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革命文艺发展道路的开拓

2022-10-29董学文

中国文艺评论 2022年6期
关键词:文艺思想文艺理论中国化

■ 董学文

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已经发表80周年了。这80年间,无论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无论是在改革开放时期还是在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它都像一座闪光的灯塔,照耀和指引着中国革命文艺的航程;它都像一面飘动的红旗,鼓舞和激荡着每个文艺工作者的心田。80年过去了,如今我们再次捧读《讲话》,依然感到它是那样的亲切、那样的透辟、那样的深刻、那样的高瞻远瞩,让人宛如有一种冲破迷雾、拨云见日之感。

在将近180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史上,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代表的毛泽东文艺思想,有其独特性,或者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这种独特性,表现在它只可能是形成和生长在中国的土地上,只可能是作为中国历史与先进文化演进领路人的中国共产党的最高成果。这种独特性,一方面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说明毛泽东文艺思想对外部引进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不但没有引发排异反应,反而推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完成了一次创造性的升华。

应该说,《讲话》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的文艺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地结合起来了,出色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这种“中国化”,不是离开经典作家文论思想的“中国化”,也不是拘泥于古代传统文论的“中国化”,而是既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又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是创造性地吸收和转化了优秀传统文论遗产的“中国化”,或者说,从艺术哲学上讲,是真正做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相统一的“中国化”。这样,《讲话》才在中国现代文艺理论发展史上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如果以上的阐述大体是属实的,那么,从这个思路出发,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也简称《讲话》),与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间,在精神气度上是赓续衔接的,在思想理路上是一脉相承的,在论述格局和深度上是与时俱进的,其理论意义是巨大的。

从毛泽东的《讲话》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72年过去了。这72年间,我国文艺创作和文艺工作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我们发现,习近平总书记所坚持的依然是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的我国革命文艺发展道路所走出来的道路,所发展的依然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说,所坚守的依然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采用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文艺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各种方法。而且,这种坚持和发展也依然可以说是在“整风”——新时代反腐肃纪、整顿党风——的大环境和大语境中产生的。今天,我们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看作是新时代的“文艺整风”文献,也是完全成立的。只要稍作比较,就会明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同毛泽东的《讲话》一样,重点都是在考察和擘画中国革命文艺发展的道路问题,都是在探讨文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中的作用问题,都是阐述文艺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问题,都是强调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指导地位问题,都是主张要对存在于文艺界的诸种非马克思主义倾向和风气进行批评纠正的问题。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继承毛泽东《讲话》内在精神的关键点,是其能够创造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新形态的根基与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总结了我国文艺工作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新要求,深刻回答了关于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方向和道路问题,深刻阐明了新时代文艺发展的使命、功能、作用和任务,深刻提出了破解一段时间以来困扰文艺理论和创作提升的棘手问题的主张,深刻分析了当代中国文艺发展遇到的诸种矛盾的特殊性,彰显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思想魅力和实践张力。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文艺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文艺观、毛泽东文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系统擘画了新时代文艺事业的蓝图,生动描绘了新时代文艺事业的未来,成为新时代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定盘星和指南针。

习近平总书记实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新飞跃,创造性地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推向新阶段,成果是多方面的。这里,仅就与文艺发展道路相关的问题谈几点意见。

猜你喜欢

文艺思想文艺理论中国化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HIP –HOP AGANDA?
关于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思考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专家笔谈
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两个理论支点
浅析奥古斯丁《忏悔录》中的文艺思想
从《会饮篇》人物形象中看柏拉图的文艺理论
浅析动画《萤火虫之墓》的现实主义美学思想
论《文艺理论中的无产阶级》
习近平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