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 “ 人生艺术化 ” 美学思想的当代阐释
2022-11-01◎曹敏
◎曹 敏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 200233)
人生艺术化是中国现代美学的一个命题。王国维、宗白华、朱光潜等学者主张构建中国现代人生论美学,把人生和艺术联系起来。在20世纪初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下,这种人生论美学的目的在于以艺术美化人心、净化人心,进而改造国民性,致力于启蒙与救亡。朱光潜对人生艺术化的理论言说最为详细,他把“人生艺术化”作为他前期的美学思想研究的出发点和理想目标,主张通过人生“美化”实现人生“净化”,以艺术和美的熏陶提升人内在的精神品格和精神境界,使人生情趣化、艺术化,经由个体的审美自觉进而拯救残败的社会,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人生艺术化”是一种审美的人生观和理想化的生活哲学,也是一种超越现实的生活境界,能够给当今时代人们的现实生存提供一种价值昭示的作用。
一、当代践行人生艺术化的现实背景
(一)人的本质以及现实生存
人生艺术化是一种由审美而实现生命自由的人生境界,直指人的本质生存。生命个体原本就有追求自由的生存状态的天性,这和朱光潜人生艺术化追求自由审美的诗意人生是契合的。马克思从人的活动入手描述人的本质特性,他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他能够用美的规律和内在尺度从事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海德格尔提出了“诗意的生活”概念,他认为人的本真存在是一种无蔽状态,艺术就是诗意存在本身。孔子曾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也是一种追求自由与完满的人生精神意向,根植于人的本质生存状态。每个生命个体把人生当作一件艺术品去塑造,在超越现实而不脱离现实的精神维度里提升生命质量,这是每个人通过自身修养可以达到的精神境界。所以人的本质是完满、整体性、和谐的,能够自由创造并欣赏生活。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的现实生存处境并非自由和诗意的本真形态,而是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偶然性。人类的物欲随着经济的发展得到了空前的满足,但是随着物质基础的极大丰富,专业化分工加强、劳动异化、道德信任危机等纷纷出现。人们的生活节奏在加快,日常生活变得忙碌,久而久之自由创造和欣赏的心境被功利化的实用目的所取代,人渐渐丧失了最初的本真和美好,遗忘了最初存在的本质。马克思曾分析现代社会人的异化这一现象,他认为人的劳动本身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在劳动过程中人体会到自我本质力量的实现,甚至产生自由悦乐的美感。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仅仅变成了一种维持生存的手段,人在无形中被技术、机器控制,失去了诗意的美感和创造性。当今社会“内卷”“996”这一热词的流行,正反映出了当下的年轻人为生存而焦虑奔波、被劳动异化的现状。人若感到“异化”和“沉沦”,就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以美的尺度衡量自己,寻找自己最初的诗意生存状态。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人类若想从后工业社会中解放出来,就要重新唤起生活的诗意理想,重新审视人生艺术化的现实意义和实现的可能性。
(二)生活审美化趋势
人生艺术化体现为日常生活的诗意化。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提倡人的感性生存,强调人以丰富的情趣、欣赏的眼光度量日常生活,寻求审美的内在超越性。比如中国文化悠久的茶文化,不失为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美学。所以,人生艺术化并不停留在口头标榜上,它应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一方面,生活审美化与人生艺术化对于美的诉求具有一致性,都追求审美给生活带来的精神享受,二者在精神向度上具有一致性:“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中,日常生活审美化并没有背弃人生艺术化,它是“人生艺术化”在后现代景观中的延续。”
