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歌剧舞台实践的角色塑造
——以《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杨晓冬为例
2022-10-31刘浩杰
刘浩杰
(河南大学 音乐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一、对“杨晓冬”的初步认知
杨晓冬是《野火春风斗古城》的主人公,是古城地下斗争的领导人。“他是靠着母亲纺线的钱才得以进入省城师范学校的,并在学校结识了共产党联络员,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后来,他以自己的行动直接推动了伪军司令关敬陶的起义。
从性格来说,首先,杨晓冬是一位成熟稳重,对革命充满信心和憧憬的革命者。从出场到整部歌剧结束,杨晓冬的语言及动作细节都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开场不久,杨晓冬与金环深情歌唱《重回古城》,简单、动情却充满内在张力的旋律,是他初次登场的形象展示,也是他音乐形象的基础,这种“内在张力”逐步发展为进行曲节奏的合唱——《古城战歌》。作曲家巧妙地在不改变旋律框架的基础上改变节奏,使作品面貌焕然一新,手法很简练,效果却很好。
其次,杨晓冬在《人气》《开药方》和《对峙》中的音乐形象与《重回古城》中的形象反差极大,这也丰富了他果敢、智慧的形象内涵。古城外,杨晓东以“郎中”身份与城防司令关敬陶进行第一次对手戏《人气》,然后在百乐园戏院中上演《开药方》,这两出戏不仅在唱词上构思巧妙,在旋律声腔上也因融合了北方曲艺的特征而独具一格。杨晓东与关敬陶在台上含沙射影、你来我往,“太极”式的交流不仅让观众产生浓厚兴趣,也生动地塑造了机敏的地下党杨政委的形象和外强中干的伪军关司令的形象。
在整部歌剧中,杨晓冬的独唱片段不多,但随着剧情不断发展,杨晓冬的言行举止始终表现了他对党的事业的坚定信仰和热烈追求,也展现出抗日战争期间无数的像杨晓冬这样优秀的共产党员忠于党和人民,忠于革命的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对已有“杨晓冬”形象的观察与分析
2007 年,为庆祝建军80 周年排演的大型现代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中,杨晓冬一角由我国著名声乐艺术家戴玉强扮演,为了塑造好杨晓冬这一角色,戴玉强推掉了近百场国内外演出,扎根剧本与角色创造。在他的演绎下,杨晓冬这一角色形象鲜活生动,表演扣人心弦,使歌剧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古城外的《人气》一幕中,杨晓冬作为地下党领导人,在古城外与金环接头,又巧遇伪军司令,他看似给关敬陶把脉,实则话里有话,与关司令巧妙周旋、斗智斗勇。在这里,他不是单纯地耍弄对方,而是通过各种隐喻暗示关敬陶,为策反关敬陶做准备。《开药方》是在百乐园戏院这种特定环境中进行表演的唱段,充分表现了杨晓冬敢于深入虎穴的勇气,他给关敬陶开的药方更是旁敲侧击,句句都牵动着关敬陶的神经。最后,他公开了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恩威并施地引导、开解关敬陶,在策反失败后与战友里应外合,在关敬陶的地盘上抓捕了他。在芦苇荡的《乡谣》一幕中,杨晓冬不仅效仿诸葛孔明擒敌之后又释放敌人的做法,还好言相劝,并与金环默契配合,利用一声声乡音勾起关敬陶对国土故园的思念,最终成功策反关敬陶。
在《不能尽孝愧对娘》中,歌唱家戴玉强凭借深厚的演唱功力和到位的动作表情,将一位忠孝难两全的革命英雄的内心变化演绎得淋漓尽致。唱段从一阵皮鞭的抽打声中引出,妄想征服中国人的多田想用杨母的死要挟杨晓冬。杨晓冬被押解上场,一抬头看到伤痕累累的母亲,内心充满了痛苦、内疚和挣扎,他挣脱束缚,冲到母亲身旁大喊“娘啊”,逐层递进的三声“娘啊!”不仅仅是杨晓冬无奈的呐喊,也将一个儿子亲眼看见母亲受苦的痛苦彰显出来。“不能尽孝愧对娘”是杨晓冬充满自责的哭声,也把杨母从百般折磨的身心状态中唤醒。杨晓冬搀扶着母亲坐在凳子上,深情诉说着从前的记忆。在回忆中,杨晓冬从小到大的悲惨遭遇造成了他的悲剧命运。因地主迫害,他幼年丧父,母亲携带他远走他乡,寒风凛冽中他们找了一间破庙容身,这时,他都是依偎在母亲的怀抱里,母亲成了他的挡风墙。戴玉强老师通过对杨晓冬的动作表情的一系列精准把握,将剧中人物的心理情感和自己的深厚演唱功力完美融合,将一位铮铮铁汉的万般无奈与悲痛完美地演绎了出来。
