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哲学视野下发展医学检验教育的探讨
2022-11-01谢荣华屈文婷邵倞琦谢意浓
●谢荣华 屈文婷 邵倞琦 谢意浓
医学检验专业是医学大类专业的一个分支专业,检验专业学生通过在校学习人文知识、医学基础知识、检验专业课程和临床实习,掌握人体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的实验室检查,具体掌握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及其他体液检查,为临床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提供实验室的依据。医学检验教育不仅是教授学生检验专业知识与技能,更是思想品德、职业素养、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的融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形成了新的生态哲学理论,历经尊重自然规律、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到生态文明思想。什么是“生态哲学”?生态哲学就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生态文明,是按照生态文明的价值与逻辑所构思起来的新时代的哲学。本文旨在探讨生态哲学融入到医学检验教育中,培养具有生态哲学观的医学检验人才。
一、树立生态哲学观的医学检验教育
医学检验教育有独特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具有生态哲学全面整体观、辩证观、微生态观等。医学检验诊断疾病必须遵循生态哲学全面整体观、辩证观,从发病的内因、外因找病因,如患者有血尿,首先分析造成血尿的原因,是否是肾脏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膀胱肿瘤还是结石、泌尿生殖系统炎症疾病,然后通过实验室对患者尿、血液等进行相应的检验,最终辩证诊断是什么疾病。又如,患者贫血貌,外周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参考值下限,造成贫血的原因有很多:生成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破坏增多,如溶血性贫血;丢弃过多,如慢性失血,钩虫病等;不同病因,在实验室检查贫血的方案和治疗方案就不同。全面整体观、微生态观医学检验,人与自然界生物,以及与自身人体内的生物都是和谐共生关系,一旦这个整体平衡被打破,人将会得各种疾病,如外源性病原体感染、菌群失调、免疫失衡(超敏反应、免疫缺陷病)等,如滥用抗生素可以导致体内正常菌群转变为条件致病菌引起菌群失调症(肠炎、阴道炎、口腔炎等),通过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检出致病菌所引起的人体感染。在医学检验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树立生态哲学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中运用全面整体观、辩证观、微生态观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培养具有爱国家、爱社会、爱生命、促生态、促和谐、促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具有工匠精神的医学检验人才。
二、提高教师生态哲学文明思想
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医学检验教育中,必须提高教师生态哲学文明思想,只有意识到生态哲学文明思想对于检验教育的意义,对教育工作中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教师才会主动提高,学校尽可能为教师创造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升教师生态哲学文明思想的意义,首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教育的责任与意义,更好地履行教师的职责,更好地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矛盾与问题。其次,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思维与创新,反思、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第三,有助于提升教师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教师自身素质的需要,教师的人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检验专业教师一般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道德修养,但生态文化、生态意识、生态教学能力等生态素养方面还需通过多途径提高。一是邀请生态哲学方面的专家来学校给教师进行学术讲座、培训提高教师生态教育水平,并给参加培训老师颁发培训证、继续教育学分等。二是选派检验教师走出去系统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并到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进行实践学习。三是学校开展生态文明知识的研讨、交流、演讲、辩论赛、教研教改等活动。总之,检验教师通过多途径提高自身生态哲学文明思想,在平时教学中能主动有意识地将生态知识渗透到检验专业课的教学中,培养检验学生具有生态道德观、生态世界观、生态文明价值观。
三、修订检验课程培养体系
培养什么样的检验人,怎样培养检验人,培养具有生态素养的检验人必须修订检验课程培养体系,将生态文明相关课程纳入到课程教育体系中,将生态文明素养作为考核毕业的基本要求,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开发课程的标准之一。生态文明教育课不仅有理论课,还要有实践课。现有的检验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程(必修)、专业核心课程(必修)、专业综合实践课程(必修)、专业拓展课程(选修)。其中,生态文明教育列为专业拓展课程,16学时,学分1分,在第一学期开课,每周2课时,8周学完,为考查课程。培养较高生态素养的检验人,现有模式的课程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学校应召开检验专家(包括医院检验科专家)、检验教师、生态哲学专家等一起研究检验课程培养体系,而不是简单地在原有课程体系里增加生态文明教育课,研究内容应包括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教材、教材内容、教学大纲、教法、课时、学期开课时间、必修课还是选修课、考核方式等。
四、打造检验教学生态课堂
生态课堂是源于德国提出的,是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等相互影响、作用的动态平衡关系,以学生、教师共同发展为目标。目前,检验教学课堂还不是生态课堂,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体系,以考试为主要评价教学效果,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动机不强,学习方法单一,参与课堂意识不够,与教师缺乏交流,要建立检验教学生态课堂,一是建立生态课堂的交互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平衡与互动关系。二是完善师生和谐共生关系,师生的发展是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尤其对青年检验教师。三是实现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平衡关系,检验生态课堂是充分预设与动态生成的辩证统一。四是建立课堂的动态互评关系,教师动态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后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及发展能力等;学生动态评价教师的生态检验教学能力,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构建交互、和谐、民主的检验生态课堂是一个艰巨、长期的任务,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如设计艾滋病毒课堂教学,课前:布置学生通过网络了解艾滋病传播途径、艾滋病的危害,激发学习动机与兴趣;课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病例引入艾滋病教学;视频呈现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症状;抛锚式抛出问题:“目前为什么艾滋病还没有疫苗进行预防?”启发学生讨论问题,积极发言,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课后:请学生到学习通教学平台继续完成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作业,讨论、交流、质疑等。实现线上—线下课堂—线上混合式教学,师生的交流互动不受时间、空间约束。
