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向普罗旺斯的路
2022-10-31文罗米
文罗 米
位于法国南部的“薰衣草之城”普罗旺斯阳光充足、花香四溢,自古以来就是旅游胜地。中世纪时,这里诞生了热情奔放的骑士抒情诗,迅速风靡欧洲。这样一个浪漫的去处,注定要成为艺术家们奔赴的热土。因此,普罗旺斯从不缺少艺术家非比寻常的友谊故事。
最熟悉的陌路人
1888 年2 月,凡·高逃离了巴黎,来到位于普罗旺斯西南端罗纳河口的阿尔勒小镇,寻找属于他的艺术语言。那段日子,他尤其爱画向日葵,而他画向日葵的样子,也被画家高更定格在了画布上。
1886 年秋季,凡·高在巴黎第一次遇到了比他大五岁的高更。此时的两人还都是艺术界的无名小卒。个性强烈的高更马上就吸引了凡·高,他身上那股自信劲儿令凡·高十分欣赏。
凡·高自从搬到阿尔勒后,便向高更发出了盛情邀约。高更此时处境艰难,没有多少人欣赏他的绘画,凡·高觉得两个孤独的灵魂正好可以相互做伴。
凡·高收拾好他在阿尔勒租住的房间,迎接高更的到来,即使房间中只有床、椅子和其他几件简单的家具。而凡·高自己的陋室里别无长物,唯有两把椅子,其中一把正是他为高更准备的。
后来,高更应邀前往阿尔勒与凡·高会合。高更到这里来或许并不是因为凡·高的热情(他向来不容易受他人影响),更大的可能性是他对巴黎的一切感到了厌倦,想要换个环境。不过,不论出于什么样的原因,高更的到来让内心孤独苦闷的凡·高欣喜若狂,他觉得自己不仅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还找到了未来的指路明灯。
1888 年10 月,高更抵达阿尔勒。最初的几周里,一切都如梦幻般融洽美好,凡·高这一时期的作品充满难得的宁静与平和。不过,两个人在友谊中的地位却并不那么“平等”,高更更像是发号施令的“领导者”,而凡·高则是个“顺从者”。为了维护这段友谊,凡·高对这样的“不平等”也甘之如饴。
不久后,两个人就发现了彼此在艺术观念上的冲突,这种冲突无法避免也无可调和。纵然凡·高在生活上一切都愿意听从于高更,但对于艺术,他决不会退让半步。最终,艺术上的争执波及了生活的其他方面。到了12 月,高更离开了阿尔勒,凡·高后来出现了严重的精神问题,直到离世,两人再也没有见过面。
对于艺术家而言,这或许是必然的结局,因为他们把艺术视为超越生命的存在,所以,他们为了忠实于自己心中的艺术便不惜放弃一切,甚至包括友谊。
尽管两位艺术家的艺术风格迥异,但人们却把他们统一归为“后印象派”,而在各大博物馆里,两人的作品也常常被陈列在一起,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重逢”了吧!
谁说艺术家不会“摆拍”
普罗旺斯和“后印象派”实在是很有缘分,这里的前首府艾克斯还诞生了另一位“后印象派”大师——塞尚。
塞尚与前面提到的两位画家是在巴黎相识的,只不过他们在艺术观念上的差别太大,所以并没有建立起亲密的联系。倒是他们在巴黎的那帮朋友——印象派画家之间,书写了一段艺术史上的佳话。
奥赛博物馆里收藏着一幅《巴迪侬画室》,画中人都是当年文学界、艺术界的先锋,而坐在画面中心位置的人就是马奈,围在他身边的是他的朋友和晚辈。站着的人当中,左二戴帽子的是雷诺阿,左三是著名的文学家左拉,穿长裤挺拔站立的大高个儿是画家巴齐耶,而最右侧角落里的那个人是莫奈。这些人聚在一起,照亮了印象派艺术的夜空。
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起,马奈摒弃了传统学院派的作画方式,不再去画那些“摆拍式”的历史画,而是走到大自然中捕捉光影的真实效果。这种画法虽然在当时受到了主流艺术圈人士的嘲讽,却获得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年轻画家的支持和追随。
不可能出现的画面
拉图尔的另一幅作品《向德拉克洛瓦致敬》展示了一个规模更为庞大的“朋友圈”——画中人有画家马奈、惠斯勒,诗人波德莱尔,艺术评论家尚弗勒里、杜兰蒂等。他们各自的艺术主张并不相同,甚至针锋相对,因此,这群人根本不可能像这样站到一起!拉图尔(画中穿白衣的那位男子)只不过想充当“和事佬”,才把他们都安排到了一幅画里。
一群不听话的“好学生”
年轻时的莫奈和雷诺阿碰巧在一个画室里学画,时间一长,两人都厌倦了学院派的写实画风,于是计划“逃课”去户外写生,顺便拉上了巴齐耶和西斯莱。
莫奈与雷诺阿常常一起拿着画笔,肩并肩对着同一处场景画画,留下了许多有趣的作品。1869 年,两位画家相约到“青蛙塘”写生,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即使面对一样的风景,两人的画风也有明显的区别。
不得不说,莫奈画水的手法实在高明,轻波晃动,一荡一漾地发着光,揉碎了树的倒影,呈现出明暗交替的效果。波纹遇到阻碍会轻轻打旋,这小小的不规律的颤动也被莫奈捕捉到了,我们离画面越远,便越感到画面的真切。
雷诺阿的一池水相比之下,就显得略微“潦草”了,显然他的注意力不在这里。在雷诺阿的画面上,人的分量要比莫奈重得多,不仅数量更多,而且形体更大,服饰刻画得更加细致,连阳光穿过树叶投在衣裙上的光斑也清晰可见。毫无疑问,雷诺阿笔下的人物更加轻灵鲜活,动态丰富,虽然看不清表情,却让人似乎能够听到他们的言谈和笑声。
如果让我们做评委选出谁的作品更好,那可要纠结一番了,因为两位的作品各有千秋,实在难分伯仲。再来一组《青蛙塘》做对比,好像还是分不出高下!
莫奈和雷诺阿并肩作画,他们用这样的方式直接、具体地向我们呈现了什么是艺术风格的差别。当然,他们更是在用这样的方式向我们温柔地阐释了什么叫真挚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