在2007 年版的《野火春风斗古城》中,我们可以发现,杨晓冬是一个充满智慧、足智多谋又勇敢机敏、富有孝心的人。他不仅是一个对党的事业勇于奉献的合格党员,也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合格领导,更是一个在国家危难之中的忠臣孝子。
三、塑造角色的有效途径
(一)从台词上塑造角色
使用台词来塑造人物形象,需要演员以剧本为基础,对角色进行深入了解,理解角色的每一句台词,然后,根据规定情节对角色的台词进行设计。首先,要明确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等基本情况,结合其所在的时代、地域,揣摩人物在规定情境中如何发表言论,灵活处理台词,把握人物特色。在塑造人物时,要着重挖掘台词中的潜台词,潜台词往往比较含蓄,它既是演员塑造角色时的心理台词,又直截了当地表现了角色的态度。演员必须深入挖掘角色的潜台词,并表现出来,让观众明确这句话并不单单是字面上的含义。演员在研读剧本时必须仔细揣摩角色的每一句话,并结合前后对话、角色对对方的态度、角色的性格等因素,来分析这句话是不是另有深意。在《人气》与《开药方》中,潜台词的发掘与利用可谓登峰造极,人物语言字字珠玑,不仅使角色态度鲜明,也让观众不自觉代入这种有趣的话术斗争中。
(二)从唱段上塑造角色
在研读唱段初期,演员应反复阅读唱词。抛开旋律来看,唱词也是角色台词的一部分。演员要在深入理解台词的基础上,构建对所扮演角色的多面认知,把握角色塑造的正确方向。首先,要明确角色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理解大环境造就的角色的性格和行为方式。其次,把握戏剧冲突。戏剧常以制造戏剧冲突来凸显人物性格,人物在处理冲突、解决矛盾时的各种表现,是演员把握角色性格和情感的重要材料。最后,演员在练习唱段时,应适度地代入角色,探索角色的内心世界,把自己的感情融入角色的感情中,强化角色在舞台上的独立性与代表性,使塑造的角色鲜明生动,富有个性。
(三)从形体上塑造角色
戏剧演员的基本功包含声、台、形、表。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台词、唱段和形体语言,进行灵活的表演。演员通过肢体语言表现人物性格,诉说内心情感是一种技术性表演,是观众接受信息的直观手段。当戏剧作品被搬上舞台后,观众的眼睛就开始聚集在演员的神态、表情和动作上,因此,演员的形体动作不但要符合生活逻辑以及人们的心理现实,还要清晰地向观众展示角色的性格与情感,帮助观众理解剧情。演员的形体表演必须具有生活化、个性化、准确化等特点,生活化的表演给观众带来自然流畅的感觉,有助于降低表演的虚假感。个性化的形体动作有助于观众了解人物,轻松分辨角色,从而加强对角色的记忆。而准确的肢体动作有助于观众对剧情的理解,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从而塑造生动准确的角色形象。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表演不仅会使观众产生怀疑,达不到观众的心理预期,还会产生歧义。
(四)从性格上塑造角色
演员在塑造角色时往往会融入自身的情感和生活理解,或是将自己对生活的向往与人生理想寄托其中。情感能为演员与角色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因此,在戏剧表演中,演员要想将人物形象完整呈现给观众,就不能单纯对角色的行为、语言进行模仿,而是要从剧作家的视角切入,对人物形象蕴含的情感与思想进行深入理解,使之激发自身的情感共鸣,然后将自身对角色所产生的情感融入表演中,这样塑造出的角色才会具有生命力,才能为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结语
《野火春风斗古城》通过对多个地下党员的形象的塑造,不仅突出了中国共产党党员对党的事业的忠诚,也赞颂了先驱们不怕牺牲、忠于人民、忠于党和国家的无私精神。角色的设计与塑造能力是戏剧演员应有的职业素养,通过民族歌剧舞台的实践,汲取前人的理论知识,从台词、唱段、形体以及人物性格方面对人物形象进行塑造,才能演绎鲜活生动的角色形象,推动中国民族歌剧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