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公寓第二课堂建设路径探析
——以烟台大学为例

2022-10-29李鲁红

教育观察 2022年28期
关键词:学生公寓第二课堂公寓

李鲁红

(烟台大学海洋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主题。高校学生公寓工作的最终目的都是育人,学生公寓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第二课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在“三全育人”的教育背景下,学生公寓第二课堂建设在高校育人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时代,学生公寓第二课堂的建设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将其打造成“三全育人”的重要阵地都是值得高校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一、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公寓育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学生公寓是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是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1]随着“三全育人”工作的推进,学生公寓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得到各高校的普遍认可,但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深入推进和学生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新形势下,学生公寓育人工作也面临新的考验。

(一)学生公寓育人体系不完善问题日益突出

由于学生公寓日常管理和服务的特殊性,育人工作中存在多部门、多角色交叉参与现象,既有学生处、后勤处、保卫处以及各二级学院等多部门的协同管理,又有辅导员、班主任、公寓管理员、物业服务人员等多种角色的分工合作。当前,虽然各部门均有职责分工,但育人职能尚缺少系统性,高校学生公寓育人普遍缺少顶层设计,育人目标、过程指导、效果监督、结果考核、学生评价等非常模糊甚至尚未建立,学生公寓育人工作人人参与但主次不清的情况较为突出,难以充分整合学校现有的育人元素和育人资源。加之大多数高校学生公寓育人面临资金不足和住宿资源紧张的难题,“三全育人”工作很难真正落实到位。

(二)学生公寓育人活动的生命力有待提升

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的推进,大量社会资金和社会化服务项目进入校园,学生公寓的硬件设备设施和服务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直饮水、淋浴、洗衣机、自动售货机、咖啡机、打印机等智能化设备大量进驻学生公寓。特别是部分公寓管理人员和物业外包之后,学生倾向于享受服务,而对公寓开展的各类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太感兴趣。一直以来,在高校育人工作上,教育者处于主体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育人工作基本上是“一边倒”的形势,大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少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就导致公寓活动多由学校职能部门组织,主要涉及学生公寓安全教育、校规校纪普及、卫生成绩评比、宿舍文明行为养成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方面,活动内容说教性特点较为突出,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学生兴趣较低。为保证学生参与率和活动效果,各二级学院往往采取分配名额的方式强制学生参与,学生抵触心理较为普遍。这样的学生公寓育人活动缺少生命力和吸引力,学生被动参与,最后往往是活动组织者费尽心思,活动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与传统学生公寓管理和教育模式相比,当前的学生公寓育人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高校开展学生公寓育人工作的思路及方式都是新的挑战。高校教育工作者要走进学生生活、倾听学生心声,搭建更为多样化、富有生命力的育人平台。

二、学生公寓第二课堂是育人工作落地生根的催化剂

朱九思在《高等学校管理》中第一次提出了第二课堂的概念。他认为,第二课堂主要指在教学计划之外,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健康的、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包括政治性的、学术性的、知识性的、健身性的、娱乐性的、公益性的(或叫服务性的)以及有酬性的活动等都可以称为“第二课堂”。[2]第二课堂一经提出,便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第二课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具有教育引领功能、思想激励功能、凝心聚力功能和服务支持功能。[3]学生公寓是高校育人的重要阵地,与教室、图书馆等学生进行社会化的“前台”相比,学生公寓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育和形成的重要“后台”。在学生公寓中,学生更加放松,更加关注内心需求,也更加追求自我的认同和发展,开展第二课堂育人工作具有天然的优势。

与专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第一课堂相比,学生公寓第二课堂对学生来说更具自主选择性,能够充分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这让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更高。同时,学生公寓第二课堂的活动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内容和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对大学生生活技能的培养、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创新兴趣的养成、安全知识教育、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及自身修养的提升等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之余提高自身的社会生活能力,养成良好、稳定的情绪。此外,学生公寓第二课堂应由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等育人主体将心理健康教育、学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内容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日常教育管理,避免苍白无力的说教和学生“被管理”的抵触心理,以此将“三全育人”这一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机渗透到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充分发挥学生公寓育人的强大功能,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地生根的催化剂。

三、搭建学生公寓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的实践和探索

随着高校对第二课堂育人功能的深入认识,第二课堂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先后经过了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第二课堂活动社团化、第二课堂学分化、第二课堂课程化等阶段。[4]自2018年起,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的指导和推动下,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成为各高校共青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经过调研发现,针对学生公寓育人开展的第二课堂建设可借鉴的成果非常稀缺,学生公寓育人工作的开展尚缺少具有推广意义的成熟案例。第二课堂的开展仍面临重视程度不高、活动成效性不足、传统活动吸引力不足等困难。烟台大学(以下简称我校)高度重视学生公寓育人工作,积极搭建学生公寓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将“大思政”融入“小课堂”,推广“121+N”学生公寓第二课堂育人模式,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将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到学生的公寓生活,对公寓第二课堂建设和发展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一)学生公寓第二课堂育人体系构建原则

我校学生公寓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的构建在充分结合学生特点和学校育人资源的基础上,遵循“三个坚持”的原则。

1.坚持分类指导和微课堂相结合的原则

大学生在年级、专业、知识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对第二课堂内容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学生公寓第二课堂育人体系构建要注重因材施教、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有特点、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广泛、高效的实践领域。由于第二课堂的固有特性,为确保育人效果,第二课堂的开设应遵循单次课程“参与人数宜少不宜多,时间宜短不宜长”的原则,注重学生的体验感和活动互动性。从实践经验来看,“微课堂”是最受学生喜爱也是育人效果最好的形式。

