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体育产业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逻辑理路、交互机制及实践向度
2022-11-01豆祥祥樊忠义
豆祥祥,樊忠义,孟 欢,王 琪
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是空城,没有城镇依托的产业只能空转,因此产业与城镇化应该协调发展,这就需要产业和城镇在功能上加以融合、在空间上加以整合,通过以产促城、以城兴产达到产城融合的状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城镇化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也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同时,体育产业作为幸福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但需注意的是,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不同状态的城镇化质量对体育产业发展的需求强度不同。因此,识别和协调好体育产业与城镇化质量之间的关系,对构建体育产业与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科学发展机制、探索符合当地体育产业实情与特色的创新性城镇化发展路径和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幸福经济观下两者的耦合协调关系较少被学者所关注。基于此,研究对体育产业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逻辑理路、交互机制进行阐释,并通过对江苏省城镇化质量与体育产业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及空间分布特征的定量分析,提出体育产业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向度,以期为推动两者健康、协调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和政策制定依据。
1 体育产业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逻辑理路
1.1 体育产业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时代逻辑
1.1.1 体育产业是构筑城镇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
1.1.2 体育产业是助力反贫困的关键切入点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同时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摘帽之后的“反贫困”话语成为贫困治理战略的新形式,适时地将“体育扶贫”转换为“体育反贫困”也是后脱贫时代的应有之义。体育在参与脱贫攻坚后继续长效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将着力发挥体育产业的经济集聚和辐射效应。依靠体育产业整合带动城镇第三产业和传统产业创新发展,创造城镇居民就业岗位,激发城镇经济活力,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架起体育产业互动融合协调桥梁。在产业振兴方面,体育产业有效促进了区域绿色生态产业发展,以及结合传统优势资源推进特色体育项目产业化发展;在文化振兴方面,通过民俗体育文化活动项目的开展,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推动生态创新产业链发展;在组织振兴方面,通过配备体育健身设施和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拓展网络关系,提升组织治理能力,重构乡村地缘、业缘关系。
1.1.3 体育产业是改善城镇居民民生的有效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使更多人民群众享有更高品质的城市生活。民生问题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落脚点,产业振兴带来的就业渠道和经济增收是城镇居民实现其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路向。当前,体育产业在就业效应、经济效应方面持续发力,同时也在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主流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国民幸福感。依托城镇体育休闲产业发展,开拓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在丰富体育活动项目的同时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补足了城镇体育公共服务短板,培育了居民的体育参与意识,另一方面为城际关系、居民关系等社会关系搭建了互通平台。积极组织开展具有特色的和受群众喜爱的体育竞赛活动、体育游戏、趣味体育活动能够促进城镇体育常态化,将全面改善城镇居民民生问题。
1.2 体育产业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
1.2.1 体育产业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统一于以人为中心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我国拉动经济增长、解决城乡二元结构不合理性的重要一环。新时代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潜力和辐射牵引力来源于增进民生福祉的发展需求,体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和体育消费新需求也来自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育产业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最关键的评价标准体现在人民生活品质和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上。体育产业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统一于以人为中心,正是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足感,全面、深入推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让体育产业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价值归依。体育本身就是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且具有社会事业属性。进入新时代体育产业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以公平公正为价值基点,以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与进步为评价体育产业与城镇化建设互促互融的价值尺度。
