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叙事到技艺:爱国主义题材电影的发展与变迁
2022-11-01李子扬
李子扬
(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在中国,爱国主义题材电影是以体现劳动人民顽强抵御外来侵略为主要内容,以弘扬民族精神、传承爱国主义理念为表意核心,并具有独立艺术范式和操作范式的一类电影。图像是一个“充满话语深渊的视觉形象隐喻”,依据图像的表意,电影便成为信息传递的有效手段。当电影作为信息介质与民族精神相结合,爱国主义题材电影就开始成为传承民族精神主流价值观的优秀载体。本次研究主要以1984年谢晋执导的电影《高山下的花环》和2021年陈凯歌等人执导的电影《长津湖》为例,分析爱国主义题材电影的变迁与发展。
一、新时期爱国主义题材电影的类型
爱国主义题材电影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其在主流价值观的传承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着相应的探索和创新,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呈现出比较大的发展变化。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以及中国开始全球化进程,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了。这一时期电影的创作,不仅延续了前期的创作传统,还着重表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的形象。
伴随着电影行业的发展,爱国主义题材电影的类型也越来越清晰,各种经典题材均得到快速发展。
第一类是革命历史回顾影片,这类影片主要以中国近代反抗压迫,抵御外来侵略题材为主。主要内容来源于历史战争,表达艰苦岁月下,革命成果的来之不易。将重大历史史实搬上大银幕,让观众重新感受战争的残酷,引导观众正确认知历史事件。在影片《开国大典》的创作过程中,使用了真实纪录画面,完整地还原了天安门城楼上激动人心的时刻。将真正的史实重现给观众,使得影片更具有说服力和生命力,观众能够更加具有沉浸体验。这类历史回顾影片,通过真实的镜头激发了观众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凝聚力。革命历史片引用历史事件,将国家发展历程与民族情怀相融合,以写实的风格呈现,往往更容易具有纪录片风格和属性,具有强烈时代感。在时代的宏观格局下,既有着时代的局限性,同时也往往会缺乏独特的个性特征,主题思想的表达会覆盖整个影片。
第二类是人物传记影片。这类影片以伟人的事迹、大无畏的精神、特殊的时代背景为主要内容元素,展示伟人在国家的特殊历史时期为国家和民族命运做出的贡献和牺牲,让观众在了解他们所做出的光辉事迹的同时,学习并体会蕴含于影片中的伟大精神。影片《周恩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领导人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电影。该片重点介绍了周恩来对国家的杰出贡献,将时代和主角人物的个性结合起来,从点滴小事切入,用大量的现实片段来展现总理真实而生动的生活,描绘了总理的光辉形象,唤起了观众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虽然这些影片展示了伟人风采,但是在创作中多数影片通常会出现情节雷同、人物形象僵化等弊端。近年来,伟人传记片也逐渐开始进行了转变。影片主要以凸显伟人的现实生活为主,如影片《出山》(2018)的表达重点不在于体现历史人物的伟大,而在于客观真实地表现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和值得崇尚的精神世界。
第三类是时代英雄影片。这类影片在创作过程中,将主人公的英雄形象全方位、多维度地进行刻画,塑造出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英雄人物。这种人物形象是以集体利益为核心的英雄形象,是民族形象的代表。在本体的属性上,集合了爱国主义理念的多重元素。在文艺作品中,英雄形象经过多剖面的解析和渲染,逐渐就具有了神化特征。因此英雄神化一贯是创作的主要方式。在类型电影中,过度颂扬和神化英雄的倾向,这反而消减了英雄存在的合理性。因此,在英雄人物形象打造的层面上,时代英雄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爱国主义题材电影的变迁与发展
