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优化完善职业教育中创业教育的思路及对策
2022-10-27陈俊芳
陈俊芳
(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职业技术学校,甘肃 永靖)
注重创业教育,提高就业创业水平是职业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任务。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应注重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趋势和特点,探索有利于学生开展成功创业的教育新路子。本文从新时代职业教育中创业教育面临的特点分析出发,提出了新时代职业教育不断优化和完善创业教育服务的基本思路及对策。
一、现代职业教育中创业教育面临的时代特点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更替等因素的变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承担着有侧重点的人才培养职能。但不论如何,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改革职业教育的方法策略,提高学生在现实环境中的创业能力,提高社会的总体就业水平,始终是职业教育谋求持续发展的重要法宝。当今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正处于创新驱动的转型发展阶段,追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人民生活实现高品质化,是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总体外部环境。而对创业教育而言,主要面临以下几个外部新环境。
(一)产业经济不断走向高端化、质量化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借助人口红利和全球化红利,既扮演了“世界工厂”的角色,又创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自金融危机以来,全球产业发展开始进入新一轮产业革命,如美国的“再工业化”、德国的“工业4.0”、日本的“再兴战略”、法国的“新工业法国”等,而中国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也走到了尽头,开始启动了全面向中高端价值链转移的经济结构调整战略,尤其是《中国制造2050》战略的制定,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与此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1]。产业的高端化、质量化发展,势必对职业教育体系中创业教育的方向和质量提出新的要求。
(二)社会消费开始转型升级
消费升级,一般指消费结构的升级,是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的结构升级和层次提高,它直接反映了消费水平和发展趋势[2]。当前,恩格尔系数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60%左右降至低于30%的水平,人民生活总体走向富裕。综合各项指标可以发现,我国不消费总量不断扩大,而且消费结构持续升级,人们开始将更多的收入用于满足社交、休闲、健康、育儿等发展型或较高层次的消费[3],人们在吃、穿、用等基本消费方面,对产品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消费者的品牌意识逐步增强。与此同时,近年来消费者开始注重个性表达。可以说,消费结构的变化,是职业教育中创业教育的重要行动指南和风向标。
(三)互联网技术全面渗透生产生活体系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对整个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移动支付、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生产体系和生活方式,可以说“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任何一个行业谋求创新发展的必备要素。当前,我国拥有最大的互联网消费群体,消费互联网蓬勃发展,一些著名的消费互联网平台既带动了消费,又创造了巨大的就业市场(快递小哥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一支重要就业大军),是一个兼具创业和消费的崭新领域。截至2021年6月30日,京东物流拥有约20万的配送人员,经营着7800个配送站,覆盖全国32个省和直辖市及445个城市及直辖市的区。因此,人工智能产业、智能化生活的兴起,必然成为新时代职业教育中创业模式培养必须高度关注的一个趋势和特点。
(四)国家持续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历届政府高度重视的重大议题。目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我们面临着诸多新的就业挑战,每年几百万大学生走向社会,机器人市场的规模化发展和技术进步也对现有的部分就业岗位带来新的替代性挑战。如何顺应经济发展大趋势,不断扩大就业岗位供给能力,化解较大的就业压力,是当前亟待加以解决的问题。为了应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和转型发展要求,自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精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制定了许多的创业优惠政策,全国上下掀起了“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了“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各种形式的创客群体不断崛起。在当年新形势下,稳就业成为国家重大的政策方针。今后,需继续贯彻落实“双创”精神,鼓励在校大学生借助互联网积极创业。这对职业教育进一步研究新型创业模式,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二、职业教育中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创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成功的创业教育模式,是提高职校生创业能力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尽管我国职业教育中,不同学校采取了多元化的创业教育模式,但总体观察,大多数学校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创业成功者很少,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理论,轻实践
成功的创业教育不仅需要一套创业所需要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实践的锻炼。但诸多职业学校的创业教育中,更多的是把创业教育作为一门课程来安排,理论体系看似比较健全,但由于受外部职业实践资源的限制,在具体教学上,也是以教师说教为主,理论阐释居多,实战训练较少,学生学习创业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拿到学分而已,而真正能提高学生提高创业能力,进入工厂、企业、实践单位等进行实际锻炼的机会则很少,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创业方面的“高分低能”现象,即创业理论考试能力强,实际创业能力非常有限。因此,注重理论和实践并重,更加突出实践实操,创造更多实践机会,让学生进入创业现场,是新型创业模式教育的重要任务。
(二)重当地,轻外地
