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演奏中的手形训练
——关于手形问题的全面剖析
2022-11-01马丽霞
文/马丽霞
钢琴演奏中的手形问题,一直是钢琴教学领域的热点话题。随着钢琴学习者的低龄化、教学理念的多元化,关于手形在演奏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呈现出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论断,这使得许多习琴者对此抱有疑问,反之也使不少的钢琴教师产生困惑。
在现今的钢琴教学中,关于手形的主张有两派观点较为极端。一派遵守着传统的教学理念,对钢琴弹奏的手形要求极高,乃至出现了一些僵化的标准。他们往往要求演奏者在任何时候都保持拱形外观的手形;另一派则站在对立面,认为强调手形就是抹杀钢琴演奏的音乐性、抹杀习琴者的音乐想象力,尤其是低龄的习琴者!因此不应对手形做出要求。
究竟孰是孰非?习琴者该如何应对?笔者打算从以下几点一探究竟。
“手形”是什么?
手形,顾名思义就是指在演奏中手的形态。手在演奏时应尽可能地保持相对自然的拱形外观,并根据演奏位置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这一点,我想绝大部分钢琴从业人员都可达成共识。
保持“手形”是为了什么?
众所周知,万事万物皆有标准,当我们在学习一项技能时更是如此。作为在钢琴演奏中最直接的执行者——手,保持正确的形态并非只是保持“美观的外形”,它体现的是合理的弹奏发力方式和积极的演奏状态。换言之,不合理的弹奏手形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不合理的弹奏方式,带来的效果是与正确结果——良好音色的背道而驰。习琴中掌握并保持手形,就如吃饭时正确使用筷子、写字时正确握笔般必要。而在当下的钢琴教学,尤其是业余钢琴教学中,普遍存在对于基础弹奏技术要求过低的现象,而手形恰是基础弹奏技术的重中之重(笔者个人观点)。
“拱形外观”的意义与标准
拱形结构在建筑中的跨越力与稳定性只要我们稍加关注,就可在各种资料里获得了解,在这里毋庸赘述。在钢琴演奏中,拱形手形既可使手保持触键时发力所需的良好支撑,又可使手具备演奏不同位置所需的变化条件,这便是拱形手形在钢琴演奏中的意义。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研究,总结出合理的手形必须符合的几个标准。在以往对于钢琴弹奏手形的论述中,多以外部的整体框架作为单一的衡量标准,如“手要拱起来”“手指站好”等。鲜有对于手各部位细节标准的总结。细节标准的缺失,往往使习琴者在执行时较为艰难,而以下几个标准则可以帮助习琴者思路明确、更为轻松地达成要求并具备自我检查的能力。
1. 双手大指自然放松略伸直,以基本持平、略微上斜的角度置于琴键,触键点为第一关节(近指甲关节)的侧面中前部。大指的这一触键角度可保障其在演奏中的灵活性,同时触键点也有利于相对笨拙的大指发出与其他手指相近的音色,而且大指的触键角度也直接影响了弹奏中手腕的高度。
2. 2至5指的第一关节(近指尖关节)与琴键垂直或接近垂直,以不反关节塌陷为基本要求,这是指尖在触键时保持控制的基础(第一关节塌陷就是俗称的折指)。第二关节保持弯曲,弹奏中第二关节如果直立或是塌陷都会一定程度地影响手指的灵活性,特殊手位除外(特殊手位包括较大跨度或指法排列特殊的密集位置)。
