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零缺陷理念的科研院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索与实践

2022-10-27牛祎铉牛相林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19期
关键词:危化品实验室管理

牛祎铉 牛相林

(1.上海卫星装备研究所,上海 201107;2.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 200080)

1 零缺陷概念和零缺陷管理基本思想

零缺陷管理理论是被誉为“全球质量管理大师”“零缺陷之父”和“伟大的管理思想家”的菲利浦·克劳斯比(Crosbyism)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零缺陷”思想,早期在美国推行发展,后来在日本制造业中得到了全面推广,现已风行全球。零缺陷又被称为无缺点ZD。零缺陷就是提前把资源合理配置,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无缺陷。零缺陷特别强调事先控制和过程中控制。(1)通过预防产生质量。把资源的配置要与需求匹配,一次性把产品做好,不是把资源浪费在问题的处理上面。(2)以客户为关注焦点。客户满意是重要目标,要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或服务,客户化的思维方式也是现代管理的核心。(3)工作的准则必须是零缺陷。零缺陷要求不仅在单位内部,对于其它工作业务、供应商也应该是零缺陷标准,强调预防过程管理。

2 海因里希法则基本理念

美国著名的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系列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即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或不良环境诱发引起的。根据海因里希法则,当一个企业有300起违章事件时,则有可能会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另外,还有1起重伤或死亡事故。该理论认为,导致事故的因素有5个:(1)遗传及社会环境(M);(2)人的缺点(p);(3)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H);(4)事故(D);(5)发生人的伤害(A)。

该理论的理念是,没有人为过失就没有不安全产生,引发人的伤害事故的基础原因是社会环境和管理的欠缺。为防止事故发生,可以通过改变周围环境、提升管理、提高人员素质达到消除隐患目的,达到减少损失。

3 基于零缺陷理念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架构

3.1 加强人的安全行为

在整个实验室的科研业务活动中,对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需要通过专业知识教育、岗位培训等提升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

3.1.1 强化实验室人员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是所有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多频次的安全教育来强化职工安全意识,让安全文化植入人心,才能有助于系列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多次组织安全知识讲座、安全知识竞赛、应急演练、安全知识展、安全海报张贴等,让职工认同安全文化价值观,培养职工“安全关乎你我”的本能意识。

3.1.2 加强实验室人员培训

对于进入实验室的职工和学生,安全知识教育和岗位培训极为重要,全覆盖进行教育培训。(1)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讲座。结合安全、环保、自我防护等方面的专业知识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和操练,每人学习安全知识并达到实战能力。(2)安全测试准入制。凡进入实验室的人员须进行书面考试,对考试合格者才允许进入实验室。(3)定期组织消防实战演练。针对实战性的疏散和消防技能,邀请地方消防大队来单位现场培训和组织操练。现场组织危险动作的场景模拟,让职工切实感受错误动作的危害。

3.2 构建物的安全状态

对于“物的不安全状态”,通过实施规范管理降低危化品、仪器设备的安全风险。

3.2.1 规范危化品管理

实验室是化学危险品放置集中、容易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

(1)危险化学品的采购。按照国家要求建立易燃易爆、易制毒危化品采购平台,设立专人采购岗。使用者提出申请危化品的数量与用途,经部门负责人签字后,交危化品专项管理平台申请,由采购平台统一采购。

(2)运输和存储。按照国家规定,委托有资质的运输公司承担危化品的运输。危化品入库采用双岗管理模式,入库登记时由仓库管理人员和采购人员双岗登记,对产品的包装外观、产品规格、物品数量等信息进行检查记录。存放危化品的柜体应严格配备相应的防盗保险柜。易制爆、易制毒危化品按国家规定存放于专门设施存放。管理人员需定期检查库存的数量和存放物品的设施,如有问题,应上报管理部门并落实整改。

(3)建立危险化学品的领取制度。采取双人领用的制度,根据核算的使用量领取,领取数量不能超限,领取的危化品流向及用途需要登记。

(4)严格控制现场储存数量。危化品属性和存放要点要装贴在现场,结合其属性和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存放要求和注意事项。

(5)危化品废弃物处置。在使用危化品时会产生包装、残液等废弃物。设定指定场所封闭存放废弃的产品包装、瓶子、器皿等。按照国家环保规定处理废液、废渣等,不得不经过处理就直接倒入水池、垃圾池。建立统一的登记制度回收危化品,由单位专门部门负责统一收集,交送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3.2.2 加强易燃易爆气体管理

(1)浓度报警和强排风系统。浓度报警及强制排风系统用于实验室使用场所,将报警器与风机相连通,当气体挥发浓度超过了设定值时,大量空气通过风机吹到室内,当浓度迅速达到极限值时,发出报警信号,提醒实验人员离开试验场地。

(2)视频监控设备。视频监控设备是很重要的技术手段,可以记录实验室的状态,作为日常安全监控和事故分析的用途。监控系统与单位中央控制室相连通,中控室管理人员可以实时监控实验室的情况。

3.3 建立环境安全氛围

对于“环境的不安全因素”,通过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组织体系消除风险隐患。

(1)健全实验室组织管理体系。按照“业务谁主管,责任谁负责”和“产品谁使用,责任谁负责”的管理原则,构建课题组、研究室、单位三级安全管理体系。由单位分管安全的领导牵头科研业务部门和保障部门等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要点的制定。研究室对实验室安全相关工作负有相应责任,设置实验室管理员专岗负责实验室安全相关工作,全面负责建立本部门实验室安全体系和设施安全管理、日常安全检查等。各课题组长是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实验室的安全,落实各级要求的安全保障。实验人员是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具体执行者,负责具体的安全任务。单位与研究室、研究室与课题组签署年度的安全责任书,将安全责任逐层分解落实,做实做细将安全责任具体到每个人。

(2)完善规章制度。建章立制,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有依据,有助于确保实验室高效平稳的运作。在单位《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危化品管理办法》等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各研究室、各实验室根据实验业务的安全注意事项,制订针对性较强的二级制度,把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做细做实、有据可依。

(3)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由资产管理部门、设备部门、研究室以及保卫处等部门人员组成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室还设立了安全管理专职人员。对安全管理专职员上岗前需进行化学药品、辐射、物理知识以及机械设备方面的知识讲授,增强每个安全管理专职人员的防范意识。提升实验室管理队伍的专业能力,实验室的日常安全可以得到维护,还能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实验室安全运行。

(4)完善安全检查制度。每年度根据实验室运行情况,迭代完善安全检查制度。建立实验室检查项目清单表,实验室每周进行自查自纠,单位每月进行现场例行检查,并针对问题或隐患,开具出面整改要求。通过对实验室现场监督检查及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查漏补缺,确保实验室安全。

(5)建立安全奖惩机制。成立单位实验室安全检查评估组,每年度对实验室进行现场和文档资料检查评估,并结合日常检查情况,评选实验室安全管理先进集体和优秀安全管理员,并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对于不遵守管理规定的职工给予批评教育或处罚,把实验室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猜你喜欢

危化品实验室管理
江阴市“三个创新”打造危化品安全监管新引擎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从一起案例谈如何认定危化品的代加工行为
淮安市构建危化品安全监管新格局
危化品运输岂能有乱象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