在不同的地域内,职业教育的学科安排基本遵循与当地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相适应的要求,但对经济相对落后的欠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在实际上无法与当地产业做到完全适应,更多专业有可能瞄准的是离自己更远的发达地区的城市劳动力市场,这就要求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中的创业教育,应从当地走向更广的地域和发达市场,让学生直接进入与自己专业高度相关的创业就业领域。但实际上,由于受人力、物力、财力等综合条件的限制,欠发达地区大多数职业学校在从事创业教育过程中,更多的做法是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在本地产业领域中寻找相关市场主体开展有限范围、较浅程度的合作,由于缺乏众创空间、企业孵化器等载体,为学生提供实习见习、创业培训的机会较少,没有办法解决大多数学生创业发展的愿望和需求,实际上,一些中西部地处偏远地区的职业学校,要真正让学生走上创业发展的道路,关键在于开拓外地资源,建立必要的外部联系,让学生走出本地,开拓更大的就业和创业市场。
(三)重专业,轻多元
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核心在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胆识,总体上也可以说是重点依靠学生的创业能力,但创业能力除了在学校中学习掌握的各类专业能力外,更是一个由多维要素构成的综合能力体系,一般而言,包括个体特质、知识、技能,机会开发能力,管理经营能力,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管理能力等[4]。在市场实践中一些取得极大成功的创业型企业家身上,我们就能深刻看到这一点,成功的创业不仅仅需要精湛的专业能力和市场判断力,更需要的是一个人强烈的责任担当和处理各种复杂关系的高超情商。从这一点来看,当前大部分职校开展的创业教育,对学生创业理论的专业学习以及在实践一线的操作技能给予了更多的关注,甚至理论课的成绩和技能水平测试直接决定了创业教育合格与否,但针对创业综合能力尤其是对涉及创业有关的情商、情怀、意志、心理等个人精神品质方面的教育服务和培训学习明显薄弱,直接造成职校学生实际创业率非常低的结局。因此,如何处理好专业和多元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对未来的创业做好最足的心理准备和能力储备,是职校开展创业教育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三、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中创业教育的思路与对策
在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职业教育有新担当、新作为[5],其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结合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大趋势,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市场需要和特点,以创新创业为核心,探索形成创业教育服务的新路子,培养更具创业能力和创业实力的现代职业人才队伍。笔者以为,新时代的职业教育,在创业教育方面,可重点采取如下思路和对策。
(一)实行产教融合
围绕经济深化发展,职业教育主要发挥向产业提供专业高技能人才、向市场培养新的创业人才和潜在企业家队伍。随着社会经济的跨界融合发展与全面进步,职业教育与产业教育走向相互融合、相互对接,成为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大趋势,也对促进我国教育与产业的产业设计和经济转型具有重要价值[6]。将职业教育和产业教育相融合,让学生在拥有扎实专业技能的同时关注国内外产业革新大势,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产业演进方向,找准产业新的增长点或爆发点,是提高创业教育实效的重要方式。在注重强调创新创业的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新型创业模式首先要树立更加宽广的全球化创业理论教育和实践服务视野,引导学生紧密关注全球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和特点,适应5G、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的市场需求,不断更新学校的产业专业结构,培养更多符合产业经济转型发展需要、满足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这是提高职业学校创业创新能力的基本前提和基础。其次,职业学校要对全国当地的服务需求、消费市场结构等进行市场调查和研究,通过可靠的调研数据,为学生选择最容易成功、最有市场价值的行业或领域进行创业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二)深化校企合作
职业学校深化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实行边教学,边实践,边创业“三边”教学,让学生与市场企业保持最紧密的联系,是提高创业能力的唯一出路。因此,职业学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具有新型创新能力的创业队伍:一是邀请企业家担任学生的创业辅助导师,直接学习企业运营管理方面的实践知识;二是结合不同专业,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创建集体验、实训、创新于一体的体验实训中心、校企合作研究中心,让学校教师和学生一同参与到企业发展实践之中;三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建立校企合作创业孵化器,让学生直接进入孵化器实践创业。
(三)注重一专多能
新时代的新型创业模式不仅需要学生拥有扎实的专业技能,更需要构建一个包括个体特质、机会开发、管理经营、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复杂能力体系(见图1)。因此,对于新型创业模式的培养,学校除了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外,还要树立一专多能的理念,加大教学体系、实践体系、指导服务体系等方面的改革创新,既要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传授,更要注重专业之外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引导学生不仅要具备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敢于打拼的企业家精神,更要具备服务社会、心怀祖国和人民的家国情怀,提高学生创业的软实力。
图1 职业教育在校生创业综合能力(刘畅,2018)
(四)加强外地合作
新时代的新型创业模式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在当地创业,而是要走出去,尤其是一些中西部内陆省份的职业学校,在当地就业岗位有限的情况下,更要鼓励学生去经济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创业。为此,学校要结合自己的专业设计,与外地一些大型企业、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市场和中介服务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及时获取外部创业信息,引导和鼓励学生走出去,开拓更大的创业天地。
(五)整合校友资源
对于一所学校的发展来说,校友资源始终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和支撑。对职业教育中新型创业模式的培养,充分整合和发挥全国各地的校友资源,为学生提供创业的机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为此,学校应该结合毕业生的分布情况,在全国重点产业基地、大中城市建立校友会组织,健全完整的校友资源链接、交流机制,帮助学生开拓外部创业的渠道和平台,提高创业成功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