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价值理念的三重维度
2022-10-31张雨晨
■ 张雨晨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是无产阶级政党在一切革命实践和伟大斗争中对待群众的根本立场和观点方法。人民至上价值理念只有与实践相交遇、与现实相交印、与人民相交结,才能诠释自身的内涵、实现应有的价值。在实践中,人们探索事物发展、前进的规律,体现和发挥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能动性,从而推动人民至上价值理念在同社会实践发生切实而生动的联系中实现其追求。其中,显然会呈现出的相应的历史的、理论的、特别是实践的运行关系与联动,正是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价值理念应有的逻辑。说到底,人民至上既是一种理论认知,也是一种行动理念,更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价值追求的归属。
一、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是应备的理论认知
(一)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本质要求
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年轻时就极为关注社会与生活、关心人民疾苦与付出,并随着阅历的增长和认识的提高,逐步深入思考无产阶级解放的途径,最终冲破空想社会主义的桎梏,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寻求建立自由平等、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大同社会。两位马克思主义开创者已认识到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理所当然已成为历史的主体,并由此形成了科学的唯物史观。唯物史观特别是群众历史地位与作用的观点在人类历史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人民至上在斗争和发展中得到充分展现。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是对实践与认识的深刻总结。
(二)党的群众路线是人民至上的生动实践和真实写照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结合中国实际的伟大创造,有力地保证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践证明,无论是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群众始终是最勇武、最中坚、最有力且不可替代的力量。因此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充分发挥人民群众革命斗争的积极性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创造性,同时努力造福于人民。
(三)彰显人民主体地位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是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和必然要求
人民的主体地位体现在社会的各领域、历史的各维度之中,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权利主体、实践主体、利益主体,因而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彰显人民群众的地位与作用至关重要。同时,人民利益是最高利益,应始终把如何实现、怎样维护、发展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思考的首要问题和对全面工作进行最终评判的基本标准,真正体现党与人民利益上的高度一致性,努力实现人民对优雅、和谐、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这就是一份政治宣言。
二、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应有的行动
(一)坚持人民至上应该深刻理解密切联系群众的基本内涵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个方法,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与实践联系、互动的过程中,演绎为一种价值观、一种方法论,即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观点观念,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式方法。我们党的政策制定和贯彻都经历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都是将群众无系统的、分散的意见集中起来,通过理性分析和认识、严谨归纳和概括,形成相应的方针、政策、计划、方案,然后再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说明、分析、解释,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并在群众实践中接受检验。正确认识的形成,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实践,也离不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科学工作方法的指引。实践证明,离开了实践,我们就会变得无知;离开了群众,我们就会举步维艰。
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既是一个宗旨也是一项要求,必须落实。从诞生之日起,党的根本宗旨就毫不动摇地被确立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初心和使命便明确告知于世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为此付出了艰辛努力、作出了重大牺牲,自然也创造了千秋伟绩。关心群众、服务群众首要的是尊重群众、热爱群众,应时刻关心群众的心理,时时了解群众的愿望,随时维护群众的利益;其次注意关注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舒适率以衡量和评估群众的生存状态和生活品质;再次要能与群众共命运、同甘苦,做群众的知心人和好朋友。要通过工作,赢得群众,得到呼应,获得支持。
(二)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学说的基本观点。如何对待群众,是否密切联系群众,能不能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不仅是一个根本的立场问题、世界观问题,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及其同志的党性问题、品格问题。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伟大历史的创造者和见证者。这是已为历史并将继续为历史所证明的科学结论。只有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血肉关系,我们的革命和事业才会不断走向新的胜利。习近平指出,“无论是从发挥党的领导作用,还是从调动群众积极性这两方面说,都要求我们的各级干部始终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血肉联系。这就是干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我们的干部都应当苦练这一基本功”。密切联系群众是党工作的宝贵经验与财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党的传家宝。可以说,是否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是衡量有没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有没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有没有坚强党性、是否坚持人民至上的一个重要试金石。
三、为人民群众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归属
(一)为人民群众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最直接最生动的体现
习近平强调,“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民群众服好务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引下应有的理念与行动。
为人民群众服务贵在真心。只有真心,才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认认真真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只有真心,才会自觉加强调查研究,克服主观主义;只有真心,才会任劳任怨、甘当公仆、抵制腐败、乐于奉献。
为人民群众服务重在落实。首先,要想人民群众之所想、解人民群众之所困、帮人民群众之所需,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紧要事、办好事、办贴心事,让人民群众享受优雅的、有尊严的高质量的生活;其次,在解决民生问题上下功夫,在医疗、住房、就业、急难等方面建立系统的、立体的相应机制,更有效率地解决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再次,建立让人民群众幸福感更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与安全屏障,更加努力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全方位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精神支持和物质保障。
(二)为人民群众服务就要真心诚意同人民群众打交道
从工作的角度看,无论何时何地,我们总要与群众发生联系。从生活的层面讲,我们处在社区之中、群众之中。因此,以诚实的态度正视面对的人和事,以合法合情合理的方式方法直面问题、解决问题,以真心和诚意同人民群众打交道,这是共产党人必然也必须的选择。同人民群众打交道贵在真心、重在深情。在与群众相处、交往时,要坚决反对和抵制两种不良倾向:
一是藐视民权的行为。对人民群众合法的权利刻意回避、不置可否;对人民群众正当的建议主张不理不睬、不评不论;对一切不合理的安排和要求,不作耐心解释,张口组织要求,闭口行政决定,变着法儿逼迫群众执行。藐视民权的行为必然导致人心离散、工作受阻、事业垮台的严重后果。
二是轻视民意的态度。表现之一是相关人员自以为是,靠拍脑袋做决策,而不是从实际出发,不下基层到人民群众中调查研究,结果自然是工作难有可观效果。表现之二是有的同志虚以为蛇,说是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实则是捞所谓政绩,三心二意、半心半意、虚情假意。轻视民意的态度必然导致组织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干部失去人民群众的尊重、发展失去前进的动力的不良结局。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的、鲜明的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时代诠释,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科学深化,是习近平对全党的殷殷嘱托。坚持人民至上,就是以实践为基础,以社会为背景,以时代为主题,再次抒写历史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新篇章。这也昭示着,人民,唯有人民,才是中国共产党的根基所在、血脉所系。人民,唯有人民,才是推进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