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间病房模式对炎症性肠病患者使用生物制剂的影响

2022-11-01汪玲玲奚卫珍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生物制剂床位病房

汪玲玲,奚卫珍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弋矶山医院 消化内科,安徽 芜湖 241001)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为累及回肠、直肠、结肠的一种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近年来,用于治疗IBD的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不断更新,其疗效也被越来越多的实验和临床证实[1]。生物制剂是目前治疗IBD的有效手段之一,临床上常用的有英夫利西单抗、阿达木单抗、维得利珠单抗等。患者需要住院后进行治疗前检查,密切观察输液过程,按周期经静脉输注以维持稳定血药浓度[2]。由于医院固定床位数少且患者多,难以满足需求,患者就医流程存在以下问题:①就医流程复杂,需经门诊就诊后开具住院单再去住院部登记预约;②普通床位紧张,存在部分患者不能按时治疗的情况,有些患者甚至需要等待1~2周;③入院后,需要完善各项常规检查,入院评估等,耗费时间长。

为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两轮“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中均提倡医院推行日间医疗服务,日间病房的开展,从患者层面来说能缩短平均住院时间,降低次均医疗费用,获得住院医保支付;从医院层面来说可以加快床位周转,增加服务量[3],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床位紧张的问题,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我科落实国家政策,建立IBD患者生物制剂日间病房治疗模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于弋矶山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IBD并且接受生物制剂治疗的患者。纳入标准:已诊断为IBD并且接受过1次及以上生物制剂治疗者。排除标准:①诊断为IBD还未接受生物制剂治疗的患者;②合并其他重大疾病如肿瘤等;③合并精神疾病不能配合调查者。共纳入56例患者,2020年1~10月23例为对照组,按常规住院流程进行住院治疗,男16例,女7例,平均年龄(26.7±11.48)岁,CD 22例,UC 1例;2021年3~10月33例为观察组,按照生物制剂专用日间病房入院流程进行住院治疗,男20例,女13例,平均年龄(29.48±11.72)岁,CD 31例,UC 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①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入院诊断及文化程度等;②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包括14个项目,每个项目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总分越高,反映受调查者焦虑状态越严重;③使用我科IBD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满意度评估,采用1~4LiKert Scale评分法,1表示非常不满意,2表示不满意,3表示满意,4表示非常满意,分数越高说明满意度越高。

1.2.2 研究方法及质量控制 采用问卷方式进行资料收集,向患者介绍问卷调查的目的和性质,获得患者的同意,在患者办理入院时和出院时在病区由责任护士进行问卷资料的收集,主要包括一般资料、HAMA、IBD患者满意度调查表,现场回收问卷,并检查问卷是否有遗漏,确保问卷有效性。所有参与研究的工作人员均来自我院消化内科医护人员,数据录入时双人录入、双人核查,确保数据准确。

1.3 效果评价 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患者的焦虑程度及患者满意度。

2 结果

2.1 患者焦虑评分和住院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时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焦虑评分均较对入院时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 两组患者焦虑评分的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焦住院时间的比较[M(P25,P75)]

2.2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3.1 专用日间病房的使用减少了患者就医等待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焦虑状态 生物制剂日间病房住院流程及优点:建立我院生物制剂使用微信群及输注专区,成立IBD诊治团队(包含专科医生及护士),将符合条件的患者加入微信群,患者于微信群里预约床位,在预约时间前3 d内完成核酸采集,到院后医生开住院单办理入院,床位医生及护士进行输注前评估开具检查单等各项医嘱,如早上未进食,办理入院后直接采血,检验报告出来后取药,立即配置后输注,等治疗结束后留观2 h,无不适办理出院。优点:①简化预约住院流程,符合标准的患者加入IBD患者群,由门诊预约改为微信预约,可提前1~2周预约治疗,无需门诊挂号,携带3 d内核酸报告按预约时间到院直接开具住院单办理住院;②开设2张生物制剂专用日间床位,配备仪器设备和抢救药品;③配备专职床位医生及护士,办理住院后由床位医生负责问诊、体格检查,并开具各项检查及治疗医嘱,护士评估患者,采集血标本,进行药物配置及输注,密切观察输液过程和进行健康宣教等工作。

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7.00(23.50,72.00)h,如有患者家住外地,来回交通需要耗时1~2 d,加上住院时间,实际每次治疗耗时至少3~4 d,而IBD多见于15~35岁的青壮年[4],这个年龄段的患者基本上都有学习或者工作任务,大约每8周请假3~4 d,会影响其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日间病房的使用简化了患者的就医流程,住院时间缩短至25.00(23.25,26.75)h,且患者晚上在家休息,在熟悉的环境,有家属的陪伴,对患者来说有极大的安抚作用。不仅减轻患者及家属的时间负担,还间接减轻疾病对患者及其家属产生的各种影响。IBD患者由于病程迁延,长期的腹痛、腹泻等症状,加上经常住院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其生活质量[5]。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对IBD具有强大的诱发作用,增加血液中肾上腺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和催乳素含量,影响神经递质的转移和炎症介质的释放清除,最终诱导肠道炎症[6]。本研究表1、2显示专用日间病房的使用极大地减少了患者的等待时间和住院时间,间接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满足了患者按时用药的需求,减轻患者的焦虑状态。

3.2 日间病房的使用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医务人员的态度及专业技术水平、医院的就诊环境、就医手续是否简单便利都会影响患者的满意度[7]。借鉴目前已较为成熟的日间服务管理模式[8],利用互联网的便利,简化入院流程,开展日间服务模式,不仅满足了患者的医疗需求,还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IBD对患者的各种影响;本研究中日间病房就医患者相对常规流程治疗住院患者满意度更高。

日间病房的使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专科医生不在岗位时,导致床位医生的更换,初次分管床位的医生对流程不熟悉,导致就医时间的延长;专科护士轮休时,由当天床位护士分管,责任护士不仅要分管专用日间病房同时也分管普通病房,存在身份识别和安全用药方面的护理风险。对此我们应加强床位医生及护士的培训,定期开展IBD相关知识以及生物制剂规范用药、工作流程等内容的培训和考核等,满足临床专科专病的诊治及管理。

猜你喜欢

生物制剂床位病房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新厂即将投用!“中草药+功能性生物制剂”成破局之道,金林生物再发力
不同配伍生物制剂对水稻秸秆青贮品质及饲喂价值的影响
更正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三种生物制剂农药对克氏原螯虾影响研究初报
上海市医疗机构床位分类研究: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医院何以床位论英雄?
区域养老床位预测方法探析
养老床位欠缺与闲置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