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探究

2022-10-31王姗姗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23期
关键词:依法治国法治法律

王姗姗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强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关于国家治理深刻的社会变革,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加强理论思维,不断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取得新成果,总结和运用好我党关于新时代加强法治建设的思想理论成果,更好地指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各项工作。所以,贯彻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是社会变革的基本要求。高校作为新时代培育人才的前沿阵地,如何将全面依法治国思想融入高校的人才培育工作中,是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

一、全面依法治国思想融合法治素养培育的内在起点

(一)社会转型的需求

我国正位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刻,全面依法治国理念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我们解决社会转型的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涵盖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具体内容。

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的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需求,是在总结了我国发展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以顶层为抓手,统筹协调好社会各方面的关系所必须遵循的理念。而推动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实现需要人民作为实践的主体。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以人民为中心也是现代法治思想所一直遵循的核心原则。依法治国的全面深入需要每个人都持有社会主义法治的精神和理念。大学生作为新生代的力量,不能忽视他们对这场社会变革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国家的法治化进程需要大学生来贯彻落实,培育大学生的法治素养是推进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大学生成才的需求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求层次理论,他认为从层次结构的底部向上,需求分为五类。大学生的成才需求是最高阶段的自我实现需求。青年人是祖国未来之希望,肩负着振兴国家发展、促进社会变革的重任,但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和经验方面的不足,所以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稍显稚嫩,在市场经济多元思想的冲击下和大众传媒的一些错误宣传引导下,很容易产生思想上的变化,迷失自我,陷入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等错误价值观的陷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精神上的“钙”。要在社会改革洪流中正确保持自己的立场,需要理想信念的支撑,及时地对错误价值观念进行摆正。法治素养作为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外在体现,能够帮助大学生坚定立场。但是法治素养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指引,才能通过学习内化成为自己本身对事物的价值选择。全面依法治国看重人才素养的培育,这不仅关系大学生未来的发展,也关系着未来社会的发展推动。

二、全面依法治国理念融合法治素养培育的具体内容

法律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理念和社会规范的范畴,无法脱离社会成员而独立存在,法律与社会是同步发展的,是社会整体意识的反映,所以全面依法治国理念对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培育具有较为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大学生的规则养成意识

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受规则的制约。规则是为了解决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冲突和矛盾应运而生的,这是一种更为理性与和平的方式,减少了社会运行而需要的成本,从而演变为为了约束人们的行为、解决冲突而制定出来的社会规范。规则意识实质上是一种价值取向和理性选择,社会成员的法治规则意识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法治规则的养成状态要发自内心而不需要外部的监管,从而达到约束自身的行为。规则意识的养成,需要经历三个阶段:首先要对法律法规有深入的了解;其次要对法律法规认同和认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思考;最后要树立对法律的坚定信仰,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这一过程将转化为大学生的法治素养。

全面依法治国的思想强调现在所遵循的社会规则是具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其中以宪法为中心,以民法、刑法、诉讼法等多个部门法为重点组成部分,包含了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法治精神。大学生要遵守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但在法律规则的遵守方面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各类犯罪案件层出不穷。大学生对法律法规有着不同程度的了解,能做到自觉遵守的比例较低。大学生受外界的诱惑,很容易走上歧途。除此之外,还有个别学生对法律知识认知错误,法律法规解读不到位,因此产生偏差,所以要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积极向上的法治理念,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大学生的法治认同意识

法治认同是培育大学生法治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法治认同是公众对法律及法律实施的全过程持有肯定或赞同的心理状态。法治认同不是盲目地崇拜状态,而是经过思考并实践后所产生的一种肯定与信任。法治认同是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不是恒定的。法治认同的生成过程是一个理性认知与情感体验相结合,并逐渐将一系列理性认知和情感体验整合内化为个体心理结构,最终反映到个体实践层面的过程。法治精神赋予了法治认同的灵魂,法治文化赋予了法治认同的根基。没有对法治精神文化的认同,国家法治不可能真正得到有效的实施。

全面依法治国思想和法治认同在价值理念上互相契合,是公众的社会价值观的主流导向。法治认同是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的延展和落实,推动了我国的法制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思想强调以规范公民权力和保障公民权利为核心,所以依法治国是现代国家应该具备的底色。在法治实施和运行的过程中,逐渐树立起法律的权威,形成法律文化,让民众产生对法律的信任,这是法治认同的微观基础。在此基础上,整合个体的意识冲突和矛盾,不断修正个体对社会规范的认知,从而达到行为上的统一,这是法治认同所想要实现的目标,全面依法治国思想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全面依法治国思想提出了在新的时代,大学生不仅要具备勇于担当、敢于实践的品质,还要具备法治素养。法治认同是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前提。大学生要认同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律规范,认可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理念。我国崇尚善法之治、良法之治,肯定“公平正义、自由平等”等法治理念,只有真正实现法治认同,才能让大学生将全面依法治国的理念内化于心,将法律规范外化于行,成为具有法治素养的时代新人。

