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南县地花鼓的传播实践与传承保护

2022-10-30周沁林

名家名作 2022年13期
关键词:南县民间艺术湖南

周沁林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丰富我国文化体系建设,发展湖南南县地花鼓非常重要。湖南南县地花鼓作为我国特色艺术文化的代表,对传承和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一、湖南南县地花鼓的介绍和传承意义

南县地花鼓历史悠久,自清代嘉庆初年起,南县人民就在劳动过程中创作出了地花鼓民间艺术。地花鼓最初是从民间山歌、小调以及劳动号子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因为是在劳动的闲暇之余创作的,所以地花鼓的动作朴实、粗犷,表演活泼、自然,是当时劳动人民休闲放松的重要方式之一。由于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符合大众审美的趣味性、表演性,使得地花鼓深受当地民众的喜爱,于是湖南南县地花鼓逐渐发展了起来。

南县地花鼓的启蒙是对子地花鼓,两个男子扮演不同的角色,一丑一旦,手拿扇子或绢花,一同载歌载舞,同时再配上唢呐和锣鼓,整体场面十分欢快、愉悦。发展到嘉庆年间后,由于南县的北河口、牧鹿湖等地开始盛行马戏团,于是当地人民将其与对子地花鼓融合在一起,演变出了一种全新的民间艺术形式,此时的对子地花鼓又被称为“竹马地花鼓”。

到了道光年间,人们开始重视节日气氛的渲染,闹元宵、迎中秋等各大节日盛典将南县地花鼓推向了鼎盛时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地花鼓逐渐进入被冷落和沉寂的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在经济全球化与现代文明的不断冲击下,传统文化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而且步入了逐渐濒危的边缘。因此,抢救和保护地花鼓对振兴民族艺术、弘扬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湖南南县地花鼓民间艺术发展前景与现状

作为湖南一个重要的艺术流派,南县地花鼓不仅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地方色彩,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不仅反映了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而且将戏剧音乐与生活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其作为民间艺术,不仅具备固定的剧组资源和演员,同时在2008年也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发展现状来看,地花鼓的传承和保护还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发展地花鼓民间艺术文化,我们首先应该了解地花鼓的发展前景,再结合地花鼓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具体的传承策略,进而更好地促进其不断发展。

(一)湖南南县地花鼓民间艺术的发展前景

湖南南县地花鼓的表演形式丰富多彩,其演唱的内容大多以农村的青年爱情故事以及生活琐事为主,再加上南县地花鼓悠久的历史,为其发展奠定了浓厚的文化基础。地花鼓的中诶有很多,除了大家熟悉的对子地花鼓和竹马地花鼓外,还有围龙地花鼓、板凳地花鼓和蚌壳地花鼓,其中板凳地花鼓和蚌壳地花鼓已经失传,现在就有对子地花鼓、竹马地花鼓和围龙地花鼓及传人。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湖南南县地花鼓也出现了后继无人的情况,但作为传统的民间艺术,其文化底蕴是十分深厚的,因此想要传承和发展,就要创新和改革。

(二)湖南南县地花鼓音乐发展现状

为了让地花鼓民间艺术紧跟时代、贴近生活,南县地花鼓团队先后创作并排练了《但愿人长久》《一枕黄粱》《远山的呐喊》等现代地花鼓戏,虽然在当地取得了不错的反响,但由于了解并熟悉地花鼓的人相对较少,因此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为此,想要更好地传承地花鼓,就要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进行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这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只有真正做到走出去和引进来,才能够让地花鼓民间艺术与时俱进,源远流长。

三、湖南南县地花鼓的传播实践

(一)与爱奇艺、优酷等平台进行合作宣传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在爱奇艺、优酷等视频软件上观看节目,大部分的年轻人都很少看电视,因此,地花鼓的传承人可以抓住这一特点,积极与各大视频网络平台合作,借助综艺进行宣传和推广。目前,国家大力支持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各大平台为了响应国家政策,对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传播民间传统艺术是持有积极态度的,通过与网络平台联合,借助综艺等形式可以更好地把南县地花鼓推到大众的面前,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民间艺术,通过这样的方式,能有效地促进地花鼓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二)借助抖音、快手等平台进一步宣传

