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社团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的应用
2022-10-31谈煜棋
谈煜棋
(常州市新北区春江中心小学 江苏常州 213000)
与传统校园体育活动相比,建立体育社团能给予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更多的自由选择空间,打破传统体育课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依据自身能力素养、兴趣、爱好等自主选择,从而有效发挥体育社团的育人价值。然而,就目前小学体育教学开展情况来看,体育社团的价值没有得到有效应用,有关体育社团的研究不够深入,所以存在经验不足,认知偏差等问题。基于此,该文就如何有效应用体育社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进行探究。
1 体育核心素养的概述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新形势下教育改革的大方向,解决了一直以来让教师困惑的教什么的问题,旨在扭转过去只讲解知识与技能,而忽略学生其他能力培养的局面,让学生得到全方位发展。在体育学科中,核心素养的内容可以归纳为3 个维度,分别是体育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这3个维度可以划分为6个指标,其中体育情感是指喜欢、热爱体育;体育品格是指顽强拼搏,善于合作,遵守规则等精神品质;运动能力包括基本运动能力(如钻、爬、投、跳、跑等)和专项运动能力(如竞赛能力、锻炼能力等);运动习惯即每天坚持运动,如早起跑步、傍晚打球等良好习惯;健康知识包括安全防范知识、运动伤病预防知识、科学健身知识等;健康行为即为了避免运动过程中身体受到损伤而形成的良好行为,如每次运动之前进行热身,做好充分的准备。
2 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体育社团的应用价值
第一,体育社团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运动习惯。习惯的养成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而且需要有持久性。然而,小学体育课时少,通常一周只有2节课,而专家称一周锻炼超过3次并且每次不低于30min,才可以称之为有体育锻炼习惯。很显然,仅仅靠体育课堂教学无法实现运动习惯的养成,但体育社团的介入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社团的组织者为了吸引他人参与,会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社团活动,既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体育基本理论知识与相关运动技能,还能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尤其是经常开展活动的体育社团,保证了学生课后锻炼的持久性,让他们在无形中养成了良好的锻炼习惯。
第二,体育社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情感。体育社团的建立营造了浓厚的体育氛围,给学生搭建了参与和认识体育活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交到了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此外,体育社团的组织者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如篮球比赛、羽毛球比赛等。这不仅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还能培养他们的体育运动兴趣,使他们对体育运动产生深厚的情感。
3 体育社团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的应用策略
3.1 开展专项社团活动,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形成
小学生正处于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让他们得到全方位发展。实践证明,开展专项社团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强化竞争意识,提升审美情趣,实现健全人格的塑造,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发展。专项社团活动不是对学生进行重复的体能训练,更多的是竞技比赛。学生仅仅依靠体能优势很难赢取比赛的胜利,还要具备敏捷的思维能力与较强的心理素质。除此之外,在比赛过程中,学生需要做到随机应变,这些均有助于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形成。以田径社团为例,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组织开展4×100m接力赛。在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之前,教师需要考虑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尤其是爆发力情况,还要考虑到一个组的组员之间协调配合度。在接力赛活动中,对于每一棒运动员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要安排好每一棒的成员,使每个小组都能在活动中达到最佳竞技水平。通常来说,第一棒的成员要有较强的起跑技术以及很强的爆发力;第二棒的成员要有很快的速度以及很强的耐力,能够在跑步中保持优势;第三棒的成员要有稳定的心理素质与突出的弯道技术;第四棒的成员要有很强的爆发力,勇争冠军的决心以及超强的冲刺能力等。不管哪一棒的学生,都要在田径社团活动中反复训练交接棒的配合度,这在体育课上很难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训练。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社团开展专项社团活动,促使学生形成体育核心素养。
3.2 优化社团活动模式,不断强化学生体育核心素养
