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传播对城市形象的作用探析
——以《人民日报》河南暴雨事件的报道为例
2022-10-31李慧汪莉
□李慧 汪莉
城市形象是公众对城市总体的认知、情感和评价,包括由物质构成的外在形象以及由社会制度、文化教育、历史传统等构成的精神层面的形象。城市形象的建立可以是亲身体验带来的印象,也可以是传播造成的印象。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成为人们了解信息最主要的渠道,对城市形象的建立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众传媒可以塑造、深化城市形象,也可以颠覆原有的形象,建立起新的形象。
河南省因恶性事件频发,长久以来,公众对河南城市形象产生了刻板印象,甚至形成对河南以及河南人的偏见。2021年7月20日,河南多地遭遇了特大暴雨灾害,这一突发危机事件轰动全国,期间媒体充分发挥作用,对河南城市形象起到了尤为重要的积极作用。
新媒体环境下危机传播的重要性
城市形象不仅是城市的建筑等外在形象,更体现在精神文化层面上,城市形象是当地软实力的重要构成,在城市影响力乃至综合实力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今,城市品牌经营、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城市形象传播极易受到突发不确定因素的钳制,“黑天鹅”与“灰犀牛”削弱了城市形象传播力,甚至造成城市形象的污名化,引发“地域黑”现象——针对某一地域社会群体的不公平、否定性和排斥性的社会行为或制度安排。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进行危机传播关乎个人形象、群体形象和城市形象。
新媒体的复杂性特征给危机传播带来了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首先,危机事件发生后社会矛盾会被放大,尤其是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新媒体环境下,个体的话语权被无限放大。此时,媒体及时传递信息进行危机传播,可以起到消除谣言、修复城市认知形象的作用。其次,危机事件发生后媒体及时进行舆论引导,可以减轻危机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甚至起到提升城市在公众心中情感形象的作用。再次,危机事件发生后媒体利用好公众对城市的关注度,及时有效地进行城市的文化传播,有利于打造品牌形象,为城市日后的发展带来巨大益处。最后,新媒体利用其丰富的媒介和传播形式,在危机事件中进行生活化报道,可以起到丰富城市形象的作用,促进城市形象的正面构建和传播效果最大化。
2021年7月20日开始,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出现强降水天气,多地出现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郑州、新乡、鹤壁等城市出现严重内涝,铁路、公路、民航运输受到严重影响,部分地区发生险情,防汛形势异常严峻。截至8月2日16时,据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统计,此轮强降雨造成河南全省150个县(市、区)1663个乡镇1453.16万人受灾,因灾遇难302人,50人失踪。
河南暴雨事件使河南一时间成为国内焦点城市,加之河南于公众心中存在负面的刻板印象,这一突发危机事件使河南面临城市形象被污名化的风险。因此,突发危机事件发生后,媒体及时进行危机传播对城市形象的修复与提升至关重要。河南暴雨事件发生后,《人民日报》发布有关河南暴雨事件的报道共192篇,其中官方微博的报道共计91篇,微信公众号的报道共计7篇,网媒的报道共计94篇,其进行的危机传播对河南城市形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危机传播对城市形象的作用
传递信息,修复认知形象。突发危机事件因其突发性和公共性,发生后需要第一时间维护公众的知情权。传递信息是大众传媒的基本功能,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渠道增多,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广泛性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过多的信息流易给受众造成混乱。相关研究表明,突发危机事件的发生会带来多方面的损害,但最直接、最深远的损害是名誉和形象方面的损害,而将危害降到最低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媒体危机传播。此时,媒体传播成了沟通危机城市与公众的最主要的桥梁,对城市形象起着尤其重要的作用。
