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满《人世间》:年代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与集体记忆的建构
2022-11-01刘鸣筝
芦 猛 刘鸣筝,2
(1.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2.吉林大学东北振兴发展研究院,吉林 长春 130012)
央视开年大戏《人世间》改编自梁晓声获茅盾文学奖的同名小说,这部跨越近50年的年代剧叙述了东北某省会城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的故事,展现了平凡人的爱恨情仇和酸甜苦辣。《人世间》展演了中国社会岁月变迁中的生活原貌和人间情义,通过对不同人生际遇和命运浮沉的演绎,书写了辗转跌宕而又波澜壮阔的百姓生活史,被称为一部“平民史诗”。“于人间烟火处彰显道义和担当,在悲欢离合中抒写情怀和热望”,《人世间》通过平实的叙事,再现人间冷暖,表达充满浓郁人情味的情感,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建构起集体记忆,饱含对时光和世事变迁的感叹,剧情触动了几代人的心弦。
一、《人世间》中深厚情感的表达
《人世间》围绕发生在周家人身上的故事,表达了质朴而纯粹的亲情、爱情和友情,真实而细腻的剧情让观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一)温暖亲情的流露
《人世间》主要叙述了周家三代人的故事,抒写了贴近世俗的生活形态。“光字片”五条街道对应的“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隐喻,寄托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蕴。《人世间》以周家五口人的生活为主线,描绘了“中国式家庭”的相处模式,深沉而又内敛的亲情唤醒人间温暖。通过对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之间故事的勾勒,《人世间》弘扬了中国传统的孝道和悌道的文化内涵,把中国人内心中最柔软的亲情呈现了出来。周家“老疙瘩”周秉昆是全剧的核心角色,虽自己感觉是家里最没出息的孩子,却最有责任和担当。含辛茹苦,心甘情愿为家人付出和牺牲,流露着震撼人心的温情。“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家观念和生活哲学是周秉昆脚踏实地、知足常乐的生命态度的表现。剧中对于“养口体”和“养心智”孝顺的解读,具有强烈的讨论空间和现实意义。
在通信方式不便捷的年代,亲人之间的聚少离多,一封家书的纸短情长,让亲情显得格外弥足珍贵。一张1969年春节的全家福贯穿全剧,展现出家人之间浓浓的亲情羁绊。周志刚对于拍摄全家福的执念,不仅是一种纪念,更缘于对家庭团圆的期盼,对亲情永久保存的向往。虽然在《人世间》中周家多年之后未拍成完整的全家福,但是亲人间浓浓的亲情一直在代际延续。
《人世间》中多次出现过年的场景,过年是根植于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文化胎记和集体无意识。“回家过年”具有亲情的象征含义,蕴含着中国人的家庭意识、家乡意识和家国意识。在对一年又一年过年情景的描绘中,暗含着岁月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人世间》中春节团圆和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景象,营造了温馨的家庭氛围,激起观众的共情,向观众传递着温暖的治愈力量。《人世间》通过亲情的流露,传达着要懂得珍惜的道理,珍惜眼前人和身边人。
(二)浪漫爱情的摹写