(一)叙事的主题:从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简单叙述到民族情感化
电影作为艺术表达的媒介载体,其影像呈现的功能是艺术表达的外在形式,追溯其核心仍然是为了传达理念以及表达情感。爱国主义题材电影都是为了推广符合主流思想的价值观,并能在思想意识形态的问题上起到引导公众的作用。正是因为这一特殊作用,这一类题材电影便具有政治要求和宣传的目的,革命史实类的故事内容在这类电影的故事情节创作选择上占主导地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影片《高山下的花环》和《长津湖》皆为此例。但二者不同的是,《高山下的花环》这部影片演绎了重大历史事件,并在剧中设计了矛盾的核心节点,以故事矛盾的核心开展叙述,利用先抑后扬的表达方式将故事情节铺展开来,细致展现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残酷历史:三名士兵在遇到敌军后不幸受伤,两名士兵牺牲;立志做元帅的士兵因两发臭弹死去,伤口有酒杯大小;靳开来在砍甘蔗时踩到了地雷,左腿被炸断;在战争达到高潮之前,全连有三分之一的人牺牲或受伤。这部电影重构了战争时期的历史场景,颂扬了英雄主义精神。而影片《长津湖》则更为民族情感化。在叙事主题方面,影片重点通过宏观的民族情感来激发微观的民族意识,增加国家形象对观众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故事的内容情节聚焦于细节层面的刻画,深化了对国家概念的描述,在表现战争残酷的同时,更深刻地表达了民族团结和国家凝聚力的重要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与意识形态多元化的今天,具有核心凝聚力的影像更加成为唤醒民族意识的有效载体。由此可见,依托民族情感化的爱国主义题材电影在其叙事策略上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史实,尤其是中国近现代革命史。故事背景通常立足于一场迫在眉睫的民族危机,通过主题人物最终完成使命的经历,彰显出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概。这种叙事方式一般利用英雄死亡的仪式性情节,进而激发出观众内心之中的爱国主义意识与民族情感。
此外,在电影《长津湖》中,二元对立在叙事格局在剧情中清晰可见。比如:两者在军备上存在着明显差距。美军拥有制空权,飞机、坦克较为先进。而相比之下,中国的军备捉襟见肘。中国的无线电台的数量非常有限,再加上损耗,轻易不敢使用,而美军却用电台听圣诞歌。梅生一直随身携带的是女儿的照片,而美军营墙上贴满了性感广告女郎的画报。主要人物之一的雷公是家里仅存的一个人,回家也只是孤零零一个人,而美国士兵只想和家人共同过节。美国士兵的饮食丰盛,而志愿军的干粮是冰冻的土豆。电影通过强弱明显的二元对立格局的设置和展示,让“主人公”趋于平凡,将其置于与观众相同的心理层面。同时也将“主人公”置于弱势地位,让观众产生压抑心理。这种压抑既是“敌我之间的对比”,也是“战争的残酷和今天幸福生活的对比”,这也为故事中“英雄”最终胜利归来时的情感释放铺平道路。正如大部分爱国主义题材电影一样,所有的困难和逆境都只是主人公进步的磨炼。主人公为了完成争取胜利的任务,克服了一切困难和艰辛,国家和民族意识便得以彰显,影片的主旨便成为电影叙事表达的本质。总的来说,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有助于唤起民族情感。而爱国主义题材电影中所谓的“国家处于危机中的爱国主义叙事”则更容易让人形成民族意识。因此,爱国主义的有效表达有助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良好传播。
(二)叙述话语:从低端技术到奇观技术化与民俗化
法国后现代主义者居伊·德波关于“奇观社会”的描述是,在由现代生产条件主导的社会中,所有的生活都被呈现为一种奇观积聚。过去直接呈现的东西现在纯粹是表象。在《奇观社会》中,作者对奇观社会提出了几个观点,包括“奇观不是形象的结合,它是以形象为中介的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奇观是权力的集权统治压倒存在之条件的时代的权力自画像”等。尽管他没有描述“奇观”和电影之间的关系,但他的观点非常符合当代“视觉文化”的主要特征。实际上,这里的“奇观”一词在一般意义上是指在现实世界中难以看到的惊人形象。奇观是一种讲故事的策略,利用特殊的技术手段和独特的角度,故意创造和呈现现实生活中人们难以看到的图像,这是近年来电影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而在爱国主义题材电影中实现“奇观”策略有两种主要方式:技术化和民俗化。
