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部的本草考证
2022-11-01杜沁圆秦聪聪张义敏孙美灵马希骏李成张思超
杜沁圆,秦聪聪,张义敏,孙美灵,马希骏,李成,张思超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5)
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的百部基原为直立百部[Stemona sessilifolia(Miq.)Miq.]、蔓生百部[Stemona japonica(Blume)Miq.]及对叶百部(Stemona tuberosaLour)的干燥根[1]。百部入药历史悠久,临床应用广泛,功擅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灭虱,主治新久咳嗽、肺痨咳嗽、顿咳;外用于头虱、体虱、蛲虫病、阴痒。因其化学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广泛,被应用于各类疾病治疗之中,是“复方百部止咳糖浆”“小儿百部止咳糖浆”“复方百部止咳颗粒”等多味中成药的主要原料之一[2-4],目前对百部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复方进行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鲜见根据古籍文献对百部进行系统的文献研究。百部发展至今,存在异名同药、别名众多、同属近缘植繁乱等现象。本文系统查阅了相关的古今文献,整理了文献中与百部有关的记载,重点梳理了百部的异名、性味、产地分布、功效主治、禁忌、炮制的衍变,以求正本清源,传承精华,为百部的进一步研究发展奠定基础。
1 名称
百部以“玉萧”“箭悍”之名始载于汉末《名医别录》[5],载其:“主治肺咳上气,行五脏,令百病不起。一名玉萧,一名箭悍。”晋代《抱朴子内篇·仙药》[6]以“百部草”命名,载其:“有百部草,其根俱有百许,相似如一也,而其苗小异也”。“百”者,言其极多;“部”者,根也。西晋《博物志》云:百部“主暴嗽甚良”,故有“嗽药”之名。南北朝时期《本草经集注》[7]曰:“其根数十相连,似天冬而苦强,但古异尔”。唐代《本草拾遗》曰:“天门冬根有十余条,根圆短,实润微甘;百部多者五六十茎,根长坚内虚,味苦不同,苗蔓亦别。”将百部与天门冬根详细区分开来。五代十国时期《日华子本草》将百部唤为“婆妇草”。《杨氏经验方》云百部:“治遍身黄肿”,并将其命名为“百条根”“野天门冬”“百奶”。清朝《草木便方》[8]提及“九丛根”即为百部,《分类草药性》亦将百部称为“九虫根”。“百奶”“百条根”“九虫根”“九丛根”诸名均意指其根之数量极多,与百部命名道理相同。《医林纂要探源·卷二》云百部:“有二种,一则蔓似天门冬,一则叶对生而小,根下结百部,累累攒集,亦似天冬,而百十成串合部,故名。”清代《本草辑要》云:“百部……一切树木蛀虫,触烟即死。根多者,百十连属如部伍,故名。”“九十九条根”之名首见于1959年出版的《中国土农药志》[9]、1959年《江苏省植物药材志》因百部根系较多,且连续排列如同队伍,将其命名为“一窝虎”。“牛虱鬼”之名首见于1962年出版的《闽东本草》,民间相传,百部为治头虱、体虱的特效药,“虱药”“药虱药”“牛虱鬼”等因此得名。1972年出版的《中药鉴别手册》将其亦名为“百部带”,1975年版《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百部,别名牛虱根、牛虱股、多崽婆”,1979年版《四川中药志》将百部命名为:“滇百部”“小百部”。1993年《药材学》将百部别名为“肥百部”,《云南省中药材标准》记载百部别名:“儿多母苦、拖儿带女、九古牛、九股牛、九十股牛、牛虱子药”;《浙江省中药材标准》记载百部别名:“牛虱根、野天冬、土百部、牛虱股、牛虱众”,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将直立百部、蔓生百部和对叶百部定为百部药用的三个品种。此外,生产于我国海南部的细花百部和云南北部的云南百部亦可作为地方药用百部。综上所述,通过对历代本草、国家及地方药品标准的考证,可知百部有“百部草”“嗽药”“玉箫”“白并”“野天门冬”“一窝虎”等21 种别名、异名。百部根系发达,多见于数根排列,医家因其形状而命名“百部”“九十九条根”“百条根”等;又根据其擅于治疗咳嗽,无论新旧皆可用之而命名为“嗽药”;命名为野天门冬是因古代中药鉴别技术不成熟,易将百部与天门冬混淆,有记载称存在百部与天门冬混淆使用的现象。牛虱鬼、闹虱药、药虱药名称可能因其外用多可杀虫灭虱有关。百部名称考证汇总表见表1。
表1 百部名称考证汇总表
2 产地
2.1 产地源流