3. 2指的第三关节(手掌关节)与5指的第三关节保持接近一致的高度,以保证2、3、4、5指在弹奏时具有相对统一的活动空间,获得垂直的触键角度。在钢琴演奏中,5指承担着与之外形不成正比的重任。许多乐句中的“高点音”、需要突出的外声部、左手声部的根音等均由最为细弱的5指弹奏。大部分初学者在摆放双手时,都容易出现5指向外倾斜的问题,甚至有不少习琴者,认为5指应以指尖外侧触键。5指以外倾姿态触键的动作,这是缺乏控制的表现。不仅5指主动发力的难度增大、灵活性降低,而且加大了手腕不稳定的可能性。适当调整肘关节与身体的横向距离,调整大指的触键角度与手腕的平衡姿态,可帮助我们达到这一标准。
但是我们需要强调的是,在弹奏中的任何时候,手的形态、手指的屈伸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必然会因为键盘位置的差异、所需音色的不同而变化。我们在这里论述的“手形”是指一种符合运动生理学原理、具有良好支撑、便于根据弹奏需要随时灵活改变的基本拱形架构。在手处于静态或弹奏固定把位和密集位置时,尤其在习琴者的初学阶段,要尽可能地达到这些标准。
关于手形常见问题的解析
1. 在手的摆放及常态的演奏中,大指自然伸直这一要求极少在教学中被提及。实践证明,大指在第一关节伸直时,第二关节(近手掌关节)可以获得更快速、更大幅度的挥动效果。换言之,大指在第一关节伸直时比其在第一关节内勾时更为灵活。基于这一优势,我们应在初学阶段就强调大指需有意识地将第一关节前伸。通过观察总结,我们发现大指在演奏中的用力模式,有悖于生活中大指的用力习惯。在生活中,大指主要与其他手指协作,承担抓、握、捏的功能,而独立使用的机会较少。在钢琴演奏中,大指除了需承担与其他手指一样的功能,还要负责转指,承担“穿针引线”般的连接功能。这对于大指的灵活性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将大指伸直作为保持其灵活性的基础是正确手形标准中特别需要强调的环节。但这并不是僵化的标准,大指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必须使用第一关节内勾的动作,比如在转指穿入时。受生活中大指的用力模式影响,但凡具备正常使用功能的大指,完成内勾动作是十分自然且可不假思索地达成的。反之,大指伸直需刻意保持,必要时还需要进行专门的动作训练来强化。
2. 大指保持基本持平、略微上斜的触键角度,并使用第一关节的侧面中前部触键。大指触键点的偏移或是大指触键角度的改变对手腕的角度有着直接的影响。若是在演奏中随意改变大指的触键位置与角度,手腕必定会出现上下起伏、晃动等不受控制的状况,从而导致演奏音色不均匀、不清楚等现象。因此,习琴者应尽可能地保持手形的标准以保证弹奏技术的稳定性。
3. 在弹奏中,保持2至5指(指尖)的角度,是习琴者必须时刻关注的重中之重。无论是使用指尖触键,发出明亮的音色,还是用指腹触键,发出厚实或柔和的音色。指尖在触键过程中,尽可能地不发生角度的改变,是控制弹奏音色的保障。在习琴的初级阶段,应尽量保持第一关节与琴键垂直,并在触键前(抬指时)——触键中——触键后都感受指尖略微内收的用力状态。当然,“内收”亦不可成为触键角度的“内倒”,“内倒”也是不稳定的触键方式。当第一关节在垂直时能够较轻松地得以控制后,应进行第一关节略微打开呈外放状的控制训练。在弹奏中,演奏者不可避免地需要使用第一关节打开的技术,如在弹奏黑键位置时,第一关节略微打开,可提高触键点的稳定性;在弹奏较大跨度的开放位置时,第一关节略微打开,可加大手把握位置的范围;转指时,将第一关节略微打开,更有利于较快速度弹奏时的动作连接。但当第一关节处于外开形态时,更容易发生反关节的塌陷,也就是俗称的“折指”。这会对弹奏的稳定性、音色等诸多方面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也因此,手指第一关节在弹奏中不能塌陷,是钢琴教学中的一个约定俗成的基本要求。相较手指第一关节在垂直时的控制,其略微外开状态时则需更强的控制力。习琴者在弹奏中,应以较小的力量、更强的意识,并配合专门的动作训练来加强手指第一关节的控制能力。
