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参与当代科学文化建构
2022-11-02黄永健
■ 黄永健
科学文化、科学技术已然成为当代人类社会谋求生存发展的主导性力量,而艺术与科学、科学技术日益形成融合创化的崭新态势,因此,艺术推动科学文化从真善趋于完美,科学技术带动艺术从唯美趋于真善,成为后现代社会最引人注目的文化景观。在谋求中华文化复兴的过程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是,如何预防科学技术“野性”膨胀,如何防止“人化的科学”变成“超人的神祇”,如何变“将来可能的被动”为“当下积极的主动”,成为学术界不容回避的研究课题。科学文化之精神、体制、行为和成果所构成的科学文化体系,其灵魂是科学精神(价值意识),科学精神决定着科学体制、行为和成果的演化方向,而今天的科学精神、体制、行为和成果因为科学做大做强以后,以其理性的傲慢一路前行。弥补科学文化缺陷,补足科学文化短板,艺术大有可为。
一、以艺术“大美”理念提升当代科学精神
所谓科学精神,即科学的价值立场。中国当代的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观来自西方,有学者研究指出,有两种狭隘的科学观深深地影响着人们对于科学的理解,一种是实证主义的科学观,一种是功利主义的科学观。所谓实证主义,即实证证明和逻辑正确,科学求真,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本身,务求通过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对客观真理进行认识和认定,而一旦认定这种知识,它就被恒定为真理。而历史证明任何一种科学所得出的“科学结论”都存在着一个适用的范围,也就是说,任何一种科学所得出的“科学结论”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例如,广义相对论在微观世界失效,量子理论在宏观世界失效。不过,科学家们仍然努力寻找与探索是否有某种理论可以囊括所有自然现象。
科学功利主义将科学定义为“有用”,尤其是对人类有用。科学是人类利用自然、克服自身缺陷的利器,反过来说,如果一种科学活动或科学成果不能给人类带来实际功利,则这种科学活动或科学成果就不被看好。各大国竞相发展卫星和航天技术,固然是为了探索客观真理,但军备竞赛的功利目标也是推动航天科学一路高歌猛进的重要原因。在科学技术无往而不利的现实语境中,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大城市,科学及科学话语霸权所带来的功利主义思想,变成了社会的“准道德”,“人人为我”成为人际交往的价值尺度。
科学实证主义和科学功利主义只看到科学的形而下层面,而忽略了科学的形而上层面。将自然科学只求真、求善的价值诉求贯彻于人文社会层面,则人文社会“求美”“求远”“求全”的价值所求,必然遭受压制和扭曲,这就是长期以来人文社会科学自觉或不自觉抵制消解现代科学文化的内在原因。而在科学文化内部,其后果是使科学活动如科学管理、科学教育等,带有过强的实证化和功利化色彩,从而使科学偏离其文化本性。“以这种观念为主导,势必导致科研领域重实证轻创新、重逻辑轻思想和重应用轻理论、重技术轻科学的局面;管理领域重数量(量化指标)轻人文(文化氛围)和重技术指标轻理论创新,甚至以经济指标来衡量科学技术文化的局面;教育领域重逻辑证明的训练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重单纯的知识灌输轻兴趣和文化修养的培养,重工科轻理科、更加排斥文科的局面。”
科学实证主义和科学功利主义不仅削弱了科学的文化意义,同时也给当代的艺术文化带来了负面影响。在科学“求真”(客观真理)、“求善”(有用、有利)价值观的误导之下,当代艺术滑入“理性主义”“商业制作”“市场炒作”的泥淖。所谓的“前卫艺术”“先锋艺术”,以理念为先,罔顾艺术的感情性、形象性和形式美;后现代艺术在商业价值和市场经济的绑架之下,突出感性欲望、身体写作、无厘头情节、非理性发泄、绝对化娱乐、极端化包装、技术化制作,放弃了对人类真诚的、健康感情的真实表达,放弃理想,使艺术成为玩酷扮靓、无聊游戏、捞金赚钱与附庸风雅的行头道具。艺术与科学都受到了“生活的鞭打”,其基本属性、精神品格、真理价值或迷失或被遮蔽,人文精神失落,艺术滑向技术性、娱乐性、情欲性、物质性,科学被理解为技术、工艺、物质手段。
正如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所指出的那样,人类最早的联系沟通方式大概是一种超感官知觉。而这种最初的超感官知觉实际上就是艺术直觉,是人类与其他物种所共有的,只不过目前的科学实验和实证研究不能或永远不可能证实这是宇宙的真相,是人类最初的“超感官知觉”在自身的演化过程中产生了人类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科学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可以产生科学视野之内的“数学美”“数理美”,但它无法抵达自然和生命本身的不规则变化和微妙的差异——宇宙的“大美”。所谓“大”,可以理解为中国古人的原创智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返”即回归本位,发挥本源,回到自然本身,进入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科学家李政道重视宏观的对称美和微观世界的不对称美,也即动态美,将宏观世界的对称美与微观世界的不对称美结合起来,统一为艺术美的形式。实际上就是试图将西方科学基于实证主义和功利主义之上的“求真”“求善”与艺术的“大美”结合起来,建立超越于当代流行的科学精神之上的“真善美”合一的科学精神。