按照分布范围来讲,百部并没有明显的道地性,《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记载“山野处处有”。按照植物分布来看,百部以长江中下游为优势品种。前文中提及《名医别录》等涉及百部的本草文献均未涉及百部道地药材的记载,仅在《本草图经》言:“百部根,旧不著所出州土,今江、湖、淮、陕、齐、鲁州郡皆有之”。江州即现在的江西九江市,湖州即现在浙江湖州市,淮州即现在江苏淮安市,陕州即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齐州与鲁州即现在山东省,说明以上地区百部的种植较多。具体百部产地见表2。
表2 百部产地汇总表
2.2 基原考证
百部是百部科百部属植物,属于单子叶植物,有直立百部、对叶百部和蔓生百部三种基源。直立百部顶端渐尖,边缘微波状,基部圆形或截形,亦有少数为浅心形或楔形。百部花序柄贴生于叶片中脉上,花柄纤细,花排成聚伞状花序。丛晓东等[10]研究百部属花粉形态特征,得出直立百部极面观呈椭圆形,两侧对称,赤道面观亦呈椭圆形,双侧不对称;对叶百部分层明显,在近极面具有大小悬殊,较为平坦的云朵状纹饰,其间多呈颗粒状;蔓生百部分层明显,外层稍厚于内层,在近极面半覆盖层面积扩大,在远极面全为颗粒状纹饰。实验研究表明,百部有丰富的系统学信息,其叶表皮特征与遗传因子相关。宋代苏颂《本草图经》对百部形态有图片描述。相关文献认为《本草图经》中所描述的衡州百部为直立百部、豫州百部为对叶百部。另古代存在将天门冬与百部混用的现象,《证类本草》将生长于南岳地区的天门冬称为百部(南岳地区即现今湖南衡阳市),李时珍所记载的小叶百部现已证明其实为天门冬属植物羊齿天门冬或石刁柏,根据《本草图经》中收录“峡州百部”图形态外貌考证,实际为百合科羊齿天门冬,除此之外《湖北中药鉴定手册》记载其产于阳新等地,实为百合科天门冬属植物山文竹的根,湖北相邻的省市及地区存在将百部与天门冬混淆的现象,表明古代存在将天门冬误当百部加以使用的记录,故古代本草书籍中百部实际为直立百部、对叶百部、蔓生百部和羊齿天门冬四类。古籍本草中百部图证及百部实物见图1。
图1 百部图证及百部实物
3 性味
“五味”最初指口尝分辨到饮食的各种味道,《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将其引入中药学的范畴从而使得中药出现“五味”的概念,并引导临床的处方配制。《素问·藏气法时论篇》将其概述为“辛散、咸软、甘缓、酸收、苦坚”,中药五味不仅是药物本身的味道,更是对于药物功效简述。历代对于百部药味、药性认定不一,使得药味使用淆杂,百部的功效不能准确得以认知,因此对于百部性味的考证对于临床实践有重要意义。《本草经集注》记载百部“微温”,《滇南本草》[11]认为其“味苦”,《药性论》记载其“味甘”。后世医家多沿用这三本书之说认为百部“甘、苦,微温”。对于百部毒性的考究,分为有毒与无毒两派,《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千金翼方》均认为其为小毒,而《药性论》《本草纲目》《本草新编》均认为无毒,造成对于百部两种截然不同认识的原因可能与百部是否耗气血有关,《本草新编》[12]言:“此物杀虫而不耗气血,尤有益于人。但其力甚微,用之不妨多也,然必于参、茯、术、归、芎同用为佳”,认为百部毒性“甚微”并与人参、茯苓、白术等补益气血药物共用,从而减轻百部毒性,《药性通考》则描述为“乃和解之剂……虫不知其能杀也,百部不与虫相斗,何至有气血之耗哉……味甘,虫性喜甘,投其所好,故杀之而不知”。认为百部乃和解之剂而非攻药,且味甘,虫喜,故杀之而不知。通过以上思考,笔者认为百部毒性极小,且通过药物配伍可有效减缓毒性,对于虫类疾病的治疗,百部“入于虫之内”的同时“不与虫相斗”,从而不耗气血而无毒性。百部历代性味见表3。
表3 百部性味汇总表
4 禁忌
百部使用禁忌首见于唐代《外台秘要》认为百部“细长而味苦令人利”,故使用中“慎生冷酢滑鸡猪鱼蒜,特忌鲤鱼,亦忌油腻”,苦味能泻、能燥、能坚,服之令人利,故使用中不可服生冷油腻寒凉之品。清代《本草求真》认为百部苦过于甘,苦下利而伤气,于虚人不宜。《要笼小品》记载:“伤胃滑肠,虚人须与补药并行”,历代医家均认为其味苦,虚人服之则有伤胃滑肠的副作用,并提出使用时须与补药并行。见表4。
表4 百部禁忌考证汇总表
5 主治
