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市茶产业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
2022-11-01陶丽明
陶丽明
(福建省福鼎市茶叶技术推广站,福建 福鼎 355200)
福鼎是中国白茶的发源地,也是白茶的重要产区,被誉为“中国白茶之乡”,茶叶是福鼎传统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近年来,福鼎市茶产业持续壮大,福鼎白茶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从不为人知的小茶类,发展成为六大茶类之一白茶的代表茶类,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
当各类食品安全问题出现在公众视野,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法的信任受到侵蚀,茶叶的品质安全问题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对于茶叶质量安全指标的检测,主要包括重金属等污染物和农药残留等,除此之外,茶叶的生产环境、用于包装的材料等都将对茶叶的质量产生影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茶叶质量安全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也成为茶产业发展的重点。
建设茶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可以实现茶叶供应链环节的全记录,保证茶叶生产的信息查询、追踪,为茶叶质量安全保驾护航,对于增强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提升茶产品质量、提高政府监管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 茶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定义及发展历程
1.1 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定义
“追溯体系”这一概念由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首次提出,其目的是当产品的质量安全发生问题时,可以根据该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记载的信息,追踪其销售流向,并对其生产过程进行溯源,分析寻找并追回全部问题食品,以消除后续产生的危害。而国际标准化组织(IOS)提出了“追溯是追踪和溯源动物和植物食品或饲料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各个环节的能力”这一更为严格的定义。
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在茶产业中已有广泛应用。吴迪等提出在茶行业建立并推广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从供给端做到“茶园到茶杯”质量安全全程监控;唐静等研究发现,消费者对于地理标志茶叶品牌数量对其溢价支付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周国清以四川省茶叶消费者为样本,对其可追溯茶叶的购买意图进行分析,发现对于认同可追溯茶叶产品能够提升茶叶安全性的消费者而言,具有更高的购买可追溯茶产品倾向。
1.2 茶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发展历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进步,我国茶产业的标准化建设工作也紧跟国家改革的步伐,并围绕国内外形势稳步开展。从事茶叶的生产、加工、贮存和销售必须遵守茶叶的制度规范和标准,这也是茶叶资源开发与利用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政府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茶叶质量安全监管,确保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
为保证茶叶的质量安全,2007年,福鼎市列入农业部优质农产品服务中心茶业质量安全可追溯建设试点县(市),开展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建设工作。自2011年起,全国各地陆续开始建立茶叶流向追踪平台。福建省安溪县政府首次组织开发建设“农资监管与物流追踪平台”,通过向茶农发放农资卡,对农资的归口、报备、准入、招标以及溯源、举报和监管七个关口进行把控,严格实行“一品一码”,跟踪茶叶流向,以确保茶叶的安全生产和可追溯。2019年,福建省安溪县政府联合企业启动铁观音的“数字茶叶”云平台合作。这一平台的运用,可以实现铁观音这一茶类的质量安全追溯、全产业链环节实时监测预警以及茶商生产经营、服务政府监管等需求。同时,实现了对铁观音这一地理标志产品包括采摘、加工、生产在内的远程可视化,增强了消费者的体验感和参与感。
除此之外,福建省武夷山市政府为防止地理标志被仿冒、产品以次充好等现象发生,影响武夷山茶品牌的信誉与产业发展,于2019年4月推行“认标购茶”,统一印制武夷茶地理标志标识与发放标识,实行“两标合一”管理模式,规范武夷岩茶的市场流通。
为加强品牌保护,杭州市以数字化管理为突破口,于2020年构建“西湖龙井茶数字化管理系统”平台,对西湖龙井的生产、加工、销售和市场运营进行数字化一站式管理,涵盖了西湖龙井茶基础数据库、防伪溯源查询,“西湖龙井”地理证明商标授权许可、龙井茶(西湖产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使用注册登记、产地证明标识申领发放和流向管控、市场监管、奖惩等诸多功能。2021年,为提高西湖龙井茶品质,杭州市积极推进西湖龙井茶数字化管理系统二期项目的实施,并增设相应平台功能,为茶农、茶企提供更便捷、更智慧的服务。
