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箕李引黄灌区水沙运行分析及对策
2022-10-27房本岩贾增晖
房本岩,贾增晖
(滨州市引黄灌溉服务中心,山东 滨州 256600)
经过多年发展,引黄供水事业取得巨大成就,面积已达733.4 万hm2,为沿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资源保障,彻底改变了灌区农业生产落后面貌,极大提高了灌区人民生产生活水平[1]。黄河是多沙河流,引黄必引沙,灌区在引用黄河水的同时也引入了大量泥沙。泥沙问题一直是困扰灌区的一大难题,很多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致力于研究泥沙淤积和处理措施,取得了诸多成效[2]。引黄灌区一般采用渠首集中沉沙、沉沙池沉沙、远距离输沙分散沉沙等处理方式[3]。
1 灌区现状及泥沙影响
1.1 灌区基本情况
簸箕李引黄灌区是国家大型灌区,位于黄河下游的山东省滨州市,承担滨州市惠民县、阳信县、无棣县24个镇(街道办)工农业生产供水任务,并兼顾108 万城乡居民饮水保障。灌区设计灌溉面积7.87万hm2,年均引水4 亿m3左右。灌区在处理引水泥沙方面没有天然的沉沙条件,多年来一直采用渠首“以挖待沉”的集中处理模式,在引黄闸后设置1 条长22 km 的沉沙条渠。条渠渠首流量60 m3/s,设计水深2.2 m,底宽34 m,边坡1∶2,渠底比降0~6 km为1/5 000、6~21 km为1/7 000、21~22 km为-1/6 000(倒坡),当渠内泥沙淤积到一定程度后进行清淤,以维持灌区效益的正常发挥。
1.2 引黄泥沙对灌区的影响
引黄必引沙,灌区引水与引沙同步。簸箕李引黄灌区运行至今已引进泥沙1.44亿t,多年平均引沙265万t,其中淤积在条渠的约3 780万t,占总引沙量的26%。自条渠清淤出来的泥沙堆放在渠道两岸以来,泥沙越堆越多,逐年增加,形成宽窄不一、高低崎岖的沙岭,清淤难度不断增加,费用攀升。虽然经过近几年的水土治理,但有一多半的泥沙仍滞留在两岸,使得当地环境容量迅速减小,给周围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泥沙在风和降雨径流的带动下进入周围农田,造成土壤沙化,保水保肥性差,不利作物生长,产量降低。同时,引起当地排水河道淤积,降低防洪排涝功能。
2 引水引沙的季节变化规律
2.1 引水量、引沙量的季节变化性
灌区引水量、引沙量随季节不同,变化较大。簸箕李灌区全年引水量分配大致为:春季引水灌溉期(春灌)、夏季和秋季引水灌溉期(夏秋灌)、冬季引水灌溉期(冬灌)分别占总引水量的67%、18%和15%。而引沙量却不同步,根据多年观测资料,春灌、夏秋灌和冬灌引沙量分别占全年总引沙量的43%、41%和17%。显然,条渠输沙率夏秋灌最大,冬灌次之,春灌最小。夏秋灌引水量虽然只占18%,而引沙量却高达41%,在夏、秋季节引水给灌区带来的泥沙影响较为突出。在这两季引水应综合考虑权衡利弊,以免造成渠道出现过分淤积,妨碍下一阶段引水。
2.2 泥沙淤积的季节变化性
