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战时期宁波红色音乐研究

2022-11-01邱晓柳

河北画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浙东宁波革命

邱晓柳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1929年,毛主席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指出:“红军宣传工作的任务,就是扩大政治影响争取广大群众……所以红军的宣传工作是红军第一个重大工作。”但红军在宣传工作上“革命歌谣简直没有”,要求“各政治部负责征集及编制表现各种群众情绪的革命歌谣,军政治部编制委员会负督促及调查之责。”等。从这份决议可见,党和领导人都深刻意识到,革命文艺特别是革命歌谣在革命根据地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可以说,这份决议不仅为革命根据地的宣传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也为各地方的文艺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发展足迹

查阅各类资料,从中找寻到一些关于抗战时期宁波红色音乐的发展足迹,可见宁波地区的红色革命文艺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

1932年9月,海燕歌咏团在镇海大碶横河(现宁波市北仑区横河)成立,其主要活动就是教唱群众抗日歌曲等。

1939年2月10日,“龙山(现宁波慈溪)民众救亡工作团工作股文字组”出版了一本《救亡小调》,共10首,都是借用民间曲调进行填词改编:四季调的《杀尽汉奸》和《女子也要救国》,马灯调的《醒醒吧》,五更调的《一致打东洋》,五更相思调的《游击神圣》,梳妆台调的《送郎到前线》,哭七七调的《故乡泪》,无锡景曲调的《最后胜利属于我们》,仿蒋老五曲调的《难民十叹》,十二月花名曲调的《唱春调》。通过音乐让大家都唱起来,唱出耻辱,唤醒民众,挽救危亡。

1942年8月,浙东区党委在抗日根据地成立了政治工作队,组建了戏剧组和音乐组,主要任务是在部队开展文艺宣传工作。该队遵照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排演了包括歌剧、话剧、独幕剧等在内的18个剧目,2个舞蹈和19首革命歌曲,为浙东军民巡回宣传演出,真正实践了“革命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为革命的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

1943年7月,浙东行政公署文教处建立“社会教育工作队”。主要工作是改革当时在宁波地区非常流行的“的笃戏”,辅导各地农村俱乐部和业余演唱组织。其中还包括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收集、整理和改编浙东地区的民歌、民谣等民间文艺,这一举措为根据地的政治宣传起到了推广效应,也进一步推动了宁波红色音乐的发展。

1944年9月,浙东根据地某区署举行了音乐座谈会。会议提出“音乐应该为适合广大群众所需要,通过学习地方小调、的笃戏等最流行的民间艺术,创造出适合浙东地区,有乡土气息,民众喜见乐闻的歌曲,用音乐把广大群众的热情激发起来。”

1944年10月11日,《第三届浙东文教会决定新的文教方针》中提到:为广大农民群众开展社会教育,要求各地建立农村俱乐部,调动音乐教师为农村俱乐部服务,争取和团结民间艺人。提倡与改造民间艺术形式,例如戏剧(的笃班,绍兴高调),音乐(小调、山歌、胡琴、锣鼓)等。在学校教育方面,国语课和音乐课增加民歌、小调等民间音乐体裁的内容,练习民间乐器并对其音乐加以改造。从中可以看出对音乐的需求和重视程度,也从侧边反映了音乐具有强大的宣传和教化功能,通过这些红色音乐可以让群众接受有效的政治教育。

1 9 4 5 年期间,四明山地区先后成立了“四明社教队”“四明文教工作者协会”“梁弄文教工作者协会”,都是以文艺形式,特别是以音乐这种不可或缺的形式广泛开展群众运动和宣传教育活动。

直到1949年5月,梁弄、余姚、慈溪、宁波鄞县城区、奉化、镇海陆续解放。但宁波的革命文艺仍在继续,红色音乐不断发展,值得我们今后深入探究。

二、艺术特色

(一)题材内容丰富广泛

1.有反映地方战斗的

例如:《宓家埭战斗歌》“宓家埭敌人三路来进攻,新四军沉着应战不慌忙”。《梁弄战斗歌》“梁弄周围狮子山上,敌人做好了乌龟壳”。还有《东埠头战斗之歌》《马家桥战斗》《攻打陆埠镇》等。这些歌曲直接以宁波地方命名,在歌词内容上叙述真实的战斗情节,更能使宁波当地的革命群众产生共鸣。