自2021年3月起,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平台系统将茶青的采摘、交易以及茶叶的生产和销售过程全面纳入,实现对福鼎白茶的全程高效监管、产区溯源以及品牌溯源,既可以维护福鼎原产地茶农和企业的利益,又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更好地促进了福鼎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2021年4月21日,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平台共有茶农71985户,企业2306家,经纪人6504个;产出茶青21805t,茶农交易茶青收入15.3亿元,其中白毫银针2913t共7.7亿元,白牡丹15333t共6.9亿元,寿眉3559t0.7亿元,成效明显,基本实现预期目标。2022年,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信息完整度(精准度)将达到95%以上,茶企与经纪人非现金线上支付比例达到98%以上。后续,福鼎市持续推进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系统运行,加强大数据系统软件升级、管理和维护,将市场分析、气象因子及土壤酸碱度等信息纳入大数据平台,科学指导生产、加工、经营行为。
围绕建设“生态清新、福鼎白茶”这一目标,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平台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等科技手段的创新,推进了福鼎白茶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加强了福鼎白茶品牌建设,同时也为走出一条具有福鼎特色、强农富农的乡村振兴之路做出更大贡献。
2 福鼎市茶产业溯源系统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质量安全隐患难控,信息卡办理困难
没有取得QS(SC)证的茶叶加工小作坊加工环境条件差,落地晒茶、马路边晒茶等现象屡禁不止,紧压白茶生产存在以次充好、假冒伪劣、年份造假等现象,个别茶企、茶商、茶农急功近利、粗工泛造等。存在茶农至今尚未办理“茶园信息卡”现象,茶园面积尚未核实;目前还存在SC茶业企业的“茶企信息卡”未办理,无法确保企业能够使用大数据溯源系统收购茶青,茶青的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除此之外,小作坊和初制厂等非SC企业也应该被要求办理“茶企信息卡”。
2.2 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体系进展缓慢
白茶等级划分多、种类杂,茶叶品质、等级、年份等无法实行统一价格标准,一些不良茶企、茶农、商家,鱼目混珠,价格竞争无序。茶叶产品种类繁多,分销和消费量较大,流通快,市场准入门槛低,难以做到防患于未然。然而,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系统启动后,偏远农村地区部分茶农操作困难,系统使用率低,茶青传统现金交易的实际情况也给溯源系统的启动造成了一定困难,造成接受度不高的情况。
2.3 品牌保护难度大
自明清时期起,福鼎白毫银针等茶类便在欧美畅销,而福鼎茶叶品牌的历史沉淀却随着时代的变迁失去了曾经的优势,缺乏对于茶叶品牌的保护,并且福鼎白茶农户小户生产较多,白茶产业大批量规模化效应不足,使品牌保护的难度加大。随着近年来“福鼎白茶”知名度的提高,“福鼎白茶”商标在各地遭受侵权的现象时有发生,互联网销售假冒伪劣福鼎白茶的行为难以打击,使得品牌保护的工作难度不断加大。
2.4 缺乏宣传,意识薄弱
茶产业溯源系统的打造和宣传对于茶叶品牌的保护至关重要。当前,茶叶竞争日趋激烈,进入品牌竞争时代,茶叶不仅要有更好的产品质量,还要有品牌,才能产生市场效应,提高产品附加值。然而,目前福鼎市对于茶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宣传力度尚不足,应用进程推进缓慢,茶叶生产商质量安全意识薄弱,难以集中打造福鼎白茶品牌,阻碍了白茶产业的发展。
3 提高福鼎茶产业追溯应有功能的对策建议
茶叶可追溯体系信息系统的建成确保了福鼎市茶叶质量安全,促进福鼎市茶产业健康发展。近年来福鼎市依托农业部建立的全国联网的种植业产品质量追溯信息平台,开展了茶叶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建设的试点工作,建立了茶叶产地编码、生产档案、产品标识和其他可追溯信息数据库,同时连接全国各省、区、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监测网络,实现部、省、地、县和市场监测信息的共享互通,及时掌握茶叶质量安全的动态信息。
3.1 加强茶叶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建设工作
福鼎市政府应更紧密地与试点企业共同做好茶叶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建设工作,在生产者信息录入、生产档案信息、产品编码输出和生产档案数据库上报等环节与试点企业保持联系,并做好培训服务工作。与乡镇、茶企签订《茶叶质量安全责任书》,强化监督管理,严格考核制度,层层压实茶叶质量安全属地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建立茶叶产品“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鼓励茶叶生产主体入驻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信息平台,实行源头赋码、标识销售、远程追溯,切实做到“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产品可召回、质量有保障”。