技术化是指增加电影制作过程中的技术投入,利用高科技手段创造特殊的视听成效,增加电影的真实性,提升视觉效果。梅里爱等人都非常重视电影的技术化,众所周知的《星球大战》等一系列当代好莱坞大片几乎都是利用先进技术创作出的作品。在利用技术手段制造特效与增强电影的内涵的方面,早期的中国电影人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但由于技术滞后、投资不足、电影制作观念落后等原因,中国电影在技术层面长期以来没有形成显著的提升,导致中国电影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即使好莱坞和其他西方国家的电影进入了数字化时代多年后,中国电影还仍然停留在传统技术的年代。如《高山下的花环》这部影片,它虽然体现了中越自卫反击战中的战争故事,但并未淋漓尽致地展示出宏大激烈的战争场面。
随着视觉新鲜感、奇幻感、冲击力等因素带来的视觉体验创新,导致了观众的审美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也对中国电影的创作提出新的技术要求,迫使中国电影制作人开始关注电影的技术内容,并更加强调影片所带来的视听表现力。自20世纪末期,中国电影制作技术团队开始逐渐加大技术层面的投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综合国力的增强,电影的视觉观感逐步提升,制作出大批具有典型奇观效果,技艺精湛的爱国主义题材电影。这些影片不仅大量使用了计算机合成的特效,还使用了现代技术来创造特殊的声音效果,并使用现代化的剪辑技术来增强影片的真实感和“奇观”。例如,《长津湖》作为一部典型的爱国主义题材电影,利用了大量高科技手段来创造奇观。在电脑特技方面,导演黄建新介绍,片中有一些镜头,特技做了11个月才完成。“比如,一个CG动画的成型需要17层才能达到要求,这还是当年胶片电影的要求,现在的8K数字电影对清晰度要求更高,要求的涂层也就更多。电影里的很多单个镜头都是100多人工作了11个月的成绩,聚合了来自国内外的80多家特技公司。”该片不仅完全用数码摄影机拍摄,而且还使用了许多高科技拍摄技术,包括从直升机上展开航拍,以创造出许多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宏大场景。比如片中多处展现大量规模庞大的爆破场面、运用多种拍摄角度体现美军飞机轰炸的压迫感场景以及冰雕连悲壮场景等,都为观众带来了巨大的“奇观”效果。影片中的战争场面极其逼真,令人叹为观止。
因此,渴望在屏幕上获得感官刺激和独特的视觉效果,以得到观众的审美“惊喜”,是这类现代化作品创作的主要动机。影片产生的语义效果不仅取决于画面的内容,还取决于某些物质手段。而技术手段在主旋律电影中的作用超出了其本身的价值,电影的技术化不但成为爱国主义电影创造“奇观”的比较有效和广泛使用的手段,而且还具备了相应的视觉审美价值。这意味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打破了传统的现实主义审美模式,通过写实、传真和表演创造了模拟和现实主义,在屏幕上创造和产生了新的真实美感。这种审美是技术和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的结果,也是电影成为民众消费文化的必然结果。在后现代语境下,社会的文化逐渐变成一种消费性的、以视觉为导向的文化,电影便是这种视觉奇观的消费。
这种“奇观”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早期的爱国主义题材电影,在影片《高山下的花环》中出现了大量具有明显的地域色彩的“奇观”,影片通过“奇观”展示了当时特定的自然和政治环境。例如:在电影开头的片段中,云南边境的山脉和悬崖奠定了雄伟和庄严的基调,具有视觉与精神的强大冲击力;通过展示《人民日报》中的文章内容来表现战争形势,并通过香蕉树这一特殊的植物,暗示自然空间的变化,体现士兵们开始向中越边境进军的进度。但是,当时的电影创作对“奇观”的使用还没有达到完全自如的程度,“奇观”在影片中的展现比例也比较小,更贴近真实场景和电影内容的主题表达,还没有达到“夸张”的程度。