1.2.2 体育产业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时代主题聚焦于现代化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论述。期间,新型城镇化建设在缓解新时代社会矛盾及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重要动力。体育产业以其朝阳产业、幸福产业、绿色产业的特殊属性完美契合了新型城镇化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要求。可见,体育产业在提高城镇综合实力和品质方面具有重要和独特意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其现代化的内涵将从物质层面向精神、素养等多层面延伸。当前,我国体育领域与其他社会建设领域之间的现代化发展程度和水平仍有差异,需要社会建设相关领域和大系统的内生机制提供根植性资源保障。聚焦于现代化发展主题目标下,依托体育产业系统与城镇化建设大系统的协同开放平台,以体育产业体系现代化发展服务城镇现代化建设,再通过城镇现代化建设成果支撑体育产业体系实现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最终达到协同发展的涌现状态是新时代体育产业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协同助力作用的关键。
1.2.3 体育产业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定位于高质量发展
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体育也是重要的手段与载体。中办、国办《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强化公共服务供给,增进县城民生福祉”部分提出:优化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健身步道、社会足球场地、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推进学校场馆开放共享。有序建设体育公园,打造绿色便捷的居民健身新载体。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做好“体育文章”,为群众提供健身好去处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它还是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抓手。近些年各省市的实践经验表明,“体育+”是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如,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龙羊峡景区通过整合功能,培育了一系列适合体育产业发展的配套项目,实现了由单一的水电产业向多元化的产业融合转型发展。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将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创业机会,体育产业作为引擎,带动了区域体、旅、农、渔融合互动发展,也促进了乡村振兴提速。新型城镇化建设体育的能量在不断释放,将总体目标定位于高质量发展,做好做巧“体育+”文章,县域经济结构将在不断优化中重塑。
2 体育产业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交互机制
2.1 以产促城:体育产业增强城镇化建设
体育产业发展对城镇化的增强作用是多维的。首先,优化城镇产业结构,推动城镇经济增长。现代城镇化不单单呈现在区域空间内人口的集聚和增加,也不只是高楼大厦林立而起的表象。城镇化动力机制理论说明,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已经转化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国家大力支持并视为将来支柱性产业之一的体育产业理所当然在增强城镇化建设动力、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满足城镇居民多层次需求。就业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是社会问题,体育产业发展所提供的大量工作岗位将满足人们拥有一份工作的安全感。需求层次理论说明,人们在的较低级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会追求更高层次需求,即生理、安全满足之后的精神需求。发展成果由人民创造也由人民共享,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作的追求和目标。党和国家历来注重民生问题,“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成为工作的重点。作为幸福产业之一,体育产业还是一项关乎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的民生产业和惠民产业。因此,体育产业亦能够满足城镇化进程中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保证城镇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再次,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生态环境。举办体育赛事、建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开发体育旅游项目等都需要健全便利的基础设施条件及配套服务设施。随着体育元素带来的高知名度和对外宣传形象,城镇对其生态环境要求也会越高,生态环境自然将得到改善。
2.2 以城兴产:城镇化驱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城镇化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多维保障。首先,城镇化不断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大量资金、技术、优质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对于城镇系统对外部的吸收力而言,城镇生活中可观的经济收入、良好的就业市场、优越的基础设施与公共卫生环境等吸引着体育专业人才聚集,后者将引发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导致产业形态的创新,也将革新体育企业管理模式。人才驱动和创新驱动将成为体育产业发展重要动能,其中体育从业人员规模的扩大将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和保障。其次,聚集经济理论表明,城镇化所带来的聚集经济效益和产业规模效应也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着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巨大的消费市场。在城镇系统内部,主动健身的社会规范、自我锻炼的意识观念等原因将使得体育人口规模扩大,由此刺激了体育消费需求的提升。而消费市场的扩大将促成体育产业资本的聚集,后者将提升体育产业投入产出效率、产业质量和效益。因此,城镇化将引发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聚集,并通过质量变革、动力变革和效率变革促成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2.3 产城融合:体育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共同演化
