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生物多样性
2022-10-29李晓超李晓超糯扎渡保护区管理局提供
文/ 李晓超 图/李晓超(糯扎渡保护区管理局提供)
普洱市是北回归线上生态保存最完整、生物种类最丰富的一片绿洲,是“彩云之南”多样性、丰富性的缩影,全国近三分之一的物种在这里繁衍生息,被联合国环境署称为“世界的天堂,天堂的世界”。普洱地域广袤、生态优越,在普洱市境内有生态系统类型55种,占云南全部生态系统类型的32%,共记录各类高等植物352科1688属5600余种,占云南省的32.9%,其中包括云南省特有的动物25种,全球三分之一以上西黑冠长臂猿和全国一半以上的亚洲象在这里繁衍生息。这里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景迈山千年古茶林;这里有亚太森林组织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示范暨培训基地;这里有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多个省级自然保护区……长久以来,普洱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学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普洱的青山绿水,共同探寻普洱的生物多样性之美,开启一段妙趣横生的生物多样性之旅吧!
西黑冠长臂猿
明星物种在普洱
你知道有“森林歌唱家”“树冠精灵”之称的西黑冠长臂猿吗?你知道印度野牛为什么江湖人称“白袜子”吗?你见过在村子里长住,爱吃大叶榕树果实的大紫胸鹦鹉吗?这几个可都是响当当的普洱“明星”物种!
普洱景东的哀牢山和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绵延百里、雄奇险峻、山峰叠伏、森林茂密,西黑冠长臂猿的家就在这里。这是一个比野生大熊猫还要稀少的物种,全球仅存1400余只,中国有1300余只,几乎全部分布在云南境内,西黑冠长臂猿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IUCN列为极度濒危物种。在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东片区内,生活有90个种群500余只西黑冠长臂猿。
每天清晨,当夜色散去、黎明升起之时,山里都会传来它们悠长明亮的鸣叫声,先是雄性“咕咕咕”的领唱,随后雌性“呜呜呜”的声音也会加入,逐渐演变成森林里的一场“二重唱”,这是它们早餐前重要的家庭活动。西黑冠长臂猿以家庭为单位生活,家里通常有一只成年雄性和一到两只不等的成年雌性。不同的种群,鸣叫的声音也有所不同,而这声音里也隐藏着很多信息,护林员和研究员会根据声音来分析它们的雌雄、数量、种群、状态等信息。
红外相机拍摄到的印度野牛
西黑冠长臂猿是显著的体色性二型,成年雌性为黄色或黄棕色,头顶和胸腹部有黑色毛发,成年雄性及其他个体均为黑色,它的毛色是随着个体成长变化的,幼崽刚出生时为淡黄色,在1岁左右逐渐成为黑色,其中雄猿一直保持黑色至成年,雌性则是长到性成熟时毛色又由黑色变成黄棕色。西黑冠长臂猿有“树冠精灵”之称,它们长年生活在树冠之上,凭借着强壮的手臂在森林里摆荡,来去自如,极少下地。对于食物来说,它们最喜欢的是各种各样的野果,其次是花朵。当然,它们不是全然吃素,偶尔它们也会偷掏鸟蛋、捕食鼯鼠和松鼠来补充营养、改善生活。
江湖人称“白袜子”的印度野牛,生活在糯扎渡省级自然保护区,因为它体毛大多是棕褐色、黑色,而四肢膝盖以下的毛为白色,就像穿了两双白袜子,所以俗称它为“白袜子”。印度野牛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世界上现存体型最大的牛科动物之一,体重可达1000~1500千克,一般体长2.8~3.3米,最大的公牛肩高可达2.2米。公牛体型比母牛大,公母都有角,角基椭圆或扁平、有棱,角中部以上表面光滑,端部圆而尖,黑色。肩峰高耸而突出,由肩峰顶部向后背延伸逐渐下降,体毛大多是棕褐色、黑色,鼻子和嘴唇呈灰白色。印度野牛在我国仅见于云南南部、西南部,主要分布于普洱、西双版纳等地,种群数量不足200头。糯扎渡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印度野牛分布的核心区域,内有印度野牛20多头。别看它长着一副憨厚的样子,其实它警觉异常,听觉和嗅觉都非常灵敏,迎着风能闻到350米之外的气味,身躯庞大但行动十分迅速,一有风吹草动就立马逃之夭夭,把自己隐身进茫茫丛林,踪迹难寻。也正是这个原因,现有的印度野牛的影像资料,基本都是靠布置的红外相机拍摄所得。
