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月九日话重阳

2022-10-28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赏菊桓温陶潜

重阳节,也叫重九节,因《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称“重阳”。九字重重,含义是极高极大,代表长久、长寿,是我国的老人节。关于重阳节,其中流传着许多有趣的历史典故。

落帽之辰

孟嘉,字万年,是晋代名士,少有才名。晋朝永和年间,任征西大将军桓温的参军,甚得桓温器重。一年重阳佳节,桓温在龙山大宴属下僚佐。此日所有僚佐都是戎装赴会,把酒言欢,吟赋诗词。正当大家诗兴大发之时,忽然一阵大风吹来,把孟嘉的官帽吹落,他竟然没有发觉,还在那里与人高谈阔论,这是一件有伤大雅之事。桓温便暗示其他人不要提醒孟嘉,想看他如何善后。不久,孟嘉如厕,桓温命人取帽放回他的坐处,又命文士孙盛写了一首诗批评他。孟嘉回来看见官帽和孙盛的诗,马上乘兴作文以答,由于他文辞俊美,受到众人的赞赏,桓温也没有怪责他。后人便把“孟嘉落帽”作为重阳节的一个典故,还有人将重阳节称为“授衣之节、落帽之辰”。

在古人吟诵重阳的诗词中,有不少提及这个典故,如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云:“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李白有诗句云:“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宋人辛弃疾词有云:“龙山何处,记当年高会,重阳佳节。谁与老兵供一笑,落帽参军华发。”

白衣送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孟嘉的外孙——晋朝大诗人陶潜。

陶潜,字渊明,平生嗜酒,但他性情恬淡,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据记载,有一年九月九日,陶潜在家赏菊吟诗,一时酒瘾发作,遍寻家中并无存酒。正在彷徨之际,陶潜忽然看见一个白衣使者载酒前来,一问才知是江州刺史王弘派来的送酒使者。原来朝廷征召陶潜为著作郎,他不愿意去就职,王弘想结识这位清高名士,曾多次给他送酒。这一次真是雪中送炭,陶潜立即开怀畅饮,提笔赋诗。“陶潜赏菊,白衣送酒”的故事一时成为佳话,为后世文人所吟。李郢《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有句云:“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白衣来。”王勃《九日》诗云:“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李白《九日登山》诗:“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

陶潜以隐居和诗酒出名,还以爱菊出名。后代文人士大夫纷纷效仿,遂有重阳赏菊宴饮习俗。宋代,黄州潘大临善于写诗,苏东坡、黄山谷等对他非常赏识。一次,好友谢无逸写信问他有无新作,潘大临回信答道:“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恨为俗氛蔽翳。昨日闲卧,闻搅林风雨声,欣然起,题其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闻催租人至,遂败意,只此一句奉寄。”谢无逸得到潘大临寄来的这半联诗句,便为他续写道:“满城风雨近重阳,无奈黄花恼意香。雪浪翻天迷赤壁,令人西望忆潘郎。”一首诗因重阳与菊璧合,被传为千古佳话。

猜你喜欢

赏菊桓温陶潜
陶渊明的小脾气
开卷有益
陶潜辞官隐情
叹流年
金秋赏菊
两种绝症
桓温是个好领导
大笔如椽
桓温的“男人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