五、运用生态哲学观进行检验实验教学
检验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临床检验基础、生物化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血液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及寄生虫检验等,理论与实验课时教学比例近似1:1,实验课的内容与临床检验关系非常密切,是进入临床实习前必须打下的基础,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检验技能,实验方法的选择与评价、操作方法规范、实验结果的准确及分析等都必须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马克思哲学方法论。如血液学检验骨髓细胞形态学,原始粒细胞、原始淋巴细胞、原始红细胞及原始单核细胞从细胞大小、形态、结构及染色等辨认有一定的难度,它们的区别尽在细微处,学生通过理论掌握各个原始细胞之间的细微区别,然后在显微镜下反复看骨髓片观察、比较不同的原始细胞,还可通过多媒体展示原始细胞图片、视频,提高辨认能力,最终达到准确识别,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做到理实一体化教学。实验方法的选择也很重要,同一个检验项目,可以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法,其实验原理、灵敏度高、特异性也不同,每个实验都有其局限性。如临床检验基础中尿蛋白检验方法有干化学试带法、加热乙酸法、磺基水杨酸法等。干化学试带法简便快速,受pH影响,对球蛋白不敏感;加热乙酸法特异性强、操作复杂;磺基水杨酸法灵敏度高、但干扰因素多,存在假阳性结果,故干化学试带法广泛用于健康普查、肾病筛查;加热乙酸法用于尿蛋白确诊实验。学生将来从事检验工作时根据疾病诊断需要正确选择检验方法、严格规范操作、正确分析检验结果,培养他们求真务实、实事求是,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检验工匠精神。
六、生态哲学思想融入检验创新创业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生态哲学思想与创新创业融合度不高,没有专门的创新创业机构,缺乏系统的创新创业课程与实践、思政老师缺乏专业背景、专业老师缺乏创新创业意识,缺乏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等。生态哲学思想对创新创业的方向有较大的指引,在校学习期间通过团学、党课活动、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基金、创新创业导师、创新创业平台等多途径培养检验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创新创业激情与活力,在创新创业全过程中始终贯穿理想信念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创新创业不仅是挣钱,更是实现人生理想目标,作为医学生,为健康中国作出应有的贡献。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了创新创业科,归招生就业处管理,指导教师由专业教师、思政教师、团学教师组成,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分到不同的指导老师进行指导,开展各级各类的创新创业项目,学校给予经费支持,如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兜兜快检”项目获湖南省医学技能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生态哲学思想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这不仅是检验专业教师、思政教师的责任,是全校所有教师共同的责任,而不是一个部门的责任,学校应形成创新创业激励机制,良好的氛围,与行业紧密合作,深度融合,打造生态哲学思想融入创新创业的路径。
七、营造检验职业技能大赛生态氛围
职业技能大赛已成为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省市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的初衷是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将技能大赛融合到常规教学中,以赛促教、以赛促建,以赛促评,让大多数师生都参与到大赛中来。目前,医学检验专业技能大赛以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还没有,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已举办过几次检验专业教师、检验学生技能大赛都取得不错的效果,比赛内容涵盖临床检验、微生物检验、寄生虫检验、生化检验、免疫检验及血液学检验等检验技能,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于2021年4月成功承办检验专业教师技能大赛。技能大赛的影响是积极的,正面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积极的方面是提升学校知名度、促进教学改革、提供了各校之间的专业交流平台及提高师生专业技能等;存在问题是,一些学校参赛目的性片面化,以获奖等级、数量为最终目标;参赛面窄,学校为了出成绩,没有让大多数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训练,而是赛前直接选拔学生训练比赛;技能大赛内容与平时教学实践内容不完全吻合。营造检验职业技能大赛生态氛围,一是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技能大赛相关文件,确立“以赛促教、以赛促建,以赛促评”的职业技能大赛观;二是教育部门、学校、指导老师及参赛学生要辩证对待技能大赛,不要以获奖作为竞赛的唯一目的;三是将职业技能大赛项目有机融入到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平时就参与到技能学习中,而不是赛前临时抱佛脚;四是学校营造职业技能大赛校园氛围,新生一进校就知道有检验专业职业技能大赛,让学生真正领会职业技能大赛的主旨,促进他们“职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哲学视野下发展医学检验教育要坚持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并结合各高校实际,开展具有特色的医学检验生态教育,让教师成为生态哲学传播者,让学生树立生态哲学思想,并内化于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贯彻生态文明行为,提高自身的生态素养、职业操守,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成为新时代具有生态哲学素养的医学检验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