艺术“大美”在精神层面超越科学实证主义和科学功利主义,艺术“大美”精神与科学文化的终极追求是吻合的,只不过现当代科学文化的人文理想和终极追求被科学实证主义和科学功利主义人为地遮蔽了。艺术文化的“大美”理念有必要从价值归元意义上,对当代科学文化的精神迷失进行适时的文化导航。
二、以艺术教育提升科学教育水平
科学教育以传授科学知识为己任,其根本目的是追求真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艺术教育是指通过文学、音乐、美术等内容和相应的艺术手段,对人进行培养和熏陶,使人具备正确的审美观以及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和素质的审美活动。中西方古代的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是合二为一的。在我国战国时期,贵族子弟的学习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乐”与“数”及其他学科混合在一起;古希腊称教育为缪斯教育,缪斯主管科学和艺术,缪斯教育就是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的统称,古希腊数学发现的数理之美又被运用于艺术创作。近代以来,科学能量膨胀,艺术能量萎缩,出现了科学教育被强化而艺术教育被淡化的现象。中国当代幼儿阶段的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尚能旗鼓相当,但一旦学生进入中学和大学,应试考试的惯性将学生拖入机械学习的牢笼,笼罩社会的功利主义和工具主义价值观,迫使人文学科(包括艺术学科)教育节节败退。于是,中国教育部于1998 年把艺术教育写入《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将艺术教育提到非常重要的位置。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体现在诸多方面,人们惊奇地发现了科学技术的两面性,“科学万能”的神话逐渐破灭,加上当代知识经济和各国可持续发展都需要全面发展的综合型创新型人才,需要智商情商兼具、科学素养和艺术素养并优的通才,人文艺术素养的重要性被再度唤醒。而许多大科学家站又出来为艺术“喊话”,科学研究越来越需要艺术思维的深度支持,科学真理与艺术真理出现“貌离而神合”的现象,于是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科学与艺术之间的“整—分—再整”运动已成为历史和逻辑的必然。
艺术教育对于科学教育的积极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发展艺术教育,在学科体制上和课程体制上实现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动态平衡。这可以促进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均衡发展的文化对称结构的出现,有效抵消当代科学教育功利主义和工具主义的价值取向,促使科学教育体制内部反思得失,在客观上抑制唯科学主义文化观的肆意蔓延,从而在制度上加强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及人文教育的精神关联度。
第二,艺术改进科学教育的方法。艺术教育自始至终贯穿着想象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等方法论原理,而想象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正是对治目前理工科学生“迷信”逻辑思维、概念思维,从而发展创新思维的有力武器。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科学教育应该允许学生发问质疑,“异想天开”,牛顿大胆猜想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吸引力与地球对周围物体的引力可能是同一种力,遵循相同的规律,万有引力理论由此诞生。艺术直觉与科学直觉直接催生出艺术作品和科学产品,当主体不断接受客体刺激,从而产生无意识的思维整合,进而形成一种强烈而不可抑制的创造预感、创造冲动和创造欲望,这时候艺术原创和科学发现喷薄而出,科学教育中应引导学生充分发挥直觉领悟能力,引导学生超越现有知识体系,超越自我,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目前,理工科课堂教学过于理性、刻板,需要充分重视并适当引入艺术教育中的灵感思维方法。