2.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学生公寓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应由专门的部门或组织统一制订科学的教育目标、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建立行之有效的课程评估和评价反馈机制等,保障第二课堂教育运行规范有序。同时,各个具体落实单位(如各二级学院)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需求设置课程,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3.坚持实用原则

第二课堂活动应以学生自愿参加为前提,它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亲身体验为基础,建立理论知识和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在自主研究过程中达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课程形态。学生公寓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的课程目标制订、教育内容设计、教育评价标准确立,都应以学生公寓教育管理的效果为导向,注重实用性,为学生提供具有较强操作性、实践性的活动载体。

(二)“121+N”学生公寓第二课堂育人模式的实践和探索

1.“121+N”学生公寓第二课堂育人模式的内涵

第一个“1”是指“一个核心”,即紧紧围绕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个核心,构建第二课堂育人体系。

“2”是指“两个阶段”。科学的育人体系的构建需要经过探索实践和完善成熟两个阶段,这也是教育实践的必经过程。学生公寓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的构建要遵循教育规律,是一个逐步丰富完善的过程。

第二个“1”是指“一个平台”,即从公寓管理实际出发,搭建学生公寓 “社区课堂”育人平台,完善第二课堂育人课程体系,让“三全育人”工作在学生公寓开花结果。

“N”是指“多个活动”,即在社区课堂之外,由学生处、学生组织或多部门联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寓文化活动。我校公寓文化活动既有“公寓文化节”“宿舍安全月”等内容丰富、覆盖面广的统一活动,又有“一楼一品”“一院一品”等注重个性化建设的特色品牌活动,让公寓文化活动与社区课堂形成优势互补,推动学生公寓第二课堂教育工作成效在更大范围内发挥成效。

“121+N”公寓第二课堂育人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121+N”学生公寓第二课堂育人模式

2.以“社区课堂”育人平台为主体,搭建学生公寓第二课堂实践新路径

“社区课堂”是我校推进学生公寓第二课堂建设的有效探索,其以打造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为目标,旨在通过设立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打造专业化育人团队、打造主题育人活动场所等为保障手段,充分整合学校教育资源,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学生公寓第二课堂课程体系,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实现学生公寓内的情感育人、实践育人和劳动育人。

“社区课堂”育人平台由1个组织机构、3支核心育人队伍、9个特色主题活动室和1套课程体系共计4个模块构成,4个模块互为支撑,相辅相成,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社区课堂”育人平台

学生公寓第二课堂建设能否有效推行,与高校的重视程度和顶层设计密不可分。为充分做好社区课堂和公寓育人工作,我校成立了学生公寓育人工作委员会,由相关校领导任主任、副主任,整合学生处、团委、研究生处、后勤管理处、财务处、保卫处及各二级学院等多个职能部门负责人任委员。学生公寓育人工作委员会遵循“主体决策,多元实施”的原则,设定目标,明确职责,建立定期考评机制,充分整合和优化学生公寓育人资源,为社区课堂的推进保驾护航。“社区课堂”组建了以辅导员、思政教师、公寓管理人员3支骨干育人力量为主,离退休教师、校外辅导员、社团及学生骨干为辅的授课队伍,并综合分析授课人员教育背景、兴趣特长、授课时间等,将兴趣爱好、劳动技能、志愿服务、心理咨询等因素化整为零地融入社区课堂授课,以零距离、浸润式的模式促进学生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提升。同时,我校按照学生公寓住宿学生年级、性别、专业等特点,分别以科技、运动、艺术、研学等为主题打造一批共计9个特色主题活动室,包括爱心织坊、悦读书房及寓学课堂3个综合性多功能活动室,通过打造多元化育人场景为社区课堂的开展提供场地保障。“社区课堂”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注重突出趣味性和参与性的特点,既充分考虑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又力求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课堂体验感,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打破传统课堂单纯“我讲你听”的模式,让学生既是课堂参与者又是课堂主导者,重参与、重实践。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社区课堂”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让学生在第二课堂中反省自身,补齐短板,从“小课堂”中学习技能、丰富知识、规划学业、感悟人生。目前,“社区课堂”已经面向学生开设生活技能、安全教育、人文素养、心理健康及职业规划五大门类共计九门课程,包括生活工坊、安全课堂、园艺课堂、咖啡人生、烘焙课堂等,分春秋两季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参与热情高涨,对课程给出了一致好评。同时,“宿舍文化节”“公寓的故事”“一院一品”等百花齐放的特色品牌活动也有效延伸了“社区课堂”育人效果辐射半径,公寓育人活动得到了更加扎实有力的推进。

我校学生公寓第二课堂的建设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从长远来看,“社区课堂”的课程体系尚不完善,课程反馈考评机制还略显粗糙,未能完全实现与学校整体育人体系的对接和融合,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

四、结语

当代大学生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他们肩负着在世界多元格局的背景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同时价值观念也在多元价值观的导向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高校承担着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职责,学生公寓第二课堂贴近大学生的生活,更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和自主性,通过“浸润式”和“零距离”的方式,给予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教育引导,在新时代大学生的培育过程中发挥着“第一课堂”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实施“三全育人”的过程中,高校要高度重视学生公寓第二课堂的建设和发展,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拓宽育人思路,将其打造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充分发挥其独特优势,用更加灵活多变的形式和丰富多彩的内容将学生公寓育人工作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学生公寓第二课堂公寓
“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路径探究
01—02合刊
让思想政治工作回归学生现实生活——评《高校党建进学生公寓理论与实践》
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寓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制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数字公寓
高校学生公寓和食堂继续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成长课堂
如今这招牌
爱情公寓搞笑表情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