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黄梅戏音乐剧《霜天红烛》中的道具
2022-10-29胡建行李奥博段友芳
胡建行,李奥博,段友芳
(黄冈师范学院 湖北 黄冈 438000)
黄梅戏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起源于湖北省黄冈市的黄梅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大型黄梅戏音乐剧《霜天红烛》由黄冈师范学院师生自编自导自演,讲述了以黄师兰为代表的教师群体在革命战争年代不怕牺牲,坚持办学、的感人故事。笔者自《霜天红烛》剧组成立之初就加入其中并从事道具制作、管理工作。本文将深入研究《霜天红烛》中的道具情况,希望可以启发编导不断挖掘道具的功能属性,进而推动戏剧舞台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一、黄梅戏音乐剧《霜天红烛》中的道具设计
在黄梅戏音乐剧《霜天红烛》中出现的道具有:教鞭、烟斗、银票、笔、墨、砚、卷轴、扁担、箩筐、鸡蛋篮子、烧饼摊、算命幡、沙袋、篮球、跳绳、羽毛球拍、船票、手绢、钢笔、书本、民国纸币、步枪、副官手枪、长官手枪、批文、请愿书、遗书、镣铐、红烛、地契、师生联名信、小布包等。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以下四类:
核心道具:教鞭、批文、请愿书、遗书、地契、师生联名信;
场景道具:扁担、箩筐、鸡蛋篮子、烧饼摊、算命幡、沙袋、篮球、跳绳、羽毛球拍、书本;
剧情道具:红烛、民国纸币、银票、笔、墨、砚、卷轴、小布包、船票、手绢;
伴身道具:烟斗、镣铐、步枪、副官手枪、长官手枪、眼镜、折扇、钢笔。
(一)以生活化为基础设计道具
道具制作需要符合我们日常的生活实际,只有不脱离生活轨迹,才能真实还原剧情内容。现阶段很多观众都会考虑到“真实性”的问题,因此笔者和老师在制作、购买道具时,要求尽可能地还原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性。例如,在开场时,叫卖的商贩、来往的行人身上大都带着道具,包括扁担、箩筐、鸡蛋篮子、鞋垫等等,极度还原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再比如初期演出时,“烧饼摊”“算命幡”都是没有的,编导为了还原生活真实性,在后期专门找了师傅进行制作。这些道具契合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和社会环境,在当时的集市上,老百姓会进行商品交易,当地的知名士绅也会前往捧场,因此集市就成了一个重要的社交场所,并且由此引出剧作第一幕中黎校长与众位校董交流攀谈的场景。
(二)结合人物需要设计道具
在剧中彰显人物特色的道具主要有潘道纯的手枪、媒婆的烟袋、黄师兰的书法作品《投师铭》等。以节目单封面上的《投师铭》为例,在初期演出时,笔者邀请了一位有书法基础的学生来写,后来有观众提出剧中展示的书法作品不是很专业,他认为此处书法与黄梅戏的结合效果很好,但是教育部对师范生的书写要求较高,而黄师兰在剧中代表的正是师范生和教育者,所以可以请功底深厚的书法家来写。在听从观众的建议后,笔者邀请了美术学院的书法老师进行创作,又考虑到黄师兰在剧中的年龄,所以要求书法老师在写作品时刻意表现得稚嫩一些。经过一番调整,这一书法作品在后期演出中收获了较好的反响。所以,编导在设计制作道具时一定要结合人物需要,要与角色的年龄、性格等特点相匹配,只有这样,道具才能在表演过程中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三)根据剧情需要设计道具
