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符号学视域下传统民居建造仪式的文化寻绎

2022-11-01杨红艳

今古文创 2022年33期
关键词:民俗仪式符号

◎杨红艳

(三峡大学 民族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0)

符号人类学家格尔茨在其著作《文化的解释》中,对文化的概念、文化与意识形态及文化与宗教的关系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并在文化的解释理论这一篇章中,指出对文化的分析就是一种深层次的寻求意义的解释科学。书中整个斗鸡仪式所涉及人们的心理变化正是一个象征结构,主人心理状态的动物性反映就是公鸡,而对社会集体关系的模拟就是整个斗鸡活动。从符号学角度来说,对斗鸡仪式的“深描”不仅仅是描述仪式活动的表面现象及过程,更是深层次地解释这些现象所折射出的文化意义,从而建构文化层次。仪式活动开展的过程就是信息交流互动的过程,并通过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的人物行为、语言、实物等象征符号元素,传递和表达出更为深层次的人际价值观念、民俗信仰,是民众相互交流情感、沟通信息、协调邻里关系的重要平台。

栗子坪村位于鄂西南地区,四周群山环绕,是土家族聚居区。当地的木板房是传统的民居建筑,其发展变迁过程为仪式文化符号的生成与表述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文化基础。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传统与现代文化相互并进的语境下,传统民居建筑中的仪式文化通过各种行为、实物、语言等民俗符号元素得以展现,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当地民族文化。

一、传统民居建造仪式的民俗符号表征与语境

所谓“表征”就是展现出来的现象、显示出来的特征。表现体是以一个事物作为符号,及相应的符号象征意义和文化背景中人们做出的社会性解释。民俗符号存在着表现体的意义和由此而产生的“感知”,也就是“能指”和“所指”之分,前者为符号的形式,后者为该符号的象征意义。栗子坪村传统民居建筑中仪式文化的民俗符号,其外在表现形式为仪式过程中的工具器物、人物行为、文本语言等,内部象征意义则沉淀为民间信仰和民俗意义。房屋建筑中仪式文化的民俗符号与一般的民俗符号能指层面都是统一的,都是由自身的形式所展现出来,但在所指层面,栗子坪村的传统民居建筑因地制宜,依托于当地人在日常生活过程中积淀的民俗文化,形成了特有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系统,由此表现出的自然性、意象化和丰富的文化特征则尤为明显。

(一)语言符号

语言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主要有口头形式和文本形式,每一种语言符号都有具体的指向意义。在当地居民建筑仪式过程中,语言符号最能够体现土家人民的劳动智慧、民俗文化信仰。如坐朝廷、天长地久、荣华富贵、金银满堂、五子登科等仪式语言多是对东家、师傅们、亲朋好友的祝福。尽管当地人称这些语言都是客套话,没有任何深奥意义或动人的情感表达,但是这些语言符号都是他们表述本民族文化记忆的重要方式。在实际的仪式过程中,师傅结合自身多年经验,围绕吉祥、平安等主题加以创造性地发挥,使得仪式语言发生切合不同情景的变化,如在伐梁树、立屋时,语言注重情绪的稳定;刨梁、上梁、抛梁时,则更注重现场热闹氛围的营造。这些仪式语言成为抒发民族集体情感,体现当地人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

(二)非语言符号

非语言符号主要是指依托于仪式过程中作为实物的工具器物、色彩、图像,从民俗艺术的表述与传播角度来看,这类符号又可称为行为符号、实物符号、图像符号,主要是通过人的视觉观察加以区分辨认。

1.行为符号

格尔茨深描理论的精髓就在于揭示行动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以此解释行为符号的意义。栗子坪村木房营造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行为动作,都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如动土仪式中,首先需要请风水先生选址。常选背靠大山、房屋左右两侧有树的“U”字地形,在当地,人们坚信这样的选址能保证家庭的顺利、兴旺。地址选好后,还需用石灰做好标记,以便后续动土。上梁仪式程序复杂,首先,伐梁树时东家和师傅需要带上香、纸在梁树下祭拜;砍梁树时必须一气呵成,以示主人家顺风顺水;收梁时必须将梁树放于木马上。刨梁时,也有一些规矩:师傅不能从梁上跨过去,只能从旁边绕路而行,表示对梁木的尊重;立扇前一天晚上主人家需用酒肉招待师傅,并在堂屋摆上八仙桌和三个酒杯等物品祭拜祖先。在土家人看来,祖先能够保佑家里的风调雨顺、吉祥平安,因此,祭祀祖先是立屋前必不可少的;第二天排扇时,师傅则需手持斧头,用鸡血在中柱上写下一个二十八笔画的字。这些复杂繁琐的仪式程序中的互动行为符号所传递的信息正是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民俗信仰、风水意识和自然崇拜观念,也体现了建房过程中人们对仪式地注重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实物符号

