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背景下校园足球人才培养的历史脉络与经验启示
2022-10-31丁力陈金坤
丁力 陈金坤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 江苏苏州 215008)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旨在减轻学生的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显而易见,“双减”政策的实施将对我国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学校体育作为素质教育改革的重地,在建构高质量教学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战略核心,校园足球更是重中之重。因此,校园足球人才培养如何把握这一政策机遇,成了当下影响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鉴于此,该研究的具体思路如下。首先,通过梳理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历史脉络,了解我国校园足球在不同时期下的人才培养体制、指导思想等诸多方面的时代特征。其次,探究我国当下校园足球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以及背后的成因。最后,基于当下所面临的客观问题,结合历史演变的规律,指出我国当下校园足球人才培养的提升路径。
1 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历史脉络
1.1 追根溯源:现代足球的起源奠定了校园足球育人的本质
虽然我国直至2009 年才明确提出校园足球的概念,但校园足球的雏形在19 世纪便已经形成。19 世纪,以拉格比公学校长马修·阿诺德为代表的英国教育界人士已初步认识到体育在培养优秀毕业生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基于足球在英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足球便当仁不让的成为主要的校园运动之一,但受制于各个学校没有统一的规则,学校间无法进行切磋交流。1848 年,《剑桥规则》应运而生。从起源上来看,现代足球是出于学校教学活动的需求而产生的,所以建立在现代足球基础之上的校园足球其本质也必然离不开教育,是实现全面教育的客观需求。
1.2 早期传入(1840—1949 年):近现代足球的传入初步奠定了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根基
1840 年,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西方文化东进,中国不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圈,成为由古代进入近代的标志。在此过程中,现代足球凭借着其独特魅力逐步扎根于华夏大地,并渐渐在各地学校得到开展,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1919年,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科学民主的先进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中国自此步入现代社会。校园足球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出现了如李惠堂、莫庆等名扬海外的足球明星,进一步带动了足球发展。
虽然近现代的校园足球早期仅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开展,但无疑为我国足球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促进了我国校园足球的开展。但由于地域的局限性与组织缺乏系统性,我国校园足球仅限于文化氛围的营造,缺乏具体推进的措施与策略。
1.3 艰难前行(1949—1978年):1949年以后校园足球的发展随着国内形势的动荡呈现出跌宕起伏的特点
1949—195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了培养发展中国足球的核心力量,我国于1952 年设立了中央体育训练班,即国家队,开始主导竞技体育。1955—1956 年,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体委”)成立了球类司和中国足球协会,管理指导校园足球运动在基层的开展。1956 年,国家体委又先后下发了《青年业余体育学校章程(草案)》和《少年业余体育学校章程(草案)》,为我国构建起基层体校—重点体校—体工队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奠定了政策基础,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足球运动水平的提高,为国家队在1960年的中、朝、越、蒙四国赛中夺取冠军,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1959—1963年,足球发展进入低谷期。3年困难时期致使国家经济状况较差,同时“大跃进”运动导致政策导向出现偏差,校园足球发展受到遏制,多数球队终止训练,多项大型足球赛事都被取消。这一阶段,我国优秀球队思想政治、技术训练工作都有所懈怠,致使中国队在近几次国际比赛中水平严重下滑。
1964—1965 年,中国足球再度迎来短暂的发展。为了加强业余足球训练,普及足球运动,振奋国民精神,1964 年6 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国家体委共同下发了《关于在男少年中开展小足球活动的联合通知》。一方面,“小足球”活动丰富了足球运动的形式,为我国足球运动源源不断地培养后备力量;另一方面,也缓解了当时经济发展落后,场地器材严重匮乏的问题。
1966—1977年,足球竞赛与训练制度基本废除,国际往来断绝,此前打下的学校足球基础毁于一旦。直至1971年,全国各级竞赛才逐步恢复,全国五项球类运动会的足球比赛和全国成年组、青年组的足球分区赛相继开展,为我国校园足球的人才选拔提供了平台。
