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城镇与农村居民焦虑状态变化调查
——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例

2022-10-29余金莲余雨枫张一敏李紫荆李静陈思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22年2期
关键词:脆弱性评分状态

余金莲,余雨枫,张一敏,李紫荆,李静,陈思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5

突发公众事件因事发突然,影响对象较为广泛,通常会对公众社会和自然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对其心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1]。新型冠状病毒(新冠肺炎)自2020年3月11日被宣布为大流行以来,已经影响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2]。国家采取一定的社会限制以平缓这一趋势,包括关闭学校、公园和非必要的企业。这些限制可能已经成功地减缓了病毒的传播[3]。然而,公共卫生事件作为一种应激源,对公众会产生一定的应激反应,社会隔离和封锁措施的影响可能会加剧压力和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4],从而增加酒精、斗殴等作为一种应对机制的使用[5]。对此,若不采取有效的预防管理措施,鼓励其采取健康和谐的发泄方式,可能会进一步引起恐慌[6],发生如我国群众抢购双黄连口服液[7]等的恐慌行为。现存研究多关注于城市社区居民,且多为横断面,较少有研究调查城镇及农村居民焦虑状态[8]。本研究采取前瞻性纵向调查城镇及农村居民焦虑状态,了解其在公共事件中的变化,从而为更好地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降低居民不良情绪,降低公共事件的负面影响提供一定的依据。

脆弱性原是指灾难及灾难造成的影响对相关人群的危险程度,以及该人群应对风险降低不利结果的能力[9]。随着国内外研究者们对其内涵的深入探索,其在灾害管理以及公共健康中逐渐受到重视[10]。城镇及农村地区相对于城市,因其特殊的地理、经济以及社会环境,其本身系统以及人群缺乏一定的稳定性,在其面对外界冲击时,其弹性较弱,恢复时间较长。研究显示,对自然灾害、流行性传染病等各类公共突发事件进行脆弱性分析,可以找出其问题并完善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损害[11]。因此,本研究在脆弱性视角下,以城镇及农村居民作为一个系统,通过调查,探讨公共事件城镇及农村居民焦虑状态变化情况,并从脆弱性的暴露性、敏感性和适应性三个要素了解焦虑影响因素[12],从而总结相应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社区便利抽样以及滚雪球抽样相结合的方式,于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集在四川以及重庆两个县的城镇及农村进行居家隔离的居民为调查对象。纳入对象:有一定的表达能力,能准确理解调查条目。排除标准:无重大躯体疾病,无精神障碍史。

1.2 研究工具及方法

资料采取问卷形式收集,在收集时告知调查对象注意事项以及获得其知情同意,于2019年12月(居家隔离前)开始收集并争取同意添加微信群,在2020年4月(疫情暴发高潮时期)进行再次调查,同时调查疫情相关影响焦虑的因素,并于2020年11月(疫情常态化)进行第三次调查。以第一次调查结果为基线。问卷内容不涉及隐私问题。问卷收集依托问卷星网站平台以及纸质问卷,同一IP地址每轮只填写一次答卷。

1.2.1 一般资料问卷 主要包括性别、学历以及脆弱性三要素:暴露性(是否直接或间接接触过湖北人员、疫情传播快且广、防护措施不完善)、敏感性(自身健康状态、担心家人健康、收入)、适应性(是否了解心理咨询途径、隔离防护方法)等。

1.2.2 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该量表由Zung等于1971年编制[13]。该量表可用于居民自评其焦虑状态,含有15个正向评分、5个反向评分的自觉感受项目,按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4级评分,所有项目得分相加为总分,总分×1.25为标准分,最后得分50分及以上为焦虑状态,该量表信效度良好。

1.2.3 社会支持量表(Social Support Revalued Scale,SSRS) 该量表由肖水源于1986年编制,共10个条目包含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符合该条目社会支持条件计1分,得分越高,说明社会支持度越高,应用广泛,有良好的信效度[14]。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采用 Epidata 3.1 软件,采用双人录入方式及逻辑检查以减少误差。应用SPSS 23.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各项指标纵向变化情况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各指标变化趋势间相关性研究采用 Pearson 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检验采取显著性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不同时期焦虑状态