当地建房仪式中的一系列实物符号,如梁树、公鸡、鞭炮、红布、酒、梁粑粑、饼子等,是传递仪式互动信息的重要载体。这些实物符号主要象征吉祥与喜庆,在整个建房仪式中具有重要作用。比如用作屋梁的树,其外观、形状大小就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屋梁作为“一屋之主”,在乡民心中具有庇佑、镇宅的作用,所以无论从外观还是质量上都必须严格挑选,同时作为重要的民俗符号,其表征意义体是当地土家人信仰的体现。再者就是公鸡,在立屋前一天晚上需将鸡冠血滴在三个酒杯里,观察其形成的形状,若是圆形或直线形式,则预示着平安吉祥。人们会根据鸡的体型、花色、秉性等特征,赋予其不同的象征意义。建房仪式过程中的公鸡,最突出的寓意就是吉祥之意。抛梁的各种实物,如梁粑粑、饼子、糖果、铜钱,也是根据时代发展而逐步变化的。最初主要是以当地村民的日常粮食为主,如梁粑粑和饼子,以求基本的饱腹。后来便逐步增加了糖果和铜钱,铜钱每次抛的额度不能离八,在当地民间,八代表“发”。这一抛梁过程,既为整个仪式增添了喜庆之感,同时也预示着吉祥如意。

3.图像符号

此外,还有许多带有图像标志的符号,通过视觉观察,我们能够获取这些图像所传递的各种民俗信息。这些图像符号在传统木板房的次梁装饰上尤为常见。20世纪七八十年代,栗子坪的村民在修建房屋时特别讲究对木板房的装饰,重视色彩质感。上次梁前,需请师傅绘梁、描色,次梁上的图案左右对称,中间一般为红色五角星,两边为圆形,边缘轮廓为栗棕色,在圆形两侧还会用长箭头或者树枝芽进行延伸。也有的会写一些积极性的语录,如:勤奋、努力、友善等,以此激励后代为追求美好生活而努力。这在我们看来,不仅具有激励作用,同时对后代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也具有一定导向作用。次梁装饰好后,配套的看棋也需要用各种形状的图案加以修饰,如“双喜字”“五角星”等图案比较常见。从现有的各种图案来看,多是以动植物为主,并采用夸张手法对其形象加以提炼,使其更具艺术效果。圆形图案的外围通常会结合龙、凤、朱雀等动物的纹样,或者用几何纹进行装饰。在人们心中,这些图案能够带来祥瑞,同时还能表达内心的祝愿。

二、仪式符号的生成条件

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现象,仪式的产生有其特定的社会、文化基础,构成其表现体的符号元素,一经置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并得到社会成员的认可时,就会成为约定俗成的意义表征系统。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寄希望于大自然,产生了“万物有灵”的思想,通过向自然朝拜、祭祀等各种形式,祈求获得自然的庇佑,而产生了各种古老的仪式。栗子坪村民居建造过程中的仪式文化符号也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与当地的自然、经济、文化具有密切的联系。

第一,自然经济条件。栗子坪村四周环山,森林资源极为丰富。在农耕社会,栗子坪村的先民们世代居住在大山之中,由于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受到极大影响。当地村民依据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就地取材,以木板房为主要居室进行生产生活。这种依靠自然环境生存的生产生活方式,造就了具有土家特色的农耕文明,如今这些保留至今的木板房既是民众们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的智慧结晶,也是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第二,人文思想基础。该村传统民居建造中的动土仪式、上梁仪式无不体现人们尊崇自然、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思想。当地村民通过运用大自然赠予的宝贵资源建造住房,在动土仪式中的选址,坚持依山而建的原则,充分利用木材和石材,结合地形,建造土家特色木板房,反映了当地人敬畏大山、尊崇自然的心理。