另一方面,人生艺术化提倡以丰盈的情趣投入对于生活美的欣赏与创造,审美化趋势中浮现的大量媒介客观上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媒介的发达为艺术的创造和欣赏以及个体人生样态、人生形态、人生价值信念的表达与传达提供了更多的渠道。朱光潜认为艺术并非直觉的表现,而是需要媒介传达出来供别人欣赏,因为艺术具有社会性。人生艺术化所规定的生存状态也应该是具有社会性的。今天,一个人通过多样化的媒介来感知、重建、强化自我形象,而且还能把个人艺术化的生存方式、生存状态能够传达给更多人的欣赏,让更多人看到。我们自己对于他人对于世界的了解会更加清晰且多元。所以,客观来说媒介的兴盛有利于人生艺术化这一美学思想的实现。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在媒介技术和形式发展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的今天,各种网络媒介平台为我们的社交、工作、生活提供了崭新的“尺度”。比如如今兴盛的微信公众号、简书、豆瓣等平台和媒介都为个体创造性地展示、塑造自己提供了良好的渠道。电子媒介和网络的发达让每个人创造和欣赏日常生活的机会变多,艺术和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任何人在他的生活和现实中,都直接体现着某种艺术性与创造性的精神,后现代社会是创造性的社会。
然而,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和高强度的工作使人的生存处在一种紧张、忙碌的状态,人们的艺术精神和心灵自由受到压抑和裹挟,但人的本质生存特征以及追求自由的天性让他们对审美精神仍有向往和期盼,消费主义的裹挟就造成了人们过度沉迷于日常生活审美寻求一种替代性的满足。随着后现代主义社会的来临生活过度审美化趋势也日渐盛行。审美活动似乎覆盖了大家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服饰、衣容、周围的影视、广告,甚至城市中的高楼大厦建筑、街边的绿化植物摆设都在日益呈现美的形态。我们的生活被方方面面美化,物品的使用价值被削弱以后也被融入了美的元素,供人欣赏美的外观。按照韦尔施的理论,这种对于外在装饰美的追求是“用审美眼光来给现实裹上一层糖衣”过度的审美化已经造成了审美泛化:“迄今为止我们只是从艺术当中抽取了最肤浅的成分,然后用一种粗滥的方式把他表征出来。美的整体充其量变成了漂亮,崇高降格成了滑稽”。美的过度泛滥,会导致审美的肤浅化、荒漠化,人们的审美饥渴与审美麻木并存。
从以上的现实背景来看,人生艺术化一方面与生活审美化有可通约之处,它们都是人的审美诉求的体现,而且当今时代电子媒介的兴盛在客观上为人生艺术化的实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另一方面由于人内心对审美的强烈诉求以及消费主义的兴盛导致了生活过度的审美化,这种趋势偏离了人们对本质诗意生存的渴望。消费主义的扩张使审美却落入了泛化的圈套,泯灭了最初的诗意美感。人生艺术化的实现在当代还有多大的可能性?申云同认为人生艺术化在当下是难以践行的,因为“艺术也日益走向世俗化、商品化和消费化,传统的艺术拯救功能让位于艺术的消费功能,真正的艺术审美精神逐步走向退隐。”所以,人生艺术化一度处于一种失语的状态。同时,大家应看到后现代审美泛化的现象中涌动着新生的艺术精神,正如舒斯特曼认为:“人类通过审美经验来追求艺术性的自我塑造的冲动是不可抑制的,即使它受到体制性的美的艺术的传统框架的置换,受到后现代生活毁灭性的眩晕和折磨的威胁。”,重新审视人生艺术化美学思想能够给过度的审美泛化提供人文精神的涵养并带来一种价值昭示。只有从精神维度上消解技术造成的单层效果,才能释放出日常生活的审美属性。“人生艺术化”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真正的审美精神有众多渊源,无疑为这种审美属性的释放提供了借鉴。
二、朱光潜人生艺术化思想的现实意义
人生艺术化的思想在过去的历史背景下并没有得到真正地实现。它倾向于日神式静穆的审美观照和对艺术化的人生的追求对于处于水深火热的现代中国的国家振兴没有起到具体而明显的帮助作用。人生艺术化的人文内涵和人文精神的影响并不能取得实际的立竿见影的社会功用,更多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价值昭示和人文启蒙。在当今时代,面对生活过度审美化趋势,面对当代物质与技术对人们“异化”的状况,人生艺术化思想依然能给人的现实生存提供启发意义。
(一)对当代审美泛化的纠偏