本研究共纳入243名研究对象,考虑数据缺失所带来影响,共排除20名失访研究对象,最终223名居民纳入此次研究,其中男性98人,女性125人。不同年龄、学历、职业、月收入和隔离地居民在居家隔离时的焦虑状态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将3次测量结果与焦虑状态国际常模比较结果显示,疫情开始居家隔离正式实施前居民焦虑状态与国际常模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居家隔离后两次调查居民焦虑评分均高于国际常模,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1 不同特征居民3次调查焦虑状态评分

表2 三次测量焦虑状态与国际常模比较

2.2 脆弱性视角下居民居家隔离焦虑状态

本研究以VSD框架[15]为基础,从暴露性、敏感性以及适应性角度分析居民的脆弱性,研究显示不同状态的居民焦虑状态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脆弱性视角下居民居家隔离焦虑状态

2.3 焦虑评分变化趋势及与社会支持度的相关性

通过线性重复测量资料曲线拟合选用二次曲线(F=13.908,P<0.001),运用散点图绘制3次焦虑评分变化曲线,显示其呈先增高后下降趋势,结果见图1。选择焦虑评分较高时的评分,即第二次评估,与其社会支持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显示,焦虑评分与社会支持总分(r=-0.483)、主观支持度(r=-0.482)、客观支持度(r=-0.322)以及支持利用度(r=-0.346)呈负相关,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4。

图1 居民焦虑状态变化趋势

3 讨论

突发公共事件如非典、新冠肺炎、自然灾害等,都具有发生突然、传播迅速、引起广泛关注等特点。尤其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和潜伏期,且有反复发生可能,居民普遍存在焦虑、烦躁情绪[6,16]。研究显示,在微观层面如离婚、失业和社会孤立[17],以及在宏观层面如恐怖袭击、自然灾害和经济衰退[18]引起的居民焦虑,从而会导致其采取饮酒、暴力等手段作为反应机制[19],引起进一步恐慌。目前我们虽已处于疫情常态期,对于疫情有关的临床治疗等已有多篇报道[20-21],然而较少有研究报道疫情时期居民的焦虑变化。本研究中,居民焦虑状态呈先增高后下降的趋势,说明在疫情期间进行一定的干预有助于降低居民焦虑状态,但是研究中疫情常态期居民焦虑状态依旧高于国际常模,提示可能需要进一步了解影响居民焦虑状态因素,优化干预措施。本文主要从脆弱性角度对居民焦虑状态进行分析[22]。

表4 焦虑状态与社会支持各维度相关性分析

暴露性主要是指机体受到外界干扰的程度,包括暴露的时间、范围以及频率[11]。本研究中居民暴露性主要体现在外部因素及心理刺激两方面。疫情暴发突然,抗疫物品不足,疫情早期大量居民从外地返乡,有高危地区旅居史以及直接或间接接触高危人群的居民焦虑评分较高。随着隐性感染者以及带有感染源的物品四处流动,疫情高危地区也在不断变化,对于居民的生活和心理都造成了一定的负担。再加上国外病毒变化负面新闻不断报道,进一步加剧心中对疫情的恐慌[23]。对此,应做好灾难应对紧急预案,组织居民进行疾病、重大事件预防处理的知识普及。目前,虽多数地区在进行灾难预演以及方法普及,但是多局限于城市范围,较少有城镇及农村组织正式规模的灾难预演以及疾病预防知识的普及讲座[23]。因此,可以加强城镇等边远地区的灾难预演以及相关知识讲座,提高其对新冠等未知疾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以及其他灾难预防、应急措施的认知度,降低居民对于突发事件的恐惧感[24]。