《人世间》中为观众呈现了爱情的不同模样。父母周志刚和李素华一生相濡以沫,相守相伴白头到老,最后一起踏上生命的归途,“生同枕死共眠”大抵是浪漫爱情的最高境界。父母的言传身教,给后代树立了良好的家风,让周家子女也有着令人羡慕的爱情。周秉义和郝冬梅从青丝到白发,暮年重游定情旧地。两个人虽没有孩子,却互相陪伴,磕磕绊绊,从一而终。周秉义“苟富贵,勿相忘”“路还长着呢,我陪着你,咱慢慢走”的承诺,诠释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旷世恋情。周蓉的爱情之路尽管曲折,但起初与冯化成的爱情是神仙眷侣般轰轰烈烈的,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一路兜兜转转之后也不负蔡晓光的半生守护,周蓉那句“晓光,谢谢你”恰恰说明了彼此都遇见了对的人。爱情虽然会有弯路,但是没有先来后到,能遇到让自己说出谢谢的人,是人生的幸福和幸运。周秉昆和郑娟刻画了最平淡却又最感人至深的细水长流式的爱情。两个人的结婚之路即使有过坎坷,但是一直双向奔赴。婚后二人苦中有甜,互相依赖,互相救赎,视彼此为生命,历经千帆依然相爱。周秉昆“下辈子咱还在一起呗”的誓言和约定纯粹饱满,令人动容。
爱情在《人世间》中被套嵌在婚姻内进行讲述,爱情叙事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现实诉求、价值立场、理想形态、精神走向与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心态发展史形成内在的对接和呼应。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车马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人世间》呈现出了那个年代对爱情的坚守和专一。剧中的不同夫妻之间虽然生活方式和相处模式存在差异,但都没有脱离爱情的本质,惺惺相惜,互相理解与信任,体谅与支撑。在琐碎的日常中共享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喜怒哀乐,共同携手分担人生道路中的崎岖坎坷。《人世间》让观众看到了老一辈的“神仙爱情”,不禁让人感叹“这大概就是爱情最美的样子”。
(三)真挚友情的展现
《人世间》中除了亲情和爱情的故事线之外,还有一条以周秉昆为主心骨的“六小君子”友情的故事线。周秉昆和曹德宝、肖国庆、孙赶超、吕川和唐向阳都是一群追求美好生活的年轻人。他们是发小和同事,虽然都拥有各自的生活和不同的人生,但是他们互相帮衬、共同进退、抱团取暖。年轻时的友情没有任何的功利性,正如乔春燕所说“铁哥们儿、铁姐们儿之间就应该是两肋插刀,无话不说”。每年的正月初三,“六小君子”和爱人们都会相约聚会,推杯换盏,互诉衷肠。“六小君子”的友情从青年到中年,尽管中途发生过误会和争吵,但是在一次次的患难与共和冰释前嫌中友情得以升华,组成了密不可分的“朋友圈”。
从“六小君子”的故事中,观众可以看出友情的真诚和难能可贵,同时也可以透过他们经历的风风雨雨来感悟友情的真谛。从年轻时候的嬉戏打闹,到由于人生境遇截然不同之后的分道扬镳。随着年龄的增长,曾经的友谊也会渐行渐远。天真烂漫的乔春燕也被岁月和世俗磨平了棱角,变得两面三刀。但是剧中友情的疏远与隔阂更多的是迫于现实的无奈,岁月见证着这份沉甸甸的友谊。剧末“六小君子”重归于好,重新回归到了其乐融融的状态。
《人世间》在时代变迁中不时传递着底层百姓间的温暖、扶助和善举。除了“六小君子”,与周秉昆萍水相逢的曲秀贞、马守常、邵敬文等亦师亦友的长辈都是他人生中的“贵人”。不仅作为他的精神导师,而且在关键时刻都会出手相助,拉他一把。每逢过年,他和朋友们都会去看望这些“老领导”,体现着“忘年交”的深厚情谊。此外,乔母、龚叔等邻居与周家的友好往来诠释着“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人世间》通过真挚而又现实的友情展现,传达着人性的善意,守望人生路上美好的部分。
二、《人世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人世间》采取平实叙事的手法,围绕“光字片”的故事,呈现了平凡人物的写照,折射了不同阶层的样态,塑造了鲜明的女性形象。《人世间》勾画出一幅鲜活生动的百姓群像和饱含酸甜苦辣的生活百态。
(一)平凡人物的写照
“任何时代都是以小人物为分母构成的”,《人世间》恰恰是聚焦于每一个小人物的故事。全剧采用一以贯之的平视视角,不夸张、不贬损,更不虚构超出人物意识范围的情节,取得了与大众的深度共鸣。剧中的周家是那个年代千家万户的缩影,十几位平民子弟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也是社会变迁的写照。以周秉昆为代表的小人物一生都扎根在社会底层,是社会人物中最普通的一员,但是他心地善良、正直倔强。为了家人他不断打拼,他孝顺父母,体贴妻子,疼爱孩子,关心朋友,热爱工作。即使面对命运的打击和生活的挫折也不放弃、不服输,在认清生活的真实面目后,永远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永怀赤子之心。
