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带领东北亚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浙江自贸区的战略定位是建设成东部地区重要的国际石化基地和国际油品交易中心;海南自贸区是中国最大的自贸区,目标是打造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三区一中心”。

国外沿海自贸区的战略定位与建设背景和经济条件密切相关。受国际格局和国家实力变化的影响,美国全球霸主的地位受影响,希望通过以自贸区为主的地区合作制度追求经济利益,纽约港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便如此;新加坡自由港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稳定的政治环境和良好的营商环境,适合开展国际贸易、转口贸易、出口加工和物流业务,因此定位于自由港型的自贸区。迪拜杰贝阿里自贸区得天独厚的资源及地理位置,适合开展出口加工,国际贸易,仓储运输等;巴拿马政府将巴拿马运河衍生的产业与科隆自贸区的产业进行整合,最终形成了以航运业为基础,包括多种中介服务产业的运河产业群和集聚带。

(二)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影响我国的沿海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上海自贸区海陆空交通便利,位于经济发展带的交汇点,有效推动经济发展。依巴拿马运河而建,科隆自贸区凭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条件转型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科隆自贸区的成功为我国自贸区转型发展提供借鉴,如天津贸易区是京津滨发展轴和沿海经济发展带的交汇点,但偏离太平洋主航线,可以发展水铁联运,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宁波—舟山港拥有优良的海岸线资源,依靠地理位置与地方政策在2015 年成为世界第四大集装箱港口。

自贸区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自贸港的基础设施为企业发展提供便利,鹿特丹港设立大量保税仓库,提供24 小时通关服务;纽约港处于世界金融中心,在港内建厂和设立金融服务,不断完善基本服务功能,表明自贸港的建设需明确功能定位、提高港口便利度。我国一直重视科技创新、提升运作效率和发展港口绿色生态型。在基础设施方面,不断完善环境保护、清洁能源、生态环境监测等基础设施。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沿海自贸区的发展建设的成绩有目共睹,上海浦东新区经济发展超过荷兰鹿特丹自贸区、德国汉堡自贸区等。但我国自贸试验区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水平不协调等问题,港口物流设施标准化未达国外先进港口物流要求,园区内外沟通平台衔接和贸易便利化水平较低。以海南自贸区为例,目前自贸区导向型市场发展受限,省内供给市场体量过小、发展较慢,与其他自贸区差距较大。因此我国自贸区的新发展需要有国际视野的高端人才以及领先的经验指导。

(三)营商环境

根据2019 年的《营商环境报告》,从全球角度来看,新加坡,美国排名较前,中国位列第46 位;从城市角度来看,目前纽约位列全球前三,上海居中。

1.市场环境

(1)政务环境

上海作为中国自贸区的先行点,政务环境较好,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外商投资准入管理规则日益完善,商事登记制度优化,率先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度,投资项目管理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浙江自贸区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探索投资便利化。

作为老牌的自贸区,美国纽约港自贸区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同时为优化投资环境,对外国投资进行管制,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新加坡自由港贼简化企业手续,费用低廉且环境宽松,外资准入无限制税收减免,新成立企业免收印花税,对利润高的企业收取所得税低。

(2)金融环境

自贸区可以反映国家金融需求的金融改革和开放性实施策略。如上海有健全的金融市场管理体制,直接投资法规相当宽松。在上海自贸区组成了金融工作协调推进小组,逐步推广如“上海金”为主体的集中定价交易机制,建立宽松的外汇管理制度,执行领先世界的离岸金融业务,同时完善的自贸区法律体制,并采取灵活的税收政策;广东省是内地与港澳合作的先行地,广东政府支持并发展贷款业务,同时推进自贸区外资融资租赁统一管理,为相关公司设立相关设备项目子公司和功能创新公司平台,吸引企业入驻。香港自贸区也为了进一步与内地发展合作伙伴关系,安排(CEPA)的零关税优惠待遇,广东自贸区也为香港的跨境电子商务给予便利和保税措施。

与上海金融中心相似的新加坡,也在打造新加坡自由港上,采取了特别的金融政策,实行市场化汇率、利率制度;在外汇、投资方面不干预企业发展,市场化极高,基本零关税。除此之外,通过分析国内外航运金融发展经验,应发展和完善航运保险,并开展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业务。

(3)贸易环境

上海与海南均实行“一线放开、二线高效安全管住”原则,各有侧重点。上海自贸区采取单一窗口的一站式电子通关平台,而海南自贸区立足于交易端,实行“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的税收制度,涉及“投资便利自由、服务贸易自由、货物进出自由、资金流动自由、数据流动自由、人员往来便利”政策。辽宁自贸区的建设符合“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战略决策,作为最接近东北亚、欧洲、俄罗斯的中国自贸区,贸易环境良好。

