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华裔文学生态审美与新女性形象
2022-11-01郭洁洁
郭洁洁
一、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华裔文学作品相关研究
20 世纪末,随着全球生态意识的日益增强,生态女性主义作为新视角中的生态观念逐渐兴起。生态女性主义是一场建立在共同理论基础之上的全球性运动。生态女性主义不仅是一种反对压迫的社会思潮和理论,而且是分析问题的一种方式和价值观。澳大利亚女哲学家薇尔·普鲁姆德提出:打破两元论,意味着相互关系的重建,并消除对相互依赖的否认,也意味着重新评估曾经被贬低的一方的价值,身体、情感、想象、动物、女性和自然均属此列。
本文基于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里的本硕博论文、期刊与数据,以“生态女性主义”为主题进行检索,发现2000 年以后以“生态女性主义”为关键词的论文篇数每年呈迅速递增趋势,篇数从2000 年的356 篇增至2015 年的1359 篇,2015 年后基本上也在大幅度攀升。这种数量变化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000 年后中国存在一股“生态女性主义研究热潮”。 但通过分析发现,以“华裔文学中的生态女性主义”为主题的学术论文却只有寥寥数篇。这其中杨东英就美国华裔女性身份构建进行研究;李海霞分析了女性和自然的关系,通过解读小说文本,对华裔女性身份进行解读,认为自然和女性共生共长;许娟从生态主义视角解读了美国华裔女性作家的另一部作品《女勇士》,探讨木兰形象塑造并反思两性关系。
本文采取文本细读、文献研究和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等方法对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进行审视分析,关注自然与女性的生态联系,对其中所蕴含的生态伦理和女性主义进行一番全新的解读,认为作品中所体现的生态女性主义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还是建构华裔身份的意识形态斗争,力求改善华裔女性的处境,为华裔文学研究提供生态视角的文艺学研究,进而对华裔女性作家做出客观、全面的历史评价。
纵观国内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华裔文学的研究现状,为数不多的研究只停留在针对身份构建和身份流变做的本土化阐释,较多关注美国华裔女性小说中所体现出的中美文化差异与冲突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华裔的族裔性等问题,而从文学生态审美角度研究的学者却很少,对文本内容的分析远远不够,对隐喻的文化象征意义鲜有提及,这说明华裔文学的研究视角需要进一步拓展。
二、华裔文学生态审美叙事中的生态女性主义审美价值
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以隐喻的方式把自然和女性联系起来。花园的隐喻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文化和宗教背景,代表文本作者坚守希望,充满斗志。《雅歌》里用“园”表达爱情,而《牡丹亭》中的花园具有强烈的身体隐喻。废败得毫无生气的花园和牧歌式背景中景色绮丽的花园都有深刻的文化隐喻功能。露丝在花园里完成了精神探索、自我觉醒、自我顿悟,还原自己的初心,花园是这些行为完成的场所,本身也是他者对象。对于仍然在努力获取发声机会的华裔群体来说,无论是等爱的勇气、坚持的勇气,还是放弃的勇气,这份勇气才是最重要的东西。《喜福会》的文艺书写,涵盖伦理、意志与复杂人性,蕴含华裔女性追求独立、平衡、进取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蕴。
谭恩美的作品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如服饰、山水和珠宝首饰等,它们寄寓了作家的情感,体现了审美内涵。站在文化隐喻的角度诠释建设文化、传承生态审美圈很有必要。其中,《喜福会》开篇《许露丝的故事》里描写的主人公许露丝是一位温柔、和善的女性,她一贯倡导男女经济平等,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反对性别歧视。谭恩美在该篇中塑造了许露丝这一女性形象,充分反映了谭恩美倡导男女平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本文仅选取“花园”这一艺术意象进行论述。花园作为审美意象是谭恩美从生活中提炼的,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花草养护场所,是凝聚了作家生命态度、生活体验与精神领悟的结晶。
角色不同所使用的方法也是不同的。仔细分析牧人所采取的行动策略,不难发现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牵引,一种是驱动。虽然两种方式在特定环境下都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用牵引的方法一般只能照顾到一头牛,而用驱动的方法不仅适用于一头牛,也适用于一群牛,一旦掌握技巧和方法就能驾驭自如。是牵引好还是驱动好其实已经不言而喻,尤其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方面,驱动的方法更有优势。经验丰富的牧者一般都是放开缰绳,指明方向,让开首位,驱动前行。只有当牛偏离了前行的方向,牧人才给予指示、矫正,这样做不仅省力,而且提高了效率,这就是牧者的智慧。
隐喻除了语言学和语用学的传统用法,还可以改善审美疲劳,将读者思维引入生态美学的意境。隐喻有它的优势,它既可比喻思想,又可归类观念,同时可以帮助挣脱资本及文化霸权的囿限。作为生态审美身份,隐喻在视觉艺术和文学艺术中都有突出的表现,又与华裔生来所负笈的民族融合的使命在精神的根脉中相承相融,以细小孔罅的发音合奏了一曲生态学时代敬畏生命、保护生态的优美乐章。通过对华裔作品中文化隐喻的解读,挖掘其蕴含的生态审美意识,有利于对生态美学的理解和完善。
三、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喜福会》“花园”隐喻的生态审美