整体而言,该阶段发展校园足球的目标是单一且片面的,虽然开展活动的场所以学校为主,也承担了一定强化学生身体素质的职能,但所考虑的主要是国际地位问题,目标导向是功利性的。同时,这一时期校园足球的发展主要是伴随着中国整体的体育事业的发展,政策上并没有具体针对校园足球进行布局,并且因建国初期国内百废待兴,所以这一时期的校园足球发展曲折缓慢,处于初步建设的阶段。
1.4 初显峥嵘(1978—2008 年):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适逢学校体育改革的政策契机,我国校园足球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校园足球事业的发展。1979 年10 月,中国足协再次成为国际足联中的一员,标志着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再次与国际接轨。次年,由国家体委联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下发的《关于在全国中小学生中积极开展足球活动的联合通知》,将足球项目纳入中小学体育教学,首次打破体制障碍,为我国建立了体量可观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储备,足球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至1990 年,全国已有2 万余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广泛开展包括足球在内的各项体育活动,近200万名学生经常参加课余训练。自此,校园足球虽然还没有明确的概念,但足球运动已经在学校体育中广泛传开。之后随着奥运战略的开展,在“缩短战线,突出重点”的方针指引下,足球项目因其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逐渐被人们疏远,直至1992年校园足球彻底进入低潮。
1992—2002 年,我国体育体制在市场经济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发生了巨大转变。1992 年,在北京郊区举行的红山口会议指出,足球的改革与发展一定要符合国家经济体制的转变,并确定了足协实体化的工作目标,这是我国足球职业化道路的开端。1994年9月,全国足球青少年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倡导多元化开展足球运动,进一步落实足协实体化的工作任务。1995 年,中国第一家民营足球学校——高丰文足球学校成立,一时间全国各地足球学校纷纷成立,参与足球训练的青少年人数急剧增长。2002 年,随着中国队首次进入世界杯,中国足球职业化的发展道路也到达顶峰。与此同时,在足球运动职业化的辐射下,我国校园的足球文化氛围也日益浓厚,足球活动得到进一步推广。
在2002年世界杯结束后,随着人们理性的回归,加之足球模式尚未完善,足球运动的推进愈发艰难。足球学校在应试教育面前止步,长达十多年“假赌黑”也让中国足球的大环境变得岌岌可危,青训人数大幅度缩减等诸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鉴于此,政府部门开始对青少年足球的发展路径加以反思,学习国外培养模式,逐步建立以教育部门为主导,校园足球为工作重心的发展新思路。2007年,因青少年体质多年下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将青少年体质健康置于政策高位,首次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国家重大决策部署,校园足球的健身职能再次得到重视。
这一阶段,校园足球在足球职业化、市场化的引领下得到了初步发展,人们开始注意到中国足球事业的发展需要依靠学校、市场、政府机构等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同时,足球项目正式纳入中小学教学体制中,足球运动与学生健康挂钩,象征着校园足球人才培养目标的导向,逐步由“锦标主义”回归育人本质。但由于市场化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学训矛盾冲突以及足球模式尚未成熟,致我国校园足球在经过一定的发展后,再度陷入瓶颈。
1.5 探索创新(2008 年至今):我国校园足球的改革发展逐步进入深水区,理论的研究创新与制度的完善落实成为主要任务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足球的表现依然欠佳。2009 年4 月14 日,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展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至此,校园足球的概念被正式提出。这一阶段将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作为发展目标,致使教育部门的参与度并不高,逐渐形成了以体育部门为主导的决策体系,校园足球也逐渐成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核心要素。
为进一步推动校园足球的发展,2014年11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明确了教育部在校园足球开展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同时也指出了校园足球以育人为根本的发展目标。近年来,在教育部牵头,多方协同的作用下,校园足球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培养体系也日趋完善,逐渐构建起特色学校+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试点县+改革试验区+满天星训练营的立体推进格局,在四级联赛制度、场地设施建设、政策体系完善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成果,对现代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
