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香港:绿色生态城市发展的新起点
2022-10-29傅蜜蜜徐真华
傅蜜蜜 徐真华
以城市群为核心所构成的城市区域,如何强化在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区域竞争力?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这些大城市群迅速吸引世界跨国公司落户、建厂、生产与销售,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强劲的动力源之一。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南部沿海最大的空间地带,经济增长的各项指标名列前茅,在中国发展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在城市化快速发展和不断融入世界经济大格局的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城市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其发展面临着哪些机遇、制约以及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全党全国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做出更大贡献!这为我们弘扬绿色文化,建设绿色生态城市指明了方向。
以制造业相对发达的珠三角为例,改革开放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传统的制造业缺乏自主的知识产权,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再创能力不强,只能依靠廉价劳动力获取经济增长,经济循环发展严重受损。而同期绿色经济、绿色发展主导全球经济的浪潮已经形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 ramme,简称UNEP)倡导各国推动“绿色新政”(Green New Deal)以及提出“绿色经济转型”(Trans it to a Green Economy)的新概念。经济与环境永续共生的理念为城市化建构提供了一个比较成功的范例。绿色生态发展的思想、意识和文化也受到广东省人民政府的重视,以绿色文化思维发展“绿色经济”并推动城市的绿色成长,强调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优化全面均衡的发展模式成为近年广州城市化建设的首要考量。
广东省政府早在2010年提出产业“双转移”重大举措,就是典型的优化产业结构的例子。广州作为珠三角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之一,要通过产业升级改造,建设绿色城市、人文城市、智慧城市的宏伟目标,必然将广州市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广州市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则转移到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广州、深圳、东莞等地。“双转移”为城市的升级、为产业的换代创造更为有利的发展空间,产业转移、产业创新转型改变了劳动力的知识结构,也在客观上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内涵。因此,“双转移”为中国城市绿色生态发展的改造升级,为产业结构优化、制造业的现代化、现代城市化建设等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广州城市碧道发展
一个美丽的城市不在于光鲜亮丽的外表,而在于其重要的品质内涵,如历史、人文、生态和生活环境等,体现文化性。广州市已具备良好的国际城市的条件,不断的追求进步和提升竞争力,大大增加了广州的国际能见度。但是,如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产业经济、生态环境、交通运输、社会治安、居住空间、节能减排、人口结构、社会福利等,都是绿色生态城市需要达成的目标和条件。广州市过去几十年的城市开发历程,比较突出社会经济效益和人的利益,但对人与自然共济共生及绿色文化建设有所忽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环境。近年永续环保的意识高涨,借由政府的引导、推广和宣传,一方面陆续规划建设生态公园、绿色走廊和节能设施,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参与共同维护城市生态;另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对企业的宣传和引导,对破坏生态环境的惩罚力度。因此,绿色生态城市除政府有明确的发展计划外,还需协调统筹城市居民、企业、社区生活和生产环节等,形成全社会绿色生态城市的有序共建。