在《霜天红烛》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道具——黄师兰手中的教鞭。黄师兰曾说:“父亲临终把教鞭交于我手”“这是我家祖传的教鞭,是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留下的,他们拿着它教出了一位状元、十几个进士、几十个举人、上百个秀才!”由此可见教鞭对于黄师兰的重要性。教鞭就象征着一心读师范并教书育人的黄师兰,它跟随黄师兰从出场一直到整部剧结尾,暗含了黄师兰“一根教鞭伴终身”的师者精神。在第一场女主角黄师兰首次登场跳下花轿逃婚时,教鞭就被她紧紧地抓在手里,这说明她跳下花轿逃婚并非临时起意,而是早就谋划好了的。在第二场中,黄师兰向罗培刚表明了自己的心思:“三年前你为我向校长跪下,那一刻我心为你动实难按下。”罗培刚也表明了为什么这三年来不敢与黄师兰有过多接触:“月中嫦娥水中莲花,家贫岂敢想花前月下。”在罗培刚赴日本留学将走之际,黄师兰将自己最心爱之物赠予罗培刚,一根小小的教鞭搅动着这对有情人内心最真挚的情感。在第五场中出现了一处矛盾冲突,黄师兰的女儿罗晓兰毕业后是去上海学音乐,还是到大别山深处的苏区红军小学任教?而黄师兰希望女儿罗晓兰接过教鞭赴大别山鄂豫皖苏区红军小学任教,这根小小的教鞭承载着罗培刚的遗志。讲到教育的意义时,黄师兰对女儿晓之以理并最终说服了女儿。这根小小的教鞭陪伴黄师兰进入黄州府师范学堂,陪伴罗培刚赴日本留洋,又陪伴着黄晓兰进入大别山苏区,为剧情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使得后续剧情能够自然地展开。
二、道具在黄梅戏音乐剧《霜天红烛》中的实践运用
(一)道具在推动剧情发展方面的运用
黄梅戏音乐剧《霜天红烛》共分为六场,每一场之间虽没有明确的贯穿道具,但在每一场中都会存在一个支撑整场情节发展的道具。第一场中,黄师兰通过《投师铭》成功进入黄州府师范学堂读书,打破了“考试是要集体考试做卷子”“不能男女同校”的先例;第二场中,罗培刚因为家境贫寒买不起船票,不能前往日本留学,黄师兰便当掉嫁妆,四处借钱买了船票送给罗培刚;第三场中,因国民革命黄州师范停办,黎校长向潘道纯送去请愿书请求恢复却没有得到批准,恰逢罗培刚与黄师兰夫妇学成归来并且通过了恢复黄州府师范学堂的批文;第四场中,国民党发动“七一五武汉政变”,罗培刚被反动派枪杀,留下了一封遗书;第五场中,黄师兰劝说女儿罗晓兰接过教鞭赴大别山鄂豫皖苏区红军小学任教;第六场中,因日军飞机轰炸,学校被迫搬往深山,潘道纯因保护师生而受伤,将潘家祠堂的地契赠给了黄师兰。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投师铭》、船票、批文、遗书、教鞭、地契体现了细节性道具的有效使用对于剧情的推动作用。
(二)道具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运用
道具在舞台上代表着角色本身的理想目标、兴趣爱好、职业特点等。在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时,编导需要运用不同的道具来进行表现。黄梅戏音乐剧《霜天红烛》中出现的角色有校董、黎校长、学生、叫卖商贩、媒婆、管家、仆人、黄母、罗培刚、黄师兰、罗晓兰、罗小刚、潘道纯、士兵等,其中带有手持道具的角色有黄师兰、黎校长、媒婆、校董、学生、叫卖商贩、潘道纯、士兵。剧中黄师兰手持教鞭,黎校长戴着眼镜,媒婆手持烟袋,校董手持扇子,学生看书、跳绳、打篮球,商贩卖红薯、卖鸡蛋、卖烧饼等,表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特定道具结合演员的动作、服装等,不仅可以让演员更加自由地表达人物情感,而且还能加强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三)道具在抒发感情,深化主题方面的运用
道具本身是没有生命的,但在演出过程中被赋予了特殊意义进而得以在作品中展现出生命力。在表达人物情感时,演员不仅需要依靠身体动作,而且还需要充分运用道具。比如第三场中黎校长看到恢复黄州府师范学堂的批文下来后,通过扶眼镜、拭泪等动作,充分表达了内心的感动与欣慰。在此处,“眼镜”这样一件小道具表现了角色对黄州府师范学堂的未来充满希望。
小小的道具常常蕴含着大道理。在深化剧目主题时,道具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第二场中,当黄州府师范学堂的学生校园生活即将结束时,16 名学生齐跳教鞭舞,表达了学生对于美好校园生活的赞美与不舍,也表现出学生对于自己即将教书育人的期盼,再次强调了黄州府师范学堂“聚来一团清风,散去满天星斗”的教育目标,也突出了《霜天红烛》讲述黄州府师范学堂“百年老师范,代代铸师魂。初心似红烛,不畏霜天永放光明”的剧目特色。
三、道具在舞台上的重要性表现
