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认知理论背景下师范生体育素养提升的研究
2022-10-31井红艳姜雪梅慧娣李良胤孙涛
井红艳 姜雪 梅慧娣 李良胤 孙涛*
(1.丽水学院 浙江丽水 323000;2.哈尔滨体育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3.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充分渗透具身认知理论,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引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将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
1 具身认知理论概述
以具身认知理论为基础的第二代认知科学超越了第一代认知科学的身心分离的基本假设,其具身性、情境性以及生成性概念框架不仅影响了心理学、认知科学领域的研究,还具有重要的教学论意义。
传统的认知主义认为,认知可以被计算,可将人类的认知视为计算符号加工,人的大脑负责对各项信息进行处理和加工,计算机也要完成这一过程,因此,将上述二者视作高度类似,可充分体现出传统认知主义对认知的理解。虽然人的大脑和计算机的结构完全不同,但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却拥有功能方面的相似性。因此,不管是人脑,还是计算机,从认知角度来看,其对信息处理和加工过程均可视作一种计算。简而言之,人的认知并不真正依赖于人的身体,认知具有独立的功能。
然而,从具身认知理论角度来看,人并不是一种机器,人的大脑结构和功能比计算机更加复杂,将计算机的符号加工过程与人的认知相比,并不能很好地解释人脑对信息的加工过程。在人的身体之中,心智拥有极为特殊的空间和具体的方向,这也是构成具身认知理论的基础。具身认知理论认为,人之所以拥有活跃的思维和不同认知,与人的身体息息相关。正是由于人类的大脑拥有复杂的神经,人的身体构造比较特殊,因此,这也使得人们可以更好地看待和认识世界。人之所以会对某一事物拥有自己的认知,离不开人的知觉和运动系统的支持。由此可见,具身认知理论与传统认知主义的观点并不相同。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具身认知理论,不仅可以进一步发挥出体育的功能,还能进一步优化体育理论体系。
针对具身认知理论的基本意义及内涵,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探讨,我国学者叶浩生认为,认知内容是由身体提供的;认知过程的进行方式和步骤实际上是由身体的物理属性所决定的;认知存在于大脑,大脑存在于身体,身体存在于环境,认知、身体和环境组成动态的统一体。综合上述,对具身认知的讨论,需要从教育学的视角出发,具身认知在教育学话语建构语境下的理论内涵可以概括为情境性、具身性、生成性3个方面,具体如下。
1.1 情境性
在具身性的论述中,认知依赖于身体的物理属性,而情境则是身体的延展,在具身认知理论语境下,不仅心身一体,而且心身与环境也为一体,这就必然使得人的认知产生于具体的情境之中,与情境交互对话。
1.2 具身性
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认知的切身性,身体是人们认知与思考的基础,即人们的认知依赖于身体的物理属性(身体体验、身体感官、身体经历、身体运动、身体结构以及身体状态等),思维和理性的形成基于对外部世界现象的感知,在认知过程中具体依赖于身体部位、空间关系和力量运动的交互作用。例如,海德格尔将人的存在概括为“在世存在”,也就是说人在与世界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身体来感知世界(即世界—身体—认知的认知模式),将身心关系统一到经验层面。
1.3 生成性
生成概念也是人们理解具身认知理论的一个概念框架,认为认知是在与大脑、身体以及历史文化背景构成的动态统一体中不断生成的。瓦雷拉等人认为,知识和经验既不纯粹是人对外在世界的表征,也不纯粹是心智的臆造,认知是身体在同环境、历史文化相互作用之下不断生成的过程。
2 具身认知理论背景下的体育素养内涵
2.1 体质与健康
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除了要增强学生的体质之外,还要确保学生的身心更加健康。第一,保证学生拥有强大的身体素质和体能,使学生适应更大的运动强度。第二,通过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信,使学生学会调节心理和情绪,充分释放压力。第三,通过体育教学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审美体验,使学生拥有更加丰富的情感,在运动的过程中敢于挑战自我,既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又有敢于承担失败的勇气。第四,培养学生具备强大的进取心和坚定的意志。第五,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学生通过体育学习要认真遵守各项规则,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团队协作的精神和能力。总之,学生体育素养的形成并非朝夕之事,教师要保证学生具有良好的体质和健康的身心,才能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人才。近些年来,我国积极提倡建设健康中国,并将之升级到国家战略层次,构建全方位健康实践体系,以此保证广大人民群众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人的体质和健康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也具备生成的属性,这就决定了教师在对学生的体育素养进行培养时,要将对体质健康的追求视作一个长期循环的过程,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2 运动技能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为学生讲解专业的技术动作,为了做出标准的动作,学生就要不断练习,才这样能逐渐掌握专业的动作和扎实的运动技能。运动技能并非生而有之,而是要通过学生不断学习和锻炼才能逐渐掌握。教师在教学时要树立明确的目标,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练习,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由此可见,在学习运动技能的过程中,学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练习才能逐渐进步,因此,运动技能也具有明显的具身性。教师要为学生打造恰到好处的学习情境,对学生形成有效的刺激,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和训练之中,保证学生逐渐掌握运动技能。教师也可组织学生参与到激烈的比赛之中,使学生在不断对抗中获得更高级的运动技能。任何一项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均需要经过认知、连接和自动化阶段,在不同阶段,运动技能也会展示出不同的特征,而且不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只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学生掌握的技能会愈发娴熟。
2.3 体育社会情感
高校是培养学生社会体育情感的重要场所。由于体育运动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专业性,很容易引发人们的共鸣,因此包含浓厚的感情色彩。现代人对情感的追求呈现出多元化特点,而且对情感的表达理性而不拘一格。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通过不断地运动对身体的认知形成影响,通过身体表达自己的情感。学生置身于良好的校园氛围之中,不仅能够感受到更多的快乐和自由,还能拥有强烈的满足感。教师要为学生打造符合社会环境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逐渐具备良好的体育社会情感。