在探索创新阶段,校园足球得到进一步发展。通过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加大各级保障力度,优化顶层设计,完善比赛结构等诸多措施,足球氛围日渐浓厚,培养了一大批足球人才。但弊端也显而易见,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部门间联动机制上依然存在隔阂,执行机制协调不畅。虽有很多足球相关政策下达,但由于当下体育学科普遍得不到重视,学生升学压力极大,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参与积极性并不高,政策沦为形式主义。家长与学校都不赞成学生参与足球训练,政策难以实施。随着体教结合弊端的日益加剧,一个新的观念逐渐演变出来——体教融合。体教融合是体教结合制度的再审视,是在其原有基础上的拔高。在体教融合思想的引领下,人们将校园足球人才培养的目光,再次投射到对人的培养中,在充分发挥校园足球全面育人功能的同时,夯实足球人才根基。
2 我国校园足球人才培养的多维困境
2.1 师资力量匮乏与场地器资源紧缺
2003—2014 年,全国新建足球类场地只有0.71 万个,而同时期篮球类场地新增48 万个,排球类3 万个,其间差距不言而喻。2021 年6 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2020 年全国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共有足球场地11.73 万个,场地面积3.20 亿m,大约每1.2 万人拥有一块足球场,人均球场面积不足0.3m,相较于冰岛、德国这些足球强国,差距依然明显。由此可见,虽然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使我国足球场地资源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人均足球场地资源仍然紧缺。同时,由于全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体育场馆的分布也呈现出明显的东多西少的地理区位特征,严重制约着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此外,在师资力量的配比方面也不容乐观。2017 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达到20210 所,但在新增的73298 位体育教师中,具有足球专业背景的仅为15594人。显而易见,足球教师供不应求,足球人才培养的质量更是无法得到保障。
2.2 人才培养的主线不明确
据统计,自2015—2019 年参加四级联赛的学生共计1255 万人次,平均每年251 万人次,相比全国2.8亿的学生,普及水平依然很低。根据上文历史脉络的分析,这很大可能是受到“锦标主义”的影响,在各级校园足球联赛已经相对完善的大环境下,参与度如此之低,说明校园足球的参与者依然是少部分学生,即在当下校园足球开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以获奖为导向的功利现象,并没有真正将足球运动作为一项教学措施融入学校的教学任务中。长此以往,校园足球的发展将陷入两难的处境。一方面,难以在学校大规模地开展,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储备无法得到保证。另一方面,在功利主义主导下的校园足球所培养出的人才也必然是片面的,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对于运动员而言,也是不负责的。因此,脱离了教育的校园足球必然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是难以持续发展的。
2.3 “学训矛盾”日益激化
青少年足球训练是校园足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训矛盾”自然也是不可忽视的。就“学训矛盾”产生的原因,笔者认为需从两方面进行分析。第一,国民对于足球运动的认同感缺失。自宋朝以来,出于对皇权的维护以及对儒家仁爱理念的继承,重文轻武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人们,进而造成对体育从业者的偏见。同时,在高考政策的影响下,唯分数论的观点大行其道,学生为了升学,学校为了升学率,挤压了校园足球的发展空间。最终导致人们对足球运动,乃至对整个体育行业的认同感普遍较低。第二,校园足球的人才培养模式尚存缺陷。学习和训练的时间冲突,在升学压力极大的大环境下,很多学生在小学或许还能参与校园足球训练,但随着年级的增加,往往迫于升学压力而陆续退出训练。才断层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校园足球人才培养的持续性与连贯性。
2.4 基层执行部门间的合作交流不畅,政策执行效果不显著
作为校园足球政策执行中的核心力量,各基层部门对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情况将直接影响校园足球人才的培养质量。首先,部门间衔接不畅。各部门目前仍存在立足点背离,权利划分不清晰的现象。例如,教育部门重校园足球育人效果的实现,而体育部门则更关注足球项目的发展,足球后备人才的储备。因部门间缺乏有效沟通而导致全日制普通高中不能参加校园足球联赛的事情时有发生。当然,除了直接影响到校园足球政策推行效果的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其他部门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该如何定位,是否能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依然有待思考。其次,学校作为最基层的执行单位,在执行过程中依然存在打擦边球的现象。例如,流于形式的足球操抑或是设立名存实亡的足球社团,严重影响我国校园足球政策的推进与落实。
3 我国校园足球人才培养路径
自近代以来,校园足球在我国的发展大致经过早期传入、艰难前行、初显峥嵘、探索创新4个阶段,笔者基于我国校园足球的现状,结合历史的经验启示,提出4点建议以供参考。
