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养护工程管理要点及强化路径分析
2022-11-02刘聪
刘聪
(山东省青州市交通运输局,山东 潍坊 262500)
0 引言
道路养护工程是指对道路当前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相应的维修和养护,改善道路情况,延长其使用时限。道路养护工作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需要结合养护要点规范操作,如此才能得以有效提高道路质量。道路养护是工业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关乎公众的日常出行,还与旅游行业、经济运输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所以必须重视并加强对道路养护工程的管理,探索强化管理的路径。
1 道路养护工程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道路工程质量掌握着交通运输业的命脉,安全便利的交通条件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对外交流的重要前提,因此想要确保道路正常使用,就必须做好道路养护工作。道路养护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定期检查道路质量问题,并对其进行相应的维修与养护,提高道路的承压性和耐受度,延长道路的使用年限。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道路质量检测手段也越发先进,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投入,能使相关工作人员更快、更准地发现道路的破损、凹陷等情况,以便及时采取针对性的维修手段,尽快恢复路面的平整度,保证交通运行安全、畅通。在道路养护工程中,按照规模,可分为大型、中型、小型、改建工程;根据养护类型,可分为路面养护、人行道养护、交通设施养护工程等。
道路养护工程的特点如下:
一是具有强制性。道路法规要求道路管理机关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技术规定,针对不同类型的道路养护工程及其特征,定期对道路进行养护管理,使道路保持正常通行状态。
二是具有复杂性和不便性。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道路数目和车辆数量不断增加,且存在多条道路交叉或并行的现象,使得道路养护范围扩大了许多,道路养护工作的压力也随之提高,实施道路养护时要考虑车流量,需避开交通高峰时段。
三是具有广泛性和全面性。道路养护不仅包括对路面的修护,还包括对路基,路标路牌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养护与管理,简言之,与道路相关的环境设备均在养护工作范围内。
四是具有专业性。道路养护工作有一定的专业性,除了日常的路面养护、及时修复道路缺陷处之外,还应注重对相关养护技术与设备的应用,以不断提高养护水平。
五是具有高投入与高要求性。由于道路养护的工作量较大、要求高,因此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成本,对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有较高要求。
2 道路养护工程管理要点
2.1 灌缝填补
道路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的荷载,加之车轮经过路面时会与之产生摩擦,长此以往会因受力不均、负荷过大、温度异变等而产生裂缝,加之雨雪等天气对路面的冲刷和侵蚀,会使路面涂层或多或少地受到损坏,若不及时加以养护,路面还可能出现下沉或塌陷等病害,这会影响车辆的通行安全,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因此,需要及时对路面裂缝进行处理。目前,在道路养护工作中,常用灌缝填补的方式解决裂缝问题。需要先借助排水管道将渗入裂缝中的积水排干净,再调和沥青材料,需要保证其配比与路面材料配比相同,然后将之填入缝隙,恢复路面的平整性。
2.2 就地补热
经过长时间的使用,道路的质量难免会有所下降,路面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松散、沉降、裂缝等问题,这会威胁车辆的行驶安全。采用就地补热方式能有效处理这类路面问题。该方法主要是将热沥青混合料填入路面空隙,实现缝隙补热。目前,随着相关养护技术的进步,在就地补热工作中,多采用各类红外线养护修补设备,如此不仅能达到良好的养护效果、有效节约施工时间,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旧沥青混合料,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
2.3 稀浆封层
稀浆封层是道路养护措施之一。按照相关标准,将乳化沥青填料、配料添加剂等调配至指定比例,得到混合填充材料,即一种流动性的沥青混合料。借助先进设备将沥青混合料均匀铺设于道路表面,由于沥青能在道路表面形成一种薄膜,因此可大大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稳定性,能减少车辆轮胎与路面路基的直接接触,防止路面受损,从而实现对路面的有效养护。稀浆封层在道路养护中具有普遍适用性,且操作流程较为便捷,使用成本也不高,在提升道路整体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方面也有重要作用,同时能应对路面老化、不平等问题,赋予路面抗滑、防水、耐磨等性能,可有效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2.4 道路再生密封
在一些车流量大、易发生交通堵塞的地段,路面会因承载较大的压力或接触过高的温度而发生变化,路面表层的沥青会因老化或碳化影响道路的平稳性,阻碍车辆的正常通行。道路再生密封是一种针对该类问题的道路养护方法,在路面混合一定量的油脂可恢复沥青性能,激活沥青对路面的保护作用,保证道路安全,保证交通畅通。
3 道路养护工程强化路径
3.1 形成良好的道路养护意识
良好的道路养护意识是有效开展养护工作的前提,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充分重视道路养护工作,将其与道路施工规划及建设工作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因为道路养护工作是道路质量的保障。通过定期维护,能够保证道路质量,延长道路使用期限,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后续发生道路质量问题的处理成本。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在科学的道路养护观指导下,做好对道路的检修与管理工作,提高对道路养护工作的认知,在思想和心理上加强对养护工作的认同感,促进道路建设事业可持续发展,为公众的生活带来更大便利。此外,道路养护工作必须依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政策展开,在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内容的基础上,不断提高道路养护水平。
