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意大利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

2022-11-02章灿灿罗昌瀚

商业经济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中意类产品两国

章灿灿,罗昌瀚

(绍兴文理学院 商学院, 浙江 绍兴 312000)

一、引言

中国和意大利的贸易往来源远流长,早在2000 多年前,两国已经依靠古丝绸之路进行贸易。1970 年中意建交,在随后的50 年两国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经贸关系。2019 年,3 月22 日,习近平总书记访意,双方签署了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意大利成为首个支持并签署该协议的G7 国家。该协议的签订不仅进一步促进了中意两国的经贸合作,又为中国与欧盟其他国家加强贸易往来提供了平台,打破了以美国为首的七国集团对“一带一路”的抵制。基于此,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对中国与意大利双边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关于中国与意大利贸易的相关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对中意两国某一领域的研究;二是分析中意经贸合作的挑战与机遇。对中意两国某一领域的研究方面,胡依洁等(2020)采用实地调研、扎根理论等方法对中意两国农业领域合作进行了研究。贾利(2021)基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来加强中意林木产品经贸合作的策略。在分析中意经贸合作的挑战与机遇方面,赵先进等(2019)分析了中意经贸合作的的机遇和挑战,提出要加强顶层设计,政府加强指导和监督等建议。曾浩等(2019)研究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意两国经贸合作的机遇和挑战,为减少贸易障碍,深化两国合作提出建议。孙彦红(2019)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分析了中意合作的机遇和优势,并提出前景展望。付永嘉(2019)提出应当鼓励意大利优质特色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加大对意大利的绿地投资,从而实现中意经贸双赢。张宇靖(2020)运用数据和案例分析中意经贸合作现状,指出机遇和挑战,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路径。

从现有研究来看,少有学者对中意两国双边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进行研究。鉴于此,本文选取2011 年-2020年中意双边贸易数据,基于UNCTAD 数据库,参照SITC 第三次修订,利用ESI 指数、TCD 指数、RCA 指数等测度指数对中意两国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进行实证分析,并基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相关策略,深化中意经贸合作。

三、中国与意大利双边贸易现状

(一)中意双边贸易发展趋势

据UNCTAD 数据库计算分析,2011 年-2020 年,中国对意大利贸易处于顺差状态。2011 年中国与意大利进出口总额为 512.71 亿美元,2020 年达 551.85 亿美元,是2011 年的1.08 倍,年均增长率为0.85%。对于进口额,2011 年中国从意大利的进口额为175.78 亿美元,到2020 年上升至222.48 亿美元,是2011 年的1.27 倍,年增长率为2.95%。对于出口额,2011 年,中国对意大利的出口额为336.92 亿美元,2020 年下降到329.37 亿美元。数据显示,自2011 年至2020 年,中意两国进出口总额、中国自意大利进口额、中国对意大利出口额有一定增长,但幅度不大。其中,在 2012 年、2015 年、2016 年贸易额有下降幅度。2019 年,中意两国均处于疫情期间,但中国对意大利的出口额与2018 年相比不减反增,而中国自意大利进口额有所下降。

表1 2011 年-2020 年中国与意大利双边贸易额(单位:亿美元)

(二)中意进出口商品结构

中国自意大利进口的前4 类商品主要有机电产品、化工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运输设备。据中国海关官网数据整理,2020 年,机电产品进口417 亿人民币,占中国自意大利进口总额的27.1%。化工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运输设备于2020 年进口额分别为263 亿人民币,152 亿人民币、55 亿人民币,占中国自意大利进口总额的17.1%、9.9%、3.6%。

中国对意大利出口的前4 类产品主要是机电产品和纺织品及原料、贱金属及制品、化工产品。2020 年,机电产品出口额为867 亿人民币,占中国出口总额的38.0%。纺织制品及原料出口433 亿人民币,贱金属及制品出口153亿人民币,化工产品出口157 亿人民币,分别占出口总额的 16.8%、6.7%、6.9%。

从中意两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看,两国双边贸易存在一定竞争性和互补性。

四、中意双边贸易的竞争性分析

(一)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分析

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 (Export Similarity Index)最初由Finger 和Kreinin (1979) 在商品域提出,后由Glick-Rose(1998)修正。本文利用Glick-Rose 修正后的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计算中意两国的出口产品相似度。其公式为:

式中,ESI表示a 国和b 国出口到世界市场或第三市场的产品相似度指数。a 表示a 国,b 表示 b 国,w 表示世界市场或第三市场,k 表示产品的种类,X 表示出口。X、X分别表示a 国/b 国出口到世界市场或第三市场的第 k 种产品总额,X、X分别表示 a 国 /b 国出口到世界市场或第三市场的所有产品总额。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的取值范围为0-100。当该指数等于0 时,两国出口产品结构完全不同;当该指数=100 时,两国出口产品结构完全相同。当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越高,两国出口到世界市场或第三市场的产品结构越相似,竞争越大;反之,两国在世界市场或第三市场的竞争越小。根据上述公式得出中意两国2011 年-2020 年的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如表2。

表2 中国和意大利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

由表2 得出结论如下:

中意两国在世界市场的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虽然有波动,但基本稳定在80 左右,数值较高,说明两国出口产品结构比较相似,在世界市场的竞争比较激烈。

(二)中意贸易结合度指数分析

贸易结合度指数是指一国对贸易伙伴国的出口占该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与贸易伙伴国的进口总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之比。其公式为:

式中,TCD是指 a 国与 b 国的贸易结合度,X表示a 国对 b 国的出口总额,X表示 a 国出口总额,M表示 b国进口总额,M表示世界进口总额。当TCD>1 时,两国贸易往来密切;当TCD<0 时,两国贸易关系不紧密。根据上述公式得出中意两国2011 年-2020 年贸易结合度指数,如表3。

表3 中国和意大利贸易结合度指数

由表3 可得出结论如下:

1.无论是中国对意大利的贸易结合度指数,还是意大利对中国的贸易结合度指数均小于1,说明两国的贸易往来并不密切,贸易联系疏远,但两国开展经贸合作的空间大。

2.中国对意大利的贸易结合度大于意大利对中国的贸易结合度,说明与意大利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相比,中国对意大利市场的依赖度更高。

3.2011 年-2020 年,意大利对中国的贸易结合度指数维持在较低数值,说明意大利对中国的出口潜力大。

五、中意双边贸易的互补性分析

(一)中意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林毅夫(2014)指出一个经济体在任何时点上的最优产业结构,是能够让该经济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实现最强竞争力的产业结构。而这一最优产业结构是由该经济的比较优势决定的,而后者又由该时点上经济的禀赋结构决定。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应当在双边或多边贸易中依据自己的要素禀赋结构发展相关产业,使产业结构趋于最优化,从而在国际市场上拥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基于此,通过分析中意两国的比较优势,有利于中意两国更好的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提高该产业的竞争力。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指数),由经济学家Balassa(1965)提出,用于衡量某国某一产品或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及其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其公式为:

式中,X表示a 国第k 种产品的出口总额,X表示a国出口总额,X表示世界出口的第k 种产品总额,X表示世界出口的所有产品总额。若RCA<0.8,说明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若0.8<RCA<1.25,说明该产品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若1.25<RCA<2.50,说明该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如果RCA>2.50,说明该产品具有极强国际竞争力。根据上述公式得出RCA 指数,如表4、表5。

表 4 中国 RCA 指数

表5 意大利RCA 指数

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在初级产品方面:中国第0 类产品(食品及活动物)、第1 类产品(烟草和饮料)、第2 类产品(燃料除外的非食用原料)、第3 类产品(矿物燃料、润滑油和相关原料)、第4 类产品(植物油、动物油、脂肪及蜡)的RCA 指数均小于0.5,说明中国的初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不具备竞争优势。意大利的第2 类产品、第3 类产品的RCA 指数小于0.5,同样在国际市场不具备竞争力。第0 类产品的RCA 指数大于0.8 但小于1.25,说明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2020 年第1 类产品的RCA 指数已达2.95,说明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第4 类产品从2011 年到2020 年,其RCA 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到2020 年已具备一定竞争优势。

2.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中国和意大利的第6 类产品(制成品)、第8 类产品(杂项制成品)均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其中,意大利的第6 类产品的比较优势较强,中国则在第8 类产品上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3.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方面:中国第7 类产品(机械及运输装备)在国际南市场上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而第5 类产品(化学产品及相关产品)处于比较劣势。意大利第5 类产品和第7 类产品均有一定国际竞争力。其中,意大利第5 类产品的比较优势总体呈逐年增强趋势,第7 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小于中国。

4. 至于第9 类产品 (未列入贸易分类的货物与贸易),中意两国均处于竞争劣势地位,但相比之下,在第9类产品上意大利比中国的竞争力强。

综上分析,中国和意大利存在竞争力相似的产品,也存在与对方不同的具备比较优势的产品。因此,两国贸易存在竞争性的同时,也存在互补性。

(二)中意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

经济学家Grubel and Lloyd(1975)提出了产业内贸易指数(GL 指数),是指在一段时间内,一国或地区在进行双边贸易时既进口又出口类似产品的现象。其公式为:

式中,GL 表示贸易两国i 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X表示贸易两国i 产业的出口额,M表示贸易两国i 产业的进口额。GL 的取值范围为0-1,当GL 越接近1,说明两国在某一产业上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越高,当等于1 时,说明两国在某一产业上是完全产业内贸易;当越接近0 时,说明两国某一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低,当等于0 时,说明两国在该产业上是完全产业间贸易,该产业存在完全互补性。通过上述公式,得到表6。

表6 GL 指数划分

通过分析表6、表7,得到如下结论:

表7 中意产业内贸易指数

1.初级产品中第1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小于0.25,说明两国该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低、互补性强,属于产业间贸易。第0 类产品、第2 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均很高,第三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较高,说明两国在该三种产品上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第4 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较低,但总体呈增长趋势,说明中意两国在该产品上虽然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但产业内贸易水平不断提高。

2.劳动密集型产品主要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尤其是第8 类产品,其产业内贸易指数逐年递增,产业内贸易水平不断增强。

3.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高,说明在中意两国贸易中该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占主导地位。

4.第 9 类产品的 GL 指数在 2012 年仅 0.065,2016 年达到最高,为0.969,2020 年下降到0.439。第9 类产品有逐渐从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转变的趋势。

综上所述,中意两国主要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同质性较高,互补性较小。

六、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结论

本文利用 ESI 指数、TCD 指数、RCA 指数及 GL 指数对中意两国双边贸易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一是中意两国产品结构具有较高的同质性,两国贸易竞争性较强;二是中意两国贸易结合度水平不高,但两国合作的空间大,其中,中国对意大利的依赖度大于意大利对中国的依赖度;三是中意两国双边贸易既有竞争性又存在互补性,但互补性较强的领域较少,仅在第1 类产品及第4 类产品存在较高的互补性;四是中国在第6 类产品、第7 类产品、第8 类产品上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意大利则在第0 类产品、第 1 类产品、第 4 类产品、第 5 类产品、第 6 类产品、第7 类产品及第8 类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五是中意两国双边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

(二)对策建议

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为加强中意两国加强经贸合作,实现共赢,提出相关策略。

1.中国政府发挥“有为政府”作用,因势利导,助力意大利改善海陆交通。海上交通方面:意大利地处地中海中心,海上交通便利。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对意大利有潜力的港口进行软硬件升级,打造地中海地区的航运枢纽,同时结合地中海沿岸其他国家的港口,促进中意贸易便利化。陆上交通方面:中欧班列是“一带一路”倡议下取得的一项优秀成就。2021 年3 月20 日,中欧班列首次延伸到意大利米兰,大大缩减了贸易时间和运输成本。基于此经验,中意两国应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平台,推进中欧班列囊括意大利其他城市,诸如维罗纳、里雅斯特、威尼斯等,有利于推进两国贸易的便利化,紧密两国经贸往来。

2.中国对意大利贸易长期处于顺差地位。为促进中意贸易平衡,两国可以利用“一带一路”倡议就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达成减少贸易壁垒、非贸易壁垒的目标,加强高技术领域的交流、合作和贸易,出口更多高附加值的产品。

3.新结构经济学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应该根据禀赋结构发展相关产业,从而使该产业在双边或多边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中意两国贸易产品同质化较高,贸易竞争比较激烈。因此,中意两国应当着重发展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在双边贸易中占据有利地位。意大利在化学产品、制成品、食品及活动物方面较中国具有更高的比较优势,而中国在杂项制品、机械及运输设备在国际市场上较意大利具有更高的竞争力。基于“一带一路”倡议,两国企业投资的趋势势必增强。因此,中国对意大利投资时,应加大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出口。其中,中国应当对机械及运输设备产品加大研发力度,提高这类产品的技术水平,促进两国贸易结构升级。

4.中意两国依据自身要素禀赋,发展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才能进一步促进中意经贸合作。基于此,要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作用。只有在竞争性市场中,各个地方的要素价格才能反映该地各种要素的相对稀缺性,所以,“有效的市场”是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的制度基础。在企业家依据当地要素禀赋发展产业时,政府应当在基础设施和制度环境建设上发挥有效作用,从而进一步降低成本,减少其它阻碍两国贸易合作的因素。

[注释]

①①-③根据UNCTAD 数据库计算整理。

②④-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的进出口数据计算整理。

猜你喜欢

中意类产品两国
曲中意 (外一章)
组合类产品筛选试验通用工装设计
《囍》
题兰
印尼渔类产品向中国出口大幅度增加
国礼百雀羚双十一实现一日一亿奇迹
中韩海域划界首轮会谈成功举行
“两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