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职之路,并非努力就有皇冠加冕
2022-11-02李一诺
◎文/李一诺
做领导,其实我不敢
从做项目经理开始,我成了麦肯锡众多优秀中层中的一员。大概是同一时期,我开始关注性别的问题。当时在经理层,优秀的女性很多,但到了高层,女性就明显减少了,这里有职场环境对女性的结构性限制。但是不知道女性朋友有没有问过自己,假设没有那些外界的限制因素,我们自己敢不敢、想不想当大领导?
那时候的我,说实话,不想。
当时的我是一个出色的项目经理,经历了前两个阶段的成长,干活漂亮,也有自信。我一方面很“清高”,不屑于思考升职;另一方面,对公司的一些事看不惯,不想“掺和”高层的事。
我想,很多踏实做事的朋友在进入职场几年后,可能都有过这种矛盾心理。因为“清高”在我们的文化里经常是褒义词,而往上走则显得爱慕虚荣、贪恋权势。
公司里有个我非常看不惯的领导——夸夸其谈、不做实事,常把团队的工作说成自己的功劳。但他是领导,我一时半会儿躲不开。我想,如果上层领导都是这样,那我不如离职算了!想到自己是因坚持原则而离职的,我还有一种莫名的崇高感。
苦闷中,我给曾经的项目经理康妮打电话。她是一位个子矮小、看上去柔弱但特别有见地的新加坡女士。我早先想在中国做项目时,她虽然只比我早进公司1年,没有很多认识的高层,但是仍不遗余力地帮我联系她认识的领导,最终帮我成行,所以我特别感激。
这次我告诉她,我看到的领导令人失望,所以我不想做这份工作了。她听了我的吐槽,问我:“一诺,和你这个领导比,你是不是觉得自己相信和坚持的是正确的?”我说:“那当然是的。”她说:“那我告诉你,唯一能让你自己坚持的东西成为现实的办法,就是你自己当领导。如果离开了,你的这些坚持有什么意义呢?这些问题不会有任何改变。你就是去别的公司,也会遇到一样的问题。”
本文主人公
这些话对我像是当头棒喝。我的内心开始有了微妙的转变,这种转变慢慢积累,让我开始放下“清高”,向晋升为副董事合伙人而努力。
等待皇冠和羞耻感
到2010年,我入职4年多,顺利成了副董事。但当我下决心要成为董事合伙人的时候,我遇到了职业生涯的另一道坎。
在当时麦肯锡的环境里,成为合伙人是件大事,我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跑关系”,找人做我的支持者。当时我很不齿于这种行为——有好好的时间不做业务,为自己“买官鬻爵”,姿态太难看了吧。
我反思自己,我当时有3个心结:
1.等待“皇冠”。潜意识里,是我们一直被教导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老话——如果我的能力强、业务好,“上面”自然有人能看到我的能力,“钦点”我做合伙人。这就好像一位公主等待有人给她戴上皇冠。
2.羞耻感。自己要求晋升?那是可耻的!我们被教育的处世哲学是,如果做领导是为了个人的晋升和名利,那就是可耻的。
3.不务正业。我脑子里有个根深蒂固的概念,花时间跑业务是正事,而为了晋升,花时间“跑关系”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
后来,通过和我敬重的领导的几次谈话,让我打开了这3个心结。
1.放弃“皇冠思维”。被“上面”看到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且不切实际。现实是每个人都很忙,尤其是高层领导,不一定看得到你。所以我们做了事情,要主动说出来,有一说一,不卑不亢,这也是工作该尽的职责。
2.放弃羞耻感。晋升是为了有更大的影响力,不是为了个人名利,个人只是做成事的一个工具。如果事情是对的,能做好,那自己的姿势好不好看并不重要。事实是,除了你自己,没有人那么在意你的姿势好不好看。
3.争取支持也是做事。所有的职场环境里都有复杂组织,复杂组织的信息流通往往并不高效、顺畅。所以在做具体业务之外,争取更多领导和同事的理解和支持,不是额外的动作,而是做事的一部分。
这些心结打开后,我就敢于诚实地对自己说:我想要当领导。
麦肯锡的合伙人评选流程里,会有一个和我完全没有交集的资深合伙人,去访谈这些年和我共事过的领导、同事及下属。于是我开始约见相关的同事和领导,大大方方地让他们了解我的工作成果、职业目标,争取他们来支持我实现自己的职业愿景。这样在合伙人评选的时候,他们就能给出全面的意见。
经过这个过程,我如期被评选为合伙人,那是2011年底,离我入职麦肯锡只过去了6年。那时我还带着“一个半”孩子(老二在肚子里),算是励志的典型。
迈过那道坎,再回头看,我发现很多女性在职场上没有再上升,实际上败给的是“不想”。我们的能力、业绩当然也要成长,但把我们往后拉的往往不是能力不够,而是上面说的3种心态——等待“皇冠”、羞耻感和对业务的狭义界定。
真正的成长来自看到和面对自己内在的困境。和自己的对话会让我们发现潜意识里坚信的很多东西不一定是正确的。而这些潜意识里的条条框框,我们往往意识不到,因此从不挑战,认为它们是天经地义的。其实没有什么是天经地义的,很多“天经地义”的限制都来自我们的内心,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时,职场的路才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