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宋时期工笔画的审美特征

2022-11-01朱明月

名家名作 2022年11期
关键词:仕女图设色画家

朱明月

唐朝建立后便吸取了隋朝覆灭的教训,积极发展社会生产,对外经济交流活跃,为绘画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社会条件。隋虽存世时间不长,但其绘画成就也为唐代的绘画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初唐时期,统治者积极吸收外来艺术形式,绘画创作者也十分活跃,因而为后世累积了许多传世名画。

随着唐末的割据纷争,国家逐步陷入混乱的局面,不久后便经历了五代十国的短期分裂,直到宋朝建立。随着国家政治中心的转移以及北宋、南宋的分化局面,南北方画家们的迁移与交流更加促进了宋朝绘画发展的多样性与繁荣,而手工业和商业的进步也加速了绘画的发展进程。

一、历史背景下的主体性

(一)《步辇图 》

《步辇图》是初唐画家阎立本的代表作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具有极高的史料及艺术价值。阎立本曾多次为唐太宗李世民画像以及描绘重大历史事件,同时因初唐时期政治宣传的需要,基本奠定了阎立本的绘画创作风格,即主要围绕政治经济文化宣传,因此其作品有着丰富的记录历史的作用,也是当代学者考察唐代历史的重要依据。

此幅作品为绢本设色工笔人物画。作品主要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迎亲使者禄东赞的场面。唐朝在当时十分强大,为了巩固其政权并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唐太宗便派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因此有了这幅画中的场面。画面中右侧的唐太宗身形魁梧,与身旁娇小的侍女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显出唐太宗李世民不可撼动的政治地位和不可侵犯的高大形象。唐太宗的面目十分俊朗、神情庄重,展现了一代明君的至尊风采。画面左侧三人,前为典礼官、中为禄东赞、后为通译官,三人皆为拱手致敬礼态,表现出使者们对唐太宗的尊敬。

画面中人物的次序安排形成了一种巧妙的平衡,这种平衡不仅有利于画面布局,也蕴含了历史背景下的人物地位,将历史故事融入画中,是国内现存关于西藏历史最早的一幅工笔画。

(二)《历代帝王图 》

《历代帝王图》也是唐太宗时期画家阎立本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反映初唐工笔人物画水平的又一幅重要作品。此幅作品描绘了唐代历史前的十三位帝王:前汉昭帝刘弗陵、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吴主孙权、蜀主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陈文帝陈蒨、陈废帝陈伯宗、陈宣帝陈顼、陈后主陈叔宝、北周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每位帝王身旁分别带有随从。画面中对每位帝王的面目神情以及肌肉走向的描绘皆有区分,人物刻画细致且个性分明,画面无背景衬托,而是着力刻画每个人物的外貌特征。对于每位帝王的细节描绘,都根据帝王的个性和其统治朝代的风格特征进行区分刻画。

从唐代的视角来看,画家对历代十三位帝王的整理描绘与细致分析,侧面反映出当时唐代政权的稳固与自信,表达了唐代对历史上有能力一统国家政权的帝王的认可以及对昏庸帝王的否定。这幅作品体现出当时唐代人物画的发展水平和纪实能力,不仅能为当代绘画学者考察唐代人物画提供便利,也能为当代历史学者考察唐以前的部分朝代提供佐证。

(三)《清明上河图》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绘画史上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作者张择端是北宋时期著名画家,其自幼读书,后习绘画。在张择端完成这幅历史长卷后,便将它献给了宋徽宗。宋徽宗便为此画题写了“清明上河图”。辛亥革命后,《清明上河图》被清末代皇帝溥仪盗出宫外,存于天津租界内。抗战的胜利后,《清明上河图》下落不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后,相关部门着手整理文化遗产,有书画鉴定专家在东北博物馆库房里翻出了《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上虽没有作者落款,但历代名人的题跋与收藏印章纷繁复杂,在金代张著的题跋中便明确记载了张择端的生平。后经更多专家考证,确认这幅长卷即为千百年来闻名遐迩的《清明上河图》。至此,遗失多年的稀世国宝得以入藏故宫博物院。