达成手形标准的两个关键
1. 触键点的正确与否首先决定了手的形态,前文在阐述初学手形的标准时,已就五根手指的触键点进行了描述:大指为第一关节(近指甲关节)的侧面中前部,2至5指的第一关节则垂直于琴键,以指尖触键。这是手的基本形态,需要习琴者在初学阶段牢固掌握。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通常引导学生用眼睛来自我审视:“看,你的指尖没有‘站好’!”但在实际弹奏中,习琴者往往顾此失彼,较难实现。继而,教师或家长不断地在一旁提醒,周而复始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无论在教学或是练习中,调动与培养习琴者的自检功能是十分必要的。但钢琴演奏作为一项需要操作者不断在多重任务中切换注意力的复杂活动,只使用视觉来自检是远远不够的。演奏者应充分使用多种感官来实现自我检查。而对于寻找与保持正确的触键点,触觉是最直接、有效的感官。人体的皮肤表面不规则地分布着大小不同的触点。一般情况下,指腹(包括钢琴演奏中所指的指尖)分布最多,也因此最为敏感。教师应利用这一特点,引导学生主动保持弹奏中正确的触键点,并培养他们提高练习中的自我意识。
2. 在过往的教学中,教师常常用“手里要像握鸡蛋、握橘子”等比喻来帮助学生寻得拱形手形的外观。固然,这样做可以使手在摆放时达成目标,但当弹奏时,往往就不容易保持了。这是因为当手处于“抓握”的用力模式时,呈向内挤压的收缩支撑。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手指关节造成了压迫,从而限制了手指的灵活性。从生活中的抓握动作来看,抓握是适用于手部协调用力而无需强调手指灵活性的动作。这与我们的钢琴演奏大不相同。而笔者发现,用“扩张”一词来引导弹奏者保持拱形外观,并寻得手的积极弹奏状态更为贴切,且易于理解与掌握。当手处于“扩张”的用力模式时,手呈向外用力的支撑状态,较易获得更好的延展与弹性。这为手应付各种弹奏中所需的变形带来更大的空间,可以说是一种积极又相对放松的准备状态。因此,保持正确的触键点和将手掌轻微地扩张,是保证弹奏中技术稳定性的基础。
达成手形标准的针对性练习
1. 针对大指第一关节无法保持伸直状态的现象——生活中大指在进行抓握时,伴随的必然是第一关节的内勾,而内勾不利于大指的独立与灵活,这在前文已有清楚的阐述,这也是多数初学者面临的一个难题。有趣的是,惯用右手的习琴者的左手较容易保持大指第一关节的正确,而惯用左手的习琴者则相反。可见,大指第一关节的内勾是在生活中形成的习惯性动作,也就是肌肉记忆。
针对已有的肌肉记忆,我们要做的是训练待支配的肌肉,使其得以轻松地受我们的大脑支配。为此,笔者设计了“大指第一关节的内勾与伸直练习”供习琴者参考,以明确大指第一关节的正确动作。
练习的具体方法为:在保持拱形手形的前提下,将大指第一关节由向内弯曲慢慢伸直,控制角度不要出现外翻的情况,稍做停顿后恢复弯曲,重复动作直至运用自如。
