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曾纪泽对西学的学习与接受
——以《出使英法俄国日记》为研究对象

2022-10-30郭俐兵

名家名作 2022年12期
关键词:日记

郭俐兵

曾纪泽,字劼刚,号梦瞻,谥惠敏,湖南湘乡人,是曾国藩的次子,生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卒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年五十一岁。光绪四年(1878年),曾纪泽成为出任英国、法国的驻外使臣,光绪六年(1880年)正月被委派兼驻俄大使,光绪十二年(1886年)八月离开英国回到北京,使期长达八年之久。曾纪泽八年多的外交生涯建树颇多、广受称赞。其中最出名的事便是赴俄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修改了崇厚与俄国所拟定的《里瓦几亚条约》,挽回了部分领土主权和经济赔偿。如果没有曾纪泽,今日中国版图的雄鸡尾部大片的国土就会失去,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成功外交,曾纪泽也被认为是“没有给中国带来更多的失败和屈辱的少有的代表”。在评论近代驻外使臣成绩时,李鸿章认为曾纪泽是中国近代四大使才之首。

正因如此,学界历来的研究重点是曾纪泽的外交思想,而其出使日记《出使英法俄国日记》却历来被冷落,与其外交思想的研究热度极不相称。这部日记受冷落的原因也是非常明显的,因为乍看日记确实是记录得非常简略,像在记流水账,甚至每天的记录模式都大致一样,取光绪六年(1880年)八月廿八日赴俄谈判期间的日记为例:“阴晴半,夜雨霰。辰正三刻起,茶食后,在室中徘徊良久,请捡案头,诵英文。与清臣、日意格一谈。饭后,看小说。清臣来,一谈。布策来,谈约章极久。客去,至凯生室立谈极久,小村后至,同谈。饭后,至清臣室一谈,湘浦室一坐。阅英文。至小村室谈极久。丑初睡。”至于见面谈了什么内容便不得而知,外交上取得的成绩和效果更是没有提及丝毫,这也是曾纪泽的日记一直没有得到学界的重视,几乎没有研究论文涉及的原因。但日记辞约旨丰,披沙拣金,依然能发现众多有价值的史学和文学材料,还原一个真实丰富的曾纪泽,并能生动地体现他对西方文学文化的态度以及在中西方文学文化交流上的贡献。

曾纪泽积极学习西学在日记中表现明显的有两个方面:即学习外国语言和《万国公法》。曾纪泽从32岁开始自学英语,当时湖南境内通英语的人不多,在官僚士大夫子弟中笃志学习西方语言的人可能也只有曾纪泽,曾纪泽开始时只能自学,他每天坚持读《英话正音》,他曾把《韦氏大辞典》逐字记诵,阅读《英语自选集》《英国话规》等各种书籍。光绪三年(1877年)秋,曾纪泽奉诏进京承袭侯爵,其在北京的寓所与各国使馆相邻,因此他便有了更多的机会去交流学习,经常与英国使馆汉文正使梅辉立、副使璧利南“纵谈竟日”,与教士艾约瑟研讨经学,与教士德约翰探讨医术,与同文馆教习丁韪良等讨论中西学术,在与这些人的交流中不断提高英文水平。出国前进宫面见太后时,太后问他是否能懂外国语言文字,他答道:“臣略识英文,略通英语,系从书上看的,所以看文字较易,听语言较难,因口耳不熟之故。”这是他比较谦虚的说法,其实他已经可以用英文与马格里这些外籍友人通信,还能翻译诗词。出国后曾纪泽在日记中几乎每天都有关于学英文、法文、看外文小说的记录,可见他的恒心,驻外期间他可以用英语跟西方人交流辩论、发表演讲、处理公文函件,有时使馆翻译成的英文函件还要征求他的意见,在日记中他经常写到要核对翻译官翻译的各种中外文件和章程,可见曾纪泽已经能够熟练地使用外语处理外交事务。他还能与西方人书信往来,用英文题诗、写对联,在钟叔河编辑的《走向世界丛书》系列丛书《出使英法俄国日记》这一册的首页几页便印有他用中英文题写的扇面,旁边是古诗,中间是翻译而成的英文诗歌,甚为美观。曾纪泽翻译的英文诗在近代较早出现的翻译诗歌中算水平较高。值得一提的是他翻译的一首英文诗《咏技艺》(Art hath a holy mission:’tis to raise)刊登于《英国皇家亚洲学会会刊》(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New Series)1887年1月刊,从鸦片战争到19世纪末,国内对西方诗歌的翻译寥寥无几,曾纪泽这首诗是较早由一个中国人自觉翻译、独立完成的,且翻译水准较高,因而可以说是清代外国诗翻译中非常有价值的史料。

