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颈椎操联合颈牵改善高校学生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研究

2022-10-30廖长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53期
关键词:根型颈椎颈部

廖长艳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0 引言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以往都认为好发于中老年人,但是,随着目前人们生活方式及生活环境的改变,其发病率越来越呈低龄化趋势,学生人群特别是大学生的发病率急剧上升,严重影响了学生人群的健康[1-2]学生群体之所以发病率如此之高,与学生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如长时间低头伏案学习,长时间低头玩手机等,将颈椎长期处于不良体位,从而导致颈椎病的发生。而颈椎病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学习,因此颈椎病的治疗及预防则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关于大学生颈椎病的相关研究不多,本文将从我校主诉颈椎部不适症状的学生中随机分为两组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主诉颈部不适、疼痛或活动受限,经临床诊断确诊为神经根颈椎病,且处于慢性期的大学生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为(20.38±1.24)岁,病程为(13±4.13)天,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为(20.93±1.56)岁,病程为(12±5.06)天。两组患者的年龄和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纳入标准:均符合《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3]中颈椎病诊断标准;所有学生均能坚持治疗并配合自我训练;同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脊髓型及椎动脉型颈椎病;颈椎骨折不适合治疗的;骨质疏松;以往做过颈椎手术者,不配合康复治疗的患者。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急性期均采用颈椎牵引、推拿和低周波及中频进行治疗,缓解期对照组进行自我训练,观察组采用改良的颈椎操进行训练,每天训练3次,每次10min,同时进行颈椎牵引,每天进行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共3个疗程。改良颈椎操内容如下:(1)颈部自由活动:做前点头、后仰头、侧屈及转头等各方向活动,每个动作重复10次;该节体操通过颈部各方向的放松性运动,改善颈椎区域血液循环,从而消除淤血水肿;(2)侧屈自我牵伸:坐在靠背椅子上,双脚平放于地面,一侧上肢置于外展30°-60°位,另一侧手放于侧头部,该侧上肢与另一侧放置于侧头部的手向相反方向用力,牵拉该侧的胸锁乳突肌。维持5秒,重复10次;该节体操主要牵伸颈部韧带,放松痉挛肌肉,调节颈椎压力,从而减轻症状;(3)后缩减压:坐在高靠背椅子上,腰部用腰枕保持腰椎生理性前凸,头部尽量向后进行运动,直到达到后伸最大角度,在终末端停留5秒然后放松慢慢回到起始位,也可在运动终末端时给予辅助,用手放在下颌部进行加压,在伸展的终点位进行小幅度的左右旋转4~5次,重复10次;注意事项:在运动过程中保持头部于水平位,双眼平视前方,脸朝前,不要做低头或仰头动作;该节体操采用麦肯基力学疗法改善患者的关节活动范围及关节疼痛;(4)徒手抗阻:患者做颈部右下到左上方运动,双手十字交叉相握,在左侧头部施加向右下方向的阻力,对抗颈部的活动,然后在终末端维持10s,重复10次,然后再做左上到右下、右上到左下、左下到右上的活动,方法同前,阻力分别施加在右下颌部、左下颌部、右侧头部。在操作过程中眼睛随头部运动进行转动;注意事项:注意动作缓慢,匀速,不要憋气。该节体操采用PNF技术增强肌力和耐力;改善强、弱肌群间的失衡。这套体操主要在颈椎病的后期进行使用,将麦肯基力学疗法及基本训练融合到一起,起到综合治疗颈椎病的作用,同时配合颈椎牵引,增强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治疗30天后评定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及颈椎关节活动范围。(1)疼痛评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在纸上画一条10CM长的线段,一端为无痛,一端为最痛,患者根据自己对疼痛的感受,用手指出目前疼痛程度的所处位置,数值越大代表疼痛程度越重;(2)颈椎关节活动范围评定:采用通用量角器,患者取坐位,测量患者颈椎屈曲、伸展、左侧屈、右侧屈、坐旋转、右旋转的关节活动范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或例数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疼痛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体情况见表2。

2.2 颈椎关节活动范围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得到改善,但观察组的范围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颈椎屈曲、伸展及侧屈关节活动范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体情况见表3-6。

表2 VAS 治疗前后的比较(,分)