城市碧道是广州城市绿色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以林荫大道、公园道和绿道形态为主,在开放空间系统中融入自然保育的文化理念。广州碧道的建设始终与广州经济发展的步伐紧密相关,遵循“生态化、本土化、多样化、人性化”的原则,结合广州“山、水、城、田、海”的自然禀赋,使得广州城市碧道机能具有多目标、多功能发展导向,既满足了生态廊道网络功能的构建,也保障了原有的基本交通需求,还兼顾到休闲健体和城市美学的追求,充满绿色文化观念。广州素有花城之美名,广州市政府近年更是极力推动花园城市建设,市内休闲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主题公园、邻里绿地、区域碧道等构成了一幅幅极具画面感的生态图景。
花园城市建设主要政策包含:(1)城市绿化更新及公园绿地面积提升。在住宅区和商业区内均保留相当面积的公园绿地,特别是新开发的住宅,往往预留发展空间配合开发方案规划新的区域公园;在地狭人稠的高密度发展区,设计天桥、连廊、楼房的绿化,使小点状的绿化空间可以作为与各大绿化单元间的媒介,以求达到视觉上的延续效果。(2)自然保护区:自然森林和水源的保护。广州绿网不仅留设小型空间绿地,也开设了大型自然绿地,保有部分不为嘈杂市声干扰的生态密林区,如南沙湿地公园、海珠湿地公园、国家5A级白云山风景保护区等,提供充足的虫鱼鸟兽自然生态环境,以提高城市生态机能。另外,洁净的水源在现今社会,尤其是地处亚热带沿海地区显得十分珍贵,保护水源和集水区也成为最重要的议题,从化区立足广州北、清远南的生态要素禀赋优势,对广州市起到绿色生态屏障的作用,在《广州市从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推进从化在广州甚至湾区中的绿色生态保护作用。(3)结合自行车、人行道线的规划,期望通过汽车的减少使用,优化城市道路空间,并将碧道作为各级绿地公园、不同绿化单元间的连接媒介,作为市区、公园、海岸、郊区间的串连通道。
城市建筑也要有绿色文化,绿化、公园绿地等城市绿点的留设,借由碧道、绿廊串连的绿线建设,再扩展到结合公园和绿地的休闲、旅游和保育的功能,将其整合成为城市绿地网络。目标由绿化净化、景观塑造、规划管理,到如今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平衡发展,创造出良好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愿景。
二、广州绿色会展产业打造
会展产业一直受到各国的重视。会展产业除可带给城市庞大的经济效益,如扩大产值、创造强大的市场消费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以及促进城市基础建设,也能给当地带来不可估量的发展机会,如社会效益,提高当地国际曝光率、凝聚社会向心力、对社会大众产生良好的文化示范作用,以及提升人文精神和绿色观念等。会展产业集众多产业于一炉,最能凸显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形象,引领时代尖端潮流。因此,许多开发完善的国家,也不断兴建会展场地。如美国为了吸引更多的商务人士和游客,不断地扩充和发展会议中心,圣地亚哥(San Diego)会展中心在2001年完成扩建以及美国科罗拉多会展中心(Colorado Convention Center)(丹佛君悦酒店Hyatt Regency)在2003年会展面积扩张了两倍。
近年,全球环保意识高涨,绿色永续发展的概念逐渐受到重视,由此各大都市皆致力于推动“绿色会展”,以落实节能减碳,保护可以永续发展的环境。绿色消费的核心概念主要可区分为4Rs和3Es,分别是Reduce(减少消费)、Reuse(重复使用)、Recycle(回收再生)、Refuse(拒用不环保产品)以及Economic(重视经济)、Ecological(符合生态)、Equitable(实践平等)。只有构建绿色文化,树立消费行为的环保理念,消费过程才尽可能降低对环境的损害。基于绿色消费的绿色会展产业已成为未来趋势,国际化都市聚焦于促进城市观光的会展,如会议中心、大型旅馆、餐厅、娱乐设施及商场的设施等,它们为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吸引企业及游客,也为城市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不可否认,每举办一次大型会议或展览就可能浪费大量的资源和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往传统会展产业虽带来很多商机,但也制造了无数废弃品、耗材品,当会展结束后,如果不能给予及时合理的处置,势必造成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使得城市形象遭到破坏,降低了长期的经济预期。据此,新的会展发展模式应运而生,借由大数据、数字化、电子化等手段,绿色发展下的会展产业可望成为名副其实的无污染产业,不仅赋能于城市的经济与贸易,更有助于促进民生,提升城市知名度。