河南暴雨事件期间出现了大量的网络虚假信息,如“暴雨会污染自来水水质千万不要喝”“常庄水库爆破决堤”等,严重扰乱社会舆论,激发公众的不安情绪。一些负面舆论也随着灾情的发展逐渐显露,声音主要集中在官方灾情预警、应急救援、城市排水系统以及对郑州打造“海绵城市”等方面的质疑。同时也出现了大量诋毁言论,如在河南郑州遭受暴雨灾害之际,北京一男子在微信群中用侮辱性语言诋毁河南受灾群众,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人民日报》于2021年7月20日先后在网媒、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及时向公众报道并持续更进暴雨情况,后期持续报道至8月10日。人民日报网媒于7月20日发布报道《关注!河南巩义持续暴雨多村庄道路成河》,8月9日发布报道《洪涝灾害造成河南省直接经济损失1337.15亿元》以及官方微博于7月20日发布报道《河南巩义暴雨已致1死2失联》等以“伤亡受灾情况”为主题的报道共62篇,占报道总数的32%。这类新闻报道了暴雨情况、造成的损失以及人员伤亡情况,让公众第一时间了解相关信息,掌握解释事实的话语权,阻止谣言传播以及新闻事件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扩大。
此外,大量针对相关部门采取的暴雨应对举措的宣传,如人民日报网媒于7月21日发布的报道《财政部下达1亿元救灾补助资金支持河南防汛救灾》以及官方微博于7月23日发布的报道《国家防总工作组赶赴新乡》等以“各部门举措”为主题的报道共15篇,占报道总数的8%。此类报道对于河南人民起到安抚情绪的作用,对于外界,通过大量应对暴雨的正面宣传报道起到消除危机事件对城市形象负面影响的作用,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修复了河南以往存在于公众心中负面的认知形象。
引导舆论,提升情感形象。尽管突发危机事件会对城市形象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但这不意味着不能通过媒体传播进行化解,后危机时代的媒体传播要化危为机,在危机中找到机遇。新媒体为大众提供发声渠道,但同时也使社会舆论生态更加复杂。突发事件因其突发性、刺激性、破环性等,一旦发生必然引起大众心理上的恐慌,造成海量信息的快速输出,极易导致舆论失控,如若不及时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可能会对城市形象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危机事件发生后媒体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舆论引导作用,进行积极正向的信息传播,凝聚社会共识。可以通过设定新的城市形象目标,调整传播策略,合理有序地进行传播活动,重新建构良好的城市形象,激发大众对城市的美好想象。
河南暴雨事件期间,媒体迅速把握舆论主导权,积极进行正向的议题设置,充分发挥了舆论引导作用。《人民日报》通过报道社会各界为河南及河南人民提供的帮助与支持,如官方微博于7月20日发布的报道《转扩!郑州科技馆停车场开放,提供热水泡面》以及7月21日发布的报道《多条经郑州地区铁路受影响:铁路向受暴雨影响在途列车提供餐食》等以“各界提供支持”为主题的报道共6篇,占报道总数的3%。此类报道体现出灾难中同胞们的同心协力,增强了大众共同抗灾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了外界与河南以及河南人民的心理联系,扩大了其情感认同。
此外,《人民日报》高频率地报道一线救援人员的英勇表现,如网媒于7月21日发布的视频报道《河南暴雨,公安民警坚守一线!》以及官方微博于7月22日发布的报道《退伍特种兵京广隧道中连救5人》等以“救援情况”为主题的报道共20篇,占报道总数的10%。同时,对灾难中河南人民坚韧、无私形象等进行正向的舆论引导,如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于7月20日发布的报道《注意安全!郑州行人挽成人墙过马路》以及网媒于7月22日发布的视频报道《河南暴雨下的中国人》等以“灾难中的群众行为”为主题的报道共7篇,占报道总数的4%。这类新闻报道了暴雨中的群众互助行为,体现出人文关怀,展现了“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城市温度,提升了河南人民以及河南这座城市在公众心中的情感形象。