敏感性主要指机体遭受外界干扰的直接表现,是干扰对其产生不利影响的程度,在本研究中居民的敏感性主要体现在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其自身身体状态以及心理状态[25]。在本研究中,年龄、学历以及月收入越低者,其焦虑状态越高,居民焦虑状态与其社会支持度呈负相关[26],本研究中居民的支持度总分为(26.16±9.27)分,主观支持度、客观支持度和支持利用度得分分别为14.60±11.28、5.95±2.93和5.57±2.12分,均处于偏低范围[27],提示疫情时期居民缺乏个体被尊重理解的情感体验,对于收入较低且无固定收入以及缺乏家人亲戚朋友的支持者,无法充分利用身边的社会资源,其心境更容易暴露于不良情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有一定经验的医护人员都有着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28],而对于年龄较小、学历偏低的居民而言,不仅缺乏一定的灾难应对经验,还缺乏传染病防护知识和相关技能,因此,也有着一定心理刺激[29],尤其是自身免疫力低下者,增加了对病毒的敏感性。其次,长时间的居家隔离,工作、学业、收入等会成为疫情外的另一重压力增加居民的敏感性[30]。农村经济保障能力远低于城市地区,对于没有固定收入居民来说,当暴露于公共事件时,由于外部支撑的薄弱,可导致其危害加强、时间延长[31],若是没有正确的发泄途径,会增加其负性情绪的产生[32]。因此,应采取措施优化居民心理健康管理机制,在公共事件发生及报道的同时,可提供线上心理咨询渠道,并明确咨询费用。不仅防现实疫情,还要预防“心理疫情”。为防止居民草木皆兵,相关管理人员可适当联合心理专家,制定相关预防措施,如鼓励居民采用积极的发泄方式、提倡全民运动提高机体抵抗力、在可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线上或线下团体活动以促进居民和谐等。疫情期间,许多网络平台也顺势发展起来,开通了一系列供居民娱乐学习、赚钱增收的软件以及渠道[33],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居民的敏感性。

适应性是指机体在外界干扰带来的负面影响中进行恢复或适应的能力,在本研究中,主要从居民是否了解隔离防护方法、心理咨询途径中体现出其自身对疫情的适应能力,以及其社会支持度中了解外部管理及支持情况。了解心理咨询途径的居民焦虑评分较高[34],可能是疫情初期,由于疾病的特殊性,大多数人对其抱着恐惧的态度,对心理咨询途径相对了解的居民对于情绪体验更加敏感,适应性较差,需要专业人员的支持[35]。研究表明,正确的规章制度、正规的工作流程、相关专家的支持以及管理人员对于安全的态度等,会直接影响人的适应性[36]。而此次新冠疫情的暴发也让我们体会到这几点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缺乏正规流程管理的城镇、农村地区,不仅缺乏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体系的长效机制、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资源储备[37],也缺乏相应组织人员。因此,该地区在面对灾难时,往往会猝不及防,无法及时响应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降低居民适应性,导致其焦虑等负性情绪增加[38]。因此,在加强应急预案建设管理的同时,可以有效利用城镇人力资源,如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学生党员可利用党日活动给当地居民进行相关知识科普;鼓励先进,积极调动当地有相关专业人员组织应急预案培训,利用空余时间,为居民进行正确的知识宣教;强化小组长作用,对相关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定期实战模拟训练,也可在特殊节日进行相应的活动建设,从而提高居民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增强其适应性,降低焦虑感。

4 结论

新冠疫情给全球都带来巨大的影响,对于居民来说,疫情带来负面情绪有突然暴发的应激反应,也有持续的不良影响所致“心理疫情”,其焦虑状态呈先升后降趋势。突发公共事件对公众来说是一个强烈的不良干扰,居民呈现了一定的脆弱性,尤其是较为偏远的城镇地区,不仅需要其自身强化标准预防意识、提高相关能力,也需要相关管理人员提高应急预案的管理与实施、优化心理健康管理机制,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资源储备。

利益冲突无

猜你喜欢

脆弱性评分状态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区域生态脆弱性与贫困的耦合关系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PSR模型的上海地区河网脆弱性探讨
智珠二则
双周最佳阵容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双周最佳阵容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
基于脆弱性的突发事件风险评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