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暖人心,多管齐下促成长
——阜南县第八小学教育共同体落实“双减”政策的有效做法
2022-10-31郭爱萍陈东超
郭爱萍 陈东超
(阜南县第八小学 安徽阜阳 236300)
为促使国家“双减”政策及教育部“五项管理”工作落地生根,做出成效,阜南县第八小学教育共同体从课堂、作业、课后服务等方面入手,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作业设计为支撑,以课后服务为保证,强健学生体魄;以更健全、高质的校内管理模式,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转变教育教学思想,多措并举创新作业布置,不断拓宽课后服务渠道,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实现内外联动、协调发展。作为一线基层教育工作者,必须认清形势,自我加压,提质增效,在课堂四十分钟内下一番真功夫,方能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一、在管理体系构建上下功夫
乡村振兴关键在教育。怎样实现优质教育均衡发展?阜南县教育局提出打造城乡教育共同体的办学模式。乘县教育改革的强劲东风,阜南县第八小学先后成功牵手四个偏远农村自然校,组建阜南县第八小学教育共同体,目的是以城带乡,以强代弱,实行教育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有章可循方能行至远方。共同体学校要制定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运行管理办法,方能上下贯通,操作自如。首先,成立牵头学校校长统筹抓,各成员校校长亲自抓,分管校长主要抓,教务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具体抓的分层管理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落实管理细则,推动各项政策的有效执行;共同学习研讨“双减”和“五项管理”相关文件,制定“双减”工作下的学校发展章程,不仅让全体教师吃透文件精神,也让家长和学生熟知政策内容,化被动接受为主动自觉。其次,学校制定具体的工作实施方案;持续召开“双减”工作推进会和家委会,以会议推动落实;通过发放“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广泛征求学生家长和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落实管理效能;结合学生的作业、睡眠、体质、阅读、手机“五项管理”具体措施,形成相互连接、互相配合、统筹兼顾的科学管理体系,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健全和完善,以确保“双减”实施不打折扣。
二、在作业优化设计上下功夫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阜南八小积极探索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设计,设计时,力求作业“少而精、精而趣”。建立作业校级统筹公开和总量控制制度,研究作业管理效能,提升课后作业的“质”:以班级为单位每天在教室门前公示栏公示家庭作业明细,以年级组为单位设立年级“作业公示栏”,公示本年级各学科作业种类、作业分级完成项目、作业内容范围、预估完成时间等;教务处每月对全体教师布置的作业进行随机抽查,关注作业量、批改和订正情况,及时进行反馈、改进。作业设计要求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不要出现机械性、重复性和无效性作业,鼓励启发性、思考性和实践性等多样化作业练习。如:布置学生每天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可以让低年级学生把内容讲给家长或同学听,高年级学生写出200字左右的心得,引导学生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关心”。在耳濡目染中,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成为一种行动自觉,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培养了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再如,学习了《人民币的认识》一课后,可以布置这样的数学练习题:用10元钱到超市购物,能买什么?还剩下多少钱?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个性化的作业布置、前置管理和跟踪调控,能确保对作业量的把控和质的提升,可以让层次各异的学生不仅“吃得饱”,而且“吃得好”。
三、在兴趣特长培养上下功夫
校园内外歌声飘荡,多彩的画笔放飞着美好的梦想,指间的对弈是智慧的较量,足球健儿风采展示在运动场上……阜南县第八小学教育共同体的“多彩社团”活动每天都在有声有色地进行着。为进一步推进落实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自开学之日起,共同体各校正式推行“课后服务”项目。课后服务是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的撒手锏能落实“双减”精神,实施有需求的课后服务学生全覆盖。下午从3:40到4:40提供阅读全覆盖,4:50到5:40提供爱心服务社团活动和作业辅导。我校对课外阅读要求严谨具体,一、二年级可以开展美丽阅读、三至六年级可以开展整本书阅读。如:我校卢厚荣老师执教的“整本书阅读”一课,从阅读兴趣与阅读方法入手,积极鼓励学生说、研、练,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课后服务指导团队主要由在职教师、退休教师、家长志愿者和具有资质的社会人员共同组建,对学生进行作业辅导、答疑解惑及课外阅读指导等。以社团为单位,开设富有特色的武术、剪纸、口琴、花样跳绳、五禽戏、播音主持等种类繁多的兴趣社团活动,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此外,学校还可开展种植、研学、践行文明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劳动带来的无穷乐趣,提升学生的兴趣,发挥其特长,使学生学得顺心、学得开心,使家长放心。真正达到为学生减负、为老师减压、为家长排忧之目的,有效促进“双减”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四、在研讨互动交流上下功夫