表2 VAS 治疗前后的比较(,分)

表3 颈椎屈曲治疗前后的比较(,分)

表3 颈椎屈曲治疗前后的比较(,分)

表4 颈椎伸展治疗前后的比较(,分)

表4 颈椎伸展治疗前后的比较(,分)

表5 颈椎左侧屈治疗前后的比较(,分)

表5 颈椎左侧屈治疗前后的比较(,分)

表6 颈椎右侧屈治疗前后的比较(,分)

表6 颈椎右侧屈治疗前后的比较(,分)

3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类型,无明显性别差异,患病后会出现颈部疼痛和麻木,疼痛放射至一侧上肢,颈椎关节活动范围不同程度受限,颈肩部有压痛,还可出现肌力减退、腱反射异常等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4]。颈椎病可分为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及交感神经型等,在临床上大部分患者是神经根型,主要表现为一侧颈部及上肢放射性疼痛及麻木。现在大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大,长期低头学习,也由于智能手机的出现,长期低头看手机等不良习惯使颈部长期处于劳损状态,颈椎的生理曲度减小甚至消失而出现颈椎病,而神经根型颈椎病在学生群体中较为常见。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改良的颈椎操联合颈椎牵引能改善颈椎病患者的颈椎关节活动范围和缓解疼痛,但对前屈角度改善效果差强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由于颈椎部位的疼痛,减少了颈椎前屈方向的活动,而且前屈容易加重症状,因此导致颈椎前屈活动范围改善不明显。通过治疗3个疗程后,VAS评分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症状明显缓解,但也有1例患者的疼痛症状没有得到缓解,VAS评分没有降低,可能是由于患者评分的主观误差或治疗效果不明显等导致。

目前颈椎操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形式:第一是颈椎各方向的主动活动,包括颈椎的屈曲伸展、左右侧屈及左右旋转;第二是颈椎周围肌群的自我牵伸,包括侧屈肌群牵伸、前屈肌群的牵伸等;第三是颈椎周围肌群的肌力训练,主要进行的是徒手抗阻肌力训练。通过颈椎各个方向的主动运动,改善颈椎周围的血液循环,达到消除水肿的作用;通过颈椎周围肌肉的牵伸,起到放松肌肉的作用,缓解肌肉痉挛,减少椎间盘突出对神经根、血管及椎动脉的压力作用,从而达到缓解症状的作用;通过颈部肌肉的力量训练,增加颈椎的稳定性,同时提高肌肉的耐力,增加对疲劳的耐受能力,从而巩固治疗效果,防止反复发作。而本研究中编制的颈椎操除具备上述作用以外,还利用麦肯基力学疗法编制体操(后缩减压),通过后缩加压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麦肯基力学疗法通过颈椎运动,即后缩、后缩加压、后缩伸展等,使病变椎间盘和神经根发生移位或相对移位,减轻或消除髓核突出对神经根的刺激或压迫,纠正椎间关节的紊乱,以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4]。同时采用PNF技术编制体操(徒手抗阻),通过对角螺旋方向进行肌力训练,增强肌力训练效果,PNF技术通过对角螺旋模式,运用抗阻促进颈部肌群抑制与放松,并增强肌群肌力以恢复颈椎内外平衡稳定和本体运动感觉[5],从而让颈椎以正确的运动模式进行运动,起到缓解症状,预防复发的作用。郭文乾等[6-8]在研究发现,PNF技术结合麦肯基力学疗法、牵引及推拿等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较好效果,可明显缓解患者症状。颈椎牵引是目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最常用的方法,能够减轻对神经根压迫,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解除神经根刺激症状,但不同牵引质量、时间、角度所获疗效不一[9-10]。因此在牵引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病程及体重选择不同的牵引方式,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改良颈椎操联合颈牵能改善高校学生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缓解疼痛,促进颈部功能的恢复,改善症状,预防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根型颈椎颈部
Ⅰ型肢根型点状软骨发育不良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术前高频超声诊断分析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效果探究
放风筝注意三件事
生活小细节缓解颈椎不适
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运用效果观察
造出一个天鹅颈
颈椎“咔咔”响,怎么办
石墨烯理疗U型枕
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取穴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