糯扎渡保护区边界上的芒坝村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在这里世代生活着除了热情好客、纯朴善良的布朗族群众以外,还有一群特殊的“居民”——大紫胸鹦鹉,学名“德拜鹦鹉”,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紫胸鹦鹉翅膀和背部为绿色,前胸为葡萄紫色,从上喙部可以轻易地区分它们的性别,雄鸟的上喙部为红色,雌鸟是黑色。它是国内体型最大的鹦鹉之一,羽毛艳丽,姿态优美,叫声婉转。它主要以树木果实、种子为食,最爱吃大叶榕树果实。有400只左右的大紫胸鹦鹉长年生活在这里,早晨,村民们在鹦鹉的鸣叫声中开启新的一天;夜幕,村民们回家,鹦鹉就栖息在村子周围的大榕树上。多年来,鹦鹉对村民们不离不弃,守护着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村民们对鹦鹉秋毫不犯,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着灵巧可爱的鹦鹉,日复一日,和谐共处,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这个布朗族村寨也因为有这一群特殊的“居民”而名扬一方,不少摄影师、游客慕名而来,还给村子取了一个亲切的名字“鹦鹉寨”。得益于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村民的保护意识,除了大紫胸鹦鹉,越来越多的鸟类也开始在村里安家落户了。
生态智慧在普洱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于普洱市澜沧县惠民镇东南部,距普洱市区237公里,距澜沧县城70公里。公元10~14世纪,布朗族和傣族先民迁徙到景迈山时发现野生茶树,于是在森林中建寨,在村寨周围人工栽培茶树,并通过长期探索逐步认识到普洱茶树的生产特性,形成了智慧的林下茶种植技术,这让景迈山拥有了世界上面积最大、历史最悠久,且保存较完整的千年古茶林。
“想要留给你们牛马,但终有生老病死之时;想要留给你们金银财宝,又怕你们用光花完;留给你们茶树,把它保护好,就可世代传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是千年前,布朗族祖先帕哎冷为子孙后代留下的遗训。帕哎冷嘱咐后人,一定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景迈山,把茶文化世代传承下去。时隔千年,景迈山的各族后人谨遵祖宗遗训,不仅将古茶林保护好、传承好,而且将景迈山茶文化带出了大山,走向了世界。2021年,景迈山古茶林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2022年正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现存5片保存完好总面积1180公顷的古茶林、9个传统村落和3片分隔防护林是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要素。
景迈山
茶,是景迈山的灵魂。世居于此的傣族和布朗族相信“万物有灵”,他们将祖先的生态智慧传承延续至今,使古茶林不仅古老独特,而且历经千年依旧保持优良品质并充满活力。除了古茶树,现在这里的村民也习惯于用祖先管理古茶的方式来种植新的茶树,树与树之间留有更多的空隙,通过合理控制森林与茶林的比例,巧妙分配乔、灌、草等植物的光照和养分,充分利用森林生物多样性有效防止病虫害并提高茶叶质量。茶园分上中下层,上层是高达数十米的乔木,中层是茶树和灌木,下层还有各类草本植物,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立体的农林生态系统。这是远古先民的智慧,他们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在保障茶叶品质的同时,也留有更多生态空间,保护了这里的物种多样性。
景迈山的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据统计有高等野生植物(维管束植物)1300多种,有长尾单室茱萸、篦齿苏铁、翠柏、红椿、毛红椿、合果木、滇南风吹楠、三棱栎、黑黄檀、大叶木兰、中华桫椤、苏铁蕨、金毛狗、金荞麦等14种中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还有脊椎野生动物200种以上,有野牛、云豹、蜂猴、圆鼻巨蜥、穿山甲、蟒蛇等150种以上野生保护动物。而这,都得益于林茶共生的古老生态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