(一)道具能够推动剧情的发展
多数情况下,道具本身就是剧情中心,故事情节就是根据剧中的重要道具展开的。在大多数戏剧作品中,道具最为显著的作用就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延伸。一般来说,故事情节的推进和表现都会从道具着手。以黄梅戏音乐剧《霜天红烛》为例,故事从黄师兰手持教鞭跳下花轿逃婚开始,后来黄师兰打算将祖传的教鞭赠予意中人罗培刚,再到黄师兰手持教鞭教书育人,学生们跳起教鞭舞,然后进一步发展到黄师兰劝说女儿罗晓兰接过教鞭赴大别山鄂豫皖苏区红军小学任教,故事最后黄师兰站在舞台最高点举起手中教鞭,整部剧的缘起、发展、高潮、结尾都是由以女主人公黄师兰为代表的教师群体“一根教鞭伴终身”“薪火相传、初心不改”这条线索贯穿的。
(二)道具能够突出人物的形象及性格特征
角色形象是戏剧表演的重心,道具则是塑造和区分角色形象的重要手段。道具在塑造人物性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表示角色的不同身份和性格的功能。扇子是戏剧表演中常出现的道具,文人墨客、千金小姐、地痞流氓、汉奸走狗等不同类型角色都有可能会用到它。以扇子为例,不同角色在扇子的拿法和扇法上也是不同的,扇子的拿法包括拿、捏、收、放、指、夹等。从扇子的扇法来讲,武扇肚、文扇胸、僧道扇领口、轿夫扇裤裆、女子扇嘴唇、媒婆扇肩膀、农民扇后背、盲人扇眼睛、秃子扇头顶,有俗语称:“文胸武肚轿裤裆,瞎目媒肩奶肚旁,道领青袖役半扇,书臀农背秃光郎。”因此,将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些特定物品作为道具来展现剧中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有助于使戏剧表演中的角色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三)道具能够表达特定情感、烘托气氛以及渲染情绪
在戏剧表演过程中,一些出现频次比较低的道具反而能够着重表达某一段剧情中的特定情感。例如在黄梅戏音乐剧《霜天红烛》中,罗培刚与妻子黄师兰一边从事教育事业一边参加革命。国民党发动“七一五武汉政变”后,罗培刚被反动派枪杀,留下一封遗书。遗书这一道具的出现是该段剧情点睛之笔,由黄师兰将遗书中的内容以唱段的形式展示给观众,不仅体现了当时革命流血牺牲的残酷现实,更将黄师兰的丧夫之痛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沉浸其中,久久不能忘怀。
四、黄梅戏音乐剧《霜天红烛》中道具应用的现存问题及优化路径
(一)道具应用的现存问题
由于该剧由地方高校师生自导自演,受经费方面的制约,该剧在小型道具上的投入还相对欠缺,并且存在道具混合使用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舞台表演的艺术呈现效果。该剧的创作单位一共有两部大型舞台剧,一为大型舞蹈音乐史诗《红色薪传》,一为大型黄梅戏音乐剧《霜天红烛》,两部剧为姊妹篇,在道具运用上也有很多的互通之处,比如步枪、镣铐、手枪、篮子等在两部剧中都有出现。由于使用时间长、使用次数多,有些道具已经过于破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大大影响了舞台效果。例如,剧中罗培刚等革命志士被押赴刑场时所用到的道具“镣铐”,该道具为塑料制品,在日常排练演出中经常发生磨损,甚至在舞台排练时还会出现断裂的情况。
(二)道具应用的优化路径
剧组应适当加大道具经费投入,避免交叉使用道具的情况,尽量保证一部剧一套道具。剧组要正确认识道具在表演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确保系统规范地使用道具,还应设立专门的道具放置室,同时要保证室内的温度湿度适宜。此外,剧组还要制定道具使用、借用、维护、更换等相关的规章制度,对演员进行严格要求,减少道具损毁率。剧组还要注重对道具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可以组织人员学习其他剧组的道具管理工作流程或者现场观摩其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