当我们还未能熟练地用正确的动作替代错误动作时,就要在执行动作的全过程中加强正确动作的意识,直到逐步形成正确的肌肉感知记忆,才可将意识转换到其他方面去。这是形成良好动作习惯需注重的规律,也是习琴者形成正确技术习惯的规律。
2. 针对5指触键时向外倾斜的现象——在演奏中,双手需要获得精确的控制能力,身体的配合与支撑不可或缺。当手需要在琴键上平稳移动时,演奏者的双脚、腰、手臂、手肘及手腕都需要不同程度地控制。这些身体部位都是手的协作者而不可成为手的“拖累”。双腿踩实、略微蹬住地面,帮助稳定身体的重心;腰向上挺直,并保持可左右移动的弹性,协助弹奏中的发力与位置变化;手臂根据弹奏音色的需要,或保持自身的重量以协助手指灵巧的跑动,或向手指施加一定的重量,以加强音色的厚度;手肘在弹奏所需的不同高度保持平衡,辅助弹奏中手臂对手指的协助和手腕对手指的协助;手腕进行平稳的、有控制的活动,辅助手调整触键姿态及应对不同琴键位置的变化所需。
当5指触键向外倾斜时,需先检查手肘的位置、角度及控制是否合适。一般来说,手肘高度过低或是未主动控制自己的重量、处于失重状态时,会影响手腕及手指的稳定性。当手指需要灵巧地跑动时,手臂与手腕都需控制自身的重量而不可向手指施加重量。此时,肘应与身体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与小臂处于同一高度。当我们的右手弹奏中、低音区或左手弹奏中、高音区时,身体应主动协调坐姿以配合手肘的控制。此时,即便手肘与身体的距离贴近或是手肘的高度较低,仍应主动控制自身的重量以保持手臂、手腕与手指移动中的平稳。
当手肘取得良好的控制后,我们可以在弹奏时微调手腕的角度以帮助5指得以“正对”琴键用力。手腕是十分灵活的车轴关节,可作屈、伸、展、收及环转运动。手腕姿态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弹奏的力度与音色。同时,手腕的角度也直接影响着手形。在对手腕运用的训练中,可分为六个动作:手腕的高与低、手腕的左与右平移、手腕的内与外转。对于手腕动作的精确控制是演奏者必须掌握的技巧,因此专门的动作训练必不可少,这里先按下不表。当手置于琴键时,手腕与小臂持平、略微向内侧倾斜并向5指方向稍稍外展,5指的倾斜就很快得以纠正了。“正对”琴键的5指使演奏者获益良多,因此我们在弹奏非特殊位置时,应尽可能地保持手腕及5指的正确姿态。
3. 针对手掌的支撑问题——手掌的支撑在钢琴弹奏中可称为手指第三关节的支撑。手指第三关节,负责手指在弹奏中的绝大部分活动,主要包括上下挥动(即抬指、下键)及横向的跨越与收缩。因此第三关节具有良好的支撑必不可少。良好,是指稳定且灵活,缺一不可。在弹奏时,手掌扩张不足,手的状态便过于松懈,手指抬起、下键的动作速率会因此降低,弹奏音色的清晰度因此而受损。同时,过于松懈的手也难以应付快速变化的弹奏位置。反之,手掌扩张用力过度,手指抬起、下键的动作幅度、速率都将受之影响,跨越、收缩的灵活性更是无从谈起。可见,适度扩张十分关键。
如何检测适度与否?多半从观察手部外形便可得知。较常见的四种不良支撑形态如下:第一,2至5指的第三关节塌陷。正确的手形,第三关节应呈微微凸起状。在弹奏较大跨度的位置时,第三关节可降低高度但仍应保持扩张的支撑模式。出现塌陷的现象,或是因手过于松懈缺少支撑或是用力过度,使手掌向相反方向呈收缩、挤压的用力模式。第二,2至5指的第三关节凸起过高。此时,可能同时会出现手指第二关节过直或第一关节塌陷的问题。出现这一现象时,手指的主动活动与发力较难明确。我们可进行第三关节的专项支配训练——“第三关节的塌陷与凸起练习”来改善以上两种不良形态。