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协作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2-11-01温士贤
温士贤
(华南师范大学 旅游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631)
一、引言
在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失衡的民族结构与脆弱的民族关系成为最有可能撕裂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的主要力量。”如何通过国家公共权力将不同民族群体进行有效民族整合,消除因民族异质性要素带来的民族之间、民族与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建构出各民族群体共同认同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是现代国家政党着力解决的社会问题。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民族团结工作,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作为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伟大实践证明,我们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日益现代化,各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然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也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诸多风险与挑战。“其中敌对势力瓦解、分化、阻挠、破坏国家统一和主权完整的阴谋从未放弃,国内民族问题和边疆民族地区往往成为敌对势力阻挠、遏制中国发展崛起的利用工具。过去如此,今天依然如此。”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要进一步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确保民族领域和谐稳定与长治久安。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不断创新民族工作,积极应对国内外两个大局。在2014年5月召开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大限度团结依靠各族群众,使每个民族、每个公民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共享祖国繁荣发展的成果。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这一论述为新时期的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时代民族工作中的纲领性地位。其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阐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意义。在2017年召开的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正式写入党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二、由弥合东西发展差距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宏观的民族分布格局来看,少数民族人口大部分聚居在西部地区。受历史因素、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西部地区各族群众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长期以来,东西部发展差距成为制约中国社会均衡发展的关键问题。1935年,地理学家胡焕庸划出一条我国人口密度对比线——“瑷珲-腾冲线”(也被称为“胡焕庸线”),此线东南方36%的国土上居住着96%人口,而此线西北方64%的国土上仅分布着全国4%的人口。时至今日,这一人口分布格局仍未能得到根本扭转。“瑷珲-腾冲线”也成为目前城镇化水平的分割线,这条线的东南各省区市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这条线的西北各省区城镇化水平要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关乎民族团结与边疆稳定的政治问题。如果民族地区发展差距持续拉大的趋势长期得不到根本扭转,就会造成心理失衡乃至民族关系、地区关系失衡。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即注重团结和帮助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新中国成立后,构建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成为党和国家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课题。1956 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着重论述了民族关系问题。其中强调在民族关系问题上,要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我们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只有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弥合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才能真正实现各族群众的共同繁荣,并将各族群众凝聚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来。
1979 年,中国政府即组织东部省市对西部贫困地区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其后,东部省市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对口支援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展开,并成为践行“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一项重要制度内容。改革开放初期,西部省区经济社会发展缺少相应的经济基础,对口支援多是东部省市对西部地区单向度的道义援助。20 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西部省区市场经济日渐活跃、资源优势日益明显,东部地区的单向帮扶模式逐步演变为东西协作模式。在东西协作的实践中,涌现出闽宁协作、沪滇合作、两广协作等典型东西协作案例。旷日持久的东西协作以鲜活的事实证明,我国各族群众是互相离不开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从既有文献来看,学者对东西协作的研究,多是从贫困治理、财政制度、绩效评估、制度优化等维度进行探讨,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功能与价值。
东西协作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不能以单一的经济指标加以考量,而应看到它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带来的综合效益。在脱贫攻坚任务压力下,既往的东西协作实践更为看重西部受援地区的经济发展。随着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东西协作也进入到新的历史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东西协作工作应进行重新战略定位。东西协作在进一步巩固前期脱贫成果的同时,应聚焦培育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铸牢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经济社会基础。
三、东西协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机制
东西协作,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也是铸牢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要求。通过对结对帮扶典型案例的分析发现,东西协作从多个维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即有效推动东西跨地区协作、强化各族群众经济联系、促进各民族文化交融、助推各族群众空间互嵌、培育各族群众情感纽带。可以说,东西协作在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铸牢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着重要功能与价值。
(一) 东西协作推动东西跨地区协作