与海南相似,美国纽约采取关税倒置政策,关税近乎减免。同时采取内外贸兼顾的做法,有效释放了自贸区的内外消化力,产业链接力;新加坡紧抓数字贸易机遇,立足于国际贸易应用搭建互联网贸易平台(NTP),强化业务整合和流程优化等自贸区的进出免进出口税,对区内公司所得税采取累进制;迪拜杰贝阿里、德国汉堡等自贸区通过消除关税、扩大开放等措施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2.区域创新点

中国的自贸区有其自身的特色,如天津自贸区融资租赁业务创新;浙江立足保税燃料突破,首创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经营资历企业准入条件和标准,精简了准入程序,着眼服务油品贸易,聚焦油品全产业链;上海自贸区作为绿色发展的试点,始终保持着绿色发展的优势,这是推动区域转型升级的关键。中国致力于将海南打造为世界上最大的自贸港,一方面,海南地方债方面发行自贸港特殊债,另一方面,创新税收征管模式,实行“无税不申报”制度,从金融端形成海南自贸区的自身优势。

国外建设成熟的自贸区,也有自身的发展创新点。迪拜杰贝阿里自贸区监管政策限制极低,采取一切有利于货物流通效率的措施,贸易便利;巴拿马科隆自贸区采取高效自由的自贸区管理模式,只对于货物与货物联系通道进行监管,效率较高;而新加坡自由港采取“政府管理”模式,在单一窗口的贸易网上进行货物监管,使用综合资讯平台TRADEXCHANGE,极大节省企业人力成本。另外新加坡自由港政策优惠大,对外籍人才进行重点补贴,还为外国企业提供免费的仓储服务。

3.政府管理机制

上海自贸区建立完善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以及监管协调机制和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机制;浙江自贸区,按照最新国际投资贸易规则,建立监督体系、工作体系;作为我国唯一一个全域性开放的自由贸易港区,海南自贸区致力于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且领先世界的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其创新贸易综合监管模式和税收执法协助机制,加强对商贸企业进行监管,同时政府端成立海南自贸港税收框架起草组,推行预约错峰办税举措,落实纳税服务制度,优化程序。

与中国管理模式大相径庭,国外自贸区则运行着自身的管理监管模式。纽约自由港自贸区属于政府专管型体制,专人组建港务局董事会,有独立且统一的跨州机构,地区流通顺畅,政治基础好;巴拿马科隆自贸区则建设特有的海关办事机构,但只负责安全端,不干预货物正常流转,进出口便利;杰贝阿里贸易区则采取了统一的管理制度,实行政企合一的运营管理体制,总体由迪拜港务局管理,对港口、自贸区、海关采取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而新加坡采取公司化运营管理机制,采取行政管理和运营权相分离的管理模式,一方面有着完善的法律体系,另一方面实施自由港政策,放宽外汇管制。

五、结语

通过国内外知名自贸区的比较,得出一个成功的自贸区有着有利的区位条件、高效的政府管理体制、不断优化的经营模式以及独特的区域创新点。结合国内外沿海自贸区建设的经验,启示为:

1.中国自贸区可以大力发展基于“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商贸,为沿线各国发挥示范作用。同时,应该结合自身情况确立合理高效的经营模式与发展计划。科隆自贸区实现从仓库百货街型转变成仓储商铺多元并存型,同时建设不干预贸易活动、豁免关税力度大的海关办事机构,这对中国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中国大多为综合型自贸区,可以结合自身特点与内外部环境情况,形成自身的优势,如福建自贸区可以在海峡两岸经济进一步融合发展的情况下进行对台贸易合作;海南自贸区利用自身位置优势,整合供给资源,促进供需匹配,“撮合”国内市场与周边国家的资源密集型相结合,同时高起点谋划自身路径,集中发展高新技术业,精品服务业,打造国际一流自贸区。

2.地方机构应实行简化的税收政策。与科隆自贸区和迪拜杰贝阿里自贸区相比,中国的自贸区虽然有国民待遇与负面清单管理政策,但其关税及所得税优惠度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贸区的长效发展,因此在贸易税收与海关政策和措施要宽严适度。未来自贸区可以在一定基础上允许发展各类贸易,同时简化税收体系、优化贸易程序,从而降低区内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区域活力,促进中国自贸区的转型发展与长效运行。

猜你喜欢

建设发展
多部门:建设农村公共厕所要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过度建设
在建设旅大特殊解放区的日子里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