体育产业发展和城镇化都是一个向上的、前进的过程,而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和城镇化质量则是在某一时间点对前述过程所呈现的结果、所达到的程度或所处的状态进行的测评。显然,对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分析离不开两者交互影响的事实基础。具体表现为体育产业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城镇化又将驱动体育产业发展,两者辅车相依、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故体育产业发展与城镇化两系统彼此作用为耦合关系(见图1)。体育产业系统包括需求、供给、结构与空间子系统。体育产业的兴起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推动人口向城镇转移,体育服务需求质量和品质的提升驱动城镇产业结构优化;为方便城镇人口参与体育消费而建设的相关配套设施既完善了城镇公共服务体系,又将通过产业关联效应助推当地服务业发展。如体育公园、体育综合体等绿色的活动空间载体将促进城镇产业转型,而城镇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又有助于其品牌塑造和推广。
图1 体育产业与城镇化共同演化的交互机制图
新型城镇化系统包括人口、经济、社会与空间子系统。城镇人口的聚集、就业规模与质量的提升激发了居民体育消费的潜力;城镇人、财、物力资源的集聚与升级为体育服务拓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营商环境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为产业融合提供更多契机;城镇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为居民提供更好生活保障,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将引领物质消费向健康方面投资;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备、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增强体育供给质量,提升消费者获得感和满足感。广义达尔文主义为体育产业与城镇化共同演化提供了重要基础,创新、扩散、选择机制的互动构成演化的基本条件。市场、社会、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下,体育产业与城镇化将在产业转型和城镇化建设中相互选择和适应,多个子系统发展状态互相关联,形成体育产业与城镇化系统的互为因果的正反馈、非线性机制,在变异、遗传与创新的演化机制中体育城镇化的路径将保持依赖或创新的动态适应性。
3 体育产业与城镇化耦合协调性评价设计与实证
3.1 研究设计
3.1.1 研究方法
熵值法。当前研究中,对于多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主要集中在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熵值法等。其中熵值法是一种在综合考虑各指标数据所提供的信息量的基础上计算一个综合指标权重的客观定权数学方法,其计算方法克服了以往凭专家或者学者经验确定指标权重的弊端,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因此采用此方法来确定体育产业评价指标和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的权重。具体方法已很成熟,本文不作赘述。
耦合协调度模型。在物理学概念中,耦合指两个甚至多个体系或运动形式在多种相互作用中相互影响的现象,此现象在社会发展中同样存在。耦合协调度模型中,耦合度表示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程度的大小,耦合度越大,则多要素的发展方向越趋于有序,其作用关系越趋于稳定,系统将走向协同,反之亦然。协调指两个甚至多个系统或要素相互良好配合、变化一致的过程,协调度则是反映这一过程状况良好与否的定量指标。其模型如下:
上式中,为耦合度,若为1,则表明两系统处在有效状态,且其发展方向为有序;若为零,则表明两系统处在无效状态,且其发展方向为无序;为协调度;为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和城镇化质量综合协调指数;和分别为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得分和城镇化质量得分;和为待定权重,本研究假定体育产业和城镇化两系统同等重要,即与分别为0.5。
3.1.2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3.1.3 体育产业发展系统评价体系
目前国内学界对体育产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但基于不同视角与目的的对体育产业发展水平的研究业已展开。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学者关于体育产业发展水平测评体系的观点并未达成共识,但研究者大多考虑了体育产业规模、绩效、要素等方面。本研究在咨询相关专家意见、借鉴现有研究基础上,从体育产业规模水平、体育产业效率水平、体育产业结构水平方面选取10个具体指标构建体育产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全面测度江苏省体育产业发展水平(见表1)。
表1 体育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表
体育产业规模水平指标中,采用人均体育场地数量、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体育场地开放比率反映物质生产要素基础,采用体育产业总从业人员数反映体育产业人力资源要素基础,利用总规模反映当前体育产业发展整体水平。产业发展水平不仅只直观表现在当前规模中,其产出和发展效率蕴含在软能力中,即软能力反映当前到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能力。本研究通过全员劳动生产率(体育产业规模占体育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规模产出率(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增加值增速反映体育产业效率水平。产业结构是衡量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体育产业产出比重一直由体育用品制造业向着体育服务业过渡,体育服务业将在体育产业中占主要地位的目标从未改变,因此运用体育产业高度化、体育产业专业化测量体育产业结构水平。