借助综艺宣传地花鼓可以将其更好地展示给大家,但这样也会拉远地花鼓民间艺术与大众之间的距离,所以地花鼓传承人可以借助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记录地花鼓演员台前幕后的一些趣事,或者与地花鼓有关的历史,通过这样的方式拉近地花鼓民间艺术与大众之间的距离,让大众能够更加细致全面地了解地花鼓,进而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通过巡演等形式为大众提供面对面欣赏、体验地花鼓的平台和机会

南县地花鼓的相关负责人应通过巡演的方式让大众可以面对面地欣赏地花鼓,就如同东北二人转一样,东北二人转以刘老根大舞台最为出名,最初只在东北比较受欢迎,随着舞台节目的不断创新和发展,逐步走入全国,成为大家茶余饭后休闲放松的方式之一,后来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东北二人转,其开始参加巡演,并将其融入相声、电视剧等内容中,更好地提高了二人转的知名度,促进二人转不断发展。湖南南县地花鼓也可以效仿这一宣传推广模式,通过在大剧院的舞台演出,让感兴趣的群众可以近距离地了解什么是地花鼓,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小剧场的形式进行全国各地巡回演出,将地花鼓民间艺术带出湖南,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为地花鼓演员提供表演机会,而且能够让他们获得部分报酬,进而促进地花鼓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四、湖南南县地花鼓的传承保护

想要保护地花鼓民间艺术,首先要做的就是宣传地花鼓,对于地花鼓艺人而言,他们最需要的就是一个能够表现自己的舞台,因此湖南政府应该借助当地的旅游资源优势,为地花鼓民间艺术提供更多展示的机会。地花鼓的传承与发展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足够的经济来源和展示平台,利用旅游资源,开设特色的地花鼓表演项目,一来可以解决表演宣传问题,二来可以增加地花鼓表演团队的收入。借助景点名气可以帮助地花鼓快速打开宣传渠道,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观看,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使地花鼓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五、湖南南县地花鼓传承和发展存在的基本问题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地花鼓艺术,南县政府自申遗成功以来,开始不断整合当地资源,将地花鼓与旅游业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希望可以将地花鼓艺术真正植入群众活动当中,同时为了丰富地花鼓的演出形式,还在公园等地建立了地花鼓表演剧场,在社区创建了地花鼓协会,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丰富了当地民众的文化生活,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促进地花鼓的文化传承。目前南县许多地方都有自发学习和练习地花鼓的人群,他们在广场上成群结队地练习,形成了良好的传承和学习氛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地花鼓也开始逐渐复苏,尤其是在电视节目中报道了相关内容后,更是吸引了大批高等院校的艺术生前来学习地花鼓。由此可见,上述地花鼓的传播实践策略和传承保护措施是行之有效的。但即便如此,地花鼓的传承和发展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就发展现状而言,南县地花鼓艺术的学习和传承大多是自发性的,这些团体人员虽然都是对地花鼓文化感兴趣的,但由于每一个组织的发起者都没有系统的教学方法,并且他们的学习主阵地是在广场,且人数并不固定,导致自发学习的人很多,但系统学习的人很少。想要做好一项艺术的传承,不但要有兴趣,还应该具备专业的能力,了解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有具备扎实的基础功底,才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创新,因此即便现在南县有许多对地花鼓感兴趣的人,但大部分兴趣爱好者只是将地花鼓艺术当作强身健体的方式之一,并没有深入地了解,如果上升到传承和发展,依旧存在人才缺失的问题。