长期以来,东西部发展差距是制约我国社会均衡发展的关键问题,这对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政策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按照行政区划管理体制,地方行政区域受上级行政辖区统辖,进而使东西部地区之间缺少横向联系纽带。中国国土面积辽阔、地区差异和民族差异明显,如果单纯按照行政区划管理体制进行国家治理,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和社会文化往来。中国政府在贫困治理实践中,创造了全国范围的东西协作模式,构建起东西部地区之间的横向联系纽带,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行政区划垂直管理体制的内在缺陷。
东西协作有效推动了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跨地区、跨部门协作,同时也有效促进了东西部各族群众间的大交流、大团结与大融合。在具体的实施层面,这种跨地区间协作由省市层面延伸到县区层面,从而避免了政府部门科层体制带来的审批手续繁琐、信息沟通低效等问题。东西协作促进东西部地区间的跨地区协作,使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能成为各族群众共同居住的美好家园,各族群众在协作发展中凝聚为一个联系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长达20余年的“闽宁协作”,成为东西协作的典范模式。1996年,福建启动对口帮扶宁夏的相关工作。在其后的协作实践中,两地政府建立了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协作机制。在20余年的闽宁协作中,福建累计援助宁夏30多亿元,约200名干部、2000多名专业人才赴宁夏贫困山区进行对口支援。闽宁协作的重要成果——闽宁镇,由当年的干沙滩变成了今天的“金沙滩”。在闽宁镇示范带动下,宁夏涌现出110个闽宁协作示范村、78 个闽宁协作移民新村、320个易地搬迁安置区,累计接收西海固地区易地搬迁移民100多万人。在20余年的东西协作中,闽宁两地政府之间建立起深厚的情谊,闽宁两地在经济、社会等领域实现深度协作,共同缔造各族群众的美好生活家园。闽宁两地协作模式,是我国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案例。
(二) 东西协作强化各民族经济联系
经济活动是实现民族交融和互嵌的重要媒介和前提。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即有着密切的经济往来,茶马互市、丝绸贸易等活动对促进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历史上各族群众间的经济交往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地域空间的限制,各族群众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群众经济社会发展较为滞后,需要党和政府予以关照和扶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即确立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这一重要论述,彰显了我国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其中也暗含了东部发达地区支援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责任与义务。
东西协作的根本目标,是带动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帮助西部地区各族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通过一系列东西协作措施,西部地区各族群众与东部地区实现经济交流互嵌。如东部地区为西部地区提供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西部地区特色农副产品进入东部市场销售,西部地区各族群众进入东部地区务工经商等诸多形式。东西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各族群众在经济上的交流嵌入,进而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力保障。
经济援助是带动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在数十年的东西协作中,东部发达地区为西部受援地注入了大量援助资金。以“沪滇合作”为例,上海市与云南省于1996 年确立协作关系,双方在民生、产业、人才等多个领域展开协作。20多年来,上海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39.74亿元,实施帮扶项目13268个,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帮扶协作,有效助推了云南脱贫攻坚进程。近年来,沪滇两地立足各自的资源禀赋,积极推进“沪企入滇”与“云品入沪”两大工程,使“沪滇合作”由最初的单向度帮扶模式转变为两地嵌入式协同发展模式。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协作模式,云南各族群众嵌入到全国统一的经济体系之中。
(三) 东西协作促进各民族文化交融
东西扶贫协作有序推动了各族群众的跨区域流动,其中既有西部少数民族群众进入东部城市务工,同时也有东西部地区之间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交流培训与挂职工作。在东西协作的整体框架下,大量干部群众展开各种形式的交往交流活动,这一过程有效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各民族群众之间的往来互动,不仅增强了各族群众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同时也促进各族群众的文化交融和文化自觉,进而为铸牢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促进各族群众的文化交融是东西协作的题中之意。在2017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下发的《东西部扶贫协作考核办法(试行)》中,将人才支援作为任务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加强东西部地区领导干部之间的文化交流,为西部欠发达地区输入新的文化理念和发展理念。在人才支援中,既包括东部地区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到西部受援地进行支持,同时也包括西部地区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到东部地区挂职学习交流。
在东西协作框架下,东部地区积极为西部受援地区进行各类人才培训,为西部受援地各族群众的就业创业提供智力支持。2014年以来,广东省广州、深圳、东莞等8个地市结对帮扶甘孜州的18 个县(市)。在连续7年的东西协作工作中,广东省累计为甘孜州开展就业技能培训140期,培训干部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12360人次。广东为甘孜藏族群众开设“粤菜师傅”培训班,有效带动当地旅游和餐饮行业发展。两地政府积极组织粤川两省村党支部书记、老党员、致富带头人、藏汉学生等群体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有效促进了汉藏干部群众之间的文化交融与情感交融。
(四) 东西协作助推各民族空间互嵌
长期以来,我国各族群众在往来互动中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格局。在地理区位和交通条件的限制下,部分少数民族群众长期处于“小聚居”的状态,与其他民族群体接触交流相对较少。近年来,各族群众的跨地区流动日益频繁,但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格局尚未发生结构性改变。相关研究表明,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少数民族人口在传统分布区形成多个热点分布区域。就各民族的空间分布而言,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结构基础。在当前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铸牢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进一步优化民族分布格局,积极构建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在东西协作过程中,大量东部地区干部群众进入西部地区进行支援建设,同时也有大量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群众转移到东部城市务工经商。东西协作带动东西部地区各族群众的双向流动,进而有利于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的生成。在东部城市的一些社区和工厂,已自发形成各民族互嵌的社区环境。民族互嵌社区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提供空间基础,而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则进一步巩固了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珠海—怒江的协作使两个相隔遥远的地区连接在一起,并使怒江州各族群众有机会嵌入到东部城市之中。