将双手置于白键上,保持拱形手形并将3指按下琴键,其他手指贴于琴键,缓慢地降低第三关节直至其碰触到琴键,动作到位后停留数秒,再恢复到准备状态。接着逐步伸直手指的第一、第二关节,缓慢地将第三关节顶高,动作幅度大小以保持指尖直立、第一关节不塌陷为前提。在动作的最大幅度停留数秒后恢复拱形手形。整个练习过程中,手腕应保持平衡高度,避免跟随第三关节做上下动作,确保训练部位的支配明确。第三,大指第二关节凸起过度以及虎口扩张用力过度。大指的第二关节等同于2至5指的第三关节,它负责大指的挥动与跨、转动作。大指的第二关节扩张用力过度会导致其过于凸起及虎口的僵硬。这会大大影响大指的灵活性。不少习琴者在保持扩张手形时,2至5指扩张用力不够而大指扩张用力过度。对于这一现象,可先将大指穿入手掌下方不参与扩张用力,体会2至5指的第三关节扩张。随后,将大指挥出至其将要弹奏的琴键,继续做上下挥动的动作。在扩张用力中保持大指的动作灵活性,是这一动作练习的目的。第四,大指第二关节塌陷。部分习琴者在刻意保持大指第一关节伸直时,会出现第二关节塌陷的问题。除了在保持第二关节的正确形态下进行“大指第一关节的内勾与伸直练习”,还应进行“大指第二关节的塌陷与凸起练习”:在保持拱形手形和第一关节伸直的形态下,将大指第二关节从塌陷的形态慢慢顶出呈关节微微凸起的形态,稍做停顿,再将第二关节慢慢内缩回到塌陷的形态。如果在动作完成中有困难,可先由另一只手协助完成,逐步过渡到独立完成并达到动作自如。
在过往的教学中,教师一旦发现了学生的错误动作,往往只会禁止他继续重复这个动作而没有更灵活的训练手段。笔者在文中提供的训练,重在培养习琴者自己纠正不良动作、调整动作偏差的能力,换言之,就是化被动为主动,其训练效果远远优于由教师或是家长在一旁一味“手把手”地练习。“手把手”是指教师或家长为了纠正学生某一错误动作,在练习中用手抓住或托住其错误部位,使其被动达成正确姿态的方式。固然,“手把手”的教学与训练模式,在一定阶段内有其必要性。但其容易产生的弊端是:当学生在弹奏时,受到外部力量较强干预的第一反应不是配合,而是肌肉的应激反应——对抗与紧张。在这一状态下,是较难纠正错误动作的。即便是经过调整,最终在外力协助下达成了正确的动作,但脱离开外力,是否可以主动完成?又需要多少时间的练习才能形成良好的动作习惯?这些因素在我们设计训练方案时不得不考虑。毫无疑问,易行、高效才是捷径。
变化手形的针对性训练
1. 指尖外开时的控制训练。笔者在前文提及,在演奏中,不可避免地要使用指腹触键。当手指第一关节处于外开角度时,其控制难度要远高于垂直角度。因此,习琴者应先掌握指尖直立的触键控制,再进行指尖外放的触键训练。指尖的控制,简言之就是触键时与触键后保持其触键角度不发生改变。这是音色的均匀性、清晰度,以及弹奏稳定的基础。在所有加强稳定性的训练中,我们都应遵循由小力量至大力量的训练步骤。这也是所有动作训练的原则。
将手置于琴键,右手大指位于E键,5指位于B或C键,2、3、4指分别置于升F、升G及升A键。左手大指位于C键,5指位于E键,2、3、4指分别置于升A、升G和升F键。2至5指的第一、第二关节略微向外打开(不可外翻),第三关节的高度随之降低。在保持手的这一形态时,手掌仍呈扩张用力的模式。弹下大指——抬起2至5指——轻轻弹下2指,同时抬起3至5指——轻轻弹下3指,同时抬起4、5指或2、4、5指——轻轻弹下4指,同时抬起5指或2、3、5指——弹下5指,同时抬起2、3、4指。在练习的全过程,手指的第一、第二关节需固定其角度,这是此练习的核心。同时,抬指高度以略微离键为宜,弹奏力度要小,触键前后都应保持动作的稳定性。抬指过高或者弹奏力量过大都会影响动作的稳定性。此外,这一练习并不要求手指“独立”抬起,采用的是手指的联动训练,即在抬指时强调手指间的协作能力及触键前尽早抬起准备的习惯。在弹奏中,绝对的“手指独立”是不存在的,而“分主次、有控制”的手指相互协调的活动才是弹奏所需的能力。