3.1.4 新型城镇化质量系统评价体系
城镇化是城镇功能普遍增强与发挥、经济发展与居民幸福感等共同提高的过程,反映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趋势。因此,准确评价城镇化质量为地区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和战略至关重要,而这一直是政界和学界所关注的问题。随着以人为本成为城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先前衡量城镇化水平的人口比重指标法已过于片面,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更加适用于城镇化建设。学界对城镇化质量评价的关注和研究从未间断,研究结果也更加全面和准确。但于体育社会与经济而言,城镇自身发展质量与体育产业发展水平的关系更为密切和接近,故本研究从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城镇经济发展质量、城镇社会发展质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城镇环境发展质量方面选取22个具体指标构建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全面测度江苏省城镇化发展质量(见表2)。
表2 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表
不同于其他研究,本研究将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到一级指标的层次,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体育消费来支撑,而体育消费作为较高级的消费形式自然需要较高的可支配收入、经济收入和储备作基础。当前对其他两系统进行耦合协调分析的研究中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即在构建其中一个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时孤立另一系统的评价方面,这与两系统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关系相悖。目前,体育产业经济主要来源于体育用品制造业和体育服务业,因此城镇经济发展质量既应关注两类产业规模,也应重视社会从业人员的收入,以反映城镇经济的景气程度。故城镇经济发展质量以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单位数和工业企业单位数来表征。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表明,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就是生理和安全需求,而这也是社会最应该提供的基本保障。故城镇社会发展质量侧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供给和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业保险等。相比农村,城镇基础设施服务体系更为完善,表现为交通、信息、健康医疗、教育文化资源等更为丰富,也能间接大体反映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故采用人均拥有道路面积、邮电业务收入、每万人拥有医师数、卫生机构数、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来反映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城镇环境发展质量突出城镇化中环境承载力,从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清运量、人均公园绿地面积3个方面评价。
3.2 体育产业与城镇化耦合协调性
3.2.1 系统耦合度集中于磨合阶段
通过熵值法得到江苏省各地级市体育产业发展水平与城镇化质量综合得分。通过耦合度模型函数公式得到江苏省13个地级市体育产业发展水平与城镇化质量的耦合度(见表3)。运用自然间断点分级法(Jenks)将体育产业发展水平与城镇化质量耦合度划分为低水平耦合阶段(0.411~0.431)、拮抗阶段(0.432~0.481)、磨合阶段(0.482~0.493)和高水平耦合阶段(0.494~0.500)4个等级。总体而言,江苏省大部分地区体育产业发展水平与城镇化质量耦合度处于磨合阶段,说明其体育产业发展水平与城镇化质量系统正处于初级均衡状态运行,耦合水平仍有待提高,但两者已表现出互相联系、相互渗透和互相影响的关系。系统耦合度的提升需要通过发展富含当地特色内容的体育产业项目、打造地域特色体育品牌、培育地域特色体育文化等巩固体育发展对城镇化质量的作用;通过营商环境提升、产业结构升级、人口结构合理化和人力资源集聚等增强城镇化对体育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表3 体育产业发展水平与城镇化质量耦合度、协调度表
3.2.2 系统协调度偏中初级协调度
通过协调度模型函数公式得到江苏省13个地级市体育产业发展水平与城镇化质量的协调度(见表3)。运用自然间断点分级法(Jenks)将体育产业发展水平与城镇化质量协调度划分为勉强协调阶段(0.155~0.180)、初级协调阶段(0.181~0.242)、中级协调阶段(0.2443~0.371)和高级协调阶段(0.372~0.448)4个等级。多数地级市协调度在均值(0.270)以下,说明总体协调度不佳。苏州市和南京市的体育产业发展水平与城镇化质量的协调度处于高级协调阶段。一方面,两市注重通过体育产业发展带动城镇人口就业,满足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的需求。另一方面,两市在城镇化建设中利用城镇的影响力和聚集效应,吸引了大量体育专业人才,塑造了城镇体育文化,打造了广阔的体育消费市场,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发展,因此造就了两者较高的系统协调度。处于中级协调阶段的地级市包括南通市、无锡市和常州市,主要集中于苏南和苏中地区,说明两地区注重城镇化发展的同时,也极大地发展了体育产业,实现了两者的中级协调发展。其中,《南通市“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规划》突出了对“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的评价;无锡市将体育系统中的器械与场地等资源与地区医疗系统资源相融合,促进居民健身、健康与产业经济深度融合;常州市则在加强体育场地设施科学布局任务中统筹考虑了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等因素。