只教不研则浅,只研不教则空。教和研是互为一体的,要同步进行。为此,共同体学校要制定严格的教学研讨制度。以共同体主校为中心,制定翔实具体的教学研讨年度工作计划和学期工作计划,各共同体分校按照主校的总计划再制定适合自己学校运行的具体计划。“船小好调头”,共同体分校由以前的不教研或者不正常教研,逐步敢于尝试,主动接受,真实体验,向前跨出了一大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各分校按照共同体主校工作思路,制定本校的教学研讨具体实施方案,由共同体主校监督实施,按时开展听课评课、学术研究等教学研讨活动。教学研讨之花遍地开放,逐步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为注入新生活力,充分发挥共同体主体校的传、帮、带的作用,共同体学校每学期均有送教交流、集体研讨、专业学术报告等一系列的教学研讨活动。采取“同课异构”“研课磨课”等方式,教师之间活动频繁,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共同进步。主校每周不间断地进行教学研讨活动,如集体备课、说课、无生上课、随堂听课等,应有尽有,丰富多彩,各分校学科教研组成员可以自主参与主校学科教研活动。同时兄弟学校之间举行联合教研活动,更有利于进步与发展。兄弟学校之间也可以开展手拉手活动,以不同的类别,开展不同形式的联合教研互动,在听课评课活动中挑“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归纳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五、在提升课堂效率上下功夫
减负要增质,增质是减负的前提。减轻作业负担,要从源头抓起,从教师的本位思想抓起。陈旧的教学思维为以强化练习为主,不断地给学生施加压力,让学生在题海中驰骋。这样不仅会导致学生学得乏力,教师教得费力,连家长也会怨声载道,师生之间关系冷漠,不好沟通。解铃还须系铃人,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备好课才能上好课,上好课学生才会有收获。学生听懂了、理解了,掌握到学习的方法,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游刃有余。为采他山之石,教育共同体主体校可以把全体教师分年级、分学科、分批次派到全国各地学习。回校后,要逐人畅谈收获,形成经验。大家聚在一起共同研究课标,共同研读文本,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收集和整理校本教材,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设置阅读、探究、展示、反馈等环节。以学段、学科组、年级组为单位进行单科、单元整合,不断进行归纳总结,大胆尝试整本书阅读教学、大单元小单元目标导航教学,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学教研工作。教师可有效开展校外阅读课程,打破传统的一课一教模式,把整本书有效整合,教给学生猜、读、品、讲、悟的有效阅读方法,不但让学生明白该怎样去阅读,同时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加深传统文化认知,增强爱国主义热情。
学校除每周固定的时间进行课堂实操外,还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教学评价,以提升教师的育人本领,夯实教育教学基本功。“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应聚焦学科核心素养这个靶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把心思花费在备课上,把功夫展示在课堂上,把能力体现在作业设计上。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才能提高,课后作业的负担自然也就减轻很多。
六、在聚焦启智增慧上下功夫
正确的方法犹如航海中的明灯,指引学校在发展之路上不断前行。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思路,只要给他们以施展的空间,大都能想出“绝招”“妙招”。“双减”政策下,学校可以尝试着让每班制定“一班一案”“一人一案”的减负方案,相互PK,取长补短,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有的老师可能评价积分制用得比较好,有的老师可能创设的堂堂练、堂堂清之“一扫光”模式比较实用……老师们的独创课程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家可以有选择地吸收。
独行快,众行远。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教育教学团队中,只要思路清、方向明,人人肯努力,人人求上进,个个出方法,大家相互学习、择善而从、共同提高,就能拓宽育人渠道,实现学校育人功能的多样化,提升教师的进步空间。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享受“双减”政策带来的最大福利,徜徉在教师智慧的摇篮中,主动参与,快乐学习,茁壮成长。
七、在家校合力共建上下功夫
教育本身就不是学校一方面的事,需要家长的倾力配合,社会的广泛关注。学校要充分挖掘家长资源,邀请拥有丰富人生阅历、术业有专攻的家长代表参与到学校日常管理活动中来,进入课堂、进入社团,丰富社团内容,形成家校育人共同体。以家委会、家长学校为载体,打造学校、家庭和社会有效衔接、相互促进的教育网络,凝聚教育共识,缓解家长焦虑,密切家校沟通,对家长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有些家长对“双减”服务理解不够,认为是在“折腾”孩子,不能从问题根源去考虑,不能从国家的高度去认识。故步自封,只能裹足不前。为此,学校要多开展家庭教育培训活动,让家长权衡利弊,从长计议,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服务。家长要认识到以前是“唯分数”,现在是“重实践”培养;以前是超负荷加压,现在是重能力、重效益的实践。只有家长的观念转变了,学校的工作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学生的幸福感才能增强。
阜南县第八小学及时制定跟踪寻访制度,对“双减”和课后服务工作进行社会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家长们普遍认为孩子回家后没有或减少了作业负担,大部分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孩子有了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时间,变得更阳光、更健康了,同时与孩子的关系也更亲近了。孩子还可以参与更多有意义的、喜欢的劳动实践活动,不仅锻炼了一定的技能,增长了知识,还体验了无限的乐趣。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减负、提质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任重道远,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在未来的征程中,我们会立足实际,继续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中心,画出一个最新、最大、最美的同心圆,谋求有利于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最大公约数”,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突破口,将“双减”和“五项管理”政策落实到位,真正让教育回归育人本真,切实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引航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