华裔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研究领域多元化,包括小说、诗歌 、散文等形式,华裔女性作家对华裔文学的解读历来不一致。其中林露德对历史进行审视与再现;伍慧明《向我来》《骨》《望岩》中细腻入微的写作风格让人深入思考文本内涵;任璧莲对跨文化隐患积极洞察,用金色幽默的叙事方法从跨种族视野表达了对族裔身份的理想诉求,她的文字如书名,《典型的美国佬》《谁是爱尔兰人》《梦娜在希望之乡》温柔而有趣,充满勇气和活力;张岚的小说叙事有张力,文字优雅,她用幽默的文笔吸引了读者目光;汤亭亭的作品用不同的题材写出风格迥异的女权主义文学风格,文中抑扬顿挫的广东话增加了许多生趣;陈美玲通过《我如何得到那个名字》这首诗为中国人赢得了西方人的尊重。她的文笔端庄,她希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西方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虽然写作手法柔和温婉,但抨击了西方的种族歧视。
无论是杂糅戏谑的诗学,抑或是优雅隐晦的文学,华裔女性作家不仅将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生态思想纳入女性主义,还加入了文学想象,彰显生态女性主义的丰富内涵及其生态阐释力,文本中使用生态女性主义揭示了女性自我梳理、自我意识、自我觉醒的全过程。美国华裔女性身份在写作过程中不断得以塑造、开拓和演变。她们的创作挖掘、提炼并营造出思想内蕴的新境界,既是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为中国作家与中国文学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视角与文本。阅读美国华裔文学的其中一个好处就是能批判性地自我反省女性的权利。一方面,华裔女性作品中可挖掘的生态主义价值较高。小说中各色女主人公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华裔女性作家在女主人公身上寄托了生态女性主义审美价值的理性回归思想,芸芸众生,普通者居多,应该在平凡的命运中挖掘闪光点,保持坚定而强大的内心。通过亲子关系和子女命运之间的对应,作品表现出精神元素的代代传承。另一方面,华裔女性作家的思想既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孔孟思想的影响很深,同时在美国主流文化的价值观下又撷取了同时代的西方生态女性主义的部分主张,再加上华裔女性的独特视角与体验特别是华裔的反对二元权利的文本创作的实践经验。通过本研究,希望海内外读者对华裔女性形象有深层次的理解,同时加深和拓宽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华裔文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首先,针对跨区域活动的趋势,我国应当尽快在中央建立专门的反黑领导机构,再组建一支国家级的打黑专业队伍。这支队伍的主体应当从公、检、法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并相对独立于各政法部门,直接对反黑领导机构负责,再辅之以法律、金融等相关行业的专家组成顾问团,主要负责全国反黑情报的收集、研判、立案、流转、指导等工作。[20]这种做法的优势在于,可以从中央层面掌握和分析全国有组织犯罪态势,制定宏观的打击战略和方针,协调各执法部门工作,统筹打击力量,确保打击效果;相对独立和高级别的机构也能较少受到“保护伞”的干扰,有利于深挖国家公职人员中的“内线”。[21]
谭恩美将自然与女性紧密联系起来,在其作品中既有柔弱、隐忍的女性,又不乏倔强、刚强的女性,这些女性从不同侧面表现出了大自然意象的某些特征,具有朦胧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蕴。华裔作家谭恩美的四部小说,尤其是《喜福会》里有大量自然生态描写,以管窥豹,足见华裔作家的生态理念和文化情怀。攫取生态批评的审美原则之一的交融性原则,对文本展开研究,从生态审美的角度审视《喜福会》,发现其中华裔的生存状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审美意识。
(5)若工业废水中的的浓度约为1.0×10-4mol·L-1,取工业废水5mL于试管中,滴加2滴0.1mol·L-1的硝酸银溶液,能否看到沉淀?____(计算说明)。[已知1mL溶液以20滴计;Ks p(AgNO2)=2×10-8]
女性人物身上也折射出了无限自然生态之美,因而女性与自然的“同构”是内嵌于统治的逻辑框架之内的,体现了生态审美的交融性原则。这是露丝的性情使然做出的自我选择,摒除自我与自然的隔阂,全身心投入自然中。
四、华裔女性文学作品中的生态审美意义
谭恩美的作品适合从生态女性主义、文化隐喻等层面解读,或者进行多层面交叉阐释。她在小说中塑造了一批独立乐观、打破藩篱的新女性形象,她们身上充分体现了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和对人生价值的崭新领悟,倡导在性别平等的基础上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通过聚焦生态审美与文化隐喻的关系,概述文化因素和性别身份的关系,进一步扩大了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研究范围,为生态研究的解读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华裔写作对美国历史最重要的作用是打破二元对立,调节了中西矛盾与冲突,寻求人的自然性与人的社会文化性的融合,珍视生命,倡导平等、包容、博爱、和谐的价值观和有机联系、共生共荣的生态智慧。华裔女性的觉醒,体现出华裔文学在现阶段社会转型期妇女渴望独立自由的精神面貌。这正是华裔女性小说在华裔文学创作题材中挖掘、提炼并营造出思想内蕴的新境界。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研究把自然意象和文学研究结合起来,通过研究关键情节中文化隐喻的作用,把自然景物融入文本中,以此探讨自然意象对小说文本的意义构建和深化主题的作用。自然风景里花草的变迁将小说中的华人文化凸显出来,以独特方式展示了华裔生存的困境,揭示了寻找文化认同的强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