2.有表现当时百姓疾苦的

例如:《顽伪煎迫苦万分》“多少民房化灰烬,千里大山断鸡声”。《四季歌》“春季里闹春荒,草根野菜和粗糠……夏季里酷热难当,稻田无水闹灾荒”。还有《穷人五件宝》《火烧长田》《古怪歌》等。日本鬼子的侵略加上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当时的宁波老百姓置于水深火热中,过着悲惨的生活。

3.有描写敌军丑恶嘴脸的

例如:《地下无笑声》“日本鬼子凶,反动派可恨”。《顽军象》“堂堂国军,无纪律,土匪样”。还有《天上有个扫帚星》《打土豪》《打埋伏》《空船装回死尸去》等。日寇、国民党反动派的罪恶行径和丑恶形象遭到百姓厌恶唾骂,这些歌谣充分抒发了群众内心的愤恨和愁苦。

4.有号召抗战的

例如:《守住浙东大门》“有枪的上前线,老百姓支援在后方”。《抓特工》“各村人民团结紧,消灭鬼子抓特工”。还有《大家一条心》《一点不商量》《打倒鬼子再回家》《反清乡》《红缨枪》等。这些歌谣团结群众、振奋人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宁波人民顽强斗争的决心。

5.有颂扬讴歌的

1942年,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四军“三五”支队在四明山区建立了抗日根据地,领导宁波人民进行抗日斗争、保卫家乡。群众们心怀感激,在此期间,涌现了许许多多的颂歌。

有歌颂党、歌颂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歌谣:例如《四明山上升太阳》“浙东有了共产党,一片红光满山岗”。《天上有个红太阳》“红太阳天天要落山,毛主席永在我们心房中”。还有《翻身全靠共产党》《共产党像亲娘》《迎大军》《松竹茶山升红旗》《跟着共产党不变心》等。

有歌颂“三五”支队的歌谣:例如《三五支队威名扬》“三五支队威名扬,百战百胜赛六将”。《支前歌》“太阳一出满天红,三纵个个是英雄”。还有《三五支队爱人民》《四明山上出英雄》《三五支队亲哥哥》等。

6.有抒发军民情深的

在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流传着人民群众特别爱唱的一首歌曲《河里的鱼儿》:“河里的鱼儿,要用水来养,抗日的军队,要(靠)老百姓来帮;军队打仗在前线,老百姓帮忙在后方;军民大家(团结)一条心(呀),捍卫国土(保卫三北)保家乡。”其中部分歌词因不同参考资料记载,存在些许差异。还有《光荣花红又大》《何日回四明》《军民不分》《日夜望亲人》等。这些歌词内容都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二)体裁形式喜闻乐见

1.借鉴民歌曲调

革命文艺要服务群众,深入群众,就要用宁波人民熟悉的曲调,当地老百姓乐于接受的文艺形式进行创作,便于传唱,利于革命宣教。在当时艰苦的革命环境中,很难将文艺创作摆在首位,且在抗日队伍中,专门从事音乐创作的音乐家寥寥无几,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原创宁波红色音乐屈指可数,多是套用原有的地方民歌小调进行填词改编,或是利用民间音乐素材进行具有宁波特色的革命歌曲创作。

例如:《保卫东埠头》(图1)借鉴了奉化《下盘棋》(图2)的民歌曲调。从谱例中可以看出,两个作品的第一乐句基本相同,第二乐句开始进行了改编与创作,但能对比看出很多原有音调的样子。革命文艺创作者将《保卫东埠头》改编成了典型的民族五声调式,更加简单,利于传唱。

(图1)

(图2)