弘扬绿色文化的绿色会展须达到八项检视指标:(1)场所选择:包括政府政策、清洁能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等;(2)酒店:包含绿色认证、有无回收及床单重复使用计划、能源和水资源管理系统等;(3)会议场所:须有绿色认证外,还须审视建筑物的节能设计和维护,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及干扰;(4)食物及饮品:提供“当地饮食”不但环保,对外来人士也有相当吸引力;(5)交通:会展中心地点是否临近酒店,能否使用公共交通运输系统等;(6)展览:摊位设计和材料是否尽量使用环保素材;(7)营销:会展资讯、出版物、会议报告记录是否无纸化;(8)绿色办公:除替每项会展举办成果打分外,还应计算其产生的二氧化碳及垃圾。
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多年致力于湾区内推广绿色会展理念,将“绿色会展”导入广州会展产业,使得参与的每一方,包含主办单位、场地提供者、参展单位、与会者,都能以实际行动,落实4Rs原则(包括在宣传、装饰、饮食、住宿、运输等方面落实绿色会展,如图所示),尽可能减少温室气体、废弃物和资源浪费,以降低会展活动对城市环境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
成功的城市绿色文化,并不只是环境卫生,其价值指向更包括城市的外观、治理方式和政策支撑。以绿色文化的理念设计城市建筑的外观,实施绿色方案,构建多元的绿色城市文化,更须注意的是尽可能多的保存传统的风土人情和人文历史胜景,凸显城市的历史、文化、人文内涵。一座成功的绿色城市,可以从城市建筑、历史文化保护、会展场地和公共设施来得知绿色理念是否落实到位,更可以从游客或参展人员的行为规范检视得知城市的绿色发展是否成功推行。会展举办者素质、会展环境、会展设施,与建构会展绿色产业、保护城市生态息息相关。政府在构建绿色发展框架时,应关注“绿色文化”和“绿色环境”,借营销渠道让更多的市民了解绿色生态发展的重要性,帮助城市营造绿色可持续的文化和环境,并通过“绿色行动”,推动城市永续发展。政府还可通过相关的奖励政策和技术资金支持,优化本地产业结构,提升服务质量,进而提高城市的好感度、知名度,以及居民、游客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三、香港永续绿色旅游
自1997年7月香港回归后,香港的旅游业高速发展,已成为香港四大产业之一。但在其发展的背后也衍生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等问题。期间,曾因非典型肺炎(SARS)的爆发,世界卫生组织将香港定为疫区,香港旅游业曾一度受创,及后通过“自由行”等举措,逐渐恢复活力。但在2020年,新冠病毒造成全球性疫情,世界各地各行各业皆受影响。香港作为亚洲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及国际贸易港、转口港、金融和服务中心,旅游业受到重创,行业发展也严重倒退,与旅游业相关的上下游行业皆受到影响。后疫情时期的香港旅游业所面临的是如何吸引游客,开拓多元的旅游产品,以重建香港旅游业的不二地位。
2019年美国《时代》(TIME)杂志根据品质、原创性、可持续性、创造性及影响力等诸要素,从景点、住宿和餐饮三个类别中,评选出全球100个最佳旅游地点,香港戏曲中心从景点类别获选。但是,香港长期缺失更具吸引力的新景点,海洋公园、迪士尼乐园等固有景点没有大规模的更新或改造,再加上街区演变成“药房、金铺、钟表店和化妆品店”千篇一律模式,香港街道原有的民生、人文生态特色消失,给人以“水泥森林”“人情冷漠”等负面印象,其城市竞争力有所下降。
然而,香港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由绿色原生态地域到现代化城区,都能在香港这一弹丸之地找到其独特的存在。如香港国家地质公园在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名录。这在一众高度发展的大都市当中,能有世界级的原生态景观,仅香港一地。香港面积并不大,但在城市化进程中规划了大量的自然保护区,包括现有世界级地质公园,而香港郊野的面积占城市总面积七成,这一切造就了香港城市发展逐渐和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城市新貌,形成与众不同的城郊美景和香港城市魅力。
