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既有校园规划的更新实践研究

2022-10-29杨倬婧耿嘉禾阎阳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学生需求留白

杨倬婧 耿嘉禾 阎阳

摘 要:新时代,校园规划更新受到高校高度重视。进行校园规划更新,建立校园规划动态更新机制,能够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满足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刚性需求和创造性需求,促进学生成长。基于此,以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朝阳校区为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调研与校园规划更新实践,以学生需求为校园规划更新优化的驱动力,研究学生需求与校园规划更新之间的关系,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以期营造出富有新时代特色的、能够满足学生需求的大学校园环境。

关键词:学生需求;校园规划;留白

20世纪末,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学校规模迅速扩张,很多校园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全国各大高校开启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新征程,促进了校园规划的优化更新。

一、校园规划更新现状

通过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发现,现有的校园规划逐渐从原来的粗放型、快速型转向内涵式、集约化方向发展。更新后的大学校园应在现实层面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为学生培养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在精神文化层面延续校园文脉与精神,激发全校师生对于学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变革,大学已经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还是一个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平台。当代大学生的在校求学需求已经不局限于获取知识,产生了包括学习研究、社交生活、休闲娱乐、创新创业等复合型需求。在目前自上而下的校园规划模式下,设计院和校方作为校园规划的主要决策者“安排”着学生的生活,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校园规划的最后结果,这种规划设计模式忽视了学生需求,无法满足师生群体多元化的行为活动需求。

二、以学生需求为内驱力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一)了解学生特点,把握学生需求

当前学生的特点和他们对校园环境的需求,是校园规划更新的重要参考。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当代大学生大多愿意积极参与校园建设,为学校建设出谋划策。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激发学生参与校园建设的积极性,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直接获取在校大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把握他们的需求,为校园规划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二)梳理校园资源,解决现实问题

通过研究发现,部分高校已经基本完成的校园规划无法满足师生的多元化需求,但是校园整体布局已经难以改变。因此,校园优化设计必须从现实出发,梳理现有校园资源之后再进行优化设计。在已有的建筑布局下对资源进行整合,优先解决现实问题,尽可能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结合学生需求,对校园更新进行统筹规划,利用现有资源,尽量将更新的成本降到最低。

(三)简化冗余设计,运用留白艺术手法

部分校园规划的形式主义在浪费了校园用地的同时,并没有为学生的日常使用带来便利。因此在校园规划更新中,应当在展现校园精神文化与满足高校学生需求的同时对规划设计做减法,使整体规划变得精简高效。在校园更新过程中,可以现有的建筑布局为框架,在功能填充的过程中结合中国美学中的留白艺术手法,满足在校师生学习与娱乐需求的同时,为他们提供“漫游”的场地,使校园在未来有充足的空间进行再次更新。

(四)重视学生反馈,进行循环更新

校园的更新优化应该与时俱进,在完成对校园整体规划的优化更新之后,定期对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收集研究,对学生需求进行统计分析,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需求,同时为校园用地是否充足提供参考数据。应结合在校学生反馈,对校园进行循环更新,为最终校园规划动态更新机制的形成奠定基础。

三、既有校园规划的更新实践——以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朝阳校区为例

(一)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朝阳校区概述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朝阳校区始建于2006年,坐落于拥有“中国北方最美蓝天”美誉的塞外名城张家口市。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朝阳校区的建设目前已经基本完成,总体规划较为合理。

(二)学生需求驱动下的校园规划更新实践

此次准备进行更新设计的学校绿地位于图书馆周边,是校园的核心区域。结合实地调研后分析得出的学生需求,以及前文总结的四项更新策略,对该区域进行更新设计。

1.总结学生需求,划分功能区

本设计根据调研数据总结学生的需求,分别是功能上的刚性需求和创造性需求,以及性质上的静态和动态需求。根据静态和动态需求将原有的场地分为图书馆左、右两大部分(图1),增设学习、生活、娱乐三类功能场地,解决场地空旷造成的校园土地浪费的问题。左侧场地靠近诸多教学楼,可以将其设置为学习区,满足学生的刚性需求;右侧场地靠近学生宿舍区,可以将其设置为生活和娱乐区,满足学生的创造性需求。

2.场地整合与布局简化

场地内现存环形道路是之前进行校园规划时基于“明堂辟雍”形式设计的(图2),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发现,形式复杂导致大面积的土地不易被利用。因此,对北侧具有相同功能的冗余道路进行合并,对碎片空地进行整合,在规划更新中增设建筑和增加场地功能。同时,取消所有的环形道路,缩短交通距离,并将宿舍区周边的碎片化绿地整合,解决场地空旷和校园功能缺失的现实问题,形成集娱乐、生活、健身等活动于一体的“生活综合体”(图3)。

3.功能增补与简化留白

在空间功能增补中,要保证增加的功能与学生的刚性需求一一对应,图4为空间总体规划图。在场地的西侧增设教学建筑,增加学生自习的空间,为学生组织提供办公室,并且对场地进行改造,提供休憩的场所和小广场,为学生的户外学习和社团的小型团建活动提供充足的场地,在满足师生学习、办公静态需求的同时满足其交流等动态需求。将东侧场地设计成相对自由的形态,用坡道连接河道两侧,提高车道的使用效率,满足学生生活与娱乐方面的刚性需求。采用简化与留白更新策略,在东侧场地设置一些阻隔墙和平台,以满足学生的创造性需求。对划分后的空间进行留白处理,具体的布置与使用交给学生,为学生活动与娱乐等动态需求提供充足的场地(图5)。这样的设计在满足学生各项刚性需求的同时,也能满足他们的创造性需求。

四、结语

既有校园规划的优化更新是我国高校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校园规划应当随着不同时代学生的需求进行动态更新,强调学生作为校园使用主体对于校园空间优化设计的重要性,形成完善的校园规划动态更新机制。本文以学生需求为驱动力,在河北建筑工程學院的校园规划更新实践中,结合实地观察与问卷调研,在直接获取当前在校学生的需求之后对校园规划进行优化更新。未来可以根据校园规划动态更新机制进行循环更新,以应对发展变化中产生的新需求,为校园规划更新提供参考数据,营造出富有新时代特色的、能够满足师生需求的大学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王纬伟,甄峰,曹阳,等.基于学生行为特征的大学校园规划更新方法[J].规划师,2017(7):84-90.

[2]何镜堂,黄沛宁.新时期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回顾与展望[J].建筑与文化,2007(5):52-55.

[3]方可,基于相互渗透论的既有高校外部空间优化策略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20

[4]张焕,丁豪,关康翔,等.新生代大学生视角下的大学校园交通空间进化策略: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9(6):183-185.

[5]王玮.方寸之间有天地:校园综合体建筑设计的研究和讨论[J].建筑与文化,2020(6):192-193.

[6]太飞,刘继文,曲宇宁,等.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朝阳校区土地利用现状研究与建设[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7(1):84-86.

作者简介:

杨倬婧,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耿嘉禾,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建筑历史及其理论。

阎阳,硕士,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遗产保护。

猜你喜欢

学生需求留白
掌握学情,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效率
浅谈乡村小学英语教师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基于“学生需求”的教学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