3.2 加强与企业间的沟通合作,扩大试点范围
福鼎市开展可追溯制度建设的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福建省天湖茶业有限公司、福建绿叶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誉达茶业有限公司、福鼎市天毫茶业有限公司、福建福鼎东南白茶进出口有限公司等6家试点企业已基本实现有效记录、链接、传输、监督等追溯信息的工作要求。因此,可通过鼓励中小型企业共同加入茶叶质量追溯平台建设,实现通过网络、短信查询可追溯茶叶产品和企业质量安全信息的工作目标,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积极引导茶企、合作社、茶农共同加入茶产业追溯体系建设,全面推广茶叶追溯体系的应用,进一步提升福鼎茶叶品质。建立政府与茶企之间的长效会议机制,即时分析解决茶叶溯源体系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凝聚茶产业发展合力,通过溯源体系的广泛应用,保证福鼎白茶核心品质,树立白茶的核心品牌,维护广大茶农的核心利益。同时,注重茶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引导广大白茶企业,探索白茶饮品、白茶食品、白茶日用品等新兴业态,拓展产品附加值。
3.3 加强宣传,提高质量安全意识
在茶叶生产旺季,组织科技人员走村入户宣传茶叶质量安全,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在各产茶乡镇开展茶叶质量安全巡回宣传和培训。不断提高消费者购买农资时的鉴别能力及茶农的质量安全意识。建立健全福鼎市茶企、茶农生产档案,宣传贯彻茶叶质量安全知识,引导监督茶企、茶农遵守茶叶质量安全行业自律规定。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定期举办茶叶技术培训,提高茶企、茶农、基层茶技干部的科技种茶水平,提高质量安全意识。
除此之外,还要发挥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福建省天湖茶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作用,与基地周边茶叶专业合作社组建成立茶产业联合体,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指导、统一工艺、统一质量、统一标准”,推动联合体伙伴提高质量标准和工艺技术水平,全面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安全化的高质量生产。以SC认证为突破口,对茶叶加工企业的标准化、清洁化生产进行引导,加强全程卫生质量管理,使福鼎市茶叶加工企业的生产行为得到规范,从而进一步提高茶叶生产者的标准化及茶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4 福鼎市茶产业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发展趋势
4.1 信息化溯源有力推进
督促茶青的线上支付交易,落实茶企与茶青经纪人之间的非现金交易,实现扫码交易的全覆盖;全面推行福鼎市白茶的原产地赋码销售,加大福鼎市白茶生产销售的大数据管理功能,对未经凭证扫码交易的茶叶,视同收购外地茶青,对不履行追溯体系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市场监管局和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应依照食品与农产品安全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理,实现茶叶销售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对接天猫、京东、抖音等线上平台与线下销售渠道同步跟踪管理,严格商标授权使用准入门槛,建立部门与行业协会协同监管机制,充分运用大数据溯源平台,落实商标授权动态管理。
4.2 数字化应用得到推广
结合茶园、茶企现有监控和气象设备,创建茶产业链AI智能化分析终端,实现数据自动采集功能,提高茶园、加工仓储、销售智能化水平;集成农业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新技术和新装备,支持建设智慧茶园、智能茶仓等,建成白茶精制全自动生产线,实现福鼎白茶智能化、清洁化生产。进一步加强市乡大数据中心和政企大数据、物联网、5G等茶产业数字化新础建建设,继续完善收集内容、溯源方法、统计流程,持续提升大数据溯源防伪标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并积极开展茶青经纪人审核验证、信息卡证办理发放和茶企APP软件应用培训等,为茶叶全面扫码交易做好充分准备。
4.3 执法联动不断加强
执法关口前移,转全面执法为重点有针对性执法,充分利用智慧茶园监控系统和茶产业链AI智能化分析系统,实现精准执法;全面实行茶园茶青不定点速测抽检,对疑似农残超标的茶青进行送检,对确实农残超标的茶农实行取消或限额扫码交易,并在公共平台通报,对公示后仍收购农残超标茶青的茶企进行通报,取消其评先评优资格及各类政策扶持,并坚决销毁质量不合格产品。
4.4 产学研创新体系逐渐构建
福鼎市茶叶企业将不断加强与茶叶相关科研院校的交流合作,发挥好中国白茶研究院共商共建共享的开放性机制平台的作用,构建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茶业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