就现阶段小学体育社团的开展情况来看,虽然很多学校有丰富的社团种类,但是社团的结构、组织有很多不足,还不能完全满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求,所以要结合实际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对社团组织方案进行完善。首先,要明确社团活动目标。学校应当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设立社团,所以开展的社团活动要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拓展知识面、培养良好的体育情感与品格、锻炼运动能力为主,尽可能通过社团活动最大限度提升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其次,对社团活动的组织形式进行丰富。与传统体育课堂教学不同,体育社团活动对学生没有任何硬性要求,而且打破了活动场所的局限性,所以社团的组织形式应当以教师推荐为辅,学生自愿加入为主。与此同时,教师应加大社团以及社团活动的宣传力度,让学生深入了解并根据兴趣爱好加入体育社团,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加深他们的体育核心素养。最后,在开展社团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活动形式的层次性。由于身体素质水平、兴趣、爱好的差异性等,学生学会一项技能所需要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所以社团教师要依据学生不同的理解能力、年龄等进行分层次教学,这样能够将体育社团现代化育人价值充分体现出来。
以跳绳社团为例,除了带领学生练习跳绳以外,还可以根据他们的性格特点增加诸如花样创编跳绳、双人跳绳等有趣的合作练习,这样可以明显提高学生运动兴趣而且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跳绳能力之后,组织他们开展长绳活动,这样的社团活动对学生的团队配合能力、灵敏性、胆量等均有更高要求,既可以培养他们浓厚的兴趣,又能增强其运动能力,而且有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3.3 坚持开展社团活动,有效提升学生体育核心素养
要想充分利用体育社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坚持长效社团活动,使学生的运动技能、习惯以及意志品质等在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以篮球社团为例,很多儿童在幼儿园时期就练习过拍皮球,有良好的拍球能力。教师可以先建立一个皮球社团,在社团中通过一系列活动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基础运球训练,如双手交换拍球、单手身侧拍球、单手身前拍球等,让他们能够熟练地控制皮球,提高其控球能力。在能力逐步提升后,教师要提升训练要求,加强传球、运球、持球突破以及防守等个人能力训练,并且在平时的社团活动中有效渗透学生之间的配合、竞争等。在学生基本掌握篮球技能之后,可以采取以赛促练教学法,小学生有很强的好胜心,对于这样的活动形式,他们乐于接受。除了平时开展正常的社团活动外,篮球社团组织者还可以带领学生开展校级联谊赛、班级联谊赛、常赛等活动。此外,参观有关主题的展览,现场观摩学习,观看篮球赛等活动也要结合实际情况,相继开展。精彩丰富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篮球基础知识,掌握篮球运动的技巧,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而且有利于建设团队精神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等。
3.4 打造品牌社团活动,实现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常态化
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坚持常态化原则,基于此,教师应打造品牌化社团活动。一般来说,在开展体育社团活动之前,学校应调查本校学生体育运动爱好,筛选有价值的体育项目并对其开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与此同时,为了保证社团活动开展的有效性,突出社团活动特色,学校要分析在职体育教师的特征,尽可能做到专人专项,为社团活动的开展提供专业的指导支撑。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兴趣,直接影响他们的体育锻炼动机,所以教师要经常宣传社团文化以及社团内容,让学生有所选择,有所思考。换言之,在打造品牌体育社团的过程中,端正学生的体育运动态度,增强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第一,在组织学生开展社团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运用多样化指导方法,如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以赛促练教学法等,激发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兴趣与热情,使他们逐渐形成自主健身以及终身锻炼的良好意识。第二,在发挥体育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基础上,注重营造向上的、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给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例如,在武术社团中,教师要对武术知识以及动作要领进行普及,以视频呈现、游戏化教学等方式增加武术对学生的吸引力。与此同时,依据社团文化需要,教师组织学生建立活动教室,一起精心布置,如在墙上张贴平时社团活动中的照片。这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与体育核心素养,引导体育社团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而且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实现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常态化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有效构建体育社团对于学生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学生能够充分认识体育运动的魅力,产生深厚的情感,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形成优秀的精神品质。学校、教师应客观看待体育社团的价值并开展专项社团活动,充分发挥社团育人价值,达到提升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