《人世间》通过对不同人物的着装、性格、语言等特点的展演,塑造了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剧中的人物虽性格迥异、职业多样,但也都和周秉昆一样勇敢地生活,以坚忍、智慧和执着来应对人生中的起起伏伏。《人世间》呈现了鲜活、热腾、温暖的平凡故事和平民生活,很接地气,充满烟火气和世俗感。平凡小人物维持生计、摸爬滚打、守望相助的故事,给人一种极强的代入感。人生百态中,优秀、出众是幸事,但普通、平凡才是生活的常态。剧中城市底层人物平凡的故事就像现实中的大多数人,没有“开挂”的人生,有过迷茫也有过失意。但是不会因此气馁颓废,反而活在当下,热爱生活,认真过好每一天,守候平凡却又醇厚的生活滋味。
《人世间》推崇“好人文化观”,善于挖掘人物身上所闪现的正直善良和情义担当。人物具有人心向善向美的价值取向和有情有义的朴素良知,没有绝对的“坏人”。剧中的许多角色尽管终其一生只是个平凡的小人物,但是又何尝不是一种伟大。《人世间》演绎了平凡小人物在大时代下始终如一的顽强毅力和温暖底色,展现了勤奋乐观、坚韧不拔、敢于拼搏的优良品德和时代面貌。
(二)社会阶层的折射
《人世间》铺展了社会变迁里不同层面人物的命运,通过对那个年代不同社会阶层和不同职业面貌的刻画,折射了各行各业的样态。《人世间》中各种形形色色身份的人物,构成了一个微观的“中国社会”。周秉义是为人民服务的党政干部,周蓉是满腹经纶的大学教授,周秉昆和“六小君子”是辛勤劳动的工人。除此之外,剧中郝冬梅是医生,冯化成是诗人,蔡晓光是导演,郑娟是家庭主妇。此外,剧中还有退休干部、知识分子、下岗工人、商人等。每个角色虽阶层不同,经历各异,却都有血有肉,棱角分明。通过对各行各业人物形象和细节的描写,《人世间》演绎出人世间的各种风情和百般模样;同时,剧中对特定处境下中年乔春燕等人物攀比、贪婪等情节的展现,表达着人性复杂的一面,让人心中五味杂陈,耐人寻味。
《人世间》对各行各业人物形象的塑造贴近现实,描绘出了人世间的众生相。正所谓“在这世间,本就是各人下雪,各人有各人的隐晦与皎洁”,不管一个人处于什么样的阶层和岗位,生活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的人生也都不是圆满的,都会留有遗憾。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剧情的推进,剧中的人物都在不同程度地遭遇着低谷和“黑暗时刻”,每个角色都会面临来自生活、工作、感情、身体等方面的压力,道尽人生百味。但是他们却始终没有怨天尤人,自怨自艾,而是对未来抱有希望,保持热望,拥抱生活,用坚强和坚忍来面对“人生实苦”。《人世间》传达着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如剧中曲秀贞所说的,不管人生境遇和自身条件如何,“一定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处于何种阶层,都要坚守内心深处本真的纯良与正义,努力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三)女性形象的呈现
《人世间》有着广阔的时间背景和空间背景,小说文本直击人心的力量和实力派演员们的倾情演绎,塑造出了“革命女性”“知识女性”“贤妻良母”三类女性形象。《人世间》中的女性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剧中的金月姬和曲秀贞都曾经历过国家的沧桑变迁,属于“红一代”革命女性的典型代表。有身份、有地位、有原则,是很多人的主心骨和领路人。《人世间》以周蓉母女为例,彰显了女性维度作为“人”的话语实践,不被世俗所牵绊,力图摆脱束缚,打破藩篱,活出自我。剧中呈现了知识女性追逐自身爱情和事业的勇气,以及在追求人生价值上的独立人格、自由渴望和叛逆精神。