当熟练完成上一练习后,进行较大力量的指尖控制训练。将2至5指的任意一根手指置于任意白键,以指腹触键弹下——利用手臂的重量将手指向后拖拽,手指第一关节的角度不发生改变。此练习的目的在于当手指需承受更大的弹奏重量时,仍可保持触键的稳定性。当然,为了完成一些弹奏中的变化位置或指法组合,手指第一关节的触键角度不得不发生改变。此时,我们更应关注到第一关节的“硬度”。我们常听到的关于演奏者“手指软”的评价,指的就是手指第一关节的控制与“硬度”。而这一“硬度”,不取决于弹奏者手指本身的“软硬程度”,更多取决于弹奏中的控制程度。针对变化中的控制,可将2至5指的任意一根手指置于任意白键或黑键,指尖以垂直角度触键弹下——使用手臂的重量将手指向后拖拽,手指第一关节由垂直缓慢地放平——再次缓慢回到垂直角度,往复进行。熟练后,将动作的速度逐步加快,直至控制自如。
2. 弹奏开放位置时的手形控制训练。当双手在弹奏到手的极限或是接近极限的大跨度位置时,因肌肉紧张会容易产生一些错误动作。如第三关节塌陷、大指第一关节内勾等,这些都是不利于手指灵活的僵硬动作。我们可通过前面介绍过的“大指第一关节的内勾与伸直练习”改善大指的问题。此外,在弹奏大跨度位置时,应充分利用虎口的伸张来缓解手掌的压力。
专门的“第三关节塌陷与凸起练习”可帮助演奏者提高第三关节的控制能力——将双手置于白键上,保持拱形手形并将3指按下琴键,其他手指贴于琴键,缓慢地降低第三关节直至其碰触到琴键,动作到位后停留数秒,再恢复到准备状态。接着逐步伸直手指的第一、第二关节,缓慢地将第三关节顶高,动作幅度大小以保持指尖直立、第一关节不塌陷为前提。在动作的最大幅度停留数秒后恢复拱形手形。整个练习过程中,手腕应保持稳定,避免跟随第三关节做上下动作,确保训练部位的活动明确。
在弹奏较大把位时,手腕的协调动作至关重要。手腕的稳定不是“屏住不动”,而是受控制地、合理地动。在前文提过的手腕的六个动作中,手腕的左右平移是弹奏大位置时最常用的协调动作。同样,受控制的动作是需要专门训练的,这样才能在使用时得心应手。将双手3指分别按下身体左右两侧的任意白键,在手肘与拱形手形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先慢慢将手腕向内侧(大指方向)水平转动,动作要充分到位,避免出现手腕外侧(向5指方向倾斜)的情况,在停顿数秒后将动作还原。接着将手腕缓慢地向外侧(5指方向)水平转动至足够的角度,这时应避免手腕出现内侧(向大指方向倾斜)的动作,动作稳定后停顿数秒再恢复至初始状态。在手腕的左右平移中,小臂被牵拉出现较小幅度的移动属正常现象,但不可主次颠倒。用较慢的速度进行动作训练,是确保手腕在每一个角度上都得到良好的控制,继而,我们也需要进行快速的动作练习,使手腕具备快速变形的能力。
本文介绍的训练方法,即便是对低龄习琴者在也不会是什么难事。无论演奏到达何种程度,技术这一基础架构是必须牢记的,其重要性对于手的先天条件不够优越的演奏者而言尤甚。演奏家们“看似松散、随性”的手形,都是经过千锤百炼后的收放自如。他们的手可以用肉眼不易察觉的速度,达到完成各种弹奏技术需要的形态,这就是我们每个钢琴演奏者共同追求的目标。另,本文针对手形提出的定义、标准,以及练习,是个人多年的教学经验,也希望可以与更多老师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