3 具身认知理论背景下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对策
3.1 全面更新体育教学理念
部分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及时更新教学理念,而是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讲解相应的体育知识,或通过示范的方式为学生展示相应的体育动作,组织学生进行练习。虽然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进一步规范学生的技术动作,但却并没有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没有考虑学生的感受,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自己的想法,从而影响最终的体育教学效果。为了改变教学现状,教师要在教学中合理渗透具身认知理论,兼顾学生的身心,使学生健康成长。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到以下几点。第一,打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教师要合理协调身体、环境和认知学习之间的关系,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通过实际行动激发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体育教学。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保证学生能够高度重视体育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信心,鼓励学生敢于尝试难度系数更高的内容。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三,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前提,善于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
3.2 创设恰当的体育教学情境
在任何教学过程中,教师均要考虑到教学情境的设置与完善,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知识和问题的探究欲望,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并在恰到好处的情境中逐渐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具体内容,明确教育目标,为学生打造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氛围。教师要充分融入具身认知理论,凸显教学情境的认知、学科、过程等方面的属性,使学生在情境中获得良好的体验。第一,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充分做到以学生为本,保证通过这一情境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训练,确保学生的身体、心智和环境互相融合,使学生拥有强大的学习动力。比如,教师可组织学生参与激烈的对抗比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质与运动技能,还能使学生收获健康的身心,形成良好的体育社会情感。第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会反思和总结,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对知识的内化,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不断进步。第三,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督促和鼓励,使学生能够主动进行运动技能的训练,从而逐渐掌握扎实的运动技能。
3.3 落实“立德树人”
学生在学习时,要充分理解和掌握教师所教授的内容,积极主动地投入训练,掌握扎实的动作和技能。教师与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进行交流,以身体为媒介,开展体育技能的练习。教师通常要亲自进行示范,才能使学生对动作有初步的印象。学生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教师会对学生的动作进行纠正,使学生能够规范动作行为,直至全部掌握。虽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通过语言阐释相应的要点,但大部分时候需通过身体语言为学生传递知识。当教师对某一动作技能示范完毕后,就会为学生讲解技术要领,组织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要将技术动作和要点相结合,还会遇到许多困难。教师要引导学生不畏惧挑战和困难,鼓励学生敢于克服困难,突破自我,迎难而上,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体育技能,还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过程中,教师还要通过教学传承体育文化,并对学生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体育文化主要分为西方体育文化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西方体育文化中,教师要向学生传达现代奥林匹克精神,使学生拥有强大的进取心,敢于抗争,积极锻炼身体,拥有强健的体魄。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教师要向学生传达身心统一、形神融通和性命兼修的体育文化思想。为了保证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教师要将这两种体育文化有机结合。人格的培养与文化的植入密切相关,文化植入的过程就是具身过程。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融入“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向学生传达两种文化的精髓,使学生能够将其充分消化,并以此指导行动,提高道德品质。
3.4 创造具身思维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将教与学有机结合,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使学生拥有良好的身体体验和心理体验。在培养学生体育素养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具身思维的逻辑主线,对课堂进行合理设计。第一,保证学生拥有良好的身体体验。在开展体育教学时,教师要保证学生充分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这样就能使学生自觉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练习,而这也是学生获得体育社会情感的重要前提。第二,使学生拥有良好的身体感受。教师要保证学生能够掌握扎实的运动技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身心更加健康。第三,拥有丰富的身体认知。当学生对身体认知更加丰富,学生就会对自我有更加清晰的认知,从而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 结语
大学体育是非常重要的学科,也是培养学生体育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效途径。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具身认知理论,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手段,更新教学理念,充分做到以学生为本,使学生拥有更加健康的身心,更加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