六、湖南南县地花鼓传承的具体策略

(一)将地花鼓民间艺术与大中小学教育有效地融合在一起

近年来,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大中小学生的学业压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地花鼓传承人与当地的大中小学校联合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兴趣课堂,将地花鼓引进学校,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劳逸结合的同时了解民间艺术,另一方面也符合国家双减政策需求,在进行地花鼓教育的同时,可以更好地进行民族文化渗透,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了解我国的文化,进而建立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在学校宣传和学习地花鼓,可以更好地促进地花鼓的传承和发展,使地花鼓摆脱后继无人的现状,为地花鼓的传承队伍注入更多新鲜血液。

(二)建立地花鼓文化宫

目前,大部分的地花鼓传承人都处于待业的状态,地花鼓演员就像歌舞演员一样,地花鼓民间艺术也需要不断训练和排练,因此大部分人为了生活都选择了放弃,为了让地花鼓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政府可以建立地花鼓文化宫,为地花鼓演员提供一个固定工作和排练的场所,文化宫还可以提供对外演出和授课,通过会演以及日常授课来维持文化宫的正常运转。一些老艺术家在演戏之余也可以去大学做指导教师,政府和地花鼓传承者一定要发现自己的价值,进而将其转化成积极向上的动力,通过建立文化宫,既能夯实地花鼓文化传承根基,又能更好地进行创造性发展,使地花鼓艺术与时俱进,不断向前。

(三)完善教育教学体系,健全教育实践工作

想要让地花鼓文化爱好者有一个系统的学习,相关负责人一定要完善教育教学体系,通过健全教学实践工作,将地花鼓更好地传承下去。由于地花鼓的表演有很多不同的形式,于是在进行地花鼓人才培养时,也应该进行分类教学,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首先,政府和相关负责人应该将地花鼓临时队伍整合起来,发展成为一个专业的表演团体,并利用文化宫以及学校等展开地花鼓培训和学习。其次,相关负责人应组织团队成员,一同建立系统化的理论研究,在进行教学时,除了作品排练外,还应该注重基本技能培养。学校和社会各界人士应该通力合作,有效地建立健全系统的传承体系,将理论与实践融合,不断完善地花鼓的传承理念,提高实践水平。另外,还应该加强与学校的融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地花鼓课程有效地融入当地大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构建科学的教育实践体系,并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建立课程评价机制和考核方案,配备相应的地花鼓传承人和专业舞蹈教师,从基础入手,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在进行教学时,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地花鼓的传承意义和价值,进而更好地进行学习。

(四)建立网络教学

在传承和教育的过程中,还应该抓住互联网的契机,建立网络教学系统,想要促进地花鼓传承和发展,就要学会依托互联网进行多路径的传播,相关负责人可以打造手机App,通过软件进行教学和推广,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突破地域、时间和空间限制,真正让地花鼓走出南县,走出湖南,走向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南县政府可以效仿“学习强国”App,打造一个独具特色的软件,让地花鼓爱好者可以通过软件进行系统的学习,从而更好地传承地花鼓艺术。政府部门应联合当地的文化宫和地花鼓艺术传承团队共同努力,建立专业的网络课程体系,共同建立和打造完整的地花鼓数据资源库,其中包含了经典的作品、理论技术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不断创新的新作品,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地花鼓得到更好的传承,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另外,还可以在App中开设专栏,征集新创意、新灵感,集合整体的力量,做好地花鼓的创新,使地花鼓民间艺术越来越符合大众的审美,逐渐成为现在大众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之一。

七、结语

想要传承和发展地花鼓民间艺术,就要整合社会各界资源,南县政府应该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做好文化宣传工作,同时整合传承队伍,建立完善的地花鼓教学系统。通过巡回演出、景点演出等形式,为地花鼓民间艺术提供更好的表演机会,在提高宣传力度的同时吸引更多的地花鼓爱好者进行了解和学习,同时打造网络教学平台,借助App打破地域、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好地培养相关人才,让地花鼓民间艺术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猜你喜欢

南县民间艺术湖南
为什么久坐久站腿会发麻?
民间艺术篇
欢天喜地过大年
南县:“青骄·第二课堂”开课啦
传承·民间艺术
湖南童谣
在湖南
民间艺术
unit 15解题分析
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