对于百部最早的功效描述起源于汉代医书《名医别录》,认为其“主治咳嗽上气”,这是对于百部治疗咳嗽最早的记载,《肘后备急方》[13]记载其“卒上气咳嗽”,可见这一时期百部功效以止咳为主。唐朝《千金方》认为:“疗三十年嗽”。《新修本草》引《博物志》描述其“煮作汤,洗牛犬虱即去”,这是百部外用杀虫灭虱最早的记载。北宋《证类本草》认为其可疗“传尸”,传尸即肺结核,对应其治疗咳嗽这一主要功效,并首次应用于人体及树木虫蛀“虫蚕咬兼疥癣疮”。《圣济总录》对其进一步扩展为“风冷声嘶、鼻塞不闻香臭、黄肿、虫子入耳”,涉及五官科疾病,黄肿现已证明由钩虫所引起,黄肿、虫子入耳是《新修本草》功效的发展。明清两代医书顺前世主治“咳嗽杀虫”功效外,对于百部治疗咳嗽分为两派,其中《雷公炮制药性解》《滇南本草》等认为其治疗热咳,而《本草分经》《药性切用》《本草易读》等认为其治疗寒咳,清代之前对于百部认识皆是“咳嗽上气”而无寒热之分,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雷公炮制药性解》《滇南本草》认为其性寒,而《本草分经》《药性切用》《本草易读》等认为其微温,不同医家对于药性的不同理解造成。现代医家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百部所治疾病有了更为细致的认知,如历代医家记载的“咳嗽上气”具化为百日咳、肺结核、支气管炎等,对于百部杀虫灭虱的功效具化为脚癣、头虱、阴道滴虫、蛲虫病等。百部历代主治功效见表5。
表5 百部主治汇总表
6 炮制
百部炮制历史悠久,炮制方式多样。对于药物净制,《扁鹊心书》认为应“去芦头”,《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4]《本草蒙筌》[15]与《本草汇》认为“去心”,《仁术便览》[16]认为“祛枝土”,医家多认为抽去心用可“不烦闷”。炮制最早出现于西晋时期《博物志》,记载其:“悬火上令干,夜取四五寸短切,含咽汁”,酒浸法最早出现在《肘后备急方》,后世《本草经集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均以此基础上加入煮汤、焙、细锉,焙干等,酒浸后可使药物软化,同时《本草蒙筌》认为:“酒浸过巅顶上”,可使得酒渗入药材内部,加强药效与引经的作用。《外台秘要》与《雷公炮制药性解》以糯米与葱炮制。明代《医学入门》[17]首次提出蜜炙法,“俱宜捣汁与蜜等分煎膏含咽”,通过蜜炙可有效增强百部止咳功效。《本草纲目》提出:“加蜜等分,以沸汤煎成膏”,并提出“和百部、秦艽,共研为末,烧烟熏衣,虱自落”,首次将百部作为外用药应用于临床之中。清代医家多以“酒焙法”为主,如《本草述》《本草求真》等,以“取肥实者,竹刀劈去心皮,酒浸焙用”为主。此外古代还存在诸如“新瓦上炒”“候曲”“饭上蒸一次再炒”等,现已罕见。现存百部炮制以净制与蜜炙两种为主,《中药炮制经验集成》[18]载其净制切为“1~2 cm 厚”,并对蜜炙火候做出规定“微火炒至变色”。《中药饮片炮制述要》[19]对于净制时间做出规定,载其:“清水泡1~2 h,洗净后再泡8~12 h”,认为饮片应切为“3~6 mm 小段”。《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于蜜炙法中蜜量做出界定,载:“每百部100 kg,用炼蜜12.5 kg”。综上所述,百部炮制法众多,明代之前以酒渍、火炙等为主,明代以蜜煎为主,并流传至今,清代以蜜炙与酒渍并见,现代多以切片与蜜炙为主。百部炮制汇总表见表6。
表6 百部炮制汇总表
续表6
7 小结
通过考证,百部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名称作为正名,另诸如玉箫、白并、野天门冬等实为古代医家对其外形外貌的描述,古代存在天门冬属植物入药的记载,现不宜以百部之名入药。古代百部无明显道地性,医家多记载“山野处处有”。随着环境、种植技术的改进,现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优势品种,辐射至山东、福建地区,2009年出版的《中药资源学》对其生长喜好界定:蔓生百部生长于山地阳坡灌木丛或竹林中;对叶百部生长在向阳的灌木林下、小溪边、山谷和阴湿岩石上。三种百部植物形态、药材存在一定差异,如直立百部为椭圆形,双侧不对称;对叶百部存在平坦的云朵状纹饰;蔓生百部外层厚于内层,极远端为颗粒状纹饰。性味以《本草经集注》《滇南本草》《药性论》为标准加以应用,对于百部毒性,古代医家对于其有毒与无毒有各自见解,认为有毒者多以其杀虫灭虱而言,认为无毒者,多以其杀虫而不伤气血而言,且多配伍补益气血药共用,减轻毒性。古代百部应用内、外科为主,目前临床应用于内、外、妇、儿各科,提示现今的临床应用是古代所记载功效的传承,提示百部除内、外科外,还有许多功效可以考证,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百部炮制在明代之前多以酒渍、火炙为主,明代出现蜜煎炮制百部,清朝以蜜炙与酒渍为主,现今药物以净制后切片、蜜炙为主。对于百部禁忌,古代医家多因其苦过于甘,临床中认为不适用于虚人,因苦服之令人下利,应用时多与补药并行。本文对百部进行本草考证,梳理了百部名称、产地、品质、性味、主治、禁忌、炮制,为百部及含有百部的方剂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文献依据与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