当代过度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并没有给生活带来真正的诗意,人们的审美饥渴与审美麻木并存。日常生活审美化隐藏着一种危险,形成某种伪感性,导致真正审美感性衰落。如王尔德般为艺术而艺术的人生姿态,带给我们深刻的审美反思。在当今消费主义风起云涌的时代,“人生艺术化”美学思想的回归不失为对审美泛化纠偏的一个办法。
人生艺术化与生活过度审美化对现实采取了不同的态度。波德里亚对后现代消费社会的研究,揭示了以大众传媒为手段的消费社会变成了一个拟像的超现实社会。如铺天盖地的广告。人们沉溺于虚拟的影像之中,逃离、麻木、遮蔽了现实,堕入了影像迷宫,审美情趣被时代潮流裹挟。而人生艺术化并不是逃离现实而是在保持审美自律的前提下,在看穿现实真相并超越于尘世万物,最终对现实加以肯定,在平凡的事物中看出超越的意味来。最终能够在平凡的生活中落实到心灵的安静与平衡。
不仅如此,人生艺术化与生活过度审美化在如何对于外物的依赖程度也不同,日常生活审美化流于对艺术形式的追求,依附于外物,借助特定实物作为一种文化符号,通过外在刺激的强加而营造一种看似审美化的诗意生活。这种生活趋势被消费文化的裹挟,隐含他律的渗透。而人生艺术化超越于物,反对心为形役,主张用审美的态度关照对象,获得心灵的自由与愉悦。从朱光潜对与审美经验的分析可以看出人生艺术化不依赖于外物的特点。比如我在欣赏一棵古松的形象的时候凝视这棵古松本身,同时又在“斜视”这个“凝视”本身,我自觉地意识到我主动调节了看待一棵古松的眼光、自我的审美心理结构,以及我与古松的心理距离。我依靠了我的审美修养,才能自觉排除芜杂的欲望和成见,保持内心的虚静“澄怀味象”,并由此超越这棵古松形象本身而获得一种自我实现的美感,达到一种自由悦乐的审美状态并产生自我本质力量实现的价值感。“移情作用常伴随着美感经验,但是美感经验却可以无移情作用,有些艺术趣味高的人越冷静越能见出形象的美”可见,这种体现人生艺术化的审美经验更多依靠审美主体的内心修养来实现。审美有时并不需要依赖于外物的形象,这就接近于“无对象审美”的内审美形态。在这种艺术化审美经验的满足中,产生出一种超越审美对象的美感,如孔颜乐处,禅修的悦乐等等。“这种内省式的审美方式,是一种只有在完全超越功利计较的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状态下才能达到的人生境界。”可见,人生艺术化的审美体验的美感更丰富,且不依赖于外物。内审美形态启发我们:只要注重内心修养,那些本不属于日常所见声色之美的对象也可以产生“养目养心”的审美效果。人的道德修养是直接与审美内在精神沟通的。这种强调修养的美学思想能够对于审美泛化起到纠偏作用。
(二)培养健全审美人格建构和谐人生
完满的人生见于实用的活动、科学的活动、美感的活动者三种活动的平衡发展,是一个和谐发展的有机整体,真善美统一的人格理想是人生艺术化的价值取向,也是朱光潜人生美学的一个落脚点。完满的人格好比一件完整的艺术作品,大艺术家的作品也是他完满人格的体现与表征。朱光潜以艺术品的标准来看待完满的人格,他认为过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一篇好的文章一定就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其中全体与部分都息息相关,不能稍有移动或增减。一字一句之中都可以见出全篇精神的贯注。”而现实人生的每一部分和每一细节都能体现出完整的人格,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事都应该和整体的人格交相辉映,容不得假借和虚伪的掩饰。在怎样的处境、见到怎样的情趣就流露出怎样的风采,保持真实、本色的生活,这样的人生就是艺术化的。朱光潜特别推崇陶渊明静穆的人格理想:“大诗人首先在生活中把自己的人格涵养成一首完美的诗,充实而有光辉,写下来的诗是人格的焕发”在朱光潜看来,过一世本色生活的陶渊明是正是艺术化人生的代言人。
总之,培养健全审美人格是人生艺术化当代阐释的价值取向。这种具有启蒙思想和文艺气息的浪漫救国思想在产生之初受制于时代的困境未能引起应有的重视,但是对于今天处在科技日新月异和物质高度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却承受身心困厄的现代人而言,如何让思想和心灵回归本真,如何在出世与入世的平衡中收获身心怡然自得的快乐,如何实现人生艺术化的超然和自由,朱光潜人生艺术化仍然具有阐释的空间和借鉴的意义。“最终实现心灵指向超以象外的最高归宿,也因此其所建构的人生的艺术化的理想美学体系拥有了可资心灵在免俗中得到自我救赎的关怀空间,亦拥有了可资心灵在超脱与自由中实现体悟人生宇宙真谛、遨游大千世界的翅膀。”人生艺术化美学思想虽不以宣扬道德为目的,却在客观上取得润物细无声的道德教化的功用。美伸展同情,扩充想象,增加人情物理的深广准确的认识,这是一切道德的基础。艺术是生命的馈赠,以美和真摄涵生命存在,以善为人生理想的终途,最终铸就真善美统一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