泥沙在条渠上的淤积,随季节不同而变化,与引沙量近似同步,但并不完全吻合。泥沙在簸箕李灌区条渠的淤积比例为:春灌、夏秋灌和冬灌分别占总淤积量的45%、36%和19%。条渠的淤积比可用φ(φ=沉沙量所占比例/引沙量所占比例)表示,φ春、φ夏秋和φ冬值分别为1.047、0.878 和1.118。在条渠上淤积的泥沙并不完全按固定比例淤积,φ冬>φ春>φ夏秋,即单位泥沙量流经条渠时,泥沙淤积量冬灌最多,春灌次之,夏秋灌最少。造成这一现象与黄河来水来沙情况有关,在冬、春两季灌区引水时含沙量偏小,泥沙颗粒较粗,且黄河水情较差,引水流量偏小。浑水进入渠道后,水流较为平稳,基本可以看作是层流运动。水沙在向下游输送时,粗泥沙首先沉积下来。同时,泥沙颗粒之间存在相互碰撞,在碰撞过程中,一部分细泥沙颗粒会凝聚在一起,形成团粒,而团粒的沉速远大于分散颗粒,也会沉积。在夏季和秋季时黄河来水来沙量处于峰期,在此阶段引水,含沙量较高,泥沙粒径级配不均匀,细泥沙较多,水流黏滞性相对较大,运动黏滞系数大,会阻止泥沙颗粒的下沉[4]。在这一时段引水时,为避免渠道出现过分淤积,往往会采取较大流量引水方式,流速快、挟沙力强,这一阶段泥沙淤积速度相对较慢。
3 泥沙淤积的特性分析
3.1 条渠进口与出口含沙量间的函数关系
根据簸箕李灌区多年的实测资料,点绘出条渠进口含沙量S进、出口含沙量S出关系如图1所示。从图1 可以看出,点群绝大部分都在450线以下,即浑水经过条渠后含沙量变小。
图1 条渠进口、出口含沙量关系
由点群的密集和走向趋势看,S进与S出之间关系基本符合以下规律:
式中:K为条渠进口含沙量季节系数,春灌时取0.98,夏秋灌时取1,冬灌时取0.95;M、N分别为条渠进口含沙量大小系数,当条渠进口含沙量S进≤8 kg/m3时M取0.76、N取0.25,当S进>8kg/m3时M取0.98、N取-2.75。
K值之所以变化,是因为自年度清淤周期始至周期末条渠的拦沙作用有所减弱。M、N值在条渠进口含沙量8 kg/m3时发生变化,主要原因在于:①含沙量变大。在泥沙颗粒下沉过程中,颗粒之间相互碰撞、相互干扰,因而其下沉速度受到影响。实验证明,浑水中的颗粒沉速小于清水中的颗粒沉速,且颗粒越密集沉速越小,即含沙量越高颗粒下沉越慢。随着含沙量升高,浑水的黏滞性增强,流层间的切应力、内摩擦力变大[5]。当切应力、内摩擦力增大到一定程度即含沙量大于8 kg/m3时,泥沙下沉受到足够影响,泥沙沉积量相对减小。②粒径级配。灌区高含沙量水流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在这两季测得的泥沙粒径级配不均匀,颗粒偏细,泥沙主要是粉沙和黏土粒[6],其中值粒径在0.009 mm 左右,而在冬、春两季测得的中值粒径在0.025 mm 左右,因此泥沙粒径小,下沉相对较慢。
3.2 条渠的泥沙拦阻作用
通过多年对簸箕李灌区的条渠引水含沙量变化观测发现,条渠上游含沙量高于下游,且整个条渠含沙量由上而下呈递减趋势,即条渠起到了拦截泥沙作用。但这种拦截作用全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清淤后运行周期的初始(11 月下旬)到运行末期(第二年的10 月中旬)其作用逐渐减小。因为条渠进、出口的渠底高程是固定的,水面比降变化不大,随着条渠淤积,过水断面逐渐减小,条渠挟沙力相对增强,沉沙能力有所减弱。同时,在条渠两侧堆积了大量泥沙,当刮风下雨时,使得两侧泥沙第二次搬运到条渠中,形成重复性淤积,也阻碍了条渠的拦沙作用。灌区清淤施工期为10 月20 日至11 月20 日,清淤结束后,于11月21日开始冬灌引水。条渠上泥沙在清淤后一个运行周期内,不同时间段沿程淤积分布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淤积在条渠的泥沙量较多,淤积深度随引水量的增加而增加,成正相关关系;4 月11 日前淤积速度较快、淤积量相对较多,以后淤积速度逐渐变慢;前6 km 淤积深度明显小于下游淤积深度,这是由于渠底比降不同引起的,前6 km渠底比降相对下游较大,流速较快,较多泥沙被输移到下游。