第三,加大艺术教育投入,优化理工科学生的思维生理机能。艺术教育开发右脑,科学教育开发左脑,理工科学生长期不用右脑,导致情感感受性迟钝僵化,想象力、直觉能力和灵感触动能力下降,不利于科学研究中综合创新能力的成长。让艺术作品、艺术思维、艺术欣赏甚至艺术创作进入科学教育,以期在理工农艺类学生中培养出智力结构健全的杰出人才。
三、以艺术表现涵育科技成果的人文精神
学术成果通常表现为公理、定律、学术理念、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具有抽象性逻辑思辨力的学术成果通常很难用合乎艺术形式美的原则进行美学表现,而科技产品与现代设计美学联姻,则使得科学成果的艺术化成为可能。苹果公司的产品除了其超强的功能之外,其艺术化外观和人性化设计成为完胜市场其他产品的重要元素。当年,乔布斯从斯坦福大学退学后,阴错阳差学习了美术字,学到了sanserif 和serif 字体,学会了怎样在不同的字母组合之间改变空格的长度,怎样才能做出最棒的印刷式样,乔布斯认为这个经历是科学永远不能捕捉到的、美丽的、真实的艺术精妙。多年之后,当乔布斯团队在设计第一台Macintosh 电脑时,乔布斯将其所学美术字技巧全部融入Mac,那是第一台使用了漂亮印刷字体的电脑,乔布斯非常庆幸他无意中学习了美术字制作技巧。
苹果公司案例说明当代高新科技成果在满足功能性的需要之外,还必须通过艺术想象进行艺术美化,才能做大做强走得远。原因有二:其一,科学与艺术均深藏着自然美的法则,达·芬奇的油画暗含解剖学、透视学的原理,解剖学、透视学的原理运用于油画画面,则造成了达·芬奇油画“微妙的光晕”,因此,科学成果的外在呈现上,应尽力与科学的终极追求——对美的追求互为呼应,这是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其二,就人性而言,人在基本的需求和欲望得到满足之后,必然追求精神满足——追求情感的刺激、抚慰、平衡和超越。科学产品特别是今天的高科技产品,只能满足人的功能性需要,则只是“尽善”不能“尽美”,古今中外人们在接受艺术作品和科学产品时,都希望其“尽善尽美”。善,满足功能性需要;美,满足精神需要。彩陶加上纹饰,既满足物质需要又满足精神需要;芭蕾舞技术高超、精神饱满,既满足观赏需要又满足精神追求需要,而今天的3D、4D、VR、AR、MR 技术所呈现出来的艺术作品,多是“徒为炫技”,却很难存留世间。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就中国而言,在享受高新科技产品带来的丰裕的物质享受之外,人们开始追求“既好且美”——尽善尽美的生活,高新科技产品成为改善生活的主要保障。但高科技产品很“科学”、很“技术”而不“美妙”,这就造成了科技产品内在发展的不平衡,当下的科技产品功能强大但趣味匮乏或趣味低俗已经成为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中国古典文论中的“意境”“意象”理论作为超越当代“唯形式论”“形式一元论”美学理念的东方智慧,可以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有效矫正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美学的精神偏颇。设计出南京长江大桥、浙江美术馆等著名建筑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程泰宁,这样形容其设计创作的审美境界:“就创作而言,我主张情景合一,形神兼备,这是一种具有东方文化精神的审美境界,也是我对建筑的评价标准和审美标准。”当代存在主义哲学所倡导的“场所精神”,关注过程、交往和诗意栖居,与中国“意境”“意象”理论可以相互发明。美国当代建筑师斯蒂文·霍尔提出将建筑“锚固”在场所中,在一所与环境“锚固”起来的建筑中,场所的意义、环境的优美、被激发的美好回忆、对真实生活的感受,这些经验汇集在一起,使建筑给人的体验超越了建筑的形式美,从而建筑与场所就现象学地联系在一起。越南建筑师武重义所设计的2015 米兰世博会越南馆、中国工程院院士程泰宁设计的加纳国家大剧院,堪称将人文精神与建筑设计完美结合的典范,尤其是加纳国家大剧院“奔放而有力度、精致而不失浪漫”,被视为原始与先锋的复合体,它简洁的形态和高度凝练的艺术语言具有极强的现代气息和高科技的美感。更为重要的是,它敦实且厚重的造型体现了非洲艺术的稚拙感,粗犷的线条、独特的造型和具有强烈地方色彩的建筑细部装饰,回应了非洲艺术的力度和狂放,呼唤了人的直觉中某种朦胧的冲动。
科学技术成果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本来就是为了服务人类,但如果任由科学“唯理主义”“工具主义”思想和“制胜自然”的惯性理念肆意蔓延,则科学技术成果必然成为科学“唯理主义”“工具主义”思想和“制胜自然”的惯性理念的物质载体。科学与艺术一样,求真求美,而上述流行的“唯形式论”“形式一元论”建筑物,为了追求西方哲学理念之真,罔顾科学之美。科学最终应既服务人类,同时又达成人与自然的永续和谐之境。科学的美与艺术的美“异质而同构”,正如方东美先生所指出的那样:“因为这个世界绝不是一个干枯的世界,而是一切万物含生,浩荡不竭,全体神光焕发,耀露不已,形成交光相网,流衍互润的大生机世界。”科技产品与一切万物同为生命实体,美善兼备,科技产品的形式中,必须充实并传达着这样的人文精神;在创意和设计的引领之下,充实并传达着这种人文精神的科技产品,可以逐步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