而影片《长津湖》则不同,在这部电影中,巧妙地使用了“大河”等意象以展现家国情怀。电影开头的场景是在渔船上,伍千里带着哥哥伍百里的骨灰盒回到战后的家,对着船夫吹起了哨子,惊飞一串水鸟,就在这时,作为连长的伍千里终于回归了现实。船号和冲锋哨在此时此地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造就了完美的冲突。而当伍千里再次出发时,与他回家之初的特写不同,在远景画面中,船浮在水面上,身后的背景是岸上的房子,大河在他面前展开,泄流而下……当镜头切换到雷公时,观众看到他已经受伤流血, 但此时他正在哼唱《沂蒙山小曲》。对故乡山水的怀念和渴望,是中国千万里河山的缩影,也暗指着千万人用生命守护的乡土。
如果对一个地域的文化进行凝练,那么就可以称之为民俗,民俗奇观化就是地域文化资源的精华凝结,也是地域文化能够进行弘扬和传承的有效手段。民俗奇观化是文化资源的有效组成部分。
以国际化的视野来观察区域文化特性,就是民俗的国际化,民俗奇观化是本土文化国际化的必然趋势,是文化输出的必然选择之一,在国际上推广地域文化的必然之路。
(三)叙事内容:从虚构的故事到真实故事的改编
意识形态的传播不应该让接受者感到是被灌输的,或是具有距离感,不然就可能会导致来自接受者的抵触。在意识形态转移中,消除虚幻的感觉是非常重要的。爱国主义题材电影也开始从完全虚构故事逐渐演变为基于真实故事改编。目前,围绕“将真实事件拍成电影”这一话题还没有明确定义和统一的概念,不过这类作品通常是基于现实生活中的事件而改编的。根据拉康的“镜像理论”,在观看电影时,观众会不自觉地与电影中的主角产生共鸣,寻找自己的影像,并试图将自己的欲望和想法与影片中的人物联系起来。在自己和角色之间建立一种情感联系之后,进而在角色的行动和动机中寻找对自我观点的认同。影片以现实生活中的情节为基础,并对选定的主题进行艺术化表达,是创作者围绕现实社会事件进行的艺术性改编,使得电影成为普及推广艺术的重要途径。
就“基于真实事件”的电影而言,往往会更好地传递情感并思考问题。它一方面能在重现真实事件的前提下,通过艺术细节和情节冲突,可以更迅速、更直接地抓住受众的情感痛点,同时将影片的重点放在事件发生的实际情况上,并从多个角度体现不同的观点,重现每个角色所面临的问题。这可以使观众能够更好地与电影产生联系,并联想起现实世界的处境等,进而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与认同,而这也正是“以真实故事为基础改编”电影的魅力所在。“以真实故事为基础改编”电影的目的并不是要成为一部展示“真实故事”的电影,也不是为了简单地再现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或为受众提供一种娱乐性的新奇事物,而是试图通过艺术化再现和操纵现实生活中的事件,让观众可以更深入地研究隐藏在表面之下的潜在问题,然后对电影进行反思。当观众与电影所传达的价值观产生共鸣,并在客观和理性方面认同这些理念时,就实现了二次认同。电影《高山下的花环》是根据同名小说进行改编的,故事情节与叙事背景更接近于虚构;而《长津湖》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事实增加了电影叙事的真实性,也使受众更容易接受故事的逻辑,从而接受电影想要传递的理念和价值观。影片再现了战争中的大部分历史事实和场景,让观众感受事件的真相,实现一次认同,然后通过强化特殊情节和细节展示,让观众深入到影片的故事情节之中,让他们对这一历史事件有强烈的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最终实现二次认同。
结 语
从《高山下的花环》到《长津湖》在叙事主题方面,已经从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简单叙述转向民族情感化,这与社会多元化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叙述话语方面,它实现了从较低技术到奇观的转变,反映了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艺术审美形态产生的转变,艺术化地再现了真实的历史;在叙事内容方面,它从虚构的故事转为对真实故事的改编,使电影具有真实性,并将意识形态宣传和个人情感诉求结合在一起,满足了国家意识形态、社会大众民族凝聚力的意识期待和个人民族自豪感的需求。
迈入新时代,伴随着全球化的浪潮,爱国主义题材电影始终在持续不断地变化发展,其生存和普及的环境也将更加严峻。如何弥合政治理念与大众文化心理之间的差距,怎样解决政治传播意图与艺术审美规律之间的分歧,怎样把握商业目标与电影行业道德意识之间的尺度,能否在政治价值和商业价值中获得新生,这些都是有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