在进行具体的道路养护工作时,工作人员应在科学的道路养护观念引导下,将养护工作落到实处,提高道路安全质量,使交通良好运行。在养护方式的选择上,要摒弃过去的传统思维,尽可能地利用前沿的养护技术与相关设备,有效提高养护质量与养护效率。
道路养护工作的第一步在于对整个道路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测,包括路面的平整度、裂缝、沉陷等情况。明确路面质量问题,并精准定位缺陷处,以便采取更具针对性的养护方式。路基的维修应结合路基结构、边坡及沟渠等进行综合考虑,对周围的路标、路牌、护栏等基础设施的养护也不能忽略,需要视情况对其进行修整或更换。只有充分了解道路情况,才能明确具体的养护方式及工具,从而提高道路养护效果。在开展养护工作时,还要加强防范意识,需根据当地的天气状况及交通情况制定适宜的养护方案,如适当增加养护频率、增加养护时长等,以减少后期的维护压力、合理控制整体养护支出。
3.2 提高养护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
道路养护管理质量与养护人员的管理意识有着直接关系,所以必须不断提高养护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部分养护人员缺乏安全管理意识,养护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实操水平不高,这容易给道路养护埋下安全隐患,也容易给自身安全带来威胁。所以,有关单位应定期对养护人员开展培训,传授道路养护知识,并融入安全风险观念,提高道路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使养护人员树立起及时处理道路问题的责任感,使其牢记安全第一的工作理念,能够在工作中对道路现状作出准确的研判与评估。此外,相关单位还要重视对养护施工的安全管理,在开展工作时必须配备质量合格的全套安全设施,在保证养护人员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养护施工。
在养护施工过程中,应明确施工范围,并设置好相应的安全提示,引导车辆通行。在夜间开展养护工作时,应配备良好的照明设备和应急设备,并保持路面清净,防止障碍物干扰养护工作。养护车辆应装配相应的安全标识,且相关人员应持相应的资质证书才能上岗。养护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和操作守则进行,不得盲目开展。相关单位要对养护人员实行岗前培训,确保其具备足够的道路养护能力,能够熟练应用各类技术和设备,还要建立健全养护工程监督机制,规范养护人员行为。此外,在日常工作中要定期巡查路面,及时反馈道理问题,并积极采取对应措施,不留安全隐患。对养护设备也应进行定期检查及维护,避免设备老化、损毁等,影响养护工作的安全性。
在日常的道路养护工作中,应做好路段信息情况记录并归档分类,对于一些需要经常性养护的路段应做好标记,并及时记录每次的养护时长和道路现状,以便不断改进养护工作,消除道路安全隐患,保证道路养护管理水平。
3.3 合理规划和运用养护资金
道路运行超过一定时限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所以应定期对道路实行检修,以便及时处理病害,消除安全隐患。而道路养护工程的规模一般较大,对养护设备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开展道路养护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想要保证道路养护工作高质量开展,就必须加强对资金的监管力度、合理规划和运用养护资金。
养护工作的流程大致如下:根据道路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估;确定养护方法和相关设备;制定整体养护方案;做好资金预算工作。由于天气是影响道路质量的重要因素,如南方的多雨季节、北方的严冬时节,这类极端天气状况会给道路造成较大的损害,不仅会加大道路养护工作的难度,也会提高道路养护的成本。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而财政拨款有时不足以支撑高额的养护成本。为此,相关单位可适当增加道路检修频率,扩大道路巡查覆盖面,在平时的养护工作中从细节处抓好养护质量,最大限度地消除病害隐患,降低道路出现严重破损的概率,从根源上降低养护成本。此外,相关单位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并借助多平台拓展资金来源,储备养护资金。
在养护资金的使用方面,应进行合理规划,充分分析现实条件,确定投入设备或技术的资金比例,制定科学的资金预算方案。还要完善资金监管机制,严防养护资金被非法利用,严查资金使用不明的情况,并完善惩处条款,约束资金管理人员行为。为提高养护资金的利用效果,相关人员还应强化道路调研工作,以便更加精准地预估各路段的养护成本,更合理地安排和使用资金。在养护施工过程中,还要对资金动向进行及时记录,做到公正透明,确保养护资金得到合理利用。
3.4 提高道路养护的机械自动化程度
虽然当前大部分道路养护工作还是以人工方式为主,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先进的设备为机械自动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这种智能方式可大大提高养护效率,并且能代替人工完成更多有安全风险的作业,可有效提升养护工作的安全指数。因此,相关单位应根据养护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引入自动化设备,优化道路养护工作,节约人工、材料、时间等成本,提高道路养护效果。
为提高道路养护工作的机械自动化程度,相关单位需要合理采购相应机械设备,并且在采购过程中要严格检查其质量,确保符合质量标准才能入库。在将设备正式投入养护作业前,应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测并进行试用,避免出现设备故障引发安全事故。另外,平日需要对购入的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及时处理设备故障,更新报废或老化设备,保证机械设备高效运转,避免因设备问题影响道路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道路养护工作中,机械自动化程度越高则养护效率越高。想要提高机械自动化程度,则需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使他们能够熟练、规范地操作相关机械设备,以不断提高道路养护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使道路质量达标,确保车辆安全通行。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道路养护工程中,常见的养护方式有灌缝填补、就地补热、稀浆封层、道路再生密封等,在具体的养护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道路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养护技术与相关设备。为强化道路养护质量,相关单位还要不断提高养护人员的道路养护意识、安全管理意识,合理规划和应用养护资金,提高道路养护工作的机械自动化程度,进而更好地促进我国交通建设事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