传播文化,打造品牌形象。突发危机事件发生后,危机城市会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此时适当进行城市文化的传播,不仅有助于修复因危机事件受损的城市形象,还能打造有吸引力的品牌形象,对城市日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媒体要借助危机事件带来的巨大关注度,通过传播展现政府和群众在危机中的积极作为,修复并重塑城市形象,为城市形象注入新的内涵。此外,城市符号是城市文化底蕴的象征,代表城市形象的本质。因其易识别、易沟通的特点,传播城市符号有助于拉近公众在心理上与特定城市的距离,从而提升认同感。城市符号的选择,既可以从城市传统文化中提炼,也可以选择生活化的民间符号。媒体传播需要挖掘独特的城市符号,整合传播资源,将城市形象品牌化,既有助于提升本地市民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并激发其进行城市形象二次传播的热情,又有助于外地受众了解城市、认同城市,进一步促进消费行为,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河南暴雨事件期间,河南博物馆、文物、郑州等有关河南的元素以及标志性地名频繁出现在媒体传播中。7月20日晚,河南博物院宣布紧急闭馆;21日,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表示“一切安好”,各地博物馆集体留言祝好,网民们也在微博下留言支持;24日晚,微博话题“河南文物局局长哭了”占据热榜,阅读次数高达3.2亿,讨论次数达2.8万,网民表示“‘豫’你同在,中原挺住!等大水退去一起去看国宝”,让大众感知、了解到河南的城市底蕴,从而产生出文化认同感。通过此次危机传播,河南加深了其“文化古城”的形象,可见创新可以进行城市符号的挖掘和传播,是对危机事件期间巨大关注度的合理利用,有助于恢复城市秩序、打造城市品牌,乃至对城市的日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此外,媒体通过对暴雨中的英雄人物进行展示,“致敬河南暴雨平民英雄”“1分钟看郑州暴雨救援感人瞬间”等话题一度占据微博热榜,包括一系列感恩报道如人民日报官方微博7月13日发布的图文报道《辛苦了!风里雨里感谢有你》以及7月28日发布的报道《河南老乡硬核回馈逆行者》等,传递出河南人民勇敢无私的价值取向,展现出河南的城市温度,使河南增加了“英雄之城”“感恩之城”等城市形象新维度。
生活化报道,丰富城市形象。城市形象传播是一个与公众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需要使用平民化的语言及表现形式。以往突发危机事件发生后,城市形象的传播往往是通过报纸、电视、城市网站等传统媒体进行,其在突发事件的城市形象建构中起主导作用。新媒体环境下,媒介使用和传播形式增多,并且具有互动性强的特点,承担起将城市形象宣传生活化的责任。人文主义的表现方式、生活化的描绘手法和客观朴实的平民话语,改变了传统城市形象传播精英式的话语结构。城市形象的建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尤其是在突发事件中,对媒介以及传播形式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安排,可使传播效果最大化。
《人民日报》使用多样表现方式对暴雨中的公安民警、消防员、商家、普通市民等人群在抗洪救灾中的表现进行报道,如官方微博于7月25日发布的报道《这张暴雨救人漫画太戳了》,采用漫画的形式生动地呈现了暴雨中市民共同救助一名儿童的画面,一系列报道塑造了河南人坚韧、勇于牺牲、敢于担当的英雄主义形象。在河南暴雨事件期间,新的城市形象传播形式在具体危机传播实践中得到运用,并呈现出良好的传播效果。
此外,众多自媒体也采取个体视角,灵活运用短视频、手绘漫画、在线直播等视听手段,如微信公众号“奇幻坐标”于7月21日发布的报道《河南暴雨下的人们,中国的人间温暖。》采用“手绘漫画+文字”的形式真实地展示了暴雨中河南人的生活、行动、情感,获得了社会公众的情感共鸣,不仅进行了有效的信息传达,缓解了危机中大众的焦虑情绪,个体叙事方式更使得河南城市形象变得丰富立体,起到了向外宣传河南城市的作用。
结语
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阶段,突发危机事件已成为常态,同时新媒体将每一种声音无限放大,使得进行形象危机传播更具有挑战性。突发事件发生后,媒体如何进行城市形象传播意义重大,《人民日报》在河南暴雨事件中的表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突发危机事件中进行城市形象传播的典型正面样本。
总之,危机语境下城市形象的传播是一个动态系统性的工程,受到来自多方的影响。媒体只有以公共利益为导向,及时传播信息,积极引导舆论,输出城市文化,同时尊重城市、媒体的发展规律,才能在城市形象危机传播中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