3.1 丰富校园足球活动的形式,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校园足球的师资与场地资源匮乏,基于我国各地发展不平衡的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丰富校园足球的活动形式以及加强足球师资力量建设两方面对问题予以缓解。我国曾推行的“小足球”活动,便是基于经济发展水平而提出的行之有效的培养足球后备人才的手段。鉴于我国中小学生身体发展的客观规律、认知规律以及实际状况,在适当地增加足球运动趣味性的基础上,创设更加符合中小学生健康发展的足球比赛形式或许是一种更好的选择。此外,各地方体育类高校也需要加强对足球专项人才的培养,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同时,继续面向全国体育教师开展教练员培训班,强化在职体育教师的足球专业技能。此外,还可以借助各大高校平台,对退役足球运动员再教育,促进足球运动员向教师角色的转化,打通退役足球运动员与体育教师之间的行业壁垒,进而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足球专业水平,解决退役足球运动员的就业问题。
3.2 建立以育人为主线的校园足球体系
从现代足球运动的起源来看,笔者认为如今校园足球的发展实质,既是足球对教育功能的回归,也是对人的回归。国际足联前主席布拉特一再强调,足球的内涵并不在于足球运动的观赏性与竞技性,而是通过足球促使人身心协调发展。2008年之前虽然已注意到了足球对身体素质的提升作用,但我国的足球政策还是有着很明显的功利导向。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力日益强盛,国际认可度显著提高,已然处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转折点,更需要发挥足球育人的本质功能。因此,校园足球在各级学校的开展必须以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全面发展为最高宗旨,并逐步构建系统化的、衔接紧密的校园足球教学体系与评价机制。
3.3 校园足球的“学训矛盾”双向处理
缓解校园足球“学训矛盾”,需要抓住文化认同与培养模式这两个关键问题。继续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加强对足球运动的宣传,打造良好的校园足球文化,改变人们分数至上的错误观念,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足球运动。此外,校园足球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依然值得商榷,目前世界范围内大致有3 种培养模式。第一,我国传统的三级培养模式,其直接影响就是造成了之前体教割裂的问题,已然不适用于当下体育多元化的发展需求。第二,法国、德国的校体联合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的制约因素是学校与训练基地的距离,这必将减少学生的学习与训练时间。但在市场化经济的大背景下,足球俱乐部联合学校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制,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方式。既给俱乐部提供了生源与场地,又弥补了学校专业人才稀缺的短板,形成优势互补,也是行之有效的一种培养手段。第三,便是类似于美国、韩国的培养模式,训练与学习都在学校中完成,但这势必会对学校的师资力量以及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当下,需要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建立多元化、个性化的,能够平衡好学训关系的培养模式。
3.4 完善执行部门权责分配,加强考核监管
如今,校园足球政策已然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由巨大繁杂的政策网络构成。各部门间的沟通效果、分工的明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战略的落实效果。因此,需要加强体育与教育部门的融合沟通,通过二者共同合作,探寻最佳的治理模式。既要发挥教育部门的优势,促进校园足球育人功能的回归,又要让体育部门积极参与,提供专业的技能帮助。加强各部门间的职能整合,明晰权利划分,提高办事效率。另外,要加强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考核与监管力度,督促各基层学校充分开展校园足球的相关工作。最终通过建构高效的执行网络,为校园足球政策的持续推进提供保障,促进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
4 结语
近年来,校园足球已成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在基础建设、内涵发展、顶层设计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但这恰恰说明改革的推行已进入深水区,改革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该文通过梳理校园足球发展的历史脉络,针对当下校园足球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多维困境,提出4点改进方法。第一,丰富校园足球的活动形式,加强师资力量建设。第二,建立以育人为主线的校园足球体系。第三,双向处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学训矛盾”问题。第四,完善执行部门的责权分配,加强考核监管。最终打破我国校园足球人才培养所面临的困境,推进体教融合的深入发展,为实现我国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历史转变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