图2 不同时间段条渠淤积深度
3.3 条渠的溯源淤积
簸箕李灌区条渠内泥沙淤积存在一定的溯源性。因为沉沙条渠存在三段不同比降,虽不能增大条渠的纵向渠底比降,但能够改变条渠水面线和泥沙的沿程淤积分布。通过分析水深可知,水面线是壅水水面线,上段水面比降最大,接近1/5 000,水深最小;中间段水面比降次之,接近1/6 000~1/7 000,水深较小;尾部水面比降最小,接近或小于1/10 000,水深最大。上游过水断面较小,输沙能力相对较强,只有较粗的泥沙沉积下来,相对沉积数量较少;下游段水相对较深,过水断面变大,挟沙能力变小,较多泥沙淤积在条渠末端。随着尾部淤积量增加,尾段倒坡变缓,向上影响中游段的挟沙能力,继而条渠会发生溯源性淤积。随着溯源淤积的不断上延,水位发生一定抬升,又影响到上游段的挟沙能力,使得整个渠道都发生淤积。由图2 可知,12 月15 日和第二年4 月11 日勘测的条渠渠底淤积情况明显呈现溯源性。泥沙淤积溯源性多发生在清淤后运行周期的初期,随着条渠内泥沙淤积量的增多,渠底比降发生变化,这种现象逐渐消失。
3.4 渠底冲刷现象
沉沙条渠的引水含沙量并非始终是S进>S出,有时偶尔会出现S进<S出,即渠底受到水流的冲刷。这种现象发生在条渠引水流量大、含沙量相对较小、泥沙颗粒偏细的情况下。因水流运动黏滞性差,流速相对较大,渠底泥沙在水流的拖曳力和上举力作用下,开始起动。这种起动多发生在粗沙颗粒,这是因为淤积在渠底的泥沙颗粒之间存在一定黏结性,粒径越小,泥沙之间黏结越紧固,泥沙颗粒起动需要流速也就越大,而对于粗泥沙颗粒,这种黏结紧固程度相对较小,需要的起动流速也较小。研究成果显示,对于引黄灌区干级渠道,粒径0.015 mm 的细泥沙颗粒在水深为2 m 时起动流速大约为0.9~1.1 m/s,而粒径0.05 mm 的较粗泥沙在水深2 m 时起动流速约为0.7 m/s[7]。因而,渠底较粗的泥沙在水流冲刷下,会被曳起成为悬移质向下游输送,发生渠底冲刷。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条渠的上游。
4 渠道泥沙淤积原因
4.1 引入渠道的泥沙偏多、偏粗
引黄灌区的取水方式多为无坝取水,闸前没有相应的拦沙设施,灌区引水引沙受黄河影响较大,引沙偏多。修建引黄闸时,虽然按照水力学理论设计,引水口布置于弯道的顶点偏下,其引水时利用弯道的环流作用,在凹岸处引取河道表层含沙量相对较小的水[8]。但簸箕李灌区引黄闸修建于1976 年,在黄河小浪底水库工程建成以来,经过调水调沙,闸前黄河主河槽产生了一定演变[9],主流发生偏移,逐步下移靠近引黄闸,虽然黄河年度总体来沙量减少,但是灌区引沙并没有减少。由图1可知,点群皆在45°线以下,即S出<S进,水流通过条渠后泥沙含量变小,产生淤积,且随着S进增大点群偏离45°线愈远,即渠道内泥沙淤积量随着入渠含沙量的增大而增加,入渠含沙量较高是泥沙淤积过重的主要原因之一。分析簸箕李灌区条渠泥沙粒径级配可知,仅占悬移质23%的粗沙却占了渠底床沙质的81%,因而参与造床的主要泥沙为粗沙,引入渠道的泥沙偏粗是造成淤积的另一原因。其次,渠道两侧堆积的清淤泥沙在风、雨侵蚀下进入渠中,这些泥沙粒径极大,绝大部分在0.05 mm 以上,且无黏性,入渠后很难成为悬沙向下游输送[10],皆沉积在渠底,出现重复淤积现象。