还有五更调填词的《新四军凯旋囘四明》《浙东内战五更调》,歌词共五叠,自一更至五更。马灯调的《纪念小吕同志》《延安好》。杨柳青调的《攻打陆埠镇》《迎大军》等。

可以发现,抗战时期的宁波红色音乐深受地方民间曲调的影响,以五声调式为主,例如作品《四明山小调》《梁弄战斗歌》等。当然也有例如浙东游击纵队海防大队长张大鹏创作的《海防大队之歌》(图3)三支队宣教股长林晖创作的《马家桥战斗》(图4)和《宓家埭战斗歌》等作品中,常在段落结尾添加“7或4”,但基本还是围绕“12356”这五个音开展为主。

(图3)

(图4)

1948年,臧洛克在宁波《春风》期刊发表了名为《论歌谣的创作》的文章,提出向民歌学习的观点。他认为“民歌的内容通俗,情感真挚深厚,词句简洁,易读,易懂,易唱……除此之外,民歌的取材富现实性,且刻画深刻具体。”这就很好地诠释了为什么民歌如此受人们欢迎。因此在抗战特殊时期,借鉴民歌曲调、利用民间音乐元素进行创作是明智的选择。

曲谱片段:

曲谱片段:

2.融入宁波方言

作品歌词里融入“阿拉”“侬”“介”等宁波老百姓惯用的方言,即使是目不识字的白丁听起来也是亲切无比,充分体现了革命文艺深入群众生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精神,便于革命思想在地方群众中传播。歌词讲究押韵,朗朗上口,呈现出朴实的群众气息和鲜明的地方色彩。例如:

《四季歌》“老板(地主的意思)无法施诡计,阿拉(我或我们的意思)农民要翻身。”

《打倒鬼子再回家》侬(你的意思)在山上打游击,我伲(我的意思)家里心不挂,小孩姆妈我照管,打倒鬼子再回家。

《李阿强》“我的儿子李阿强,出身是个红脚梗(指辛勤劳动的农民)……种出六谷(指玉米)象脚梗……”

《抓特工》“都是这批吸血虫,弄的阿拉有介(这么的意思)穷。”

《咋熬风雪夜》“晒不着(指睡不着),咋(怎么,如何的意思)熬风雪夜?”

《只有参加新四军》“四明山,山里山,山里土匪交交关(很多的意思)”

《翻身全靠共产党》“横直(横竖,反正的意思)阿拉自己人,一定勿会来看轻。”

《重机关发牢骚》“杨家殿,竹山岙,二次战斗呱呱叫(很漂亮的意思)”歌词中还直接加入了地名,使得地方百姓乐于传唱,更具写实性和传播性。

三、结语

这些红色音乐鼓舞士气,提高了战士的革命素质。在苦难的日子里,战士们在歌声中找到了精神支撑,在战场上用歌声鼓舞士气、瓦解敌军,表现了对敌斗争的坚定决心和必胜信心。抗战时期,一般的战士大部分是文盲、半文盲的贫苦农民或是工人。革命文艺工作者通过在军中教唱红色歌曲,将政治教育与扫盲相结合,寓教于乐,使战士们提高了军政素质。

这些红色音乐教化群众,激发了群众的抗战热情。在根据地建设中,群众工作地开展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通过音乐可以宣传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革命精神,可以提高群众的政治素质、活跃群众的文化生活,可以及时传达对敌作战胜利的消息、进行思想教育等,使群众建立抗战必胜、日寇必败的信心。

这些红色音乐团结青年,播撒了信仰的革命火种。广大青年是接受新事物的引领者,是传唱红色歌曲的践行者。革命根据地出现的青年抗日流动宣传团、知识青年演出队等,都是团结青年力量,组织广大青年教唱《青年进行曲》等抗日救亡歌曲,对革命工作产生深远影响,为广大青年以后参加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虽然抗战时期环境艰苦,但是在党的领导下,在群众的拥护下,红色音乐犹如星星之火,燎原在宁波这片土地上。这些红色音乐中承载着宁波人民的斗争史、苦难史和英雄史,蕴含着宁波的历史文化、宁波的风土人情和宁波的革命精神,使我们产生跨时空的强大精神共鸣。

猜你喜欢

浙东宁波革命
清代浙东曲家补考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新浙东报〉史料选编》编辑经过
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
一图读懂宁波
拖起明天的希望
中国的出行革命
浙东传统村落祠堂史及建筑形制研究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