(三)大学生法律信仰的树立

法律信仰是社会主体对社会法现象的一种特殊的主观把握方式,是社会主体在对社会法现象的理性认识上油然而生的一种神圣体验,是对法的一种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和依归感。法律信仰将人与法律有机联系在一起。社会由各种复杂的关系交织而成,同样也延伸到高校。在当前高校面临着法律信仰危机,认知与行为没有形成高度的统一,法律意识缺失现象比比皆是。由于受我国古代严刑的民治畏惧诉讼、嫌弃诉讼方式丢人等传统的影响,再加上成本因素,大学生在面对问题时更多的是采取社会方式,最明显的是在权益受侵害时,不是诉诸法律,而是采取极端的方式,这些极端的方式不仅无法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达不到维权的目的。

美国当代著名法学家哈罗德·J·伯尔曼在《法律与宗教》中阐述道:“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我们国家的法治化进程起步较晚,要想实现法治化社会这一目标,需要全体公民的努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要发挥作用,需要全社会信仰法律。”大学生法律信仰的程度,决定着国家法治化的进程。法律信仰是在实践中不断曲折发展形成的,人们在一次次的实践认知中不断突破认知的禁锢,才能加深对法律的认知,形成法律信仰。一旦形成法律信仰,会为大学生提供内在驱动力。法律信仰满足人们对价值的追求。现代社会的法治目标是制定良法,满足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人们在面对各种利益交集冲突时,能够有自己的是非判断标准,实现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协调统一。

三、拓展全面依法治国思想与培育法治素养的融合方式

(一)优化理论课程:将全面依法治国理念融入高校基础课以突出主体地位

大学生法律知识的获取途径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如“思想道德与法治”等。从教材上来看,“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有比较完整的对法律系统的介绍,但是由于教师本身的专业限制,对法律知识了解不深,在讲课时会更偏重道德部分,而对法律部分的展开不深,所以改善课堂教学质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突出基础的主体作用。

通过网络扩展课程资源,引进优质课源,作为获取法律知识的重要途径;增加对教师系统的法治培训,增强教师的法律基础理论知识的积淀;邀请校外专家到高校进行专题讲座,普及法律知识;公检法工作人员、律师等法律工作人员可以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到高校法治素养培育中,打破学校与社会的界限;利用新技术学习通、“云班课”等软件改善枯燥的课堂环境,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依法治国的思想内容;充分挖掘新软件的作用,结合App、微博等网络平台和工具,发布与法律相关的事件和知识,从法律角度对时事热点展开讨论和研究,尽可能地鼓励学生评价和发言。

(二)拓展实践部分:将全面依法治国理念转化为实践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

大学生从课堂中吸收法律知识的方式过于单一,应当引入高校的第二课堂,尽可能地开展大学生社会法律实践活动,从而起到协同育人的作用。第二课堂是指在正常教学课堂(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之相关的教学活动,其主要来源是第一课堂的教学但不限于教学,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形式活泼的法治教育活动。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第一将学生的法律活动社团化,利用社团平台让学生参与法律知识讲座和模拟法庭活动。第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一些单位部门成立高校教学实践基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参观法治实践基地,亲身感受法律案例。第三加强校园宣传文化工作,进行法治宣传和舆论引导,重点打造高质量的、有共鸣的法治宣传作品,如动漫、微电影等,这种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起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第四紧密联系法治宣传日进行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活动,如校园法律知识竞赛、校园法律演讲比赛等,丰富校园的文化活动,激发学生对法律的学习兴趣,真正达成第二课堂的目的。

(三)营造校园环境:将全面依法治国理念覆盖校园文化

法治环境的建设是社会的现实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强调:“要完善法治建设规划,提高立法工作质量和效率,保障和服务改革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加强涉外法治建设,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工作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高校作为社会的缩影,依法治校是贯彻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高校要参与到改革中,依据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大学生的权益保护机制,能够正常反映自己的法律诉求,相关部门要建立学生纠纷处理机制,依法化解学生矛盾。二是高校的教职员工要以身作则,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校章校规,将全面依法治国的思想融入日常的事务管理、教育教学和服务师生的工作中,切实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三是建立法律咨询部门,大学生遇到法律纠纷和问题时,能够帮助学生及时有效地处理法律问题,避免走入法律误区。四是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平台监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网络活动,维护网络法治秩序,实现校园环境的健康运行。

结语

在当今时代浪潮下,学生的法治素养培育势在必行。促进全面依法治国思想融入法律素养,实质上是让大学生学法、知法、懂法、信法、守法及用法。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肩负着发展振兴祖国的艰巨任务,所以必须以自身的法律素养为支撑,在改革中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法治思维观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依法治国法治法律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问题
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执政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