4.2 渠道设计参数取值不尽合理
渠道糙率对挟沙能力影响较大,一般挟沙能力与糙率系数的3 次方成反比,如果糙率减少5%,其挟沙能力将增加17%[11]。灌区渠道设计时土渠糙率大多采用0.02~0.03,衬砌渠道糙率采用0.015 以上,灌区渠道实际糙率值是土渠0.017~0.019、衬砌渠道0.012~0.014,这比实际糙率值大30%~40%,使得渠道宽深比较大,水流在宽渠道状态下通过,发生淤积[12]。边坡系数与渠底纵比降对渠道挟沙能力影响也较大,灌区渠道的边坡系数大多采用2.0,但通过输沙最优断面分析,最佳的边坡系数取值应为1.0~1.5。受地形影响,渠底纵比降大多为1/6 000~1/9 000,纵比降值偏小,与来沙量不相适应,固边坡系数取值偏大,纵比降取值偏小,也对渠道的输沙产生影响[13]。
4.3 引水流量偏小
受黄河来水和灌区需水情况的限制,引水流量大多低于渠道设计输水流量。簸箕李灌区干渠2011—2016年平均引水流量,详见表1。
表1 簸箕李灌区2011—2016年干渠平均引水流量 m3/s
从表1 中看出,实际引水流量与设计值相差较大,有时甚至在设计输水能力的60%以下长时间引水,这样客观增大了宽深比,在小流量、大底宽的情况下运行。条渠泥沙在2012—2018 年淤积情况统计详见表2,平均流量2012—2018年逐步增大,而淤积比却逐步减少,说明淤积的泥沙量受流量影响,成反比关系,淤积量随着流量的增大而减少。还可看出,淤积量随着引沙量的增大而增大,但也非完全与引沙量成直线正比关系,淤积量受引水时段和引水含沙量的变化影响。由以上分析可知,引水流量较小与来沙量不相适应,是造成渠内泥沙淤积较严重的又一重要原因。
表2 条渠泥沙不同年份淤积量统计
4.4 水流速度较慢
受地形和沿途村庄建筑物等影响,有的渠道不顺直,弯曲段较多,导致主水流不位于渠中心流动,左右摆动,渠壁对水流产生较大阻碍作用,水头损失大,流速相对较慢,影响了渠道挟沙能力。同时,在水流顶冲作用下,渠壁易出现塌坡,也防碍了输沙。灌区为了管理方便,在输水渠道上修建了节制闸、桥梁、渡槽以及其他一些横穿管道等,这些影响了水流畅通,减小了过水断面,前方出现壅水现象,流速变慢,因此发生泥沙溯源淤积。
4.5 支渠分水的影响
灌区上游骨干渠道的支渠大多是涵闸式自流引水,支渠引水闸后常存在淤积现象,造成引水渠底高程大于干渠渠底高程,引水时闸门又处于全开状态,造成支渠引水以中上层水流为主。有时在开闸引水前,引水口处已淤积了较多泥沙,闸前形成阻水坎,只有上层水可以流入。分析含沙量和泥沙粒径级配可知,当干渠含沙量为7.9 kg/m3、泥沙中值粒径D50=0.026 mm 时,支渠含沙量为6.3 kg/m3、中值粒径D50=0.018 mm,很明显支渠引水含沙量低于干渠,且泥沙偏细,这样支渠分水后,使得干渠流量减小,挟沙能力降低,而含沙量和粗泥沙含量没有降低,这样的支渠分水形式加重了渠道淤积。
5 减少泥沙淤积对策
5.1 减少入渠泥沙
为了引取表层含沙量相对较小的水,避免底沙引入,可在引黄闸前修建必要的拦沙设施,如防沙潜堰、橡胶坝、拦沙板等,对于位置、引水角度不适宜或闸底板过低的进行改造。在引水时,应对引水含沙量进行实时监测,防止高含沙量水和粗沙引入,一般非汛期黄河来沙量较小但泥沙较粗,汛期来沙量较大但泥沙较细[14]。据多年观测,簸箕李灌区以非汛期引水含沙量不超过8 kg/m3、汛期引水含沙量不超过15 kg/m3为宜,如果超出此值应关闸停引。同时,应对干渠两侧堆积的泥沙进行固沙管理,防止随风、雨重复进入干渠,可采取植树造林和培植草皮等方法,减少泥沙起动迁移量。