推动香港绿色生态发展的主导单位是香港旅游发展局,从2009年以远足和离岛为推广核心,至2017年以“绿色旅游”为主题推广旅游重点项目。香港近几年的旅游观光发展策略仍停留在吸引人流去生态景点的阶段。一些推广举措,如按游客人均100元港元向旅行社资助“人头费”,以利益驱动旅行社招揽客人,虽然短期内可增长游客数量,但如没有开发更具吸引力的长效项目,则游客增长难以持久。香港立法会资料研究组在2019年就香港发展绿色生态旅游做出评估,指出 “生态的破坏、人数限制、吸引力不够”三大发展阻碍。首先,开发生态难免需要兴建步道和游客设施,会产生垃圾、游客噪音、少数游客的不良习惯等,皆可能对生态造成影响或破坏。其次,香港访客人数比较庞大,自然生态景点能否承载游客数量,如香港自然生态景点“米埔自然保护区”每年开放参观名额只有4万人,发展绿色生态旅游的空间有限。再次,香港素来以“购物天堂、美食之都”吸引各区域游客,但在生态旅游方面的知名度却远远不如周边地区或城市。
新冠肺炎疫情虽然对香港旅游业给予重大打击,恰进一步唤醒了人们对绿色生态一体化发展的重视与追求,隐含着未来发展的机遇。香港这一中西汇聚、城市与自然并存的优势,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这独特的城市中以绿色生态观光的理念发展多元旅游,将纯粹的消费行为转换成体验经济,重视游客消费过程中的自我体验,引导游客旅游结合自然、人文、饮食、产业等体验因素来构建全新的消费体验。香港因历史原因,具有中西文化体验的有利条件,开发具有本土性、独特性的旅游项目,既可吸引游客深入了解、体验当地文化,又能引导游客接受跨文化熏陶,一如香港城市夜生活和公屋体验等独特体验活动,可以让游客深度认识并融入当地生活和休闲方式。
当然,体量庞大的旅游观光必然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冲击,因此重建环境和观光活动的动态平衡结构,对自然、人文、地理资源实行保护性开发,在观光过程中降低人均消耗自然资源的综合水平,减少不必要的包装,并通过管理环境安全、景点维护、旅游保险等举措,维护游客的安全。多开办具古迹保育、自然保育、环境教育等永续性的景点或活动,完善资源回收和保育联盟,让绿色生态旅游活动保持历久弥新的活力。
另外,当地社区对旅游业发展的态度,当地居民的接受度、支持度等因素,也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吸纳当地居民参与景点建设,拉近游客和当地原住民的距离,完善当地公共交通运输服务系统,支持游客就地消费,以促进当地就业、提高经济收益,也是回馈当地社区、扶助社区再生的有效途径。
四、香港绿色文化创意
文化与旅游观光的结合是近些年兴起的新思潮,不仅可提升城市文化形象,也能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是发展绿色文化的本义。澳大利亚文化经济学家大卫·索尔斯比(David Throsby)提出了关于“文化”的双重定义:第一层定义经常运用在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框架上,将“文化”定义为用来描述任何群体所共有的态度、信仰、风俗、价值和惯例等,这些群体文化的表现形式有助于建立群体的独特认同(distinctive identity),从而为群体成员提供一种区分的手段;第二层定义更注重文化的功能性,指人们从事某些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产品,这些活动往往与人类生活的智力、道德和艺术方面有关,这个词更可能作为形容词而不是名词出现,如“文化产品”“文化机构”“文化产业”或“文化经济部门”。
将当地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生活方式所构成的主轴,结合对古迹历史建筑或空间场所的再诠释,形成绿色生态与历史,与现代都市脉搏同频共振的新形态。
永续性发展在文化资本的应用方面一般应依据六项原则:(1)物质与非物质的福利,文化资本所产生的文化商品和服务能提供物质与非物质的利益给予社会大众,确认这些利益价值的方式是看它含有多少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2)跨代公平和动态效率,福利、效用或资源在各代人之间分配的公平性,而在文化资本上,跨代公平性是指确保后代子孙在经济、社会和公共事业领域取得文化资源的权力,并保障文化基础不被破坏或剥夺;(3)代内公平,从不同社会阶层、所得群体、地区差异等角度衡量,同代民众拥有同样取得文化资本的权力;(4)维护多元性,信仰、传统、观念和价值的多元性会产生文化服务的流量,多元性是文化资本的重要属性,其好处恰恰是能形成新的文化资本;(5)预警原则,文化资本是独一无二的且无可替代的,预警原则可避免无法挽回的破坏或灭绝;(6)文化体系多元共存与互鉴,构建文化体系的诸多单元相互依存与支撑。索尔斯比的这六项原则中,前三项用于判断准则,而后三者是扮演检视和平衡的角色。“文化永续”的概念可以说是旧文化在新时代中推陈出新的发展理念。文化永续发展中,文化资本如何与商品与服务相结合,从而放大其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和绿色生态价值,则需要文化产业的规划、创新,才能一一呈现。