此画为绢本,淡笔墨着色。由于画面描绘形象过多,因此用到了许多技法,包括白描、工笔设色、兼工带写等。在表现手法上为服务于长卷画面需要,运用了“散点透视法”来绘制全景图像。整幅画面中的主体人物多数为寻常百姓,并非官宦人家。而画面中少有的上流社会人物,如骑马坐轿的权势或酒楼内悠闲畅饮的公子,更与劳动人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侧面反映出画家对于社会历史真实性的追求。画中的每个人物、每处景象都安排得合理得当,疏密聚散的画面关系也处理得恰到好处。这幅作品不仅体现了北宋建筑风格特点,同时也使北宋都市百姓的生活完美再现于画中,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与艺术价值。

二、构图色彩的形式美

(一)《唐宫仕女图》

《唐宫仕女图》是由《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宫乐图》五幅仕女图所组成的,并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1.《虢国夫人游春图》

《虢国夫人游春图》是盛唐时期工笔人物画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张萱。张萱擅画贵公子、宫苑仕女等题材。这幅作品主要描绘了杨玉环的三姐虢国夫人,携其眷属三月三日出游的场景。此图为绢本设色,无多余背景描绘,画面重心集中在人物及鞍马上。画面中人物布局主次分明,画家通过对人物的大小、距离的远近以及画中马的种类和马鞍不同长度的细节刻画,点明了骑着第一匹最高大的三鬃马的男装扮相人物便是虢国夫人,并合理地规划了每位亲眷的构图位置。人物的面目及形态从容,马儿步伐轻快,突显出轻松愉悦的郊游主题。亲眷们艳丽的服饰和带有细致图案装饰的马鞍等,皆表现出盛唐时期贵族生活的奢华。

2.《捣练图》

画家张萱的又一幅工笔人物代表性作品《捣练图》主要描绘了盛唐时期妇女捣练缝衣时的劳作场景。作品为绢本,矿物重彩设色。画面采用散点透视,按照画面工序分为捣练、缝衣、熨烫三组,共十二个人物,构图和谐饱满,每位妇女的动作神态端庄,并都进行了细致刻画。背景仅做了简单处理,没有过多修饰,更加突出了以人物为中心的捣练动态,点明主题。整幅画抓住了妇女们洗衣劳动场景中真实的细节动作,下方扇火和仰首弯腰的小女孩为整幅画面增添了生机,她们的好奇神情也与专心捣练的妇女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充满了生活趣味,使画面更加丰富灵动。妇女们身着的服饰,色彩既艳丽又柔和,整体色调和谐不繁琐。全画中的人物动作联系皆相互呼应,自然且生动。

3.《簪花仕女图》

《簪花仕女图》是唐代中期工笔画家周昉的代表作之一。周昉的仕女画初学于张萱,后则小异,继承并发展了张萱的仕女画风格。此幅作品为绢本重彩设色,主要描绘了六位华丽的仕女,人物主次远近安排巧妙,多为浓丽丰腴姿态。画面中除人物外,还自然融入了花、蝶、鹤、犬,用以丰富画面。景物衬托少而精,使原本孤立的人物有了故事性。全景构图采用平铺列绘的方式,人物之间似有联系又似场景片段式呈现,用色艳丽偏暖,同时体现出唐代中期贵族仕女常戏于花蝶鹤犬间的生活状态和雍容华贵却无所事事的生活本质。画家注重对人物表情神态的细致刻画,通过对其精神面貌的描绘,反映了在当时背景下,画中人物在闲逸生活中的苦闷心境,是唐代仕女画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4.《挥扇仕女图》

同为画家周昉代表作之一的《挥扇仕女图》,材质为绢本设色。整幅画面中共有十三人,按构图分为挥扇、抚琴、对镜、围绣、闲憩五组情景。主要描绘了不同身份的宫廷仕女们的生活状态,并表达了画家对她们生存状态的同情与怜悯。周昉生活在国家危机日益严重的时期,绘画作品也随之表现当时的人们对社会现状的忧虑。纵使宫廷内花团锦簇,也无法消除人物内心的忧愁。画面中人物线条秀丽,设色鲜艳,以暖色调为主,表现并衬托出宫中环境。除人物外,画面中的扇、琴、梧桐等均有着丰富人物性格情感的作用。

5.《宫乐图》

《宫乐图》目前由专家考证后暂判定为晚唐时期的绘画作品, 作者佚名,绢本设色。画面中描绘了十位穿着华丽的女眷围坐一张方桌的场景,画面左侧另有两名侍女为站立姿态。画面视角正向对着的四位女眷分别把玩着一种乐器:筚篥、琵琶、古筝和笙。因方桌上摆着茶盏和觞等饮具,基本可以把画面情节分为品茗、奏乐、饮酒等情景。人物服饰色彩搭配艳丽不俗,基本符合唐代仕女画普遍设色的风貌,而画面中心的方桌、饮具、乐器等,配色典雅稳重,深沉而不老气。背景仍继承唐代仕女图绘画习惯未加背景修饰,但在整体视觉上却给人构图饱满的感觉。