第三,民间信仰传统。当地社会生活中存在着的各种民俗事象,既有口头表达的词汇、语言,也有心理层面上的某种精神力量,还有仪式中具有象征意义的行为。这些民俗事象,都是通过人们对原始信仰的不断传承而逐渐形成的民间社会特有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渗透在人们日常生活各个方面。栗子坪村建房仪式过程中的实物符号,如排扇时用到的公鸡就是典型的动物信仰。鸡与“吉”谐音,人们把鸡当作吉祥、制恶的象征,于是在各种仪式上都会用到公鸡制煞,这种原始的祭鸡仪式,表明人们把动物看作具有灵气的“神”并加以尊崇的事实;伐梁和立屋时对鲁班师傅的祭拜行为体现的是对祖先、神灵的信仰;仪式过程中的语言符号,大都是祈福、庇佑的吉祥性语录,充分体现了乡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仪式符号的多元价值

人们在民俗生活中交往互动时,通过心理层面或者行为上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仪式符号,感受他们所指代或象征的文化内涵。这些符号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间蕴含着多元化的价值。

(一)民艺价值

第一,从语言符号来看,上梁仪式中的语言内容丰富,蕴含格言、谚语、俗语等多种形式,通过综合运用夸张、排比、比喻等各种修辞手法,语言符号的表意功能娱乐性、抒情化不断增强。例如说“刨梁词”时,两个师傅你唱一句我接一句,语言的风趣幽默,充满着感染力,所唱内容集中表现了当地土家人生活和劳动的场景。

第二,从实物符号来看,房屋建筑过程中,屋梁作为核心物件,当地人充分利用自然中木材的本色,巧用日常生活中的手工技艺,对梁木的砍伐、加工未做过多装饰。随着时间的流逝,如今保存有屋梁的房屋颜色逐步由板栗色褪变为浅棕色,给人一种古老又不失庄重的视觉效果。木板房与四周青山绿水构成了一幅静谧和谐的农家画卷,这正是自然美的体现。

第三,从行为符号来看,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地人有意识的简化了仪式过程中的繁琐步骤,许多原本具有鬼神崇拜的行为已逐渐淡化,更多的是祈福、娱乐等群众性活动。“抛梁”过程中,不再局限于以往的形式,而增添了“绕梁”的这一活动。这些仪式符号元素以其表意功能不断满足人们祈福、娱乐的心理需求。通过新的符号表现体展现不同的文化内涵,正是因为这些符号元素的组合、诠释,整个房屋过程中的仪式活动才得以展示出时代特色。

(二)教育价值

仪式符号作为当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其间蕴含的民族特质和民族精神,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第一,为学校文化教育提供实践教学素材。田野调查期间,我们也遇到了多个高校的师生来此调研,涉及建筑、艺术、思政等许多专业,他们通过收集田野资料,结合相关理论知识,深入挖掘分析资料背后的文化意义,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第二,有助于促进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栗子坪村作为民族文化特色村寨,吸引许多学生、游客前来实地参观、调查。当他们接触到这些原生态的符号元素,了解当地社会历史的发展,感受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其思想素质与价值观念也会潜移默化受到影响。

第三,有助于促进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木房选址、修建都是人们在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完成,充分体现了当地乡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对人们的环保意识、生态观念的形成具有一定导向作用。

(三)文化价值

参与房屋建造的整个仪式过程的人大部分都是当地村民,正是因为他们对建房过程中的这一整套行为仪式的认同、肯定,并通过这些仪式符号进行交流互动,他们关于建房仪式的态度和认知才得以发展和延续。由于仪式文化符号本身来源具有社会性,当他们与人们的心理认识产生了一定的联系,人们就会对这一约定俗成的仪式文化加以认同,才会自发地接受这些仪式符号所传递的信息。同时他们讲述整个仪式的过程也是文化传承、教育的过程。通过对这些仪式过程的回忆、整理、讲述,加上访问者的提问,他们会进行主动的思考和学习,使得这些地方性的知识得以不断延续、发展,有利于传承并发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四、结语

栗子坪村传统民居建造过程中的仪式文化的形成、发展与当地的人文、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本质上是土家族民俗文化符号的生活化,体现了乡民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智慧。探究这些仪式文化,深入挖掘其间的民艺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现实教育价值,既有助于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还可为学术研究、社会发展提供参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具有鲜明土家特色和文化底蕴的传统民居建筑逐渐被现代建筑所取代,相关的仪式也随逐步消逝,抢救和保护这些少数民族文化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

猜你喜欢

民俗仪式符号
冬季民俗节
学符号,比多少
民俗中的“牛”
十岁成长仪式
仪式感重要吗?
“+”“-”符号的由来
民俗节
变符号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Talking strateg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