香港历史街区是以香港岛为主导的。这一片区域昔日多为英国人居住,与临近的“中环”现代化高楼大厦,形成鲜明对比。历史街区建筑群包括:建于20世纪初的爱德华式建筑的西方市场,是香港现存历史最久的市场;销售各种异国情调商品和贩卖南北货海味传统商店的永乐街;香港开埠后兴建的第一条街道,深具香港中西文化合璧特色的荷里活道,其中建于19世纪40年代,供奉文宣王及武帝的文武庙也在此地,记录着昔日香港华人的社会信仰和宗教习俗,聚集了许多高级画廊和古玩市场的摩罗街,以及极具地方色彩的中环石板街等。建筑以西洋风格为主,街巷纵横中并不乏中式庙宇和传统老宅等,形成中西合璧的独特格调。
在这些历史街区不难发现招牌标识对城市景观的影响。这些历史、文化商贸标识因年代久远,而成为香港城市地标式特征,它们以不同形式在不同街区诉说着街区的历史、城市的故事,吸引着人们跨越现代的表象而深入这座城市的过往。2017年,香港长春社文化古迹资源中心举办了“城市字海——香港城市景观研究”展,以城市街巷里的文字作主题,透过展览记录相关的历史和文化生态,探讨保育和振兴城市文化的可能性。香港城市招牌通过手写字、金漆字、金属字、霓虹字等形式,记录着各个行业和相关社区的人文脉络,促进社会对旧招牌这种文化资产的关注,让人们重新认识和关注香港城市繁荣背后,逐渐消失的厚重而极富人情味的本土文化。旧招牌经由结合城市中不同领域专业的钩沉,通过公共部门的招牌管制条例和促进策略,由私营部门联合在民间推广,以创意方式开展城市老物件活化活动,创作出具有故事性,且符合城市环境美学的街区形象,树立各具魅力的香港城市品牌形象,促进当地市民对自身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香港的招牌文化,特别是手写招牌文化,通过记录、传承、教育、管理和活化五项创意文化发展策略,设定“组织经营团队”的短期目标,创建“香港招牌博物馆”的中期目标,以及“达到文化永续发展”的长期目标,使其适应时代、环境的变迁,回应了当地文化的永续发展愿景,为游客了解香港城市文化而发挥观光功能,为活化当地传统文化创造更大附加价值,彰显香港城市物质文化的优势。
澳大利亚文化经济学家大卫·索尔斯比提出永续发展的概念:“永续发展结合了永续经济发展和生态永续性的概念,前者是指发展不会减缓而会自我永存(self-perpetuating),后者是指通过维护自然界中的生态体系以保存和提高环境的价值。”绿色生态城市旨在寻求一个符合当代社会发展及城市化建构的理想生活环境。因此,永续城市的成果绝非仅是空间模式的改造,也非经济指标的账单,或是若干先进的开发区或科技园所能标记的,其本质是一个城市观的转变,一个城市灵魂的塑造,其所影响的是一种态度、一种存在方式,不同的态度反映出不同的规划思想,不同的存在方式决定了不同的城市形态,不同的城市气质。
绿色文化,绿色生态,让广州、香港作为大湾区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在增加。同时也可能产生极化效应,随着湾区经济的持续增长,更多的人口和资产在高密度核心区域的集聚,成本也会不断上升,最终将制约经济在核心地区进一步集聚。因而,由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核心驱动城市,带动大湾区各二线、三线中小城市的发展,使得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发展达到某种平衡,将成为大湾区城市和高端产业发展的新图景。
[1] 任志安:《公司经济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第37页,2019。
[2] 习近平致信祝贺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2022年6月5日。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
[3] 《信息时报》:广州绿道已串连起500多个景点 覆盖全市7000平方千米,https://gd.ifeng.com/a/20190405/7326552_0.shtml。
[4] Baloglu,S., Love, C.,, paper presented at the Journal of Convention & Exhibition Management.
[5] Gilg,A., Barr,S., Ford,N.,, Futures, 2005, 37(6): 481-504.
[6] Lockerman, R.,Journal of Convention & Exhibition Management, 2008, 1(1):125-134.
[7] Hobson, J.P.,, Tourism Management, 1995, 16(1): 15-20.
[8] 香港行政长官办公室:行政长官2017年施政报告。
[9] 香港立法会资料研究组:《选定地方促进生态旅游的支援政策》。香港立法会秘书处,2019。
[10][11][12] Throsby, 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2001, P4、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