《人世间》中以李素华和郑娟为代表的家庭妇女,恪守着传统女性的朴实无华、勤劳善良、自立自强、重情感恩等美德,撑起了伟大的妻子和母亲的形象。尤其是郑娟虽然历经苦难,充满悲情色彩,但是她从不惧怕任何磨难,眼里有光。在温柔贤惠与坚强隐忍中寻找平衡,外柔内刚,充当着“贤妻良母”的角色,一心为家,相夫教子。在周秉昆入狱后虽处境堪忧,但是她仍自尊要强,从不示弱,用肩膀扛起了照顾家庭的重担,依靠自己的双手成为家里的“定海神针”。《人世间》通过对李素华和郑娟等女性形象的塑造,凸显了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和作用,赞美了女性的优秀品格。
此外,《人世间》中的郝冬梅知性大方,善解人意;乔春燕热情豪爽,敢爱敢恨;于虹老实本分,懂得感恩;吴倩勤劳顾家,任劳任怨……《人世间》中的女性形象非常写实,展现着女性强大的生命力和独特的闪光点,真实地展示着女性的内心品质和精神气质。剧中女性形象多维,千姿百态,个性分明,闪耀着女性的魅力和光辉。
三、《人世间》中集体记忆的建构
《人世间》从20世纪60年代末的故事讲起,描绘了近半个世纪来,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和人情百态。通过再现东北风情、刻画时代符号、记录社会变迁,以建构集体记忆。
(一)东北风情的再现
东北作为新中国重工业的摇篮,被誉为“共和国长子”。《人世间》故事的原型发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而电视剧的主要取景地在吉林省长春市。《人世间》被打上了鲜明的东北标签,带有浓厚的东北风情。剧中“江辽省”“吉春市”“哈阳市”等地名涵盖了东北三省和各自省会的名称,以及“松江酱油厂”等名字也具有浓重的东北元素。在场景方面,厚积雪、冰溜子等意象展现了东北冰天雪地的韵味。剧中出现的长春电影制片厂旧址、地质宫、伪满皇宫博物院、有轨电车等一系列年代感极强的长春地标性建筑,也在诉说着东北的历史文化故事。
同时,《人世间》高度还原了东北的民俗习惯和市井生活,充满浓郁的东北地域文化和人间烟火。剧中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和台词中透露出的东北话,锅包肉等特色东北菜,热炕头、包饺子、小酒桌、澡堂子等东北经典场景的呈现,流淌出东北的生活气息。酸菜缸、炕琴、搪瓷茶缸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东北老物件”也映衬着东北的时代记忆。以周秉昆为代表的众人物也恰恰反映着东北人的性格,重情重义、幽默大方、吃苦耐劳。剧情中的家长里短、拌嘴逗趣、储备年货等生活化场景也承载着东北人的独特风情,触发乡愁。
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世间》中的东北也在经历着起起落落的兴衰巨变。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给东北国企带来的挑战,以及给剧中人物带来的一系列改变也是东北的现实写照;同时,东北也如同剧中的人物一样,始终在坚持不懈地努力,接续奋斗,无惧苦难,一心向阳。剧中周家三代人分别体现着新中国建设时期的“集体拼搏精神”、改革初期的“启蒙与变革精神”、改革深入发展期的“锐意进取精神”。顺着改革开放和东北振兴的潮流,剧中的角色都在迎接新的生活,东北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时代符号的刻画
年代剧具有刻画时代符号的功能,《人世间》镌刻着时代发展的坐标,建构着时代的记忆。《人世间》重建了1969年至今的生活,其史诗性的叙述方式在唤起人们关于社会主义的时代记忆的同时,也唤起了一个完整世界的历史图景。剧情发生在特定的国家社会历史大背景下,通过反映国家大事和社会热点,烘托时代的特色和气氛。《人世间》运用家国同构的叙事模式,剧中家庭和个人的命运往往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具有时代的烙印。周家两代人经历的“大三线”建设和“上山下乡”的知青生活,勾勒了那个时代所经历的真实故事和独特记忆,凝聚着打动人心的家国情怀。无论是周志刚支援“大三线”,还是周秉义改造“光字片”,周家父子身上体现了不同时代赋予的家国情怀,既有改革发展的印记,又有英雄主义的色彩。