怒江州地处祖国西南边疆,曾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怒江州地理环境闭塞,生态环境脆弱,是典型的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据怒江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2020年统计数据显示,怒江州少数民族人口占93.9%,有傈僳族、怒族、独龙族、普米族、藏族等20多个民族。2016年8月起,珠海市对口支援怒江州,截至2020年底怒江州4 个贫困县(市) 摘帽,各族群众均实现整族脱贫。珠海市累计向怒江州投入帮扶资金超过14亿元,并先后选派近500名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到怒江州开展工作。两地政府将劳务转移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怒江州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2000 余人到珠海就业。珠海市相关政府部门和用工企业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促使怒江州劳务转移人员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生活环境。尽管在2021年初两地协作关系结束,但两地的劳务转移工作仍在继续。目前,稳定在珠海就业的怒江州各族群众有1000人左右,甚至有部分怒江州少数民族群众扎根珠海创业。大量怒江州少数民族群众进入珠海务工,使得当地一些社区和企业成为名副其实的民族互嵌社区。各族群众的空间互嵌,进一步促进了各族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进而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奠定空间基础。
(五) 东西协作培育各民族情感纽带
我国的西部地区既是边疆地区,也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域。西部地区各族群众对党和国家的向心力和认同感,关涉到国家的安定团结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受历史因素和境外民族分裂势力的影响,部分少数民族群众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仍有待加强。因此,在东西协作工作中,不仅要切实提高西部地区各族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同时也要增强他们与内地汉族群众的情感联系。
东西协作,不仅是帮助西部地区各族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促进各族群众情感交流和情感认同的有效形式。在东西协作的各项具体工作中,首先要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真情培育各族群众之间的情感纽带,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通过广大党员干部的模范作用,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新时代的东西协作,要着力培育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切实推动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与深度交融。
在广东省对口支援西藏林芝工作中,将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一项主要任务。在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广东省对口支援林芝工作方案的通知》 (粤办函[2016]333号) 中明确要求,“注重交流,真情援藏,深入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突出各领域交流平台建设,发挥援藏工作的带动作用,切实促进粤林(林芝) 两地的交往交流和交融,使援藏工作真正成为连接两地干部群众感情的桥梁纽带。”20多年来,一批批援藏干部传承发扬援藏精神,通过结亲结队、交流交融等工作形式,让“汉藏一家亲、粤藏一家亲”深入民心。在东西协作中,藏族群众感受到汉族群众的深厚情谊,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与情感认同。
四、结论与讨论
通过东西协作的诸多实践案例可以看出,东西协作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要求,同时也在有效培育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当前,各族群众已脱离绝对贫困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东西协作也应在内容与方向上进行相应的调整。在2021年8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旗帜鲜明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在今后的东西协作工作中,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遵循推动各项具体工作。
第一,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弥合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东西协作要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西部地区各族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东部发达省市应深入践行共同富裕发展理念,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西部民族地区在借助外部帮扶力量的同时,也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的发展道路,从而使自身获得生存发展的主动权。通过东西协作战略,逐渐弥合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使各族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进一步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经济基础。
第二,推动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扎实铸牢各族群众之间的情感纽带。东西协作在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应着力推动各族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要积极探索多层次的结对帮扶体系,借助县域、乡镇、行政村之间的结对帮扶促进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要建立完善东西部地区党员干部之间的交流培训机制,使东西部地区的党员干部在理想信念上做到团结统一;要建立稳定的劳务转移工作机制,推动西部地区各族群众顺利进入东部城市务工就业。总之,结对协作的两地政府应积极推动各族群众在文化和情感上交往交流交融,为铸牢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情感基础。
第三,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增强各族群众的国家认同感。在数十年的东西协作实践中,涌现出大批可歌可泣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这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宝贵的宣传教育材料。相关部门应积极谋划建立东西协作宣传教育基地,积极向国内外宣传报道东西协作的伟大成就,增强各族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
第四,进一步完善东西协作考核体系,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考核内容。在东西协作实践中,不仅要做好各项具体的帮扶项目,同时也要加强对西部地区各族群众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现代文明教育,深入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积极培育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东西协作的考核内容方面,要强化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
实施并不断推进东西协作战略,是弥合东西部之间发展差距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维护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保障。从宏观上看,东西协作进一步加强了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联系,使中国社会形成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从微观上看,东西协作有效推动了各族群众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使各族群众成为一个守望相助、情感相依的命运共同体。在今后的东西协作工作中,应全面贯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根本理念,使各族群众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