徐州市、盐城市、扬州市、泰州市和镇江市处于初级协调阶段,此阶段跨越了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分布较广,同时也构成了系统协调度的主要集中阶段。处于勉强协调阶段的地级市包括连云港市、宿迁市和淮安市,此三市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并不低,但其城镇化质量过低。在今后城镇发展中,需要积极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也可以通过引导人力资源体育产业方向就业,发挥体育产业对城镇化质量的巩固作用,从而实现城镇化质量的不断提升和系统的协调发展。总体来说,江苏省大部分地区体育产业发展水平与城镇化质量协调度处于中级和初级阶段,其区域分异特征非常明显,已经形成了由苏南高中协调阶段到苏中初级协调阶段再到苏北勉强协调阶段逐渐过渡的态势。在今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战略制定中,需要摒弃只注重某一产业或经济发展而忽视其与城镇化质量关系的非系统发展观,争取实现系统协调水平的提高。
4 体育产业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向度
4.1 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聚焦体育产业与城镇化特色定位
区别于其他产业,体育产业具有经济属性和幸福导向双重属性,体育产业发展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具有提升居民幸福感的功能。体育产业发展与城镇化相互渗透、彼此影响,其中人的发展是两者共同的基础,即体育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应以当地居民的特色需求为根本。在具体实践上,体育产业发展需要体育文化的支撑,需要在市场、社会和政府的合力下形成拥有地域特色的体育产业集群,要挖掘当地自然与人文特征,形成迎合当地居民需求并且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发展基础。要注重吸纳当地特色文化,深化体育部门与城建部门、俱乐部与协会等的多方合作,通过信息与资源共享共创具有生命力的城镇体育文化。在物质资源要素配置上,要与时俱进,利用现代技术和管理理念探索能够适应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体育消费的体育产品和服务。例如日照奥林匹克水上运动小镇,依靠水资源优势打造“水上运动之都”城市名片,通过打造“体育+自然生态圈”、培育“平台+产业生态圈”、激活“市场+创新生态圈”等方式塑造特色小镇生命力。
4.2 合理配置体育资源,科学布局城市发展形态
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已然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以公正公平为导向,综合考虑城镇社会经济水平、资源禀赋条件、人口土地规模、产业区位发展优势,合理配置体育资源以及布局城市发展空间以不断丰富体育产品与基础设施供给,是满足体育消费品质提升与城镇居民体育活动需求、夯实体育产业发展基础与坚持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机遇,更是充分享受体育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成果的关键方式。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及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经验表明,城市群协同发展在城镇基础设施水平提升以及体育产业梯度转移与对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挖掘体育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融合发展的新动能,并有效实现体育的经济功能,应以城市群为主体发展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城市群协同发展通过提升人口数量和密度,从而产生多元化的体育消费服务需求,尤其表现为对体育竞赛表演业和体育健康等产业的需求。因此,应将加快发展体育服务业作为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攻方向,充分挖掘体育服务业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对产城融合的保障性作用。
4.3 优化体育发展空间布局,完善城镇宜居宜业功能
新型城镇化强调在大规模城镇化基础之上,实现社会、经济和文化高度协同的演化与变革过程,也是对生态空间进行重构并且优化城镇社会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过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核心,落脚点放在注重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上。依据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并且结合体育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应重点从优化体育发展空间布局和完善城镇宜居宜业功能两个方面强化发展。首先,顺应城镇化发展趋势,优化体育发展空间布局。积极对接国家区域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加强区域体育产业协同,统筹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城市群、产业生态圈等软环境。强化城镇体育资源配置和体育产业业态更新,发挥体育产业的引领功能,增强城镇经济发展动能,完善城镇体育空间布局,协同社会经济结构优化,辐射带动新农村建设。其次,完善城镇宜居宜业功能,提升群众生活休闲品质。大力推进群众身边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同时盘活城镇体育发展资源存量,将运动场景创新与体育基础服务设施相结合,发挥体育项目在有限空间中的灵活改造特性和融合发展属性,创造运动休闲场景与根植性资源联结的体育消费新场景。
5 结 语
不同于先前研究所应用的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西方经济观,幸福经济学的新视角侧重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幸福感的平衡与对称,更注重“人”的价值机制对体育产业与城镇化两者协调的探讨。随着国家对体育产业的引导和扶植力度加强,我国体育产业蓬勃发展,但在宏观社会经济发展中,既不能忽视城镇化发展阶段和体育需求等客观基础而盲目发展体育产业,也不能在城镇拥有条件和强烈体育需求时而不顾体育产业的发展或者只关注其经济利益。幸福经济学视角下,需要处理好体育产业发展水平与城镇化质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全面提升并保持两者高度耦合协调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