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好问”天性伴随儿童成长
2022-11-01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集美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小学科学教育客座教授
高 翔
父母和教师每天都要应对儿童提出的一大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等千奇百怪的“灵魂拷问”。难怪父母总说他们就像一本行走的《十万个为什么》,教师则笑称他们是“问题儿童”。
儿童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探索世界,积累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好问”是儿童好奇心的重要表现方式,也是他们主动感知世界的内驱动力。“好问”是儿童的秉性,从无例外。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语言是思维的外衣,“问题儿童”用他们独特的提问方式,向我们演绎了他们不仅会观察,会推理,会质疑,更在提问的过程中积极地思考和学习。
纵观历史,国内国外,无数名家都曾是“问题儿童”。他们能够取得辉煌的成就,靠的是“好问”前的细致观察、“好问”中的反复钻研、“好问”后的积极实践和主动反思,靠的是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好问”激发儿童无限的潜能,驱动儿童朝着自我的人生理想和目标,砥砺奋进,稳步前行,有志者事竟成。
如果我们认可好奇和提问是人类的秉性,那么它对于儿童而言就不需要专门学习,外界也难以改变。然而,伴随儿童的成长,我们会发现,原本的“问题儿童”问题变少了,不那么敢问了,逐渐丧失了主动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的兴趣。
在学校里,学生是受教育者,教师是专业权威与知识权威,教师教,学生听,教师替代学生思考,学生被动地学。在家庭里,父母教育孩子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儿童是弱势群体,儿童的能力自然而然受到低估,在诸多条条框框和规矩的束缚下,在缺乏安全提问的空间里,儿童提问的权利不断被剥夺,好奇心慢慢消失,想象力渐渐枯萎。
对儿童“好问”的天性,是约束还是释放?是磨灭还是唤醒?
显然,在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教育遵循自然”与柏拉图所说的“教育是约束和指导青少年,培养他们正当的理智”的斗争中,后者占据了上风。
第斯多惠的语录中提及“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既然我们同意好问是儿童的天性,这种天性是他们构筑自己的认知世界、学会与这个世界共处的方式,实现着生命的自我更新与发展。那么,就让我们用包容的心态、理性的分析、睿智的思考,读懂儿童问题的含义,不再误解这种天性带来的种种“烦扰”。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斯宾塞也说“教育为未来生活做准备”。肩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担的教育人,是时候转变观念,顺应儿童好问的天性,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教育儿童,引领儿童,使之从“好问”转向好学,从“好问”走向善问。
让我们共同努力,唤醒儿童“好问”的天性,并使之成为习性,伴随儿童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