5.2 合理修整渠道
为了提高渠道的挟沙能力,应采用合理的糙率系数、边坡系数,减小宽深比,把渠道做得相对窄深些,并尽可能增大纵比降,使其符合减淤要求。对于弯曲段较严重的渠道,应加以改造修整顺直,减少主水流左右摆动,对易被主水流顶冲发生塌坡渠段进行护砌硬化加固,有条件的最好对输水干渠进行全断面护砌,保证水流畅顺,加快行水速度[15]。同时,应少建或不建壅水建筑物,对非建不可的应修得高宽一些,不影响过水断面,不发生阻水现象,避免溯源淤积的产生。
5.3 改造支渠
为了减少干渠泥沙含量、增大支渠分水含沙量,应对不合理的支渠口门进行必要的改造,使其闸底板低于干渠渠底,并控制闸门开启高度,以不大于0.6 倍水深为宜,引取下层含沙量较大、泥沙粒径较粗的水流,使其引沙比大于引水比,避免干渠出现不利输沙的水沙组合,产生淤积,把大量泥沙输送到支渠以下或田间。
5.4 加强水沙运行调度,采取大流量引水
灌区引水主要取决于农作物干旱程度和黄河来水量,应根据当地气候、作物种类等,制定合理引水计划,统一管理,集中灌溉,采取大流量引水,急引急停,保证渠内引水量不小于干渠设计流量的60%。当灌区用水紧张、黄河来水量小时,可采用上、中、下游分期供水、轮流灌溉的方法,防止支渠闸开关不一,渠内小水长流。尽可能做到轮灌段的支渠引水量等于干渠总引水量,不使“余”水流到下游,造成下游淤积。建立长效机制,节约用水,加强节水灌溉,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减少引用水量,从而减少引沙量,促进灌区高质量发展。
为了减少泥沙危害,针对灌溉实际现状,簸箕李灌区2015 年提出改“以挖待沉”的集中处理方式为分散处理方式。通过加强水沙运行调度,提高水流挟沙能力,把大量泥沙输送到下游的渠系田间,灌区下游无棣县濒临渤海,低洼地、盐碱地较多,输送去的泥沙可以填平洼地,改良土壤。经过近几年的运行调度,效果良好,灌区上游干渠泥沙淤积相对减少,实现了远距离输沙到灌区下游及斗渠田间,达到了分散处理目的。
6 结语
引黄必引沙,随着引黄灌区累计引水量增多,引进的泥沙已对灌区构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为减少沙害,加强了灌区水沙监测,分析研究灌区水沙输移规律。灌区引水引沙受黄河来水来沙情况影响较大,影响条渠内水沙运行的因素也较多:①引水沉沙随季节不同变化较大,簸箕李灌区条渠的输沙率为夏秋灌最大、春灌最小;②条渠上淤积的泥沙并不完全按固定比例来淤积,单位泥沙量流经条渠时泥沙淤积比为冬灌最大、夏秋灌最少;③引入条渠内的泥沙量自上而下呈逐步递减趋势,即条渠起到了拦沙作用,并存在一定函数关系;④在引水周期的起始,泥沙淤积多表现为溯源性淤积,随着淤积量增多,溯源性逐步消失,时常会出现渠底冲刷现象。经分析,簸箕李引黄灌区泥沙淤积主要是由于入渠泥沙偏多偏粗、渠道设计参数取值不合理、流量流速偏小、支渠引水不合理造成的。根据分析研究成果,提出了合理解决对策措施,减少入渠泥沙,合理修整渠道,改造支渠口,加强水沙运行调度,采取大流量引水等,经过近几年运行调度,取得了满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