除了学习英语之外,曾纪泽发现在外交事务中各国文札多用法文,于是他又刻苦学习法文,在法语方面曾纪泽也几乎是自学成才。出使之前,曾纪泽是不懂法语的,在日记中我们发现他在赴英法的轮船上开始学习法语,后来到达欧洲后他也没有间断,他的坚持使他学习的效果也不错,为之后的外交提供了很多便利。在一开始到达法国后他便能与法国朝野上下相处融洽,赴俄国谈判改约时,他能对翻译官庆常及法国随员日意格的稿本提出中肯的意见,最后也是他审定《中俄伊犁条约》的法文正本。后来当中法越南交涉的情况趋于恶化时,曾纪泽多次联系法国媒体记者,成功地利用法国巴黎的报道对抗法国外交部延宕中国抗议的手段,这在日记中都有记录。

除了学习英语、法语外,曾纪泽还有意识地学习国际公法。他在日记中习惯将每天所阅书目列出,可以发现其中关于国际公法的书有《公法便览》《星轺指南》《万国公报》等。其实曾纪泽很早便接触过这些书,光绪四年(1878年)7月他被任命为出使英法的驻外使臣以后,在赴欧的轮船上也经常翻看这些书,显然在中国走向世界的趋势中他能够审时度势地认识到学习国际法来应对外交问题的重要性。日记中还记到驻英期间他常去参加《万国公法》社团的茶会,社员屠爱士提醒他关于两国地界和通商的惯例条约问题,曾纪泽深受触动,他知道领土一旦被割让便是永远失去了,而通商可以通过修约改变,因而在之后的中俄谈判和中法谈判中他一直坚持对领土主权问题据理力争、毫不退让。在阅读了这些国际法著作并与各界人士的交流中,曾纪泽学会了在外交活动中运用国际公法这一利器来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他成功地运用国际公法在中俄伊犁谈判中收回部分领土主权,挽回经济损失,化解了中国与巴西关于华工问题的矛盾,与英国在洋药税厘一案中最终达成共识,实实在在地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尊严和地位。在弱肉强食的时代,面对强大的西方列强,曾纪泽不畏强权折冲樽俎,能够通过不屈不挠的谈判、斗争、虎口夺食,这是他成功运用国际公法的最有力证明,同时这种和平的、进步的外交思想是对传统“天朝上国”式的、虚骄的、丧权辱国式的、妥协的外交方式的一种超越,把中国的外交用科学的方法引入国际轨道,融入国际社会中。

曾纪泽并未对自己运用国际公法维权取得外交上的成绩感到骄傲,他清醒地知道国与国之间的较量其实是综合国力的较量,中国想要真正通过国际公法取得平等的地位,维护应有的权益就必须提高综合实力。出国的八年多,他对西方的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有了深入的了解,切实感受到西方国家的先进,主张打破闭关锁国的状态,对外实行通商开放,向西方积极学习“深思格物、实事求是”之学以自立自强,这些也都反映在了他的日记中。

在曾纪泽向西方学习的主张中,他对西方政治制度的看法值得一提。他意识到造成中西方国家差距的原因有可能与政治制度的不同相关,中国是封建专制,西方是民主政治制度,他对于议院来主持政治的形式是比较认同的。他旁听议会,认真考察了西方议会制度的运行模式,感觉议会作为西方国家的立法机关和决策机构相比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一言堂”要好,同时他还注意考察西方民众的权利与地位,发现西方民众拥有很多的民主和自由,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他也没有持完全赞同的态度,他能够看到资本主义国家执政党的问题,比如对于法国对越南作战的决策之事他评论:“盖法国为民主之国,商民势大,政府权轻,政府之所行,一商一民足以把持而梗阻止,政府所不愿行,一商一民足以摇惑众心而胁制之,此近年法国政府之所以屡次换人也。”法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不同派政党意见不同,常会产生矛盾,待这种矛盾激烈到不可调和时,政府便面临着无法维系下去的危机。曾纪泽作为封建社会的一名官员,加之有前任郭嵩焘的覆辙为鉴,他不可能在政治制度上发表过多议论,提出激进的变革措施,但从他的认知上看,他能够觉察到西方资本主义民主与议会制度的优越性与不足,可以说是超越地主阶级洋务派停留在器物层面上的学习,同时启发资产阶级维新派探究如何学习西方政治文明。

曾纪泽在日记中比较惜墨,只在他认为重要的方面发表议论,而这些少见的议论恰能反映出他对向西方学习各方面的态度。总体上看,他能够直面西方国家的强盛,用开放的心态和客观的眼光看待西方文化,在给丁日昌的一封信中他说道:“纪泽自履欧洲,目睹远人政教之有绪,富强之有本,艳羡之极,愤懑随之,然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属而和者几人?只能向深山穷谷中一唱三叹焉耳。”这可以看作是他对西方形象的一个整体评价,是颇为正面的,但是同其他传统文人类似,他也坚持“西学中源”的观点,常常在中国的历史中去溯源西学的发展,屡屡发出“无出中国之右者矣”类似的感叹,比如他用二十八星宿之说来引证西方国家的一礼拜七日之事;日记中还详细记录了他同理雅各和马格理谈《易经》的内容,他认为地球旋转、电线通电、七日礼拜、火轮汽机都是我圣人“于数千年前烛见之矣”,从而得出结论:“西学而论,种种精巧奇奥之事,亦不能出其范围,安得谓之无关学问哉。”这是将西方的科学理论简单化了,对于西方精神文化层面的东西,他亦是类似的态度和立场:

余谓欧罗巴洲,昔时皆为野人,其有文学政术,大抵皆从亚细亚洲逐渐西来,是以风俗文物,与吾华上古之世为近。尝笑语法兰亭云,中国皇帝圣明者,史不绝书,至伯理玺天德有至德者,千古惟尧舜而已。此虽戏语,然亦可见西人一切局面,吾中国于古皆曾有之,不为罕也。至于家常日用之器物,无一不刻缕绘画,务求精美,则亦吾华尊、罍、斝、盏、棜、禁、玷、洗之遗意也。或者谓火轮舟车、奇巧机械,为亘古所无。不知机器之巧者,视财货之赢绌以为盛衰。财货不足,则器皆苦窳,苦窳,则巧不如拙。中国上古,殆亦有无数机器,财货渐绌,则人多偷惰而机括失传。观今日之泰西,可以知上古之中华;观今日之中华,亦可以知后世之泰西,必有废巧务绌,废精务朴之一日。盖地产有数,不足以供宇宙万物之繁费,则由精而入粗者,势使然也。

欧洲的文学政术都是从亚洲传来,西方人的一切局面都在中国古代曾有过,这是典型的“西学中源”的观点,这种文化自信也是他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坚守方式。至于西方精美器物、火轮机械这些东西,并不能以机器的精巧来判断其发展盛衰,财货资源总是有限的,为了节约资源,机器必然由巧走向拙,所以今日之中国便是泰西未来的走向。曾纪泽对西方器械如此的评价似乎与他之前的艳羡西方、承认西方先进科技的态度是矛盾却又统一的,他既承认科技能够使国家强大,要学习西方,同时又颇为自负地将中国的落后美化成返璞归真,一切繁荣必将走向虚无。但如果从今天环保的角度来看,曾纪泽这个观点真是有着超越时代的先见性,这是大道至简、返璞归真的传统文化赋予曾纪泽的远见。

对于女性,曾纪泽有着朴素的传统审美观,他在日记中评论英国妇女要求参政这件事:“英国敬重妇女,相习成俗,他国视之已为怪诧,而妇人犹以不得服官、不得入议院预闻国政为恨。甚矣,人心之难魇也!”他认为西方敬重妇女已经是比较奇怪的事情,女性还不知足竟然要参与国政,这就要求太过分了,用中国的话说这是牝鸡司晨。而他所赞美的女性从对仲妹的评价上可见一斑。仲妹随曾纪泽出洋,曾纪泽每天的日记中几乎都有“与仲妹谈”,谈的内容虽然不得而知,但由此可见仲妹也非等闲妇女之辈。曾国藩对子女教育颇为用心,无论男女皆悉心栽培,所以仲妹自然也见多识广,随曾纪泽出国后仲妹病故,曾纪泽悲痛至极,在日记中回忆了一件事情:

妹温惠淑慎,夫家母党,男妇长幼皆无闲言。幼时读书不多,长能自通经史,处事深明大义,论事具有卓识。先太傅中风不语,刲臂和药,未及服而薨。先妣欧阳侯太夫人病剧时,夜不解带以视汤药者,两月有奇,复刲臂和药以进。两次皆不使人知,惟松生知之;妹既殁,松生乃指创痕以示余也。仁孝如此而天不假以大年,春秋三十九耳,哀哉!

元明清时期“刲股”之风惨烈盛行,《明史·列女传》中“刲肉奉亲”以示孝道的事例比比皆是,曾纪泽的仲妹竟也效仿如此,曾纪泽学贯中西,对此认识却也未能逃脱传统窠臼。给仲妹的挽联是:“仁孝俭勤,无忝先严慈所垂彝训;恭宽敏惠,赞成吾妹婿以振家风。”仲妹的温惠淑慎、刲臂食亲、仁孝助夫被曾纪泽视为女箴女德的榜样。曾纪泽对女性的审美还是未能超越时代的局限,正如黑格尔所说,“没有人能够真正超出他的时代,正如没有人能够超越他的皮肤”,曾纪泽情有可原。

由以上我们基本可以总结出曾纪泽对西方文化的接受态度,他是一个非常具有世界视野和现代知识的人,对世界局势和中西方文化有着清晰的认识,他用客观开放的心态看待西方种种,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西方科学文化,尤为可贵的是他是抱着将所学全部服务于报效国家的目的来学习和应用的。同时他也看到了西方政教文明的一些弊端,并不盲目主张“全盘西化”。这样客观全面的认识在当时是非常进步的,当然他将欧洲政教学术的进步归源于中国上古盛世,将西学比附中学的种种说法也都略有牵强,但亦可见其对中华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认可和维护。

猜你喜欢

日记
学写假期日记
Learn to Write Vacation Journal学写假期日记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
侦探日记
成长日记
侦探日记
侦探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