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盒山核桃
2022-11-01杨晓琦
◎杨晓琦
班里有个孩子,总想逃避现实,幻想着高中三年只靠最后一学期的努力,就可以读一个好大学了,于是选择了“安逸”。与此相矛盾的是,他对好成绩的追求又很执着。
了解得知,这孩子从小到大都是家里的“独裁者”,父母在他面前毫无威信可言,和他说话都得小心翼翼。只有当老师在场的时候,父母才会觉得稍有底气一些;平日里,只能低声下气,妥协顺从。他们没办法,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老师身上。
我多次找他谈话,劝诫他青春须早为,而他总是以一副“为时尚早”的态度告诉我:还没有感觉到学习的紧迫感,初三那年他就是通过最后几个月的努力考上重点高中的……
我告诉他这是典型的侥幸心态,一心想投机取巧,是内心浮躁的表现;作为学生,唯有勤奋务实、做好规划,才能收获胜利的果实。他虽表面认可,行动上却从未落实,依旧沉迷于幻想之中。一次次考试的打击,一次次成绩的滑坡,都没能让他及时醒悟,反倒让他更加怠惰,寻找各种理由逃离校园,沉迷于游戏的“英雄战绩”之中。
我从其父母的反馈中得知,他已患上了“网瘾症”。按联合国的有关界定,网络成瘾是一种精神疾病。而他的经历,让我亲眼目睹了一个孩子逐渐游离现实,沉迷游戏的幻想之中无法自拔,乃至与现实生活脱轨的过程。
我一次次找他谈话,帮助他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可事与愿违,他完全不能抵抗手机游戏的诱惑,甚至为此与学科老师闹矛盾,撕毁笔记,以至删除了与我的各种联系方式。我虽愤怒失望,但依旧对他心存包容。
我时常提醒自己,要督促他积极参与现实生活,以获得生活和学习的成就感,尽可能消除游戏带给他的虚无感。
有一天,他的父母在提前接走了“腰疼”的他后,又在晚上悄悄来到学校门口,算着我离校的时间,给我打电话,说是带了自家种的山核桃给我尝尝。我委婉地拒绝了,我知道他们的生活一直都很拮据。
在办公室又坐了一个多小时,看看时间快到十一点了,估摸着他们应该走了。结果刚出门,又接到电话,说他们仍旧在门口等着。电话里的声音充满了央求与卑微,我坚定的念头开始动摇,有些心疼这对苦心的父母了。
我不知道他们等了多久,听他们的口气,我知道即使在办公室坐到半夜,他们今天也一定要等到我,这样他们才会安心。那一刻,我内心纠结万分。我是一名人民教师,怎能受此“礼物”。在情与理之间的徘徊中,我劝诫他们要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比如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亲子关系,而不能完全依赖外力或外人。
我终究还是收下了那两盒沉甸甸的山核桃。在那一瞬间,我感觉有一股压力压在了我的肩上……
孩子回到学校后,我单独找到他,毫不避讳地把他父母如何等到半夜,如何“卑微”地给老师送礼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我向他坦白了我的矛盾痛苦。为了“偿还”他父母的盛情,我给他买了两箱牛奶。
他听了我的话之后,沉默良久,泪水滴在了衣襟上……
他知道自己自控力差,需要不间断的提醒。于是我和他约定,每天来我这里领一颗山核桃,直到高考结束。
就这样,我们俩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他每天都按时来办公室领取一颗山核桃。每次来的时候,我俩通常都是相对无言,后来逐渐心有灵犀,他的成绩在不断进步。由于功课落下太多,他学得很吃力,尽管如此,他一直没有放弃,并坚信自己一定能考上本科。
后来,尽管他加倍努力,但由于荒废太久,最终高考成绩与本科线还是差了6分。我劝他不要灰心,并和他一起关注之后的高考征集志愿。皇天不负有心人,他最终被铜陵一个本科学院录取了。
那一天,他把高考录取通知书拍照发给了我,又把那藏了一堆的山核桃重新包装好送到了我的办公室,还在一张纸上写道:老师谢谢您!我又把我爸妈的尊严找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