(二)《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时期画家王希孟十八岁时所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绢本设色长卷。纵观全图为大青绿着色,笔墨工致,构思精巧。这幅作品在技法上继承并发展了青绿没骨山水的表现技法。

画家王希孟用厚重的石青石绿加强了青绿山水的苍翠效果,设色匀净清丽,在青绿色之间施加赭色,以没骨法画枝干,皴点写山坡,极大地丰富了青绿山水的表现力。画中人物不勾衣褶,更加突显出青山绿水的气势磅礴。构图上灵活运用了深远、高远、平远,以不同视角丰富展现出千里江山的壮丽。画面中所描绘的连绵群山、浩瀚江河、繁复村野、灵动舟船和精美楼阁,不仅表达了浩瀚江山之宏伟,也蕴含了对美好乡间生活的向往,是宋代绘画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三、艺术表达的形象性

(一)《五牛图》

《五牛图》是唐代时期画家韩滉的作品,是目前所见不多的唐代纸本设色工笔作品,同时也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作品主要描述了五头不同角度的牛,一咬着草木俯首蹭痒、一仰首摇尾前行、一老态龙钟、一回首而顾、一络首而立,形态各异却皆为朴实形象。画面采用近景式构图,用线勾勒为主要表现手法,在结构处略施晕染,整体画面十分简洁,主体突出,主要表现出了每头牛不同的神态及性格。

古往今来,绘画作品中的“牛”常被用来拟人化,是美好品格的象征,比喻敢于拼搏的精神。画家韩滉所描绘的“牛”姿态生动,表现了农耕劳动中的勤劳、质朴、奉献。“牛”是极其重要的农耕生产力之一,借用“牛”的形象创作渗透至质朴劳作、勤恳奉献的高尚情感,是艺术作品的升华与人文价值的提升。而创作形象的自然朴实,也给予观者一种自然朴实的感受。

(二)《瑞鹤图》

《瑞鹤图》是宋徽宗赵佶的代表作之一。宋徽宗十分热爱书画艺术,其艺术造诣也极高。可是作为皇帝来说,他的政治能力远低于艺术造诣,自其继位后,宋朝实力一落千丈,但宋朝的绘画却因宋徽宗得到了空前发展。他生于宫中,从小有着接触文学艺术的良好条件,热爱书画文学,能诗擅文,后自创了书法“瘦金体”,且对花鸟画也十分擅长。他大力扩充画院,兴办画学,并编写了《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其代表作品《瑞鹤图》一改往常花鸟画的构图,主要描绘了一群姿态各异的仙鹤在云雾缭绕之中翱翔于宫殿楼阁之上的场景。

画面中共计二十只仙鹤,有两只站立于楼阁左右两侧的最高点,对画面构图起到了稳定作用。楼阁随着仙鹤也处于云雾缭绕之中,给人感觉神秘且庄重,并加重了整幅画面下方的重量感,和翱翔于画面上空的仙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幅画面所选用的仙鹤、楼阁、云雾等,皆有吉祥寓意,画面整体布局与色彩搭配也十分和谐稳定。除绘画技巧的进步外,也提升了后人对于传统工笔花鸟的审美体验。

四、结语

身为当代学者,在临习中国传统绘画时应该更多地去思考传统绘画为后世绘画所带来的价值观念和审美体验,从而运用到当代的绘画创作中。一幅作品的创作首先要基于历史背景的主体性,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征。当代的学者更应该去发扬与传承当代历史文化,使绘画本身的意义更加多元,表达个人的艺术理念。在当代社会,画家应该多多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老一辈留下的宝贵经验,创造出更加鲜活、更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

猜你喜欢

仕女图设色画家
《岩高千尺虎》
《洪福绵绵》《唐代仕女图的现代再设计》《梦》《夜》《解忧杂货铺》《勤俭节约—节约用纸》
张充和欲扔进纸篓的《仕女图》
《独白系列之三》
酷炫小画家
《鹿鸣》绢本设色
《鹿语系列之二》 纸本设色
脑洞大开的国画,这么hi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