《人世间》以小见大,从民间角度呈现着社会发展的图景,用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物故事来展演时代的环境,将小人物和大时代紧紧联系在一起。《人世间》所展现的热火朝天的工厂车间等空间不仅提供了场景叙事,而且参与到主题叙事,大量厂房和有年代质感的口号标语,引起特定年龄受众对集体主义生活的记忆。民众的生活样态是政治经济发展的现实反映,如同一面镜子见证着时代向前的轨迹。《人世间》通过对民众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的描绘,以及一系列具有年代感的建筑、道具,充满时代感的人物装束等标签符号的运用,把观众瞬间带回那个年代。《人世间》勾起了老一辈人的回忆,找寻遗失的记忆,追忆、回顾和感悟过去的岁月,从中看到自己过往生活的影子。剧中通过复原不同年代的环境氛围和日常情景,再现曾经的生活,建构起了热气腾腾的往昔场景。从而使观众沉浸在可观可感的时代画卷中,也吸引了年轻观众走进故事发生的年代。
(三)社会变迁的记录
演绎社会变迁是年代剧的重要内核,《人世间》的时间背景贯穿20世纪60年代末到21世纪以来。与时间背景相对应的社会时代,分别是“文革”“改革开放”以及“市场经济”时期。《人世间》以“平凡家事”见证“不平凡国事”,还原近50年中国百姓的生活史、奋斗史,展现社会时代的巨大变迁。从计划经济到改革开放,其人生经历和际遇不仅是个体的写照,更浸透了整个时代的痕迹,成为大时代社会变迁中平凡百姓的缩影。
个人的兴衰成败是社会变迁的剪影,《人世间》以小家变化映射国家的风云变幻。在时间跨度上,《人世间》采取跨越式手法。借助周秉昆等“留城青年”的视角,捕捉了恢复高考、国企改革、个体经营、下海热、出国潮、棚户区改造等与人物命运密切相关的大事件。用历史事件共振人生沉浮,折射时代模样,感知社会变迁。《人世间》通过对近50年来中国城市社会史诗变迁的描摹,讲述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风貌的变化和普通百姓的心路历程,凸显社会发展中的人情道义。
从百姓最基本的衣食住行方面来看,《人世间》记录着由计划经济时的物资短缺、生活拮据到改革开放后的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从剧中周秉昆拾穿姐姐的花毛裤到各式各样服饰的逐渐出现,从攒着肉等到过年才能解馋到后来每逢聚会时的满桌菜肴,从破旧落后的“光字片”到繁华的高楼林立,从“二八”自行车到汽车卡车的随处可见,从写信电报联络到手机网络的普及……《人世间》无声诉说着国家的沧桑巨变,以及百姓生活的显著改善。借助经济空间这一媒介,微观人物的生存与城市、国家命运建立互喻,剧情的主线索也在“人与城”“人与国”的维度上不断向前推进,形成个人史与国家史的同构。透过《人世间》,可以看到如今百姓美好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感受到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繁荣兴盛的灿烂轨迹。
《人世间》用怀旧的情怀追寻过去,讲述着人间百态、人情世故、悲欢离合,亲情、爱情和友情的温暖在这部剧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人世间》用现实主义的力量,平实而细腻地塑造出时代变迁中的劳动者和建设者的人物群像,组成了感人至深的中国故事,展现了改革开放后祖国发展的日新月异、东北振兴的扎实步伐和亿万家庭百姓的苦尽甘来。
观众被剧中的平凡烟火和温情流露所感动的同时,更引发着全民的激荡和共鸣,让不少观众直呼“破防”。剧中朴实却又通透的台词金句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智慧,主题曲“祝你不忘少年样,也无惧那白发苍苍”更是萦绕在观众的耳边,触及灵魂。《人世间》为观众带来泪水与欢笑的过程中,也给观众带来了深深的思考。“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面对命运的捉弄和生活的曲折,周秉昆“觉着苦吗,自己嚼嚼咽了”所体现的顽强精神和生命韧性触动人心。没有谁的人生是完美无缺的,幸好人世间还有很多温存,足以成为生命中的光亮和依靠。作为普通人,能做的就是如周秉义写给弟弟妹妹的信中所写的那样“好好生活”,向阳而生。不枉人世间走一趟,毕竟,人世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